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靖国平,邓银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7699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课程-理论-高等学校-教材;教学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概述1
第一节 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认识2
一、什么是课程2
二、什么是教学6
第二节 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本认识8
一、什么是课程论8
二、什么是教学论9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本关系10
第三节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11
一、课程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1
二、教学论发展的历史进程17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思想基础25
一、进步主义教育思想25
二、要素主义教育思想26
三、结构主义教育思想27
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28
五、改造主义教育思想28
六、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29
第二章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32
第一节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含义32
一、课程目标的含义32
二、教学目标的含义34
三、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相关的概念35
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37
一、行为目标取向37
二、生成性目标取向39
三、表现性目标取向43
四、三种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45
第三节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研制46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来源46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研制的基本要求50
三、确定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52
第四节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表述55
一、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表述的误区55
二、行为目标的表述57
三、目标表述的方法58
第三章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63
第一节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概述64
一、课程设计概述64
二、教学设计概述68
第二节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过程70
一、课程设计的过程70
二、教学设计的过程74
第三节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模式79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79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88
第四章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98
第一节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含义99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99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含义104
第二节 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106
一、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内涵和意义106
二、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整合的主客体及其支持体系110
三、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则与策略113
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5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115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途径118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125
一、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125
二、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依据126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128
四、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组织130
五、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环节131
第五章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133
第一节 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的含义133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133
二、教学过程的含义136
三、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139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取向与模式140
一、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140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147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结构与功能151
一、教学过程的结构151
二、教学过程的功能155
第四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160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160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63
第六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69
第一节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含义170
一、教学模式概述170
二、教学方法概述172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生成、选用与发展175
一、教学模式的生成175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176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177
第三节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179
一、国外当代主要教学模式179
二、我国当代主要教学模式186
第四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与组合196
一、教学方法的分类196
二、教学方法的组合198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00
第五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01
一、讲授法201
二、谈话法202
三、读书指导法203
四、演示法204
五、参观法204
六、实验法205
七、实习作业法205
八、练习法206
九、讨论法207
十、研究法208
第七章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210
第一节 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含义211
一、策略的含义211
二、学习策略的含义及特征212
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及特征213
四、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的价值取向217
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分类与运用218
一、学习策略的分类218
二、认知策略及其运用219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运用226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运用230
第三节 教学策略的分类与运用232
一、教学策略的分类232
二、教学准备策略及其运用233
三、教学实施策略及其运用242
四、教学评价策略及其运用248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257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258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258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259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263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及类型265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265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类型268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和方法271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271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273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288
第一节 国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288
一、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288
二、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291
三、国外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联系293
第二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回顾296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296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历史回顾300
第三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303
一、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303
二、新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特点306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之间的联系308
第四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311
一、两个《纲要》是指导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行动纲领311
二、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313
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
- 777553.html
- 1155908.html
- 726237.html
- 1395855.html
- 1526542.html
- 3483649.html
- 1955057.html
- 2822527.html
- 1120960.html
- 30501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75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23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4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5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6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5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