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1卷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叙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9070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17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建筑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1卷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建筑(远古至公元前2100年)1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概况1
一、中国的旧石器时代1
二、中国的新石器时代7
三、中国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22
第二节 建筑最初的两个基本形态——巢居和穴居27
一、架空的巢居——水网沼泽及热湿丘陵地带的主要居住形式;“穿斗式”木结构的主要渊源28
二、黄土地带的穴居及其发展;中国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主要渊源30
第三节 中国原始社会建筑32
一、中国原始社会城市32
二、中国原始社会的聚落46
三、中国原始社会的居住建筑及其他建、构筑物59
四、中国原始社会的祭祀建筑98
五、中国原始社会的墓葬103
第四节 中国原始社会建筑的成就和影响112
一、群体建筑的产生与发展112
二、多种类型建筑的形成112
三、单体建筑空间的组织与发展113
四、建筑技术的多方面发展114
五、建筑造型和装饰122
第二章 夏、商时期建筑(公元前2070—前1046年)127
第一节 夏代和商代的历史与社会127
一、夏代与商代的历史与社会概况127
二、夏代与商代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129
三、夏代与商代社会的特点134
第二节 夏代与商代的建筑142
一、城市142
二、宫室、坛庙、祭祀建筑147
三、聚落、民居171
四、墓葬180
五、其他建筑188
第三节 夏、商二代建筑的成就及影响196
一、我国古代建筑各主要类型的雏形已逐渐形成196
二、“城以卫君,郭以守民”的建城原则196
三、“前朝后寝”的宫室布局197
四、土圹木椁墓葬制式的确立197
五、夯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98
六、抬梁式木架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198
七、其他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199
八、各种造型艺术对建筑的影响201
第三章 周代建筑(公元前1046—前221年)205
第一节 周代的历史和社会概况205
一、周人的起源与建国205
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的确立207
三、周代的社会生产208
四、学说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223
五、周代的文学、艺术活动223
第二节 周代的建筑226
一、城市226
二、宫室、坛庙与祭祀建筑256
三、周代之墓葬285
四、居住建筑315
五、其他建筑与构筑物322
六、周代的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338
第三节 周代建筑的成就及其影响355
一、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建筑体系的主要格局355
二、建筑中表现的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显著明确356
三、木架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356
四、陶质建材的推广使用,大大促进了建筑的发展357
五、我国最早建筑文献的出现358
六、建筑模数尺度的规定与应用358
第四章 秦代建筑(公元前221—前206年)363
第一节 秦代的历史与社会概况363
一、秦人的起源、以变法图强取得天下363
二、秦代的社会生产状况365
三、全国法令、制度……的统一372
四、苛政厉法导致帝国崩溃373
第二节 秦代的建筑374
一、城市374
二、宫室380
三、基葬397
四、长城408
五、其他建筑与构筑410
六、秦代的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418
第三节 秦代建筑的成就与影响432
一、建成多项举世闻名巨构,使华夏建筑登上新高峰432
二、骊山始皇陵开辟了我国帝陵建设新篇章432
三、确立边城防卫体系,为日后消弭外患、沟通东西文化与经济交流奠定基础433
四、广建皇家宫室苑囿,推动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进一步发展433
五、取得组织与施行特大工程的实施经验434
六、对两汉及后代建筑产生直接和巨大的影响434
第五章 汉代建筑(公元前206—公元220年)436
第一节 汉代的历史及社会概况436
一、汉王朝的建立与国势之强盛436
二、社会生产及社会状况437
三、东西交通之开拓445
四、儒家思想确立与佛教传入446
第二节 两汉之建筑448
一、城市448
二、宫室、官衙、苑囿、园林458
三、汉代之祠庙坛台建筑485
四、陵墓500
五、居住建筑559
六、宗教建筑573
七、长城576
八、其他建、构筑物587
九、建筑技术617
十、建筑艺术及造型639
第三节 汉代建筑的成就与影响658
一、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帝都新格局658
二、宫殿的多功能趋向及大量离宫的兴建660
三、宫殿主体建筑组合形式的改变661
四、祭祀建筑的发展与定制661
五、帝后陵寝新形制的完善,一般墓葬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662
六、奠定我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类型与形式662
七、佛教传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建筑都带来深远影响662
八、大木结构基本定型,并出现高层木梁柱建筑,表明结构上质的飞跃663
九、对陶质建材结构与形式的改良与探索,推动了建筑的进一步发展664
十、建筑装饰题材与形式的“百花齐放”,不断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建筑创作思想的活跃664
十一、若干社会传统及思想意识在汉代建筑中得到充分反映,并成为日后不移的建筑法则665
附录 中国古代建筑大事年表(原始社会——东汉)669
插图目录694
编写后记716
热门推荐
- 2241434.html
- 381229.html
- 182685.html
- 193481.html
- 1943954.html
- 2244307.html
- 751751.html
- 1457369.html
- 556799.html
- 22317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2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5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22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5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38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4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