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丰子义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742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历史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走近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从“诠释”走向“激活”3
一、理论研究的史与论3
二、“激活”与“问题意识”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与流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问题11
一、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11
二、解释学方法的运用问题15
简论理论创新21
一、“时”的理解和把握21
二、理论创新的方式24
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7
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30
一、何谓“终极关怀”?30
二、功利与人文32
三、哲学“关切”现实的方式35
考察历史演进规律的方法论问题39
一、历史规律的揭示与实现39
二、“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的关系43
三、时代主题与理论价值46
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历史深蕴48
一、社会批判视域中的社会历史发展48
二、社会批判的历史深度55
三、社会批判的独特方法64
历史进步论研究二题69
一、历史进步论与历史“终结论”、“末世论”69
二、历史进步论与后现代历史观76
社会进步的矛盾透视及其评价82
一、社会进步的批判反思82
二、对抗与进步的辩证法86
三、看待社会进步的基本立场91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历史转变99
一、人学主题的转变轨迹99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103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主题105
主体性问题探析108
一、主体性问题产生的缘由108
二、主体性探索的不同思路110
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观点114
四、有关主体性理解上的几个问题121
中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发展理论研究的发展127
一、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走向127
二、发展中国家需要自己的发展理论130
三、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价值的途径132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138
一、社会发展研究方法的一大变革138
二、整体性研究方法142
三、过程分析方法147
四、矛盾分析方法152
社会发展与结构变革156
一、两种理论的原则分歧156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化160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167
四、社会转型与结构重组171
社会重组与主体活动创新178
一、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主体活动的创新178
二、劳动要素重组181
三、社会结构重组184
四、社会运行机制重组187
社会发展与社会运行方式的调整190
一、现代性与社会运行方式190
二、两种社会运行上的主要区别192
三、现代社会的调节、控制与管理199
社会发展与创新210
一、创新问题的凸显210
二、创新的根据与特点211
三、创新理论的兴起和发展216
创新的基础与条件222
一、创新与社会需求222
二、创新与经济形式224
三、创新与制度条件225
四、创新与生产方式228
五、创新与民族精神231
正确处理创新过程的若干关系235
一、创新与学习235
二、创新与模仿238
三、创新与风险241
四、创新与机遇243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48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证248
二、政府的主导作用253
权力与权威262
一、权威的合理把握262
二、权威的树立264
三、权力集中与分散的选择270
劳动观的创造性转换及其价值275
一、马克思以前的劳动观275
二、劳动观上的革命性变革277
三、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281
关于财富的尺度问题287
一、财富的劳动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287
二、财富尺度理解上的几个重要问题293
三、客体尺度与价值尺度及其相互关系299
四、确立正确财富观的意义303
社会批判理论与中国现代性建构306
一、新型的人学立场307
二、新的启蒙310
三、现代性的指向313
四、理论研究的批判与建构316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全球化319
一、历史发展的双重规律319
二、考察世界历史的两种角度321
三、确立新的思维方式324
下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329
一、研究世界历史的新特点329
二、探索世界历史的新境界331
三、考察社会历史的新视野335
四、推进社会发展的新要求339
马克思世界历史研究的旨趣与动因343
一、对新的历史时代的积极回应343
二、对人类解放的高度关注346
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348
“世界历史”探索的理论准备351
一、历史学研究351
二、经济学研究354
三、哲学研究357
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发展趋势364
一、世界历史发展的生产力维度364
二、世界历史发展的生产关系维度369
三、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后果376
“世界历史”研究与未来社会道路探索380
一、晚年理论探索的旨趣与特征380
二、对俄国公社发展道路探索的历程382
三、新探索所蕴涵的新启迪389
全球化与资本的双重逻辑393
一、全球化的深刻根源393
二、资本的双重逻辑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396
三、理性地对待资本全球化405
世界历史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410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410
二、近代中国社会主题的提出413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超越”问题415
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419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419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22
三、走自己的路425
四、抓住机遇,发展自己427
五、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429
六、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维护43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问题435
一、民族精神的当代境遇435
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属性440
三、在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45
四、走出民族精神研究的误区452
五、后现代主义与民族精神465
全球问题与“人的革命”468
一、全球问题的实质468
二、人类困境的出路:“人的革命”469
三、新的人与自然和谐观473
热门推荐
- 857932.html
- 73075.html
- 22042.html
- 2672400.html
- 2149928.html
- 1588905.html
- 2149330.html
- 1606614.html
- 562128.html
- 35949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0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9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77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42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6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26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2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