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学与生活 全彩插图 第11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美)阿瑟·格蒂斯(Arthur Getis),朱迪丝·格蒂斯(Judith Getis)著;黄润华,韩慕康,孙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944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542页
- 主题词: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学与生活 全彩插图 第11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1.1 地理学是什么?4
1.2 学科的发展6
地理学的分支6
地理学的重要性8
1.3 地理学的若干核心概念8
位置、方向与距离9
位置9
方 向10
距 离10
大小与尺度11
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11
地方属性永在变化13
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14
地方的相似性与地理区域15
空间分布15
区域的类型16
1.4 地理学的论题与标准18
1.5 本书的结构20
第2章 地图25
2.1 地理学的工具:地图26
2.2 在球体上定点26
网格系统26
全球定位系统30
2.3 地图投影31
面积31
形状32
距离32
方向32
2.4 比例尺32
2.5 地图的类型34
地形图和地形表示法35
专题地图与数据表示法38
点状符号38
面状符号39
线状符号41
障眼法41
2.6 遥感43
航空摄影44
非摄影成像46
传感器的类型46
卫星影像46
2.7 地理信息系统49
地理数据库49
GIS的应用50
第一篇 地球科学传统57
第3章 自然地理学:地貌57
3.1 地球物质58
火成岩58
沉积岩59
变质岩59
3.2 地质年代60
3.3 大陆运动60
3.4 构造力62
地壳运动65
广泛挠曲作用65
褶皱作用65
断层作用65
火山作用68
3.5 均夷作用72
风化作用73
机械风化作用73
化学风化作用73
块体运动74
侵蚀营力与堆积作用74
流水74
河流景观76
地下水78
冰川78
波浪,洋流与海岸地貌83
风83
3.6 地貌区86
第4章 自然地理学:天气与气候89
4.1 大气温度90
地轴倾斜90
反射与逆辐射92
直减率92
4.2 气压与风95
气压梯度力96
对流系统96
陆风与海风96
山风和谷风97
科里奥利效应97
摩擦效应98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98
4.3 洋流99
4.4 大气层中的水分100
降水的类型105
风暴107
4.5 气候、土壤与植被109
土壤与气候109
土壤的形成109
土壤剖面与土壤层110
土壤性状111
土壤分类111
自然植被与气候111
演替111
自然植被区112
4.6 气候区114
热带气候类(A)114
热带雨林气候(Af:1,1)115
萨瓦纳气候(Aw:3,2)116
季风气候亚类(Am:3,1)118
干旱气候类(B)119
热荒漠气候(BWh:7,4)119
中纬度荒漠和半荒漠气候(BWk:4,4;BS:10,4)120
中纬度湿润气候类(C,D)120
地中海气候(Cs:6,3)122
副热带湿润气候(Cfa:6,12)122
西海岸海洋性气候(Cfb:10,6)123
大陆性湿润气候(Dfa,Dfb:10,2;14,2与15.6 )124
亚北极气候(Dfc,Dfd,Dwb:16,7)和极地气候类(E:16,11)125
高地气候类127
4.7 气候变化127
长期气候变化127
短期气候变化128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128
第5章 自然资源地理135
5.1 资源术语136
可再生资源136
非可再生资源137
资源储量137
5.2 能源资源与工业化138
5.3 非再生能源139
原油139
煤炭143
天然气145
油页岩和沥青砂147
核能147
核裂变147
核聚变149
5.4 可再生能源150
生物质燃料150
木材150
废弃物152
水能153
太阳能153
其他可再生能源155
地热能155
风能155
非燃料矿物资源158
非燃料矿物的分布159
案例研究:铜160
5.5 土地资源161
土壤161
湿地166
森林资源168
美国的国有林171
热带雨林172
5.6 资源管理174
第二篇 文化-环境传统181
第6章 人口地理学181
6.1 人口增长182
6.2 关于人口的一些定义183
出生率183
生育率184
死亡率189
人口金字塔191
自然增长与倍增时间193
6.3 人口转型196
西方的经验197
分裂的世界日渐趋同198
6.4 人口方程200
人口重置201
移民的影响201
6.5 世界人口分布203
6.6 人口密度205
人口过剩205
城市化207
6.7 人口数据与人口预测208
人口数据208
人口预测208
6.8 人口控制209
6.9 人口前景212
惯性212
老龄化213
第7章 文化地理学217
7.1 文化的组成218
7.2 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20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220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221
7.3 文化的子系统221
技术子系统222
社会子系统225
意识形态子系统227
7.4 文化变迁228
创新229
扩散231
文化互渗234
7.5 文化多样性234
7.6 语言236
语言的传播和变化239
标准语和变体语241
语言与文化244
7.7 宗教247
宗教分类与分布248
世界主要宗教250
犹太教251
基督教252
伊斯兰教254
印度教256
佛教257
东亚民族宗教258
