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MEI HWEI CHANG,KUAN-TEH JEANG编;卢建红灯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47942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 从基础科学到临床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1
1 引起人类肿瘤的病毒3
2 致瘤机制4
2.1 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因果联系5
2.2 确认一种病毒的病因学的基础和临床意义5
2.3 发现新的致瘤病毒7
参考文献7
第2章 病毒感染与人类肿瘤的流行病学11
1 引言12
2 全球范围内致瘤病毒感染率13
3 全球范围内的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发病率18
4 肿瘤病毒的致瘤机制20
5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终生累积发病率21
6 一些病毒引起的癌症的共同作用因子21
7 HBV引起的肝细胞癌的风险计算23
8 通过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减少癌症发生率25
9 未来展望26
参考文献26
第3章 病毒感染、炎症与肿瘤的预防32
1 引起肿瘤的慢性病毒感染33
2 炎症与肿瘤34
2.1 炎症与肿瘤生长的内在联系34
2.2 肿瘤相关性炎症过程中细胞因子信号机制和分子途径35
2.3 炎症过程中的肿瘤微环境36
2.4 肿瘤生长过程中的炎症、缺氧和血管生成37
2.5 慢性病毒感染和恶性肿瘤中的T细胞耗竭38
3 炎症与转移39
4 炎症相关性肿瘤的预防40
4.1 抗病毒疫苗和治疗41
4.2 抗纤维化治疗42
4.3 抗炎治疗44
5 展望: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46
参考文献47
第4章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59
1 引言59
2 病毒感染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及其相互影响59
2.1 炎症、癌变与肿瘤微环境60
2.2 免疫细胞与肿瘤微环境61
2.3 microRNA与肿瘤微环境62
2.4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62
3 几种病毒的感染与肿瘤微环境63
3.1 EBV与肿瘤微环境63
3.2 HBV与肿瘤微环境64
3.3 HCV与肿瘤微环境65
3.4 HPV与肿瘤微环境66
3.5 HIV与肿瘤微环境66
4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及展望67
参考文献68
第5章 EB病毒的致瘤作用73
1 引言73
2 EB病毒的感染与复制74
2.1 EB病毒的感染与进入细胞74
2.2 EB病毒的主要编码产物77
2.3 EB病毒的复制79
3 EBV相关性肿瘤和疾病80
3.1 EBV与上皮性肿瘤80
3.2 EBV与淋巴瘤82
3.3 EBV与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84
4 EBV通过microRNA发挥致瘤作用84
4.1 EBV编码的miRNA85
4.2 EBV诱导宿主miRNA的异常表达87
4.3 EBV相关的miRNA调控共同的靶基因88
4.4 EBV相关的miRNA与免疫逃逸89
4.5 EBV相关的miRNA与炎症和肿瘤微环境90
4.6 EBV相关的miRNA与临床应用91
5 小结91
参考文献91
第6章 EB病毒感染及相关性疾病的预防102
1 引言102
2 EBV感染的血清学检测102
3 EBV疫苗103
4 PTLD的治疗104
5 小结106
参考文献107
第7章 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110
1 引言110
2 HBV基因组及复制111
3 HBx——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反式激活因子113
4 HBx与E3泛素连接酶:不仅仅是蛋白稳定性的一种联系?114
5 HBx与肝细胞恶性转化117
6 HCC中HBVDNA整合及突变的X基因118
7 结论与展望118
参考文献120
第8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预防126
1 引言126
2 HCC 造成的疾病负担127
3 HBV感染的传播途径127
4 慢性HBV感染与 HCC128
4.1 发HCC的病毒(HBV)风险因素129
4.2 HCC宿主因素130
4.3 母体影响131
4.4 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131
5 HCC预防131
5.1 一级预防:通过免疫接种预防HBV感染133
5.2 接种HBV疫苗有效地减少HBV感染及相关并发症133
6 通过免疫接种阻止HBV感染和预防HCC的效果134
7 肝癌预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36
7.1 覆盖率低136
7.2 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免疫失败)137
8 有效控制HBV相关性HCC的策略138
8.1 预防HBV突破性感染138
8.2 高危人群筛查和HBV相关HCC的二级预防139
9 其他癌症预防的未来前景和意义140
参考文献140
第9章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癌作用146
1 引言146
2 HCV和病毒蛋白147
3 HCV在肝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148
4 HCV在小鼠体内表现致癌作用148
5 HCV增强产生氧化应激作用和调节胞内信号150
6 HCV感染中的ROS来自线粒体151
7 HCV在诱导ROS的同时减弱某种抗氧化系统152
8 HCV感染的代谢改变:肝病发展的共同因素153
9 小结154
参考文献155
第10章 HCV感染与肝癌的预防161
1 引言161
2 HCV 感染162
3 丙型肝炎和发生HCC的风险因子163
4 预防丙肝导致的肝硬化患者发生HCC164
5 预防慢性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和HCC165
6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166
