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倪淑萍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0152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民歌-研究-金华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背景意义1
二 研究叙评5
三 取域范围9
四 研究方法10
五 创新点11
六 其他说明12
第一章 金华民歌的生成背景13
第一节 生态环境13
一 区位界域14
二 地理描述15
三 地貌特征15
四 气候状态16
五 自然风光16
第二节 人文背景17
一 文化积淀17
二 经济方式18
三 方言语系18
四 民俗传统19
五 宗教信仰21
第三节 传统音乐资源22
一 民间歌曲22
二 民间曲艺23
三 地方戏曲24
四 民间歌舞25
五 民间器乐26
第二章 历史嬗变中的金华民歌29
第一节 金华民歌的历史渊源32
一 金华民歌考源32
二 金华民歌活动33
第二节 民歌传人与民间歌手38
一 民歌传人38
二 民间歌手40
第三节 民歌内容与代表作品43
一 题材内容43
二 代表作品44
第三章 金华民歌的体裁及艺术特征46
第一节 劳动号子46
一 劳动号子的功用47
二 金华劳动号子的类别48
三 金华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52
第二节 山歌54
一 山歌的功用54
二 金华山歌的类别55
三 金华山歌的艺术特征60
第三节 小调63
一 小调的功用64
二 金华小调的类别65
三 金华小调的艺术特征86
第四章 金华民歌衬词的表现形态93
第一节 金华民歌衬词的类别94
一 语气助词类94
二 象声拟声类96
三 指代称谓类98
四 表意性衬词100
第二节 金华民歌衬词的表现形态101
一 首衬形态101
二 间衬形态103
三 尾衬形态107
第三节 金华民歌衬词的运用特点110
一 号子中的衬词110
二 山歌中的衬词112
三 小调中的衬词113
第五章 金华民歌衬腔的表现形态116
第一节 金华民歌衬腔的类别117
一 单音形态118
二 乐汇形态119
三 乐节形态120
四 乐句形态121
五 乐段形态122
第二节 金华民歌衬腔的旋律形态123
一 平行124
二 级进124
三 跳进129
第三节 金华民歌衬腔的结构形态131
一 加叠形态131
二 加垛形态132
三 加复形态133
四 加插形态134
第六章 金华民歌衬词衬腔的功能意义135
第一节 衬词衬腔的表现功能136
一 加强语气、活跃情绪136
二 拟声绘景、渲染气氛139
三 丰富节奏、发展旋律140
四 润饰正词,保字助腔142
第二节 衬词衬腔的结构功能144
一 启示引入144
二 加衬扩充146
三 连接过渡147
四 加强收束149
第三节 衬词衬腔的文化意义151
一 它是原始语言的遗留形式151
二 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52
三 它是民族特色的集中体现154
第四节 衬词衬腔的审美意义156
一 形态美156
二 情态美158
三 意态美159
四 风格美160
第七章 金华民歌的腔词关系161
第一节 金华方言的声韵调162
一 金华方言的声母162
二 金华方言的韵母163
三 金华方言的字调164
第二节 腔与词的音调关系165
一 字调与唱腔166
二 语调与唱腔168
第三节 腔与词的节奏关系170
一 腔词节奏的轻重关系170
二 腔词节奏的段落关系174
第八章 金华民歌的活态现状与传承发展178
第一节 金华民歌的活态现状178
一 生存环境不容乐观179
二 演唱群体日渐寥落179
三 民间歌手后继乏人180
四 民歌研究尚显薄弱181
第二节 金华民歌的保护对策182
一 挖掘整理、形成文字183
二 保护传人,承续历史183
三 开展活动,扩大影响184
四 渗透教学,实现传播184
五 完善机制,组织研究185
第三节 金华民歌的发展思索186
一 开发与利用186
二 创新与发展187
结语189
附录 书中引用的民歌谱例索引193
参考文献198
一 主要参考书目198
二 主要参考文目201
后记206
热门推荐
- 491877.html
- 3762011.html
- 1901621.html
- 485109.html
- 2010392.html
- 1818496.html
- 2796357.html
- 171986.html
- 710606.html
- 3635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54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5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7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47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2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9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7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