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史稿 第5卷 1921-1949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史稿 第5卷 1921-1949
  • 沙健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47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史-1921~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史稿 第5卷 192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本卷题记1

第一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1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1

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1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反共内战方针和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3

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方针成为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而斗争的严重障碍5

苏联的对华政策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4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策略20

争取用和平方法进行社会政治改革,同时做好进行革命战争的准备20

从争取“中立美国”,到公开宣布美帝国主义是敌人31

维护中共与苏联之间团结的大局,抵制其不准中国革命的方针43

第二章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作者:何仲山,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蔡成喜,中共党史专业博士51

一、中共关于“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51

二、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57

毛泽东毅然赴重庆57

国共两党的谈判方针和具体方案60

艰难的谈判64

重庆谈判的意义74

三、自卫反击战和反内战运动76

四、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协议81

马歇尔使华与中共决定与国民党重开谈判81

停战协定的签订及停战令的公布85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95

国共两党对待政协协议的不同立场104

五、争取东北与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10

六、维护政协协议的斗争,国共关系的全面破裂117

第三章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125

一、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关于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形成125

战争之初的基本形势125

蒋介石全面内战的决策和部署127

中国共产党的决策和部署128

二、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自卫作战135

中原突围135

南线三军进击津浦路计划的修正137

苏中七战七捷139

淮北战场的作战和淮阴的失守140

鲁西南战场的作战141

晋南战场的作战145

北线大同、集宁、张家口之战146

东北解放区的建设149

三、继续实行内线作战,逐步扩大歼灭战规模154

“打倒蒋介石”方针的确立154

华东战场的宿北、鲁南、莱芜诸战役157

晋冀鲁豫战场的滑县、巨金鱼,豫皖边及吕梁、汾孝诸战役162

北线晋察冀、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平汉路作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作战163

四、重挫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166

1947年春的战争形势166

陕北人民解放军的三战三捷169

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174

豫北、晋南、晋察冀、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177

第四章 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180

一、一二一运动181

反内战的学生运动首先在昆明发动181

一二一运动的发生和发展183

反内战成为各阶层人民的普遍呼声188

二、一二三○抗议美军暴行运动190

美国扶蒋反共是中国人民遭受苦难的重要根源190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的爆发191

三、反饥饿反内战运动199

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199

在为生存而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反内战反特务的广大战线201

发出“挽救教育危机”、“向饱口要饭吃”的呼声203

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205

四、人民运动的广泛发展211

五、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215

学生运动高涨的原因215

学生运动对人民解放战争的配合217

学生运动的基本经验220

第五章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227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构想的形成227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构想227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布局230

二、三军中央突破,开创中原新解放区234

刘邓军鲁西南歼敌,千里跃进大别山234

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在豫陕鄂边地区实施战略展开239

陈粟军进军豫皖苏边,实施战略展开240

刘邓、陈粟、陈谢三军密切协同,粉碎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区的围攻242

三、两翼钳制:陕北、山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245

西北野战军的钳胡作战——沙家店战役和清涧战役246

华东野战军内(东)线兵团的胶东保卫战247

坚持华中敌后的人民解放军转入局部反攻250

四、北线人民解放军在华北、东北战场的战略反攻和进攻250

扭转华北战局的关键之战——清风店、石家庄战役250

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253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发展——新式整军运动257

六、1948年的春季攻势——夺取一系列中等城市的作战261

西北战场的宜川大捷和攻占宝鸡、收复延安262

中原战场的洛阳战役264

晋南战场的临汾攻坚战265

山东战场胶济路中西段战役——周村、张店、潍县攻坚战267

七、1948年的夏季作战——五路大捷269

豫东战役和津浦路中段战役、襄樊战役270

晋中战役及冀热察、保北战役279

第六章 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的制定与实施&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281

一、制定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281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281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和坚持将革命战争进行到底283

十二月会议,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287

二、加强全党的政策观念和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294

增强全党的政策观念294

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299

三、党的新区农村政策和城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303

认真解决新区农村工作的策略问题303

党的城市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城市工作的胜利开展309

第七章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作者:董志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325

一、反奸清算与没收分配原日伪强占的土地325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的土地状况325

反奸清算斗争327

没收分配日伪强占的土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327

二、《五四指示》的颁布与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330

《五四指示》的颁布330

《五四指示》的基本内容331

不拘一格的土地改革333

土改果实的分配338

三、《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与平分土地运动的全面开展340

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340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342

平分土地运动的热潮344

发生了扩大打击面的“左”倾错误346

四、纠正“左”倾错误,确定土地私有权348

土改政策的补充和完善348

纠正错误,落实政策350

确定土地所有权353

农村党政的整顿354

五、新解放区的减租减息工作355

在新区停止急性土改356

新解放区减租减息和土改运动的开展357

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伟大成就358

三分之一的中国农民摆脱了封建剥削358

基层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359

促进了解放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62

使人民革命战争获得了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支援367

第八章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与扩大&作者:王顺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371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崩溃371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危机372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崩溃375

二、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折387

中国各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87

国民党统治当局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政治迫害。中间路线的幻灭391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争取和团结。各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折400

三、爱国民主运动的持续、深入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413

爱国民主运动的持续、深入发展413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419

第九章 伟大的战略决战&作者:姚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425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九月会议”425

二、战略决战的序幕——济南攻坚战430

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435

冬季攻势后东北战场的形势435

蒋介石防守东北的基本部署436

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路作战方针的形成438

“攻锦打援”部署的形成441

战役第一阶段:攻占锦州,解放长春444

战役第二阶段:合围歼灭廖耀湘兵团448

战役第三阶段: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450

辽沈战役的后勤保障、人民支前工作452

四、战略决战的第二个战役——淮海战役454

歼灭刘峙集团主力于徐州地区的决心之形成454

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割裂徐、蚌458

战役第二阶段:歼灭十二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459

战役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464

淮海战役的后勤保障、人民支前工作465

五、战略决战的第三个战役——平津战役467

中央军委提前发起平津战役的战略决策467

战役第一阶段: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470

战役第二阶段:攻占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完全孤立北平守军473

战役第三阶段:和平解放北平475

六、西北野战军的澄郃、荔北和冬季攻势诸战役478

七、三大战役的伟大意义479

第十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作者:何仲山,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蔡成喜,中共党史专业博士481

一、粉碎国民党统治集团“划江而治”的计划481

二、北平和平谈判及其结局490

三、渡江战役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497

四、全国大陆的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506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者:沙健孙,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516

一、为建立新中国绘制蓝图和进行准备516

建立新中国的问题被提上中共中央议事日程516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518

制定新中国的对外工作的方针52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534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541

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苏联545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与召开551

民主人士的进入解放区和各全国性人民团体的成立551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成立和筹备工作的展开55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56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三个历史性文件的通过561

选举产生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5

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礼56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诞生及其伟大意义567

开国大典5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569

中国人民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571

中国人民革命的基本经验577

附录: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献、资料、论著要目&北京大学馆员杨先红汇辑583

一、综合类583

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598

三、第一次大革命600

四、土地革命战争603

五、抗日战争607

六、全国解放战争612

后记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