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均对“2110工程”三期建设教材 舰艇静力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高宵鹏,方斌,刘志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810681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军用船-静力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均对“2110工程”三期建设教材 舰艇静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船体几何形状1
1.1 三个基本投影面1
1.2 主尺度3
1.3 船形系数与主尺度比5
1.3.1 船形系数5
1.3.2 主尺度比7
1.4 型线图8
1.4.1 三组剖面和基本型线8
1.4.2 型线图的组成9
1.4.3 型值表9
1.5 潜艇外形与主尺度11
1.5.1 潜艇主尺度、艇型系数11
1.5.2 潜艇型线图14
思考题18
第2章 浮性19
2.1 舰船浮态19
2.1.1 坐标系20
2.1.2 舰船浮态表示法20
2.2 舰船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式22
2.2.1 舰船平衡条件22
2.2.2 平衡方程23
2.3 舰船重量和重心的计算25
2.3.1 计算重量和重心坐标的一般公式25
2.3.2 增减载荷时新的重量和重心计算公式25
2.3.3 移动载荷时重心位置的改变26
2.3.4 舰船载重状态的区分——排水量的分类27
2.3.5 舰船重量和重心的计算28
2.4 储备浮力及载重标志30
2.4.1 储备浮力30
2.4.2 载重标志30
2.4.3 潜艇的吃水标志31
思考题32
第3章 初稳性33
3.1 概述34
3.1.1 稳性的定义34
3.1.2 稳性的几点说明35
3.2 等体积倾斜与等体积倾斜轴36
3.2.1 等体积倾斜水线36
3.2.2 浮心的移动38
3.2.3 稳心及稳心半径39
3.3 初稳性公式40
3.3.1 舰船平衡位置稳定性判断40
3.3.2 初稳性公式41
3.3.3 关于初稳性公式的说明42
3.4 舰船浮性与初稳性曲线图谱介绍46
3.4.1 舰船静水力曲线图46
3.4.2 舰船邦戎曲线和费尔索夫图谱48
3.4.3 费尔索夫图谱50
3.5 纵倾状态下舰船初稳性高的计算51
思考题53
第4章 舰艇浮性、初稳性曲线与图谱(计算)54
4.1 船体近似计算方法55
4.1.1 梯形法55
4.1.2 辛浦生法56
4.1.3 切比雪夫法60
4.1.4 样条函数法62
4.1.5 提高计算精度措施65
4.2 舰船静水力曲线的计算68
4.2.1 水线元计算68
4.2.2 体积元计算71
4.2.3 静水力曲线绘制及有关问题72
4.3 邦戎曲线的计算73
4.3.1 邦戎曲线的计算73
4.3.2 邦戎曲线绘制74
4.4 费尔索夫图谱计算75
思考题77
第5章 初稳性应用78
5.1 小量载荷的移动对舰船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79
5.1.1 载荷的铅垂移动79
5.1.2 载荷的水平横向移动80
5.1.3 载荷的水平纵向移动82
5.1.4 载荷的任意移动84
5.2 装卸载荷对舰船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86
5.2.1 装卸小量载荷对舰船浮态和初稳性的影响86
5.2.2 装卸大量载荷对舰船浮态和初稳性的影响90
5.3 悬挂载荷对舰船浮态及初稳性的影响92
5.4 自由液面对舰船初稳性的影响93
5.5 进出坞与搁浅96
5.5.1 进坞时舰船承受的最大反作用力和初稳性96
5.5.2 搁浅时舰船承受的最大反作用力和初稳性97
5.6 倾斜试验99
5.6.1 倾斜试验的原理99
5.6.2 试验方法100
5.6.3 试验注意事项101
5.6.4 倾斜试验实例101
5.7 船舶在各种装载情况下浮态及初稳性的计算106
思考题108
第6章 大角稳性109
6.1 静稳性曲线110
6.1.1 静稳性曲线110