6.1 标准治疗方法166
6.2 聚乙二醇化IFN/利巴韦林抗病毒应答的预测因子167
6.3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167
6.4 靶向宿主的药物171
6.5 治疗性疫苗171
7 HCV高发人群的预防172
7.1 预防性疫苗172
7.2 公共卫生措施172
8 小结173
参考文献173
第11章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182
1 引言182
1.1 HPV的生命周期184
1.2 HPV基因组185
1.3 癌蛋白:E5、E6和E7186
2 小结190
参考文献190
第12章 通过疫苗接种控制HPV感染及其相关性肿瘤196
1 引言197
2 目前市售的预防性疫苗198
3 第二代预防性疫苗的开发201
4 治疗性疫苗的临床开发策略203
4.1 治疗性疫苗的概念和目标203
4.2 基于活载体的治疗性HPV疫苗204
4.3 基于多肽的治疗性HPV疫苗205
4.4 基于蛋白质的疫苗206
4.5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207
4.6 基于DNA的疫苗208
4.7 联合策略209
5 小结210
参考文献210
第13章 HTLV-1与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发生中的病毒-细胞相互作用219
1 引言219
2 HTLV-1的感染220
2.1 流行病学220
2.2 嗜性和受体220
2.3 病毒增殖221
2.4 病毒的基因表达223
3 Tax的表达决定HTLV-1感染细胞的命运224
3.1 Tax促进HTLV-1感染细胞的存活和增殖224
3.2 Tax表达细胞中DNA损伤的累积227
4 ATL228
4.1 Tax表达的缺失与对宿主免疫监测的逃避228
4.2 HBZ的表达229
5 小结230
参考文献230
第14章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感染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预防241
1 引言242
2 HTLV-1感染的流行病学242
2.1 全球概况242
2.2 日本242
3 传播模式和临床转归242
4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流行病学243
5 HTLV-1的传播机制243
6 HTLV-1传播的预防244
6.1 垂直传播的预防244
6.2 水平传播的预防244
6.3 输血和性传播的预防245
7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病程245
7.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致病性245
7.2 从无症状带毒发展到ATLL的决定因素246
8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预后246
8.1 急性和淋巴瘤亚型246
8.2 慢性和郁积亚型247
9 当前的治疗措施247
9.1 传统化疗方法247
9.2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247
9.3 α干扰素(IFN-α)和叠氮脱氧胸苷248
9.4 ATLL的预防248
9.5 ATLL预防的未来展望248
10 小结249
参考文献250
第15章 人疱疹病毒8型分子生物学:病毒致病性和复制相关的新功能及病毒-宿主相互作用255
1 引言256
2 HHV-8潜伏期产物与自分泌调节紊乱257
2.1 潜伏相关核抗原(LANA)257
2.2 病毒FLICE抑制蛋白(vFLIP)259
2.3 kaposins260
2.4 PEL中的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261
2.5 PEL中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3(vIRF-3)264
2.6 MicroRNA(miRNA)264
3 通过裂解活性的新型病毒-宿主相互作用268
3.1 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268
3.2 病毒CC趋化因子配体(vCCL)268
3.3 病毒G蛋白偶联受体(vGPCR)269
3.4 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vIRF)270
3.5 K7编码的病毒凋亡抑制蛋白(vIAP)272
4 末端膜蛋白273
4.1 K1/可变包含ITAM的蛋白(VIP)273
4.2 K15编码的膜蛋白274
5 小结276
参考文献279
第16章 抗病毒治疗与癌症控制300
1 引言300
2 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301
2.1 抗乙肝病毒治疗302
2.2 抗HCV治疗305
3 HBV-HCV共感染305
4 HBV-HIV共感染和HCV-HIV共感染306
5 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307
6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308
7 EB病毒(EBV)309
8 人乳头瘤病毒(HPV)310
9 梅克尔细胞多瘤病毒311
10 结论与展望311
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
- 633447.html
- 2035910.html
- 3504837.html
- 3108681.html
- 1694089.html
- 373837.html
- 1894990.html
- 2859364.html
- 2713000.html
- 3269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4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380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1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3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4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4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02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