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代琴学资料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历代琴学资料选
  • 范煜梅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086306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645页
  • 文件大小:118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古琴-音乐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代琴学资料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先秦8

第一节 琴(乐)论8

一、乐论&荀况8

二、礼记10

1.文王世子第八10

2.乐记第十九10

第二节 琴事礼仪12

一、周礼·春官宗伯第三12

二、礼记13

1.曲礼上第一13

2.曲礼下第二13

3.檀弓上第三13

4.少仪第十七13

5.丧大记13

6.丧服制第四十九13

第三节 琴乐律14

一、管子·地员篇14

二、国语·景王问钟律14

三、左传·昭公二十年·论乐14

四、庄子·天运篇15

五、吕氏春秋·季夏纪第六·音律15

六、礼记·学记15

第四节 琴器15

诗经·国风·定之方中15

第二章 秦汉16

第一节 琴(乐)论16

一、琴说(见《永乐琴书集成》)&刘向16

二、琴清英&扬雄16

三、新论·琴道第十六&桓潭17

四、白虎通义·礼乐·八音&班固19

五、风俗通义·琴&应劭19

六、琴操&蔡邕20

卷上20

1.序首20

2.鹿鸣21

3.伐檀21

4.驺虞21

5.鹊巢(阙)22

6.白驹22

7.将归操22

8.猗兰操22

9.龟山操22

10.越裳操22

11.拘幽操23

12.岐山操23

13.履霜操23

14.雉朝飞操24

15.别鹤操24

16.残形操24

17.水仙操24

18.怀陵操25

19.列女引25

20.伯姬引25

21.贞女引25

22.思归引25

23.辟历引26

24.走马引26

25.箜篌引26

26.琴引26

27.楚引27

卷下27

河间杂歌27

28.箕山操27

29.周太伯27

30.文王受命28

31.文王思士28

32.思亲操28

33.周金滕28

34.仪凤歌29

35.龙蛇歌29

36.芑梁妻歌30

37.崔子渡河操30

38.楚明光30

39.信立退怨歌30

40.曾子归耕31

41.梁山操31

42.谏不违歌31

43.庄周独处吟31

44.孔子戹32

45.三士穷32

46.聂政刺韩王曲33

47.霍将军歌33

48.怨旷思惟歌33

49.处女吟34

50.流澌咽(阙)34

51.双燕离(阙)34

52.琴操补遗34

七、琴赋35

第二节 琴事礼仪35

蔡中郎文集补·女诫(见《御览》)35

第三节 琴乐律36

一、淮南子&刘安36

1.天文训36

2.主术训36

二、史记·律书&司马迁36

三、汉书·律历志&班固36

四、后汉书·律历志&范晔37

第四节 琴器37

一、七依&崔骃37

二、史记·乐书&司马迁37

三、新论·琴道篇&桓谭37

四、风俗通义·声音第六·琴&应劭38

五、琴操·序首&蔡邕38

第三章 魏晋39

第一节 琴(乐)论39

一、乐论&阮籍39

二、琴赋一首(并序)&嵇康43

三、声无哀乐论&嵇康45

第二节 琴乐律52

晋书·律历·五音十二律&李淳风52

第三节 琴器54

琴赋&嵇康54

第四章 南北朝55

第一节 琴论55

声律图赞(见《永乐琴书集成》&曲瞻55

第二节 琴事礼仪55

颜氏家训·杂艺&颜之推55

第三节 琴乐律56

一、魏书·律历志56

二、隋书(卷十三)56

第四节 琴器57

一、齐民要术(卷五)&贾思勰57

二、谢希逸造弦法(见《永乐琴书集成》)57

第五章 隋朝58

第一节 琴论58

北堂书钞·乐部五·琴十&虞世南58

第二节 琴乐律62

隋书62

1.律历志(之一)62

2.律历志(之二)63

第三节 琴器63

隋书·音乐志63

第六章 唐五代64

第一节 琴论64

一、素琴传&司马承祯64

二、琴诀&薛易简65

三、琴调自叙&陈康士66

四、唐陈拙指法(见《永乐琴书集成》)66

