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级计算机网络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夏锋,孔祥杰,姚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555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级计算机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6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7
1.3.1 物理组成7
1.3.2 功能组成7
1.3.3 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9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0
1.4.1 按网络规模分类10
1.4.2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10
1.4.3 按传输介质分类12
1.4.4 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13
1.4.5 按数据交换方式分类14
1.4.6 按网络组件的关系分类14
1.4.7 按用途分类15
1.4.8 其他分类15
1.5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16
1.5.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6
1.5.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17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8
1.6.1 协议18
1.6.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19
1.6.3 ISOO/OSI参考模型20
1.6.4 TCP/IP参考模型23
1.6.5 ISO/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25
1.7 常用的网络设备25
1.7.1 物理层设备25
1.7.2 数据链路层设备26
1.7.3 网络层设备33
1.7.4 高层设备34
本章小结34
思考题34
参考文献35
第2章 互联网MAC协议36
2.1 概述36
2.2 局域网体系结构36
2.3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38
2.4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41
2.4.1 以太网MAC协议42
2.4.2 令牌环网MAC协议45
2.4.3 令牌总线网MAC协议49
2.4.4 FDDI网MAC协议54
2.4.5 100VG-AnyLAN网MAC协议57
本章小结59
思考题59
参考文献59
第3章 互联网路由技术60
3.1 概述60
3.1.1 路由相关概念60
3.1.2 路由表61
3.1.3 路由器62
3.2 路由算法及协议66
3.2.1 典型路由算法66
3.2.2 路由协议68
3.3 IP单播网络路由协议71
3.3.1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71
3.3.2 外部网关路由协议76
3.4 IP组播路由协议79
3.4.1 组播简介79
3.4.2 组播转发机制81
3.4.3 IP组播路由协议分类81
3.5 互联网路由可扩展性83
3.5.1 影响互联网路由可扩展性的因素83
3.5.2 可扩展性解决方案84
3.6 新一代路由器及路由技术展望89
3.6.1 路由器发展趋势89
3.6.2 新兴路由技术91
本章小结95
思考题95
参考文献95
第4章 互联网拥塞控制97
4.1 概述97
4.1.1 Internet网络模型97
4.1.2 互联网拥塞98
4.1.3 拥塞控制99
4.2 网络拥塞控制的类型100
4.2.1 控制论角度100
4.2.2 实施控制的位置101
4.2.3 实施控制的类型103
4.2.4 反馈信息的类型104
4.3 拥塞控制算法的评价105
4.3.1 资源分配的效率105
4.3.2 资源分配的公平性106
4.3.3 TFCP层的公平性107
4.3.4 IP层的公平性108
4.3.5 特定网络的公平性108
4.3.6 其他评价指标109
4.4 TCP拥塞控制109
4.4.1 基于分组丢弃反馈110
4.4.2 基于路径延时反馈113
4.5 IP拥塞控制115
4.5.1 IP拥塞控制产生原因115
4.5.2 IP拥塞控制算法115
本章小结118
思考题119
参考文献119
第5章 无线个域网120
5.1 概述120
5.1.1 无线个域网简介120
5.1.2 无线个域网标准121
5.1.3 无线个域网技术121
5.2 ZigBee122
5.2.1 技术特点122
5.2.2 研究现状123
5.2.3 协议结构及关键技术124
5.2.4 优缺点135
5.2.5 主要应用136
5.3 蓝牙138
5.3.1 技术特点139
5.3.2 蓝牙系统的组成141
5.3.3 协议体系141
5.3.4 优缺点144
5.3.5 发展趋势145
5.4 IEEE 802.15.3协议146
5.4.1 MAC层146
5.4.2 物理层147
5.4.3 技术特点148
5.4.4 802.15.3与超宽带150
5.5 其他无线个域网技术151
5.5.1 红外151
5.5.2 HomeRF153
5.5.3 其他154
本章小结155
思考题155
参考文献156
第6章 无线局域网158
6.1 概述158
6.1.1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158
