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 裘晓峰,张春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26432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8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宽带网络技术总览1

1.1 宽带网络分类1

1.1.1 传输媒介1

1.1.2 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1

1.2 宽带网络基本技术3

1.2.1 传输技术3

1.2.2 交换技术4

1.2.3 接入技术5

第2章 光同步数字传输网6

2.1 SDH的产生6

2.1.1 PDH的缺陷6

2.1.2 SDH和SONET7

2.1.3 SDH的特点8

2.2 复接方式8

2.2.1 SDH帧结构8

2.2.2 复用映射结构12

2.2.3 映射、复用和指针处理14

2.3 SDH成网技术18

2.3.1 统一的光接口18

2.3.2 SDH网络设备19

2.3.3 自愈环21

2.3.4 SDH同步网23

2.3.5 SDH管理网25

第3章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和ATM27

3.1 BISDN和ATM概述27

3.1.1 BISDN的提出——通信网的发展27

3.1.2 ATM的提出——转移模式的发展28

3.1.3 ATM的基本原理30

3.1.4 BISDN网络结构和接口34

3.1.5 BISDN的标准化工作36

3.2 BISDN参考模型和分层模型36

3.2.1 BISDN参考配置36

3.2.2 BISDN协议参考模型37

3.2.3 物理层38

3.2.4 ATM层39

3.2.5 ATM适配层39

3.3 BISDN信令46

3.3.1 BISDN信令的功能、结构和现状46

3.3.2 信令消息的传送48

3.3.3 信令消息的一般结构52

3.3.4 基本呼叫控制规程55

3.4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57

3.4.1 概述57

3.4.2 ATM层业务、服务质量和流量合同57

3.4.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一般方法59

3.5 ATM交换技术62

3.5.1 ATM交换机的分类62

3.5.2 ATM交换机的功能模块64

3.5.3 ATM交换机的性能参数65

3.5.4 ATM交换结构65

3.5.5 ATM基本交换原理72

第4章 高速局域网和城域网76

4.1 局域网基础76

4.1.1 局域网协议结构76

4.1.2 组网构件79

4.1.3 局域网的带宽危机79

4.2 高速局域网80

4.2.1 高速LAN总述80

4.2.2 高速局域网组织和标准化82

4.2.3 高速以太网83

4.2.4 高速局域网实施方案83

4.3 高速LAN技术84

4.3.1 交换式以太网84

4.3.2 快速以太网86

4.3.3 FDDI87

4.4 MAN技术——DQDB90

4.4.1 DQDB特点90

4.4.2 DQDB层91

4.4.3 队列仲裁(QA)功能94

4.4.4 DQDB物理层95

4.4.5 MAN实施97

第5章 ATM局域网99

5.1 ATM局域网99

5.2 ATM局域网仿真100

5.2.1 简介100

5.2.2 局域网仿真的业务特性101

5.2.3 局域网仿真协议模型102

5.2.4 局域网仿真结构102

5.2.5 局域网仿真的关键技术104

5.2.6 局域网仿真的实现105

5.2.7 局域网仿真的优点107

5.2.8 局域网仿真存在的问题107

5.3 IP over ATM109

5.3.1 简介109

5.3.2 IP over ATM的结构109

5.3.3 IP over ATM的功能110

5.3.4 IP over ATM的工作过程113

5.3.5 IP over ATM的优缺点113

5.4 ATM支持多协议MPOA114

5.4.1 简介114

5.4.2 什么是MPOA114

5.4.3 MPOA的结构114

5.4.4 MPOA功能115

5.4.5 NHRP协议116

5.4.6 MPOA工作过程117

5.4.7 MPOA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121

5.5 虚拟局域网技术121

5.5.1 简介121

5.5.2 VLAN定义121

5.5.3 VLAN的优点124

5.5.4 VLAN和ATM124

第6章 宽带接入网126

6.1 宽带接入技术总述126

6.1.1 接入网的定义126

6.1.2 接入技术总述126

6.2 光纤接入网络127

6.2.1 光纤接入网络概述127

6.2.2 光纤接入网络结构128

6.2.3 无源光纤接入网络的调制复用技术130

6.3 铜线接入网络132

6.3.1 数字用户环路(DSL)技术的发展132

6.3.2 线路码型和调制技术133

6.3.3 HDSL、ADSL和VDSL134

6.4 HFC接入网络138

6.4.1 HFC的调制复用技术138

6.4.2 HFC网络结构、特点和应用139

第7章 宽带业务142

7.1 宽带业务概述142

7.1.1 业务的重要性142

7.1.2 宽带业务分类142

7.2 服务质量(QOS)144

7.2.1 QOS概念144

7.2.2 QOS参数145

7.2.3 QOS翻译、协商、管理146

7.3 宽带网中的多种媒体148

7.3.1 宽带网中的数据通信148

7.3.2 宽带网中的话音通信148

7.3.3 宽带网中的视频业务149

7.4 视频点播——VOD153

7.4.1 VOD业务的应用153

7.4.2 VOD标准化活动155

7.4.3 VOD系统模型158

7.4.4 VOD业务的系统构成162

7.4.5 VOD业务试验网165

第8章 信息高速公路和宽带网络171

8.1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171

8.1.1 信息高速公路的由来171

8.1.2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与Internet172

8.1.3 信息高速公路与信息社会173

8.1.4 信息基础设施的构成175

8.2 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技术176

8.2.1 多媒体技术176

8.2.2 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177

8.3 各国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现状179

8.3.1 美国179

8.3.2 欧洲180

8.3.3 亚洲181

8.3.4 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182

参考书目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