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机制及制度安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许娇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878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知识生产-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机制及制度安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问题提出7
1.1.3 研究意义13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
1.2.1 相关概念及基本特征14
1.2.2 知识生产的合作机制17
1.2.3 知识生产合作的治理19
1.2.4 知识生产合作的绩效24
1.2.5 涉他偏好与知识生产合作26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29
1.3.1 研究内容29
1.3.2 研究方法31
第二章 互惠偏好及其与制度的演化34
2.1 互惠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34
2.1.1 互惠偏好理论的提出34
2.1.2 互惠偏好形成的社会学理论基础37
2.1.3 互惠偏好的类型44
2.1.4 互惠偏好的理性预设47
2.2 互惠偏好与制度的共生演化49
2.2.1 群体的演化机制49
2.2.2 互惠偏好的群体演化博弈52
2.2.3 社会交往结构与互惠偏好演化54
2.3 互惠制度的建构与递归57
2.3.1 博弈、合作与互惠制度57
2.3.2 互惠制度的递归演化61
2.4 本章小结63
第三章 知识生产者偏好演化及团队知识生产特征64
3.1 知识生产研究基础64
3.1.1 知识及知识生产64
3.1.2 知识生产团队界定及其特征77
3.2 知识生产团队成员的偏好演化80
3.2.1 团队成员偏好的异质性、互动性80
3.2.2 知识生产者的互惠偏好效用函数84
3.3 基于互惠偏好的团队知识生产函数特征89
3.3.1 团队知识生产的投入与产出89
3.3.2 互惠偏好下的团队知识生产函数91
3.4 本章小结99
第四章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演化博弈100
4.1 能力相同知识生产者互惠合作演化博弈100
4.1.1 互惠合作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100
4.1.2 互惠合作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101
4.1.3 演化博弈策略渐进稳定性分析102
4.1.4 数值模拟103
4.2 能力不同知识生产者互惠合作演化博弈110
4.2.1 互惠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建立110
4.2.2 互惠合作演化稳定策略求解111
4.2.3 演化策略的渐进稳定性分析113
4.2.4 影响生产团队互惠合作因素115
4.3 强互惠下知识生产者合作演化博弈118
4.3.1 强互惠下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118
4.3.2 演化稳定策略求解及稳定性分析120
4.4 本章小结123
第五章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动力机制125
5.1 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机制125
5.1.1 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行为动机125
5.1.2 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模型126
5.1.3 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约束条件127
5.2 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机制130
5.2.1 知识团队直接互惠与间接互惠区别130
5.2.2 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行为特征132
5.2.3 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模型137
5.2.4 间接互惠知识生产合作约束条件138
5.3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机制138
5.3.1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行为139
5.3.2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进化机理143
5.3.3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外部约束146
5.3.4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制度依赖147
5.3.5 强互惠知识生产合作动力模型149
5.4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机制模型150
5.4.1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动力模型150
5.4.2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驱动模型151
5.5 本章小结154
第六章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激励机制156
6.1 对传统知识生产激励制度的反思156
6.1.1 传统知识生产激励理论的研究进展156
6.1.2 传统知识生产激励制度的激励扭曲167
6.2 互惠偏好下知识生产合作激励治理模式177
6.2.1 互惠偏好下知识生产合作激励理论探索177
6.2.2 互惠偏好下知识生产合作激励治理模型183
6.3 团队知识生产合作激励治理的案例分析189
6.3.1 激励治理模式190
6.3.2 团队产出成果191
6.3.3 合作剩余索取195
6.3.4 分析结论197
6.4 本章小结197
第七章 中国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激励制度199
7.1 中国知识生产激励制度的现状199
7.1.1 中国知识生产激励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199
7.1.2 中国知识生产激励制度带来的突出问题206
7.1.3 知识团队互惠合作的忽视是问题的关键217
7.2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缺失的制度性诱因219
7.2.1 声誉机制与物质利益双层激励的制度性障碍220
7.2.2 质量激励与数量激励难以融合的制度性障碍224
7.2.3 基金资助与激励目标相互矛盾的制度性障碍227
7.3 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外在制度保障231
7.3.1 深化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231
7.3.2 着力推进微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238
7.4 促进团队知识生产互惠合作的政策建议240
7.4.1 细化知识产权安排240
7.4.2 健全利益兼容机制241
7.4.3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242
7.5 本章小结244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246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246
8.2 本书的创新点248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49
参考文献250
后记269
热门推荐
- 1936771.html
- 3460797.html
- 271743.html
- 2719936.html
- 2505642.html
- 346708.html
- 160761.html
- 457651.html
- 363946.html
- 3310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3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5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8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9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