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危险的年龄 1978-1989年青年自杀现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危险的年龄 1978-1989年青年自杀现象
  • 杨张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ISBN:780035327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危险的年龄 1978-1989年青年自杀现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悲哀与理智--关于研究动机和方法的说明1

1.朋友的孤独与我的责任1

2.一个不小的理论错误11

3.选择一个新的角度14

3.1 简要的评说14

3.2 自杀的法律研究16

3.3 自杀的哲学伦理研究轨迹22

3.4 杜尔凯姆的《自杀论》与社会问题成因说30

3.5 自杀的心理学解释36

3.6 毛泽东论自杀问题40

3.7 我的研究方法:现象的统计与本质的假说44

第二篇 自爱的失却--青年期危机与青年自杀问题56

4 青年期的人格冲突与一般心理危机56

4.1 理解现代青年自杀问题的社会历史背景56

4.2 青年期人格的双重性及其冲突60

4.3 现代青年的一般心理危机68

5.1 青年自杀的表征与类分73

5 青年自杀的本质73

5.2 青年自杀本质的三种假设84

6 几组比较研究105

6.1 之一:婚恋过程中自杀与他杀的比较105

6.2 之二:自杀的年龄比较108

第三篇 青年自杀动因论--个案和分析114

7 联姻观念的代际差与青年的自我选择114

7.2 父母之言与婚姻的悲剧色彩114

7.3 家庭经济的回归与青年情爱的代价119

7.4 青年结婚的消费早熟与沉重的经济压力130

8 性意识的更变与传统心理的动颠136

8.1 历史的轨迹136

8.2 伊甸园的苦果136

8.3 负心与自毁145

8.4 第三者:两难选择的“心病”151

8.5 “可爱”的争吵与心理不应期155

8.6 电影小说《丽丽之死》引发的思考161

8.7 对一个少女遗书和日记的再分析165

9 一种落差:未来的浪漫与现实的艰难177

9.1 社会竞争与现代人的心理紧张177

9.2 来自校园的报告179

9.3 职业浪漫主义与社会选择的局限性188

10 人际氛围与心理孤独195

10.1 谣言与世俗压力195

10.2 成功者的孤独199

10.3 猜疑引出的悲剧202

11 迷信与自杀207

12 罪错与自杀217

14 高危群与青少年集体自杀--一种教训的回顾226

13 强者的弱点--与官僚主义抗争的青年自杀类型227

第四篇 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230

15 美国的青年自杀问题230

16 日本的青年自杀问题242

17 其他国家的青年自杀现象248

18 青年自杀的跨国界比较257

第五篇 自爱的复苏--关于青年自杀的预防266

19 自杀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266

20 预防青年自杀的社会系统271

20.1 环境与教育271

20.2 心理咨询:生命线上的回声278

21 心理危机的自我解除282

21.1 情感的宣泄与悲哀的平息282

21.2 意志锻炼法285

21.3 应付恐惧 战胜忧虑--心理学家们提供的原则、方法290

21.4 生命哲理的总结295

附录311

(1)1978--1989年青年自杀基本情况自存档案统计表311

(2)100例青年自杀典型案例基本情况登记表312

(3)社会环境与青年自杀问题--与一位多次经历自杀的老人谈青年自杀现象329

(4)从生理疾病到心理危机--高晓梅对同事周芬芬自杀事件的回忆和分析333

(5)青年自杀问题与家庭权威关系--向“中日家庭比较研讨会”递交的统计分析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