图书介绍

重建课程文化 场口中学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重建课程文化 场口中学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孙志军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474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2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课程-教学研究-高中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重建课程文化 场口中学多样化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厚德博学,人人成为“千里马”——选修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1

第一节 以人为本,办高品质特色学校1

一、选修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背景分析1

二、“以人为本,厚德博学,人人成为‘千里马’”的办学理念3

三、扬“千里马”精神,办高品质学校的办学追求4

第二节 校本统整,构建科学适合的课程7

一、建构科学且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体系7

二、培植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9

三、优化转变育人模式的课程结构10

第三节 规范实施,完善选修课开发与管理制度12

一、制订“场口中学选修课程开发制度”13

二、制订“场口中学选修课程审定办法”14

三、制订《选修课程选课指导手册》15

四、制订“场口中学选修课程师生考核评价制度”16

第二章 因材施教,人人能够学有所获——选课和走班制度的校本化探索19

第一节 自主选课,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19

一、选修课程学习的意义20

二、选修课程的类别21

三、选修课程的设置22

四、选修课程的内容22

五、选修课程的实施27

第二节 多样选择,打造选修模块校本课程28

一、分析选修课程标准,明确选修模块校本开发的方向归宿29

二、评估学生学习需求,发掘选修模块校本开发的课程资源29

三、转变课程学习方式,发挥选修模块校本开发的育人功能30

四、领会课改方案精神,引导选修模块校本开发的价值取向31

第三节 灵活走班,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模式32

一、必修课程分层走班教学33

二、选修课程分科走班教学37

第三章 多元融合,品味语言文学之美41

第一节 课程目标:实现语言文学课程发展的必然诉求41

一、语言文学系列课程的重要地位42

二、实现语文选修课程的主体回归诉求43

第二节 课程内容:加强四类语言文学课程的有效建构46

一、语言文学:课程建构的两个维度47

二、分类推进:四类课程的具体内容48

第三节 课程实施:多边互动达到选修课程的教学相长51

一、师生课程资源的多边互动52

二、师生教学对话的多边互动54

第四节 课程评价:多元评价促进语文课程的动态提升57

一、主体多元评价模式57

二、分类多维评价模式58

三、多层评价模式58

四、教学评价的多边互评59

第四章 多维探求,发掘数理逻辑之美62

第一节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数理兴趣及教师素养62

一、构建“和谐”、“人文”的数理课堂文化63

二、提高高中数理课程课堂教学的效益63

三、通过学习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64

四、通过数理逻辑系列课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64

第二节 课程内容:打造校本特色数理之有效课堂65

一、开设校本特色数理课程65

二、打造特色有效数理课堂66

第三节 课程实施:开设多样化选修课促个性发展67

一、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反思67

二、学与教方式建构的教学策略68

第四节 课程评价:“三高”评价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75

一、数理逻辑系列课程的“三高”评价机制76

二、数理逻辑系列课程的改进方向76

第五章 寓教于乐,享受音美艺术之美78

第一节 课程目标:乐教乐学,重构艺术教学新范式78

一、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解剖79

二、重构乐教乐学的教学模式81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达到“融会、启蒙、铺垫、和谐”境界83

一、融会多元文化的素养84

二、启蒙乐学探求的心智84

三、铺垫高品质学习生活84

四、和谐化解繁重的压力85

第三节 课程实施:多重开发提升学生创新教育涵养85

一、地方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背景分析85

二、地方艺术课程开发的模式选择87

第四节 课程评价:定量定性双重评价促进教学变革93

一、音美艺术之美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评价93

二、定量定性双重评价95

第六章 健身育人,体验体能运动之美97

第一节 课程目标:达成健身育人的运动战略目标97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对目标的重要意义98

二、选修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00

三、课程目标要有效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中101

第二节 课程内容:利用资源促全面开展体育活动103

一、明晰课程的内容和层次结构103

二、教材建构凸显核心内容地位104

三、充分利用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105

第三节 课程实施:围绕四种能力重新设计与组织108

一、培养四种支柱能力108

二、教学的有效设计109

三、课程的有效组织112

四、课程开发的成效113

第四节 课程评价:关注过程实施的新型评价模式114

一、改变“考核”观念114

二、多样化评价方法115

三、学习成绩评定的具体内容115

第七章 与时俱进,领略探究创新之美119

第一节 课程目标:开展探究创新以适应课改新要求119

一、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技术素养120

二、立足科技和社会视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120

三、紧扣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反映最新科技120

四、充实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多样化学习120

五、立足教学目标,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121

第二节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发掘课程新资源123

一、课程内容安排机制123

二、科技课程的探究创新与领悟125

第三节 课程实施:开展教学革新以追求课程新效益129

一、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30

二、确保开设高质量的科技选修课131

三、严格考核制度132

第四节 课程评价:自主参与探索课程新评价133

一、评价依据133

二、评价理念134

三、评价体系134

第八章 学会做人,探寻人际情商之美138

第一节 课程目标:优化育人培养21世纪新人才138

一、情商研究,凸显重要138

二、情商教育,现状堪忧139

三、课程渗透,悄然启动141

四、厘清目标,切实推进142

第二节 课程内容:目标导向统筹兼顾的开发模式144

一、注重审核,精挑细选144

二、目标导向,搭建框架144

三、统筹兼顾,分块设计144

第三节 课程实施:“四好”宗旨指导人际情商新课程146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146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147

三、学习方法要多样151

四、课后延伸要反馈153

第四节 课程评价:注重人格评价,达成和谐新课堂154

一、注重评估标准,重点考核内容154

二、注重课堂参与,接受多元答案155

三、注重教学过程,评价服务学生发展156

四、注重终结性评价,鼓励形式多样156

第九章 以史为鉴,欣赏史学哲理之美160

第一节 课程目标:着眼史学,培养乡土历史文化情感160

一、着眼史学,推进课程多样化160

二、培养乡土历史文化情感161

第二节 课程内容:共享资源,发掘历史中的魅力富阳163

一、共享多方资源163

二、发掘历史中的魅力富阳165

三、课程编制与开发成果的展示166

第三节 课程实施:体验探究,养成浓厚史学情操169

一、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层面看169

二、从教学目标层面看170

三、从操作程序层面看170

四、从师生角色层面看170

五、从教学策略层面看170

六、从评价层面看170

第四节 课程评价:教学反思推动课程革新纵深发展171

一、反思传统教学171

二、促进思想向理论深化174

第十章 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77

第一节 从教学走向课程,以行动研究开展教师校本培训177

一、从教学走向课程,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178

二、开展行动研究式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179

第二节 基于教师发展需求,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与形式182

一、校本培训的内容安排182

二、校本培训的形式探索185

第十一章 自主管理,构建完善的课程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188

第一节 加强学分管理,构建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188

一、选修课程的结构和学分结构189

二、选修课程学分的认定方法190

三、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195

第二节 完善评价体系,保障高质量的选修课程195

一、选修课程评价的现状196

二、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197

三、选修课程过程评价的实施198

四、选修课程评价策略的选择203

第十二章 继往开来,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204

第一节 总结过去:多样化选修课建设的成效分析204

一、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创新精神204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程意识与能力207

三、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提高办学效益209

第二节 面向未来:多样化选修课程的深化与研究展望213

一、注重精品课程建设213

二、完善选修课程评价214

三、精心规划课程系列214

四、形成学校办学特色215

主要参考文献216

人名索引218

主题索引220

图表索引222

后记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