6.1.2 船形稳性臂插值曲线112
6.2 外力作用下舰船的倾斜114
6.2.1 静倾斜力矩作用下舰船倾斜角确定114
6.2.2 动倾力矩作用下舰船倾斜角确定115
6.2.3 动稳性曲线及其应用117
6.3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122
6.3.1 静稳性曲线特征122
6.3.2 初稳性与大角稳性的关系124
6.4 载荷情况对大角稳性的影响125
6.4.1 载荷的移动125
6.4.2 载荷的增减126
6.4.3 自由液面的影响127
6.5 船型要素对大角稳性的影响129
6.5.1 干舷高度对稳性的影响129
6.5.2 船宽对稳性的影响129
6.5.3 进水角对稳性的影响130
6.5.4 其他船型要素对稳性的影响131
6.6 提高舰船稳性的措施和方法131
6.6.1 改善舰船稳性的措施131
6.6.2 保证舰船稳性的方法132
6.7 舰船抗风浪性计算134
6.7.1 风对舰船的作用135
6.7.2 风浪联合作用138
6.7.3 舰船稳性规范的稳性校核方法139
6.8 舰船静稳性曲线的计算法143
6.8.1 舰船等排水量稳性计算法143
6.8.2 舰船变排水量稳性计算法149
思考题154
第7章 不沉性155
7.1 浸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系数156
7.1.1 浸水舱的分类156
7.1.2 渗透系数157
7.1.3 计算不沉性的两种基本方法157
7.2 舱室浸水后舰船浮态与稳性的计算158
7.2.1 第一类舱室浮性与初稳性计算158
7.2.2 第二类舱室浮性与初稳性计算161
7.2.3 第三类舱室162
7.2.4 舱组浸水164
7.2.5 逐步近似法165
7.2.6 舰船不沉性规范简介168
7.3 可浸长度与许用舱长170
7.3.1 计算可浸长度的基本原理171
7.3.2 可浸长度曲线的计算171
7.3.3 许用舱长175
7.4 舰船破损后应采取的措施176
7.4.1 限制水的漫延——抗沉原则之一177
7.4.2 破损舰船的扶正——抗沉原则之二177
7.4.3 舰船负初稳性的处理——抗沉原则之三182
思考题183
第8章 舰船下水计算184
8.1 舰船纵向下水装置185
8.2 下水阶段的划分与分析186
8.2.1 第一阶段186
8.2.2 第二阶段187
8.2.3 第三阶段189
8.2.4 第四阶段190
8.3 下水曲线计算191
8.3.1 舰船规范中下水计算内容简介191
8.3.2 舰船下水曲线图192
8.3.3 下水曲线计算193
8.4 下水后舰船浮态的确定和稳性校核195
8.4.1 下水后舰船浮态的确定196
8.4.2 下水后舰船稳性校核198
思考题199
第9章 潜艇的浮性200
9.1 潜艇上浮和下潜原理201
9.1.1 潜艇的有关基本知识201
9.1.2 作用在潜艇上的力202
9.1.3 潜艇上的上浮和下潜204
9.2 潜艇的浮态及其表示法205
9.2.1 坐标系205
9.2.2 浮态及其表示法206
9.3 潜艇的平衡方程208
9.3.1 潜艇的平衡条件208
9.3.2 水上状态平衡方程式209
9.3.3 水下状态平衡方程式209
9.4 排水量分类与静水力曲线211
9.4.1 潜艇排水量的分类211
9.4.2 潜艇静水力曲线212
9.4.3 排水量和浮心坐标的计算——查静水力曲线法213
9.5 潜艇固定浮容积及容积中心位置的计算214
9.5.1 耐压艇体容积及容积形心计算214
9.5.2 耐压附属体216
9.5.3 非耐压附属体216
9.6 储备浮力和下潜条件217
9.6.1 储备浮力217
9.6.2 潜艇的潜浮和下潜条件219
9.7 剩余浮力及载荷补偿221
9.7.1 潜艇的剩余浮力和剩余力矩221
9.7.2 影响剩余浮力变化的因素222
9.7.3 载荷补偿和艇内载荷变化224
9.8 均衡计算227
9.8.1 均衡计算原理、目的和时机227
9.8.2 均衡计算的具体方法227
9.8.3 均衡计算表中附注栏的意义232
9.9 潜艇定重试验232
9.9.1 定重目的232
9.9.2 定重试验的一般方法233
9.9.3 定重试验实例234
9.10 邦戎曲线和浮心稳心函数曲线237
9.10.1 邦戎曲线及用法238
9.10.2 浮心函数曲线及其用法239