第二节 琴乐83

记谱法83

指法·释谱(见《永乐琴书集成》)83

第三节 琴事礼仪83

一、对祥鼓素琴判83

二、对禫服鼓琴判84

三、对学琴不进判&李希言84

四、学生鼓琴判&元稹84

五、怒心鼓琴判&元稹84

六、回风变节判&元稹85

第四节 琴乐律85

一、新唐书·礼乐85

二、旧五代史·乐志下85

三、乐书要录(武则天敕撰)86

1.七声相生法86

2.论二变义86

3.论三分损益通诸弦管87

4.论历八相生意87

5.七声次第义87

6.论每均自立尊卑义87

7.叙自古书传论声义88

8.律吕旋宫法88

9.识声律法90

10.论一律有七声义92

11.一律有七声图92

12.题《乐书要录》后94

第五节 琴器95

一、琴工(见《永乐琴书集成》)95

二、唐陈拙合弦法(见《永乐琴书集成》)95

三、齐嵩论弦法(振古琴苑)(见《永乐琴书集成》)96

四、资暇集&李匡义96

五、明皇杂录·瑟瑟&郑处海96

第七章 宋朝97

第一节 琴论97

一、则全和尚节奏指法97

二、送杨寘序&欧阳修99

三、三琴记&欧阳修100

四、醉翁操(并引)&苏轼100

五、记《阳关》第四声&苏轼101

六、欧阳公论琴诗&苏轼101

七、琴史&朱长文101

1.目录101

2.莹律102

3.释弦102

4.明度103

5.拟象103

6.论音103

7.审调104

8.声歌104

9.广制105

10.尽美105

11.志言106

12.叙史106

八、乐书&陈旸106

1.琴瑟·下106

2.歌琴107

3.琴晖107

4.琴势107

5.琴调108

九、太古遗音&佚名108

1.琴议篇108

2.三声论109

3.抚琴论109

4.琴有七要109

5.调琴有十要110

6.琴声凡三110

7.琴声有三变110

8.操琴曲有三变110

9.琴有五能110

10.弹琴有五功110

11.弹琴有五病110

12.琴有五不弹111

13.琴有十疵111

14.琴有十疵(又)111

15.弹琴有十戒111

16.弹琴有十善111

17.弹琴有十二欲111

18.论十二病总括111

19.学琴有四句112

20.琴坛十友112

21.琴有所宜112

22.琴有所忌112

23.琴经须知112

24.手诀113

25.琴谱总说113

十、成玉磵琴论113

十一、谢文思许尚之石函《广陵散》谱&楼钥116

十二、弹《广陵散》书赠王明之&楼钥117

十三、事林广记&陈元靓117

1.弹琴大病有七117

2.弹琴小病有五118

第二节 琴事礼仪118

第三节 琴乐律118

一、宋史118

1.律历志118

2.乐志119

二、琴笺&崔遵度121

三、皇祐新乐图记(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21

四、琴准(见《永乐琴书集成》)122

五、梦溪笔谈(附补笔谈)(沈括)122

六、琴苑集·外调转弦(见《永乐琴书集成》)124

七、乐书&陈旸125

1.曲调上125

2.曲调下126

3.立均127

4.四通127

八、铁围山丛谈&蔡条127

九、碧鸡漫志&王灼128

十、朱熹集129

1.琴律说129

2.定律131

3.调弦132

4.声律辨134

第四节 琴器135

一、宋史·乐志135

二、杨祖云琴制(见《永乐琴书集成》)135

三、宋朝五琴制(见《永乐琴书集成》)136

四、太古遗音&佚名136

1.琴材论136

2.斫琴法137

3.琴有九德138

4.琴有四虚138

五、桐谱&陈翥138

1.所出第五138

2.器用第七139

六、杂书琴事十首&苏轼139

1.琴贵桐孙139

2.天阴弦慢139

3.桑叶揩弦139

4.书王进叔所蓄琴139

七、梦溪笔谈(附补笔谈)&沈括139

八、乐书·琴制&陈旸140

九、春渚记闻·古琴品饰&何薳140

十、古琴辨&赵希鹄140

1.断纹140

2.伪断纹141

3.古琴样制141

4.古琴阴阳材141

5.去古材造琴141

6.制琴不当用俗工141

7.择琴不必泥古142

8.制琴不必求奇142

9.古琴色142

10.纯阳琴142

11.择琴底142

12.桐木不宜太松142

13.桐木紫色142

14.燻爆琴材143

15.桐木多等143

16.梓木多等143

17.琴腹143

18.琴足143

19.雷张槽腹法143

20.浦江古琴144

21.琴面有穿孔144

22.琴案144

23.琴室144

