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灾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灾害
  • 于福江,董剑希,许富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8368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近海-海洋-自然灾害-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海海洋 海洋灾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海洋环境灾害篇3

第1章 海洋环境灾害的定义与分类3

1.1 海洋环境灾害定义与分类3

1.1.1 风暴潮定义与分类3

1.1.2 海啸定义与分类8

1.1.3 海浪定义与分类8

1.1.4 海冰定义与分类13

1.1.5 海雾定义与分类14

1.2 海洋环境灾害的成因与特点15

1.2.1 风暴潮灾害成因与特点15

1.2.2 海啸灾害成因与特点20

1.2.3 海浪灾害成因与特点22

1.2.4 海冰灾害成因与特点24

1.2.5 海雾灾害成因与特点26

第2章 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灾害的时空分布27

2.1 风暴潮灾害时空分布27

2.1.1 风暴潮灾害概况27

2.1.2 风暴潮灾害评价指标体系30

2.1.3 风暴潮历史灾害时间分布特征32

2.1.4 风暴潮历史灾害空间分布特征46

2.2 海啸灾害时空分布74

2.2.1 海啸灾害概况74

2.2.2 历史海啸事件统计74

2.2.3 历史海啸特征77

2.3 海浪灾害时空分布78

2.3.1 海浪灾害概况78

2.3.2 海浪强度等级与海浪灾害灾情等级评价指标79

2.3.3 特别重大和重大海浪灾害时空分布80

2.3.4 波高4米以上灾害性海浪时空分布81

2.4 海冰灾害时空分布99

2.4.1 海冰灾害概况99

2.4.2 冰情的划分标准101

2.4.3 海冰灾害时空分布102

2.5 海雾灾害时空分布109

2.5.1 海雾灾害概况109

2.5.2 海雾强度等级与海雾灾害灾情等级评价指标110

2.5.3 海雾时空分布特征110

2.5.4 海雾历史灾害统计136

第3章 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140

3.1 概述140

3.1.1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的意义140

3.1.2 海洋灾害的基本特征141

3.1.3 海洋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研究过程141

3.2 海洋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原理143

3.2.1 引言143

3.2.2 有关灾害风险的基本概念143

3.2.3 海洋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原则146

3.2.4 海洋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基本程式147

3.3 海洋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149

3.3.1 引言149

3.3.2 欧洲多重风险评估模型简介149

3.3.3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151

3.4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151

3.4.1 海洋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分析152

3.4.2 海洋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153

3.4.3 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166

第4章 海洋环境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181

4.1 风暴潮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181

4.1.1 风暴潮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181

4.1.2 历史典型风暴潮灾害个例182

4.2 海浪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193

4.2.1 海浪灾害灾情统计分析193

4.2.2 海浪灾害对沿海社会经济影响评价196

4.3 海冰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196

4.3.1 历史海冰灾害及对社会经济影响196

4.3.2 特大、重大海冰灾害个例198

4.4 海雾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206

4.4.1 海雾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206

4.4.2 海雾灾害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统计评价208

第5章 海洋环境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213

5.1 风暴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213

5.1.1 加强海洋防灾减灾法制建设213

5.1.2 加快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进展214

5.1.3 提高沿海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防御能力214

5.1.4 提高风暴潮等海洋灾害观测能力215

5.1.5 提高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预警能力216

5.1.6 提升社区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建设216

5.1.7 加强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217

5.2 海啸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217

5.2.1 制订海啸减灾规划217

5.2.2 有效落实海啸备灾措施218

5.2.3 发展海啸灾害的救助与自助221

5.3 海浪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223

5.3.1 加快建设高标准的防御海洋灾害的基础设施224

5.3.2 加强海浪灾害发生机理及海浪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的研究225

5.3.3 完善我国的海浪灾害观测与预警报系统225

5.3.4 合理规划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开发活动225

5.3.5 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紧急救助组织225

5.4 海冰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226

5.4.1 加强海冰灾害宣传教育,提高海冰防御意识226

5.4.2 加强海冰监测和抗冰能力建设,提高海冰灾害的应对能力226

5.4.3 提高海冰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开展海冰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228