9.10.3 稳心函数曲线及其应用240
思考题241
第10章 潜艇的初稳性242
10.1 潜艇稳性的基本概念243
10.1.1 横稳性与纵稳性243
10.1.2 初稳性与大角稳性243
10.2 潜艇稳定中心高及其计算244
10.2.1 潜艇稳定中心高及其表示式244
10.2.2 计算稳定中心半径的公式245
10.2.3 关于潜艇稳定中心高的说明246
10.3 潜艇水下状态的稳性247
10.3.1 潜艇水下稳定平衡条件247
10.3.2 水下稳度的计算248
10.4 潜艇潜坐海底与增加液体载荷时的稳性250
10.4.1 潜艇潜坐海底时的稳性250
10.4.2 增加液体载荷时潜艇稳定中心高的计算251
10.5 潜艇下潜和上浮时的稳度254
10.5.1 潜浮稳度曲线图254
10.5.2 潜浮稳度的颈区256
思考题256
第11章 潜艇的大角稳性257
11.1 复原力矩及其力臂的表示式258
11.2 静稳性曲线及其应用259
11.2.1 潜艇静稳性曲线的特性259
11.2.2 水下状态静稳性曲线261
11.2.3 两种力矩作用下潜艇的倾斜261
11.2.4 潜艇动稳度(臂)曲线及应用262
11.3 表示潜艇稳性的特征值266
11.3.1 稳度臂l?曲线的初切线的斜率266
11.3.2 最大稳度臂l?max(最大复原力矩m?max)266
11.3.3 最大稳度角?max266
11.3.4 稳度消失角?x267
11.3.5 静稳度曲线包围的面积267
11.4 潜艇耐风性计算267
11.4.1 潜艇的抗风能力267
11.4.2 实例269
11.5 大纵倾概述270
11.5.1 形成纵倾的一般方法270
11.5.2 纵倾状态下的平衡方程和初稳定中心高公式271
思考题272
第12章 潜艇的不沉性273
12.1 潜艇水面不沉性273
12.1.1 失事潜艇的浮态和稳性的计算273
12.1.2 失事潜艇的扶正276
12.2 潜艇水下不沉性277
12.2.1 潜艇水下抗沉的基本措施277
12.2.2 潜艇从水下自行上浮的条件278
思考题279
第13章 船舶静力学性能计算软件及应用方法介绍280
13.1 MAXSURF软件简介280
13.1.1 MAXSURF PRO模块(动态三维船体模型生成模块)281
13.1.2 HULLSPEED模块(船舶阻力及有效马力计算模块)281
13.1.3 HYDROMAX模块(船舶静力学性能计算分析模块)282
13.1.4 WORKSHOP模块(船体结构生产放样及CAD图形生成模块)282
13.1.5 SEAKEEPER模块(船舶耐波性能分析模块)283
13.1.6 PREFIT模块(空间实体自动拟合模块)283
13.1.7 SPAN模块(帆船性能分析模块)284
13.1.8 HYDROLINK模块(数据转换模块)284
13.2 MAXSURF建模基本流程284
13.2.1 概述284
13.2.2 建模的准备284
13.2.3 建模操作287
13.3 Hydromax使用方法演示290
13.3.1 静水力曲线计算290
13.3.2 大角稳性计算292
思考题294
热门推荐
- 2304232.html
- 1185631.html
- 3296009.html
- 3562506.html
- 1610018.html
- 2125448.html
- 724997.html
- 2771230.html
- 917893.html
- 2047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1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05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4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9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6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7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9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