24.挂琴144

25.蚌徽144

第八章 金元145

第一节 琴论145

一、湛然居士文集&耶律楚材145

1.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145

2.赠万松老人琴谱诗一首146

二、琴言十则&吴澄146

三、清容居士集&袁桷147

1.琴述赠黄依然147

2.示罗道士147

四、琴释&胡翰148

第二节 琴事礼仪149

第三节 琴乐律149

一、金史·乐志149

二、元史·礼乐志149

三、敬斋古今黈&李治150

1.论弦歌150

2.论王维琴歌《阳关三叠》150

3.论陶渊明读书与弹琴150

4.论琴无拍151

四、琴原&赵孟頫151

五、乐原&赵孟頫152

六、琴律发微&陈敏子152

1.叙述152

2.原琴律153

3.十二律分配五弦还宫要诀155

4.十二律分配五弦定法158

5.全声半声实按泛取不同160

6.清声161

7.角声162

8.十二律相生积实数并论165

9.变律170

10.五声二变171

11.诸半声处与诸律相生处不相为用172

12.论还宫声律连属173

13.释五节 五降之义174

14.十二律五声相生次第图174

15.十二律分列五弦为五声次第图175

16.十二律自为宫为诸宫四声图176

17.十二律声数177

18.律法始终同异179

19.仲吕一宫不可独以为五音正调180

20.明律吕180

21.十二律十三徽定法184

22.重订十则徽节图并论徐氏用朱文公订定古尺弦间四尺五寸187

23.中声半法同异189

24.五声调弦190

25.重论九徽十徽十一微调弦191

26.玉谱五调名192

27.玉谱二十五调193

28.制曲通论193

29.制曲凡例194

30.起调毕曲196

31.旧谱诸调名196

第四节 琴器199

一、金史·乐志199

二、元 史199

1.礼乐·制乐始末199

2.礼乐·登歌乐器·丝部200

三、香木琴赞&王恽200

第九章 明朝201

第一节 琴论201

一、琴声十六法&冷谦201

二、袁均哲太古遗音·琴论&袁均哲204

三、永乐琴书集成204

1.辨四声204

2.论声204

3.徽制205

4.辨徽205

5.释指205

6.手势206

7.指法206

8.论指法207

9.弹琴总诀207

10.七妙207

11.八能207

12.八绝207

13.五诫207

14.十恶208

15.琴声凡三208

四、神奇秘谱·琴曲解题&朱权208

《遁世操》(慢角调)208

《广陵散》(慢商调)208

《华胥引》(凄凉调)209

《古风操》(宫调)209

《高山》209

《阳春》209

《玄默》(一名《坐忘》)209

《招隐》210

《酒狂》210

《获麟》(慢宫调)210

《秋月照茅亭》210

《山中思友人》210

《小胡笳》210

《颐真》211

《广寒游》211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211

《慨古》211

《忘机》211

《隐德》211

《广寒秋》211

《天风环佩》211

《神游六合》(一名《骑气》)212

《长清》212

《白雪》212

《鹤鸣九皋》212

《猗兰》212

《凌虚吟》212

《列子御风》213

《山居吟》213

《禹会涂山》213

《樵歌》213

《雉朝飞》213

《乌夜啼》213

《黄云秋塞》213

《龙朔操》(旧名《昭君怨》)214

《大胡笳》214

《大雅》214

《八极游》214

《泛沧浪》214

《潇湘水云》214

《泽畔吟》215

《离骚》215

《神化引》215

《庄周梦蝶》215

《楚歌》215

《飞鸣吟》216

《秋鸿》216

五、谢琳太古遗音·琴歌解题&谢琳216

《南风歌》216

《思亲操》216

《湘妃怨》216

《歧山操》217

《尅商操》217

《文王曲》217

《将归操》217

《亚圣操》217

《蔡氏五弄》217

《归去来辞》217

《思归引》218

《风入松歌》218

《听琴赋》218

《伯牙吊子期》218

《阳关曲》218

《双清传》218

《正气歌》218

六、黄士达太古遗音·自序&黄士达219

七、新刊发明琴谱·序&黄龙山219

八、梧冈琴谱&黄献220

1.谱序220

2.琴谱后序220

九、琴谱正传&黄献221

1.弹琴须知221

2.启蒙221

十、西麓堂琴统&汪芝221

琴曲《佩兰》跋221

