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士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1093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 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线索1
二 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意义5
三 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方法8
第一编 原始社会的演进13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开篇--原始人群13
第一节 中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13
一 关于人类的起源13
二 中国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15
三 中国远古文化的丰富多姿16
第二节 原始人群前期--中国历史的开端19
一 中国境内的猿人19
二 北京人20
三 猿人的婚姻形态和社会组织21
第三节 原始人群后期--向氏族公社过渡22
一 中国境内的早期智人22
二 丁村人23
三 血缘婚姻和血缘家族的出现23
第二章 原始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母系氏族公社24
第一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24
一 中国境内的晚期智人24
二 山顶洞人25
三 族外婚和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26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27
一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遗址27
二 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公社27
三 母系氏族制度的特点29
四 人类婚姻史上的进步--对偶婚29
第三章 原始社会的解体--父系氏族公社31
第一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和发展31
一 父系氏族公社遗址31
二 良渚人和龙山人时期的社会经济31
三 “父权制”的确立及其社会结构32
四 婚姻形态的飞跃--一夫一妻制33
第二节 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34
一 私有制的出现34
二 阶级的产生35
三 氏族贵族的权势扩张36
四 中国文明的曙光37
第三节 神话传说和历史真实38
一 盘古与女娲39
二 三皇五帝39
三 炎帝、黄帝和蚩尤40
四 尧、舜和大禹41
五 “龙”的崇拜42
原始社会史自学参考43
第二编 奴隶社会的兴衰--夏、商、西周、春秋时期50
第一章 奴隶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夏、商50
第一节 夏朝奴隶社会的确立52
一 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巩固52
二 夏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55
三 夏朝的衰亡56
第二节 商朝奴隶社会的初步发展57
一 商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57
二 商朝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59
三 商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61
四 奴隶主的残暴统治和奴隶的反抗斗争66
五 商朝的衰亡68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西周70
第一节 西周前期的政治71
一 西周的建立和前期的的强盛71
二 西周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76
三 西周王朝与周边各族79
第二节 西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81
一 井田制和农业81
二 工商食官和手工业及商业83
三 西周的文化84
第三节 西周的衰亡87
一 西周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87
二 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87
三 宣王中兴和不籍千亩89
四 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89
第三章 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91
第一节 诸侯争霸战争和各族的融合92
一 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92
二 诸侯争霸93
三 华夏族和戎狄蛮夷各族的融合102
第二节 奴隶制的崩溃103
一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03
二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05
三 奴隶和平民反抗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斗争108
四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110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112
一 轻天重民思想和郑子产113
二 老子114
三 孔子115
四 儒家六经118
五 《孙子兵法》119
六 天文历法和医学120
第四节 中国奴隶制的主要特点121
一 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残余的严重存在121
二 井田制与村社组织相结合的社会结构122
三 王权专制的政治统治122
四 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发展主流123
五 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124
奴隶社会史自学参考124
第三编(上) 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北朝时期132
第一章 战国132
第一节 改革运动和封建制的确立134
一 各国的改革运动134
二 封建经济制度和封建阶级关系的确立141
三 封建集权政治体制的初步形成143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发展145
一 农业的发展和水利的兴修145
二 手工业的发达146
三 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兴起147
第三节 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149
一 七国割据争雄149
二 秦齐对峙和合纵连横151
三 秦的统一155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158
一 群星灿烂,百家争鸣158
二 史学和文学165
三 科学技术167
四 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168
五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与同期西方文化之比较170
第二章 秦朝172
第一节 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立173
一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173
二 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政策176
第二节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181
一 匈奴的早期历史及秦与匈奴的关系181
二 越族的早期历史和秦统一百越182
三 西南各族和秦通西南夷183
四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秦始皇的功过184
第三节 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的灭亡185
一 社会矛盾的激化185
二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和秦的灭亡187
第三章 西汉194
第一节 西汉前期封建秩序的恢复和中期汉武帝的改革196
一 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196
二 西汉初年封建秩序的恢复199
三 对分裂势力的斗争和“文景之治”205
四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体制的改革209
五 昭宣中兴217
第二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220
一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221
二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23
三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225
四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227
第三节 西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228
一 科学技术成就228
二 哲学、经学231
三 史学、文学、艺术233
第四节 西汉时期边疆各族及西汉与各族的关系236
一 匈奴的发展和汉匈关系236
二 西域各族和张骞通西域240
三 越人与西南各族242
四 东北各族243
五 西汉的疆域244
第五节 西汉后期的衰落244
一 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244
二 西汉后期的统治危机246
第四章 新朝248
第一节 新朝的建立248
一 王莽专政248
二 建立新朝250
第二节 王莽改制251
一 王莽改制的背景251
二 王莽改制的内容251
三 王莽改制的失败254
第三节 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255
一 新末农民起义的兴起255
二 昆阳之战和新朝灭亡256
三 东汉的建立和新末农民起义的失败258
第五章 东汉261
第一节 东汉前期封建秩序的恢复和巩固262
一 东汉的统一和光武帝的统治思想262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重建263
三 东汉初年的与民休息政策267
第二节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豪强地主田庄270
一 封建经济的发展270
二 豪强地主田庄的壮大273
三 对外经济联系275
第三节 东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277
一 科学技术成就277
二 哲学、宗教280
三 史学、文学283
四 两汉的社会生活习俗284
第四节 东汉时期边疆各族及东汉与各族的关系287
一 东汉与匈奴的关系287
二 西域各族和班超通西域288
三 羌族的发展状况和西羌人民的反抗斗争290
四 南方蛮族和西南夷292
五 东北各族293
六 东汉的疆域294
第五节 东汉后期的黑暗统治和黄巾起义294
一 东汉后期的黑暗统治294
二 黄巾大起义299
战国秦汉史自学参考304
第六章 三国319
第一节 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20
一 曹操统一北方320
二 三国的形成325
第二节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和经济330
一 魏国的政治和经济330
二 蜀汉的政治和经济336
三 吴国的政治和经济341
第三节 三国时期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345
一 科学技术345
二 玄学346
三 文学、艺术347
第七章 西晋350
第一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门阀统治351
一 西晋的建立和统一351
二 西晋的经济和门阀政治352
第二节 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358
一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358
二 刘渊父子起兵和西晋的灭亡362
第三节 西晋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363
一 医学成就363
二 玄学与反玄学的斗争363
三 史学和地理学364
第八章 东晋和十六国366
第一节 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368
一 东晋的建立和北伐368
二 北方各族的纷争和前秦的统一375
三 淝水之战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延续379
第二节 淝水之战后的南方和北方381
一 北方的再分裂381
二 东晋的偏安383
三 东晋十六国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387
第三节 东晋十六国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389
一 科学技术389
二 文学、艺术389
第九章 南朝和北朝392
第一节 南朝的政治和经济396
一 南朝政权的更迭和士族的没落396
二 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404
三 蛮、俚、僚各族及其对开发南方的贡献409
第二节 北朝的政治和经济410
一 北魏统一北方及其前期政治410
二 冯太后和魏孝文帝的改革413
三 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419
四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和北魏的瓦解423
五 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的对峙426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430
一 科学技术430
二 宗教、哲学431
三 史学、地理学434
四 文学、艺术436
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和社会道德教育著述440
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和文化的历史地位442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自学参考444
热门推荐
- 1107740.html
- 2220442.html
- 2484121.html
- 2087763.html
- 2825871.html
- 1061023.html
- 755509.html
- 343373.html
- 2040964.html
- 230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1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3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87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49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3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1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6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0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