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 雍景荣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630662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2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1

二、本学科的发展概况1

三、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3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4

1—1 概述4

1—2 土的组成4

一、柱荷载的分配;二、基础内力计算;三、基础的构造要求7

1—3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11

一、土的固体颗粒;二、土中水;三、土中气;四、土的结构与构造11

一、实测指标;二、计算指标;三、土的实测指标与计算指标间的关系17

1—4 土的物理特征17

一、无粘性土的密实度;二、粘性土的稠度和可塑性;三、粘性土的灵敏度21

1—5 地基土(岩)的工程分类21

一、岩石;二、碎石土;三、砂土;四、粉土;五、粘性土;六、人工填土23

思考题23

习 题24

第二章 地基的应力26

2—1 概述26

2—2 土中自重应力计算26

一、土体的自重应力;二、自重应力的计算29

2—3 接触压力的计算图形29

一、实际接触压力分布图形的类型;二、接触压力的简化计算;三、基底附加应力30

2—4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32

一、空间问题;二、平面问题48

2—5 地基的非均匀性与各向异性对附加应力的影响48

一、各向异性的地基;二、双层地基;三、地基土的变形模量随深度逐渐增大50

思考题50

习 题51

第三章 地基的变形54

3—1 概述54

3—2 土的压缩性54

一、基本概念;二、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三、现场载荷试验和变形模量;四、应力历史对土压缩性的影响60

3—3 基础 最终沉降量计算64

一、最终沉降量的组成;二、瞬时沉降量的计算;三、固结沉降量的计算:四、次固结沉降量的计算70

3—4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81

一、饱和粘性土的渗透固结;二、单向固结理论;三、固结度及其应用;四、利用沉降观测资料推算后期沉降量思考题89

习题90

4—2 土体抗剪强度的库仑定律92

4—1 概述92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与地基承载力92

4—3 土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和条件94

4—4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98

一、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98

一、直接剪切试验;二、三轴剪切试验;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四、十字板剪切试验100

4—5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103

4—6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104

一、应力历史对饱和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二、排水条件对饱和粘性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三、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4—7应力路径109

一、应力路径的概念;二、应力路径表示的方法;三、应用113

4—8地基的临塑荷载和塑性荷载113

一、建立塑性区边界方程;二、地基的临塑荷载和塑性荷载116

4—9地基的极限承载力116

一、普朗德尔理论解;二、以太沙基公式为代表的理论公式;三、梅耶霍夫公式;四、安全系数的选用思考题126

习题127

第五章 土压力与边坡稳定129

5—1 概述129

5—2 挡土墙上土压力129

一、土压力的类型;二、影响土压力的因素;三、静止土压力的计算132

5—3 朗金土压力理论132

一、主动土压力计算基本原理及公式;二、被动土压力计算基本原理及公式135

5—4 库仑土压力理论135

一、无粘性土土压力计算原理及公式;二、粘性土土压力计算146

5—5 工程中常见情况土压力计算146

一、填土表面有荷载作用的情况;二、成层土情况;三、填土中有地下水的情况;四、墙背为折线形的情况;五、土压力计算的讨论5—6挡土墙设计152

一、挡土墙的类型;二、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161

5—7土坡的稳定性分析161

一、土坡稳定分析的目的;二、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三、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四、滑动推力的计算;五、土坡稳定分析方法的讨论思考题172

习题173

第六章 地基勘察176

6—2 工程地质条件的概述176

6—1 概述176

一、地形地貌;二、地层岩性;三、地质构造;四、地下水(水文地质);五、不良地质现象6—3 勘察阶段的任务和内容191

一、选址勘察阶段;二、初步勘察阶段;三、详细勘察阶段;四、勘察任务书194

6—4 勘察方法194

一、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二、勘探工作;三、触探;四、岩土测试201

6—5 勘察报告编写内容201

一、文字部分;二、图表部分208

6—6高层建筑地基勘察208

一、高层建筑勘察的基本要求;二、高层建筑场地勘察要点;三、勘探工作要点;四、地基评价;五、高层建筑勘察报告210

第七章 浅基础215

7—1 概述215

7—2 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工作和设计方法215

一、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二、基础的设计方法219

7—3 浅基础的类型和材料219

一、刚性基础;二、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三、独立基础(构筑物基础)225

7—4 基础的埋置深度225

一、确定基础埋深的意义和原则;二、选择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229

7—5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229

一、地基承载力的概念;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三、选用确定承载力方法的原则与规定7—6地基计算240