琴曲《神人畅》跋221

琴曲《凤翔千仞》(一名《凤云游》)跋221

十一、杏庄太音补遗&萧鸾222

1.操缦引222

2.徐门正传222

3.琴曲解题222

《孤芳吟》222

《嘉遯吟》222

《谷口引》222

《清虚吟》222

《资益吟》222

《君子吟》222

《春江》223

《断金吟》223

《昭昭吟》223

《会同吟》223

《纯一吟》223

《霜夜吟》223

《雁过衡阳》223

《风波吟》223

《醉渔唱晚》224

《渔歌》224

《感怀吟》224

《亲善吟》224

《佩兰》224

《物感吟》224

《秋塞吟》224

《屈原问渡》224

《乐极吟》224

《九疑吟》225

《飞鸣吟》225

《耕莘吟》225

《耕歌》225

《刍牧吟》225

《牧歌》225

《浮海吟》225

《泣麟悲凤》225

《怀佳人吟》225

《秋风》225

《忧时吟》226

《扣角歌》226

《篝灯吟》226

《雪窗夜话》226

《飞琼吟》226

《石上流泉》226

《慨古吟》226

《渔樵问答》226

《沉璧吟》226

《江月白》227

《九畹吟》227

《知几吟》227

《龙归晚洞》227

《正器吟》227

《玉斗》227

《幽怀吟》227

《龙马吟》227

《石床枕易》227

《高明吟》228

《天文》228

《博厚吟》228

《地理》228

《三才吟》228

《人物》228

《万象吟》228

《物类》228

十二、杨抡太古遗音·放琴坐席要法&杨抡229

十三、伯牙心法&杨抡229

琴曲《梅花三弄》解题229

琴歌《闺怨操》解题229

十四、重修正文对音捷要真传琴谱大全&杨表正229

1.序229

2.琴学起法论230

十五、玉梧琴谱&张进朝230

1.弹琴总规230

2.琴曲琴歌解题231

《冲和吟》231

《梅花三弄》231

《古交行》231

《风雷引》231

《猿鹤双清》231

《客窗夜话》231

《水龙吟》232

《汉宫秋》232

《欸乃歌》232

《赤壁赋》232

十六、遵生八笺&高濂232

1.琴剑232

2.论琴233

3.古琴新琴之辨233

4.琴谱取正234

十七、文会堂琴谱&胡文焕234

1.弦中不合文音论234

2.名琴235

3.辨琴声音轻重235

4.麴瞻所云235

5.琴操235

十八、绿绮新声&徐时祺236

1.指法要论236

2.弹琴启蒙236

十九、藏春坞琴谱·琴曲《和气吟》解题&郝宁237

二十、阳春堂琴经·琴社&张宪翼237

二十一、理性元雅&张廷玉237

1.弹琴须知237

2.取作须知237

二十二、思齐堂琴谱·指法要论&钟氏237

二十三、松弦馆琴谱·琴川琴谱汇序&严瀓238

二十四、溪山琴况&徐谼238

第二节 琴事礼仪245

一、永乐琴书集成245

1.大病有七245

2.小病有五245

二、风宣玄品·鼓琴训论&朱厚爝245

第三节 琴乐律246

一、永乐琴书集成246

1.泛声246

2.琴徽(亦作晖,琴节曰徽)246

3.定弦诀248

4.调弦诀248

5.调弦249

6.丝桐要诀249

二、律学新说&朱载堉250

三、乐学新说&朱载堉255

四、律吕精义&朱载堉260

1.序260

2.旋宫琴谱第九之上261

3.七弦琴五音详论(并序)270

4.操缦节奏和弦指法272

5.初学操缦口诀273

6.五音谱类274

7.起调毕曲新说275

8.论弦歌二者不可偏废第七276

9.论琴五音七音279

10.论琴九徽十徽279

11.论学乐先学操缦279

12.论学操缦捷径法279

13.论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280

14.论先学诗乐而后经义益明281

五、遵生八笺·五音十二律应弦合调立成&高濂281

六、理性元雅&张廷玉282

1.三琴起止论282

2.七弦旋宫论283

七、太律&葛中选283

1.太律分·四规分283

2.太律分·四衡分283

3.太律问·轻重284

4.太律断·起调毕曲断285

5.太律断·歌声断285

6.太律断·古叶转注断285

7.太律断·四声分五音断286

八、太律外篇&葛中选286

1.雅俗论286

2.琴微287

3.弦徽大数287

4.七弦十二律位288

5.七徽分定上下律位288

6.转弦微288

7.古五音正调289

8.古清角(雅琴)289

9.古清商290

10.角弦应羽独下一徽说290

11.十二调详正291

12.琴调说295