第2篇 海洋地质灾害篇231

第6章 海洋地质灾害定义、分类和分级231

6.1 地质灾害的定义231

6.1.1 地质灾害231

6.1.2 灾害地质231

6.2 地质灾害分类和分析231

6.3 海岸带地质灾害分级233

6.4 海洋主要地质灾害成因机制234

6.4.1 海岸侵蚀成因234

6.4.2 海水入侵成因235

6.4.3 港湾与航道淤积成因235

6.5 海洋地质灾害研究现状236

6.5.1 海岸带地质灾害个案记录阶段236

6.5.2 地质灾害器测和不同灾种个案研究阶段236

第7章 海洋地质灾害分布特征241

7.1 海岸侵蚀分布特征241

7.1.1 辽宁省海岸侵蚀状况241

7.1.2 河北省、天津市海岸侵蚀状况243

7.1.3 山东省海岸侵蚀状况244

7.1.4 江苏省海岸侵蚀状况245

7.1.5 上海市海岸侵蚀状况246

7.1.6 浙江省海岸侵蚀状况246

7.1.7 福建省海岸侵蚀状况247

7.1.8 广东省海岸侵蚀状况251

7.1.9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岸侵蚀状况253

7.1.10 海南省海岸侵蚀状况254

7.2 海水入侵分布特征256

7.2.1 莱州湾海水入侵分布259

7.2.2 辽东湾海水入侵分布260

7.2.3 长江三角洲海水入侵分布264

7.2.4 珠江三角洲海水入侵分布265

7.3 港湾淤积分布特征266

7.3.1 辽宁省港湾淤积状况266

7.3.2 河北省与天津市港湾淤积状况272

7.3.3 山东省港湾淤积状况272

7.3.4 江苏省港湾淤积状况272

7.3.5 上海市港湾淤积状况273

7.3.6 浙江省港湾淤积状况273

7.3.7 福建省港湾淤积状况274

7.3.8 广东省港湾淤积状况275

7.3.9 广西壮族自治区港湾淤积状况277

7.3.10 海南省港湾淤积状况279

7.4 海底地质灾害281

7.4.1 海山、海丘、火山281

7.4.2 边缘沟谷281

7.4.3 浅层气281

7.4.4 泥底辟282

7.4.5 海底滑坡283

7.4.6 海底侵蚀沟槽、侵蚀洼地、侵蚀坑、海釜284

7.4.7 潮流沙脊285

7.4.8 海底活动沙波与沙丘285

7.4.9 潮流冲刷槽286

7.4.10 埋藏古河道286

7.4.11 古三角洲286

7.5 海底地质灾害影响的特点286

第8章 海洋地质灾害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289

8.1 海水入侵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289

8.1.1 海水入侵灾害对环境与社会整体影响289

8.1.2 典型地区海水入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91

8.2 海岸侵蚀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的综合评价293

8.2.1 海岸侵蚀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293

8.2.2 重点地区海岸侵蚀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94

8.3 港湾淤积灾害对社会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298

8.3.1 辽宁省299

8.3.2 天津市299

8.3.3 河北省299

8.3.4 山东省299

8.3.5 江苏省299

8.3.6 上海市299

8.3.7 浙江省299

8.3.8 福建省299

8.3.9 广东省300

8.4 海底地质灾害对社会、环境的影响300

8.4.1 地震300

8.4.2 其他海底地质灾害300

第9章 海洋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302

9.1 海水入侵灾害减灾防灾对策302

9.1.1 莱州湾302

9.1.2 辽东湾306

9.1.3 长江三角洲307

9.1.4 珠江三角洲308

9.2 海岸侵蚀防灾减灾对策310

9.3 港湾和航道淤积防灾减灾对策314

9.4 海底地质灾害减灾防灾对策314

9.4.1 战略措施314

9.4.2 主要海底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措施315

第3篇 海洋生态灾害篇319

第10章 海洋生态灾害定义与分类319

10.1 海洋生态灾害定义与分类319

10.1.1 赤潮定义与分类319

10.1.2 外来物种入侵定义与种类321

10.2 海洋生态灾害成因与特点321

10.2.1 赤潮灾害成因与特点321

10.2.2 外来物种入侵灾害成因与特点322

第11章 海洋生态灾害的分布特征325

11.1 赤潮灾害时空分布325

11.1.1 我国赤潮灾害时间分布规律325

11.1.2 我国赤潮灾害空间分布规律326

11.2 外海物种入侵灾害的分布特征328

第12章 海洋生态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333

12.1 赤潮灾害对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333

12.2 外来物种入侵灾害对沿海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评价335

12.2.1 外来物种赤潮入侵经济损失评估336

12.2.2 米草入侵的经济损失评估338

12.2.3 引种携带外来病原菌的经济损失评估339

12.2.4 船舶污损生物经济损失评估340

第13章 海洋生态灾害防灾减灾的对策建议342

13.1 赤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342

13.2 外来物种入侵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344

参考文献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