6.1.2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159
6.1.3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功能160
6.2 相关技术标准161
6.2.1 IEEE 802委员会下设分支机构161
6.2.2 IEEE 802.11协议发展史162
6.3 IEEE 802.11部分细节解析167
6.3.1 协议层次167
6.3.2 主要组件167
6.3.3 网络类型168
6.3.4 服务内容169
6.4 IEEE 802.11 MAC协议171
6.4.1 简介171
6.4.2 分布式网络访问控制方式172
6.4.3 中心网络访问控制方式176
6.4.4 MAC帧格式177
6.4.5 MAC子层的管理179
本章小结181
思考题181
参考文献181
第7章 无线城域网183
7.1 IEEE 802.16标准183
7.1.1 简介183
7.1.2 发展历程184
7.1.3 体系结构185
7.2 WiMAX关键技术188
7.2.1 物理层188
7.2.2 MAC层191
7.3 WiMAX特点193
7.3.1 WiMAX优缺点193
7.3.2 WiMAX与WiFi的比较194
7.3.3 WiMAX与其他技术的比较195
7.4 WiMAX联盟196
7.5 WiMAX的发展与应用197
本章小结198
思考题198
参考文献199
第8章 无线广域网201
8.1 概述201
8.1.1 无线广域网的定义201
8.1.2 无线广域网的几种主流标准202
8.1.3 无线广域网的应用204
8.2 GSM204
8.2.1 GSM简介204
8.2.2 GSM技术特点205
8.2.3 GSM优缺点205
8.3 GPRS206
8.3.1 GPRS简介206
8.3.2 GPRS技术特点206
8.3.3 GPRS优缺点207
8.4 EDGE208
8.4.1 EDGE关键技术标准208
8.4.2 EDGE优势及不足210
8.5 CDMA212
8.5.1 CDMA简介212
8.5.2 CDMA关键技术212
8.5.3 CDMA特点和技术优势215
8.6 UMTS215
8.6.1 UMTS简介215
8.6.2 UMTS的网络结构216
8.6.3 UMTS优势及不足218
8.7 4G218
8.7.1 4G简介218
8.7.2 4G系统网络结构及其关键技术219
8.7.3 4G优势及不足220
本章小结221
思考题222
参考文献222
第9章 物联网223
9.1 概述223
9.1.1 物联网定义及特征223
9.1.2 物联网组成要素224
9.1.3 物联网发展历程224
9.1.4 物联网应用225
9.2 体系结构228
9.2.1 感知层228
9.2.2 接入层230
9.2.3 互联网层231
9.2.4 服务管理层231
9.2.5 应用层233
9.3 关键技术233
9.3.1 RFID233
9.3.2 云计算235
9.4 物联网在移动服务上的应用238
9.4.1 MRFID服务架构与分类238
9.4.2 孤立服务方式239
9.4.3 终端到终端服务方式239
9.4.4 性能指标241
9.5 亟待解决的问题241
本章小结241
思考题242
参考文献242
第10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243
10.1 概述243
10.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243
10.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特点244
10.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245
10.2 通信体系结构247
10.2.1 应用层248
10.2.2 传输层249
10.2.3 网络层249
10.2.4 数据链路层253
10.2.5 物理层256
10.3 系统设计中的影响因素256
10.3.1 容错性256
10.3.2 兼容性257
10.3.3 生产成本257
10.3.4 硬件限制258
10.3.5 拓扑控制260
10.3.6 传输介质262
10.3.7 能耗263
10.4 典型应用264
10.4.1 军事应用264
10.4.2 环境监视265
10.4.3 医疗救护265
10.4.4 家居安全266
10.4.5 其他用途266
本章小结266
思考题267
参考文献267
第11章 车载网络269
11.1 概述269
11.1.1 车载网络技术特点269
11.1.2 车载网络面临的挑战270
11.1.3 车载网络有待解决的问题271
11.2 通信协议271
11.2.1 链路层协议271
11.2.2 网络层路由协议275
11.2.3 广播协议279
11.3 关键技术281
11.3.1 IP地址自动配置281
11.3.2 车辆位置确认与跟踪283
11.3.3 移动管理285
11.4 车载网络模拟288
11.4.1 模拟方法289
11.4.2 移动模型的构建290
本章小结291
思考题292
参考文献292
热门推荐
- 523482.html
- 3754947.html
- 2228727.html
- 1088421.html
- 1425529.html
- 1249559.html
- 3507027.html
- 913240.html
- 41116.html
- 3673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6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1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0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8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75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