13.杂论296

第四节 琴器及琴事活动器物297

一、永乐琴书集成297

1.制琴法297

2.漆琴法(附取漆法)298

3.桐木紫色298

4.桐木多等298

二、风宣玄品&朱厚爝299

1.琴室299

2.琴案299

三、文会堂琴谱&胡文焕299

1.琴材论299

2.琴案299

四、遵生八笺·琴窗杂记&高濂300

五、阳春堂琴谱&张宪翼300

1.又琴室300

2.琴坛八友301

六、阳春堂琴谱&张宪翼301

1.挂琴301

2.琴匣301

七、古音正宗·造琴匣式&朱常淓301

八、长物志&文震亨301

1.琴室301

2.琴301

3.琴台302

第十章 清朝303

第一节 琴论303

一、琴学心声谐谱&庄臻凤303

1.凡例303

2.八音得失305

3.切音三十六母305

4.放琴坐席鸣弦法305

5.三声305

6.指有二位305

7.指法五忌305

8.琴歌《梨云春思》跋306

二、琴苑心传全编&孔兴诱306

1.弹琴启蒙306

2.指法诀306

3.轸弦306

4.指象306

三、澄鉴堂琴谱&徐常遇307

1.指法纪略307

2.下指五要307

3.指法五忌307

4.抚琴五忌307

四、德音堂琴谱&汪天荣308

1.凡例308

2.字母源流跋308

五、琴瑟合璧&范承都309

1.叙309

2.跋309

六、琴谱析微·指法宜忌二则&鲁鼐310

七、诚一堂琴谱&程允基310

1.自序310

2.序&胡洵龙311

3.琴曲跋311

《鲁风》311

《洞天春晓》311

《阳春》312

《梅花三弄》312

《梧桐夜雨》312

《墨子悲丝》312

《清夜闻钟》312

《琴书乐道》312

《桃源吟》312

《静观吟》312

《溪山秋月》312

《列子御风》312

《松下观泉》313

《樵歌》313

《醉渔唱晚》313

《关雎》313

《苏门啸》313

《山居吟》313

《佩兰》313

《雉朝飞》313

《鹤舞洞天》313

《羽化登仙》313

《神化曲》314

《大雅》314

《挟仙游》314

《六合游》314

《潇湘水云》314

《离骚》314

《秋鸿》314

4.指法阐微·右手指法·跋314

5.指法阐微·左手指法·跋315

6.与胡远山先生论琴学书315

7.传琴约315

八、琴学正声&沈琯316

1.声律求通序316

2.香度楼琴学正声序&陶窳316

3.指法精义说317

九、五知斋琴谱&徐祺318

1.凡例318

2.指与弦合320

3.弦与音合320

4.音与意合320

5.字母源流·右指秘法·前言320

6.字母源流·左指秘法·前言320

7.字母源流·上古指法录存·跋320

8.字母源流·跋320

9.琴曲解题、跋321

《洞天春晓》解题321

《洞天春晓》跋321

《高山》跋321

《圯桥进履》解题321

《圯桥进履》跋321

《鸥鹭忘机》解题322

《鸥鹭忘机》跋322

《墨子悲丝》解题322

《墨子悲丝》跋322

《风雷引》解题322

《风雷引》跋323

《静观吟》解题323

《苍梧怨》解题323

《苍梧怨》跋323

《箕山秋月》解题323

《箕山秋月》跋323

《关雎》解题323

《关雎》跋324

《雁过衡阳》解题324

《雁过衡阳》跋324

《渔歌》解题324

《渔歌》跋324

《樵歌》解题324

《樵歌》跋325

《塞上鸿》解题325

《塞上鸿》跋325

《秋塞吟》解题325

《秋塞吟》跋325

《醉渔唱晚》解题325

《醉渔唱晚》跋326

《山居吟》解题326

《山居吟》跋326

《汉宫秋月》解题326

《汉宫秋月》跋326

《苍江夜雨》解题326

《苍江夜雨》跋326

《佩兰》解题327

《佩兰》跋327

《雉朝飞》跋327

《乌夜啼》跋327

《庄周梦蝶》解题327

《庄周梦蝶》跋327

《羽化登仙》解题328

《羽化登仙》跋328

《神化引》解题328

《神化引》跋328

《平沙落雁》解题328

《平沙落雁》跋328

《潇湘水云》解题329

《潇湘水云》跋329

《胡笳十八拍》解题329

《胡笳十八拍》跋329

《秋鸿》解题329

十、治心斋琴学练要&王善329

1.凡例329

2.启蒙歌330

3.总义八则331

4.琴曲琴歌跋332

《万壑松涛》跋332

《陋室铭》(王元伯新谱)跋332

《读易》跋332

《知止吟》跋332

《精忠词》(王元伯新谱)跋332

十一、春草堂琴谱332

1.曹尚絅自序332

2.《曹尚絅自序》跋333