一、地基计算的基本规定;二、按地基的承载力计算;三、地基的变形计算;四、地基的稳定验算7—7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254

7—8刚性基础设计258

一、建筑措施;二、结构措施;三、施工措施258

一、基础结构计算;二、基础构造要求261

7—9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单独基础设计261

一、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二、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三、基础构造要求7—10局部条形基础设计268

一、矩形联合基础;二、梯形联合基础;三、系梁式联合基础;四、梁板式联合基础7—11柱下条形基础设计278

一、常规设计法;二、地基上梁的计算方法;三、基础的构造要求294

7—12交叉条形基础294

7—13筏板基础297

一、常规设计法;二、地基上板的设计法;三、基础的构造要求300

7—14箱形基础300

一、补偿性基础概要;二、箱形基础的结构设计;三、箱形基础的构造要求304

思考题304

习题305

第八章 桩基础308

8—1 概述308

8—2 桩的分类309

一、按桩的传力情况分类;二、按桩的施工方法分类;三、按桩的设置效应分类310

8—3 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312

一、桩侧表面摩阻力;二、桩端阻力;三、桩的荷载传递;四、桩侧负摩阻力317

8—4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317

一、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二、单桩竖 承载力设计值;三、按地基规范确定嵌岩桩承载力设计值;四、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单桩承载力320

8—5 群桩的竖向承载力324

一、群桩的工作特性;二、群桩的效率系数;三、群桩的设计原则;四、群桩的整体强度及计算方法;五、群桩的沉降计算8—6单桩的水平承载力328

一、单桩的水平承载力;二、单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334

8—7桩基础设计334

习题350

一、掌握设计资料;二、选择桩的类型、桩长及桩的截面尺寸;三、确定单桩承载力;四、确定桩的数量及其平面布置;五、桩基的验算;六、承台设计;七、单桩设计;八、绘制施工图思考题350

第九章 地基处理352

9—1 概述352

9—2 换填法353

一、换填法的原理及类型;二、换土垫层及其作用;三、褥垫及其作用358

9—3 密实法358

一、密实法的原理及类型;二、浅层密实法;三、深层密实法368

9—4 预压排水法368

9—5 浆液固化法374

一、预压排水法的原理及类型;二、砂井堆载预压法;三、其他的预压法374

一、浆液固化法的原理及类型;二、灌浆法;三、喷拌法378

思考题378

习题378

第十章 区域性地基380

10—1 概述380

10—2 山区地基380

一、山区地基的特点;二、岩石地基;三、土岩组合地基;四、山区填土地基;五、山地灾害的防治385

10—3 红粘土地基及岩溶、土洞390

10—4 膨胀土地基393

一、红粘土地基;二、岩溶与土洞393

一、膨胀土的特征;二、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指标;三、膨胀土地基的评价;四、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395

10—5 黄土地基398

一、湿陷性黄土的特征;二、黄土的特性指标与地基的评价;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措施400

10—6软土地基402

一、软土的特性:二、软土地基的评价404

思考题404

11—1 概述405

11—2 地震的概念405

第十一章 地震区的地基基础405

一、地震的类型与成因;二、地震波及其特征;三、地震震级和烈度407

11—3场地的地震反应与地基震害407

一、场地的地震反应与分类;二、地基的震害现象;409

11—4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409

一、抗震验算的一般原则;二、天然地基的抗震验算;三、地基抗震措施413

思考题413

附录A桩基础可靠性分析设计简介414

一、地基基础可靠性分析概述;二、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420

附录B勘察报告实例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