7.8 族群259
7.9 性别与文化261
7.10 多样性的其他方面264
第8章 空间相互作用269
8.1 空间相互作用的定义270
8.2 距离与空间相互作用270
8.3 相互作用的障碍273
8.4 空间相互作用与新发明274
8.5 个人活动空间274
生命阶段275
机动性276
机会276
8.6 扩散与新发明277
传染扩散277
等级扩散278
8.7 空间相互作用与技术279
汽车281
电讯281
8.8 迁移281
迁移类型282
迁移动机284
迁移屏障291
迁移模式291
8.9 全球化293
经济一体化294
国际银行294
跨国公司294
全球营销297
政治一体化297
文化一体化297
第9章 政治地理学301
9.1 国家政治制度302
国家、民族与民族国家302
现代国家的演变304
对国家的挑战305
国家的地理特征306
大小306
形状308
区位309
核心与首都311
国界:国家的边界312
天然边界和人为边界313
按聚落分类的边界313
成为冲突之源的边界314
向心力:提升国家的凝聚力318
民族主义318
一元化机构318
组织与行政部门320
交通与通讯320
离心力:对国家权威的挑战320
9.2 国家间合作325
超国家主义326
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326
海洋边界327
国际海洋法327
联合国分支机构328
地区性联盟329
经济联盟329
军事联盟与政治同盟331
9.3 地方性与地区性政治组织332
地理表象法:区划问题333
政治力量碎裂化334
第三篇 区位传统343
第10章 经济地理学343
10.1 经济活动和经济体的分类344
活动类型344
经济制度类型345
发展阶段346
10.2 初级活动:农业347
自给农业350
粗放型自给农业351
集约型自给农业352
不断扩大的种植业354
集约化和绿色革命354
商品农业356
产品控制358
农业区位模型358
集约型商品农业360
粗放型商品农业362
特种作物362
计划经济下的农业363
10.3 其他初级活动364
渔业364
林业366
采矿业和采石业366
10.4 初级产品贸易369
10.5 第二产业活动:制造业371
工业区位模型372
其他区位因素373
交通特征373
集聚经济374
即时生产和柔性生产374
比较优势、外部采购和境外业务375
强制性因素377
跨国公司377
世界制造业格局和发展趋势380
高科技模式381
10.6 第三产业和超第三产业383
第三产业服务385
超第三产业386
10.7 世界贸易中的服务业387
第11章 城市地理学393
11.1 城市化的世界394
11.2 城市的起源及演变396
城市聚落的区位397
11.3 经济基础399
11.4 城市职能400
作为中心市场的城市401
作为生产和服务中心的城市401
作为行政和公共机构中心的城市403
11.5 城市体系404
城市等级体系404
等级-规模关系404
世界城市405
11.6 城市的内部406
定义今天的城市406
土地利用模式407
中央商务区407
中央商务区之外408
城市形态模型409
城市形态的变化411
郊区化411
中心城区的衰落412
市中心复兴和中产阶级化414
城市的社会区域418
家庭状况418
社会地位419
种族420
制度控制420
11.7 世界城市的多样性422
西欧城市422
东欧城市423
快速成长的非西方城市425
前殖民地和非殖民地城市425
城市首位度与快速增长426
非法聚落427
经规划建造的城市428
第12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433
12.1 生态系统434
12.2 对水的影响435
水的可利用性435
河流整治438
水质438
农业水污染源440
化肥440
生物杀灭剂441
动物粪便441
其他水污染源441
工业441
矿业442
城市和居民区443
控制水污染443
12.3 对空气和气候的影响444
空气污染物444
影响空气污染的因素445
酸雨445
光化学烟雾447
臭氧层损耗449
控制空气污染450
12.4 对地貌的影响451
挖掘作业产生的地貌451
倾倒产生的地貌452
地面沉陷的形成453
12.5 对动植物的影响453
生境破坏454
捕猎与商业性开发455
外来物种455
中毒与污染458
12.6 固体废物处理459
城市垃圾459
填埋462
焚化463
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464
危险废物466
第四篇 区域分析传统473
第13章 区域概念473
13.1 区域的性质473
13.2 本章结构476
13.3 地球科学传统中的区域476
地形区476
天气与气候动力区477
自然资源区479
13.4 文化-环境传统中的区域480
作为区域核心的人口480
语言区482
心像区483
政治区484
13.5 区位传统中的区域486
经济区486
城市区488
按生态系统划区490
附录:地图投影494
重要词汇501
译后记519
出版后记520
热门推荐
- 200316.html
- 1967664.html
- 1140693.html
- 3761983.html
- 415308.html
- 3825854.html
- 734794.html
- 1088571.html
- 1939373.html
- 908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6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7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64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73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7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0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