3.凡例333

4.琴说&苏璟333

5.鼓琴八则&戴源336

6.琴曲琴歌跋338

《猗兰》338

《岳阳三醉》338

《秋水》338

《碧天秋思》338

《佩兰》338

《春山听杜鹃》339

《高山》339

《和阳春》339

《圯桥进履》339

《平沙落雁》339

《归去来辞》339

《梅花三弄》339

《鸥鹭忘机》339

《梧叶舞秋风》339

《关雎》340

《屈子天问》340

《渔歌》340

《伐檀》341

《静观吟》341

《汉宫秋》341

《沧江夜雨》(又名《沧海龙吟》)341

《挟仙游》(又名《神游八卦》)341

《樵歌》342

《潇湘水云》342

《欸乃》342

《大雅》342

《胡笳十八拍》342

《塞上鸿》343

《平沙落雁·黄钟均宫音》343

十二、大乐元音&潘士权343

1.孙嘉淦叙343

2.自序344

3.琴乐通论344

4.琴操论346

5.指法论346

6.附琴学或问347

十三、龙吟阁秘本琴谱·抚弦七忌&王封采348

十四、敏亭琴剑合谱&索敏亭349

1.琴音律论349

2.琴节奏论349

3.琴指法论349

十五、兰田馆琴谱&李光塽350

1.兰田馆琴说自序350

2.挥弦下指法350

3.琴操半字谱自叙351

4.琴曲跋351

《桃李春风》(马龙文传)351

《墨子悲丝》(维扬莲舟和尚手授)351

《碧天秋思》(吴官心谱)352

《静观吟》(徐青山谱)352

《庄周梦蝶》(莲舟和尚传,马龙文授)352

《汉宫春怨》(白下沈云舞)352

《渔歌》(南通州徐周臣传,维扬莲舟师指授)352

《北塞上鸿》(钱塘项尹周传)352

《南塞上鸿》(白门吴官心传,维扬马龙文授)352

《水仙曲》(吴官心传)353

《神化引》(维扬参元和尚)353

《潇湘水云》(徐青山谱,姑苏陈鸣玉手授)353

《八极游》(仙源支培生传,历下金子陵授)353

《捣衣》(钱塘项尹周传)353

《骚意》(徐青山谱)353

十六、研露楼琴谱&崔应阶354

1.序354

2.琴曲解题354

《徵音·塞上鸿》(即《霜鸿引》,明妃作,凡是六段)354

《羽音·乌夜啼》(凡十段)354

十七、自远堂琴谱·凡例&吴灴355

十八、萧立礼琴说&萧立礼355

1.《平沙落雁》谱序355

2.《平沙落雁》解题356

3.《平沙落雁》跋356

十九、虞山李氏琴谱·谱后记&李天根356

二十、琴谱谐声&周显祖357

1.琴箫合谱(合论十三则,箫制二式)357

2.琴箫曲、琴曲跋363

琴箫《秋塞吟》跋363

琴箫《沧海龙吟》跋363

琴箫《梅花三弄》跋363

琴箫《风入松》跋363

琴箫《汉宫秋》跋364

宫调《平沙落雁》(五段)跋364

变宫调《平沙落雁》(凡五段,著乃补填)跋364

变徵调《静观吟》(凡三段,著乃改订)跋364

变徵宫《鸥鹭忘机》(凡五段)跋364

宫调《圯桥进履》(凡七段)跋364

角商《关雎》(凡十段)跋365

角宫《和阳春》(凡十段)跋365

角宫《良宵引》(凡三段)跋365

角宫《梧叶舞秋风》(凡八段)跋365

角商《渔歌》(凡十四段)跋365

变宫宫《秋水》(凡十六段)跋365

宫调《洞天春晓》(凡十八段)跋366

宫调《乌夜啼》(凡十段)跋366

角宫《凌虚引》(凡三段)跋366

徵调《岳阳三醉》(凡二十段)跋366

宫调《渔樵问答》(凡八段)跋366

徵调《采真》(十二段)跋366

二十一、指法汇参确解&王仲舒367

1.先贤名论录要367

2.琴况录要小序367

3.碧鲜山房琴窗随笔367

4.直指审音法375

5.直指节奏法381

6.直指读谱法386

二十二、邻鹤斋琴谱&陈幼慈389

1.指下蓄音389

2.辨明和同不能混一389

3.弦分巨细与不分巨细389

4.丝纶粗细389

5.弹琴总法389

6.左手各指活用法390

7.绰注吟猱须合节族390

8.撞逗搯罨须分缓急390

9.劈托抹挑钩剔打摘各弹法须知向背390

10.身手耳目心口各宜留意390

11.琴式无一定尺寸以合身为善391

12.指法贵简391

二十三、梅花庵二香琴谱&蒋文勋391

1.自序391

2.序393

3.例言393

4.修指395

5.琴学粹言·右手纪要395

6.琴学粹言·左手纪要395

7.论派396

8.琴曲琴歌跋396

《梧叶舞秋风》396

《归来曲》397

《水仙操》397

《渔歌》397

《樵歌》397

《汉宫秋月》398

《春晓吟》398

《平沙落雁》398

《良宵引》398

《猗兰》398

《梨云春思》398

《孤猿啸月》399

《庄周梦蝶》399

《碧天秋思》400

《静观吟》400

《塞上鸿》400

《山居吟》400

《潇湘水云》401

《骚首问青天》401

《欸乃歌》401

《大雅》401

《胡笳十八拍》401

《捣衣》401

《八极游》402

《离骚》402

《佩兰》402

二十四、悟雪山房琴谱&黄景星403

1.目录403

2.自序404

3.凡例404

二十五、与古斋琴谱&祝凤喈405

1.凡例405

2.修养鼓琴406

3.授受琴约406

二十六、琴学入门&张鹤407

1.凡例407

2.琴曲跋407

《挟仙游》407

《阳关三叠》407

《秋江夜泊》407

二十七、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孙宝408

1.自序408

2.孙晋斋韵罄琴序铭赞409

3.韵罄琴图铭412

4.按谱鼓曲奥义412

二十八、天闻阁琴谱集成&唐彝铭413

1.自叙&唐彝铭413

2.二十四琴品(用表圣诗品原题,旌阳可垣温均撰)414

3.初版《流水》解题416

4.再版《流水》解题416

5.周东冈弹琴法417

二十九、双琴书屋琴谱集成&青谼子417

1.品谱417

2.初学琴旨规417

3.入手按谱次序418

4.历年听诸名手鼓琴笔记419

三十、枯木禅琴谱&释空尘419

1.凡例419

2.指法纪略420

3.著作琴曲要略420

4.琴曲《那罗法曲》后记421

三十一、鄂公祠说琴·琴律余说&朱启连421

三十二、琴学初津·凡例&陈世骥423

三十三、琴学丛书&杨宗稷425

1.《琴粹》自序425

2.《琴镜释疑》序&虞铭新426

3.《幽兰》例言427

4.《流水》自序428

5.《流水》例言428

6.琴歌《离骚》后记430

7.琴歌《胡笳十八拍》后记430

8.琴歌《蜀道难》后记432

9.琴曲《渔歌》跋433

10.琴粹433

11.琴话433

12.琴余漫录433

13.琴镜435

14.琴学问答436

15.琴镜释疑436

第二节 琴乐律437

一、琴学心声谐谱&庄臻凤437

1.定徽准则437

2.琴分三准438

二、竟山乐录&毛奇龄438

1.字有五声438

2.论琴曲拍节439

三、琴瑟合璧&范承都439

1.五声十二律相生图说439

2.琴瑟协律440

四、琴学正声&沈琯441

1.操缦节奏和弦诸法441

2.古操缦乐谱441

3.琴翼四章442

4.徽音五歌445

5.琴调晰疑446

6.徽律辨讹447

7.琴理窥管447

五、五知斋琴谱·调弦法&徐祺449

六、律吕新论·跋&江永450

七、律吕阐微·论诗乐&江永450

八、琴旨&王坦451

1.五声数论琴451

2.一弦尚徵453

3.三准当徽不当徽之别454

4.泛音四准457

5.按声散声相和说459

6.三弦独下一徽460

7.五弦独上半徽461

8.律吕名徽辨462

9.释黄钟均以仲吕为角之疑466

10.旋宫转调467

11.辟转弦繁谬(外调转弦式转弦歌附)474

12.立体为用辨476

13.变声清声辨479

14.取吟定位482

15.五音只以宫声为本论485

16.有词无词说488

17.支派辨异489

九、黄钟通韵&都四德489

1.自序489

2.声字第九490

3.律数第十491

十、黄钟通韵琴图补遗&都四德493

1.序493

2.大雅元音经纬调弦图493

3.中和正韵经纬调弦图494

4.循环错综中段调弦图494

5.七图跋495

十一、大乐元音&潘士权496

1.字调小引496

2.等音论497

3.五音释497

4.五声释498

5.二十一母释498

6.韵调释498

7.三百二十五韵六千八百二十五声释499

8.角徵二音辨499

9.二十一母辨499

10.字韵声音名形辨499

11.音声韵总辨500

12.读五音法500

13.读五声法500

14.纵读音法500

15.横读韵法500

16.转读声法500

17.形下篇序500

18.形下篇·七弦分属(分属者,各弦分属之音也)501

19.形下篇·弦律501

20.形下篇·七弦各具音位(音位者,七弦各具之全音者也)501

21.形下篇·弦位音数(音数者,各弦所具正半音之数也)502

22.形下篇·七弦音位律(音律者,七弦散按音各具之律也)503

23.形下篇·弦音清浊(清浊者,七弦各音之气也)503

24.形下篇·琴调(琴调者,五音旋宫正清分合之各调也)504

25.形下篇·琴弦二百五十九律图507

26.形上篇序508

27.形上第·琴义(琴义者,统论通体琴制之义也)508

28.形上篇·徽义(徽义者,通论徽制之义也)509

29.形上篇·弦义(弦义者,统论弦制之义也)510

30.形上篇·音义(音义者,统论正半全音用与不用之义也)510

31.形上篇·琴律义(琴律者,统论一琴音律之义也)511

32.形上篇·五音清浊义(清浊义者,统论五音之气之义也)512

33.形上篇·调义(调义者,统论琴乐各调之义也)512

34.琴调论513

35.律吕直解·变律解513

36.律吕直解·律生五声513

37.律吕直解·八十四声图514

38.律吕直解·六十调图515

十二、琴学&曹廷栋517

1.例说517

2.内篇目518

3.外篇目518

4.明律第一518

5.明声第二521

6.变律第三522

7.半律第四523

8.还宫第五524

9.取应第六526

10.定声第七526

11.审度第八527

12.制弦第九527

13.定徽第十528

14.辨徽第十一529

15.原徽第十二530

16.定弦第十三531

17.律位第十四532

18.声位第十五534

19.辨变第十六535

20.泛律第十七536

21.原泛第十八537

22.立调第十九538

23.分调第二十539

24.调弦第二十一540

25.谱辞第二十二542

26.论弦第一542

27.论徽第二548

28.论律第三554

29.论调第四560

十三、兰田馆琴谱&李光塽567

1.七弦正变调十三晖对音分寸定位567

2.正宫调七弦散声567

3.琴弦相和徽位567

4.琴弦调法569

5.操缦安弦法571

十四、梅花庵二香琴谱&蒋文勋572

1.明律572

2.旋宫本义572

3.六十调说573

4.辨调574

5.琴曲无徵角音575

6.和缪说576

7.姜白石所谓十二调576

8.赵子昂所谓十二调578

9.郑世子所定十二调579

十五、与古斋琴谱&祝凤喈582

1.旋宫转调之旨582

2.专言旋宫之义583

3.均调说583

4.曲谱字解584

5.按谱鼓曲奥义585

6.制琴曲要略585

7.乐奏明调收音起接传神说586

8.琴谱明音调律法三家588

9.琴曲音节美善论588

10.琴曲收音起句考588

11.琴曲音调节奏考589

12.依谱鼓曲合节真诠590

十六、以六正五之斋琴学秘谱&孙宝591

1.商羽二音声字旋相为宫中下相生步位图591

2.徵角二音声字旋相为宫承上连下相生步位图591

3.宫商角三音左右循环声字图592

4.宫商羽三音上下往来声字图593

十七、天闻阁琴谱集成·和弦法&唐彝铭593

十八、琴律一得&刘黔生594

1.序594

2.例言595

3.鼓琴必按节论597

4.弹琴有念工尺之法论598

十九、琴律指掌&娄启衍599

1.序一599

2.序二599

3.旋宫转调歌599

4.宫调五音歌601

5.实泛二音弦度说602

二十、鄂公祠说琴·琴律浅说&朱启连604

二十一、琴学初津&陈世骥610

1.琴曲音调论610

2.论立体吟猱612

3.制曲须知615

4.五音阴阳平仄表论616

5.论读声调弦徽不可偏废618

6.学琴内外五功秘旨618

7.师生问答619

8.指法源流(据《与古斋琴谱》增删补注)619

9.琴理发微·阅谱辨调法620

10.琴理发微·制曲题神说620

11.琴曲五名肊说621

12.鼓琴十则注解622

13.琴学四难(又曰四不离)624

14.古今雅俗乐声论(师律吕臆说)624

二十二、琴学丛书&杨宗稷625

1.点评《泰律》625

2.《广陵散》跋626

3.琴瑟合奏曲《七月》后记627

第三节 琴器及琴事活动相关器物629

一、琴苑心传全编&孔兴诱629

1.琴案629

2.琴坛十友629

二、德音堂琴谱·挂琴要法&汪天荣629

三、五知斋琴谱·琴斋宜备八则(并附收琴修琴法)&徐祺630

四、大乐元音&潘士权631

1.形下篇·琴制(琴制者,一琴通体上下之制度也)631

2.形下篇·徽制(徽制者,十三徽所定之制度也)632

3.形下篇·弦制(弦制者,七弦大小之制度也)632

五、兰田馆琴谱&李光塽633

1.琴制633

2.挂琴藏琴法637

六、与古斋琴谱&祝凤喈637

1.制弦法637

2.辨择良材638

七、天闻阁琴谱集成·琴坛十二要&唐彝铭640

八、琴学丛书&杨宗稷642

1.琴余642

2.藏琴录643

后记6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