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沙费也夫,К.主编;季谦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4002·192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前言页1
第一篇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13
第一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然性13
一 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13
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可避免性13
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18
不同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的共同规律和特点20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工具25
什么是过渡时期?27
二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客观必然性27
过渡时期的经济成分和阶级29
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33
第二章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化35
一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有化36
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实质36
社会主义国有化的途径和方法38
二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1
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41
国家资本主义的实际运用44
革命的土地改革46
三 农民经济的合作化46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及其实现52
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农庄)的形式59
消灭富农阶级61
第三章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途径63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基本特征65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65
大工业在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中的主导作用65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71
二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法71
工业部门的发展次序72
社会主义积累的来源73
三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75
苏联变为高度工业化的强国75
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77
四 大规模的、机械化程度很高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建立78
苏联农业生产的积聚和技术水平的增长80
人民民主国家在建立大规模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就83
一 苏联过渡时期经济多成分性的消灭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84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总结。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胜利84
二 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91
三 社会主义的完全和彻底的胜利94
第二篇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的规律性97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97
一 生产力97
劳动工具的生产和改进100
劳动对象的生产和质量的改进102
电力化——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104
工作者人数和文化技术水平的增长105
科学的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科学利用率的提高107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基本特征108
二 生产关系113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114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形式115
个人财产119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活动的交换关系119
分配关系121
社会主义竞赛122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122
一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12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127
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规律128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以前各个社会形态的规律的区别133
二 社会主义的最高目的和基本经济规律135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135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38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142
社会主义国家在组织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方面的作用143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的科学基础147
一 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必然性152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152
二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比例性155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比例的性质155
最重要的国民经济的比例158
三 计划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组织职能的表现162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164
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发展166
四 国民经济计划化的基本原则167
计划化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68
远景计划和短期计划的配合169
抓住计划的主导环节的原则170
计划任务的科学技术依据171
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171
五 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方法172
计划化的平衡法173
先进的资源利用定额176
估计计划任务的经济效率177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178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178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组织的基础179
自觉的、创造性的劳动态度181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182
劳动的直接社会性质183
劳动的有益于社会的性质185
二 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187
三 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经济规律191
生产关系是劳动生产率高涨的决定性力量194
技术进步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因素197
劳动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199
生产组织的进步202
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204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205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客观必然性205
一般商品生产的本质205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本质207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特点212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212
商品生产的历史界限215
商品的两个方面216
三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的性质216
劳动的二重性217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221
四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的种类224
五 商品价值量228
商品价值量的确定228
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230
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特征232
六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234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基本特征234
全面利用价值规律的必要性236
修正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歪曲23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239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必然性和本质239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存在的必然性239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下货币的本质242
二 货币的职能244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职能的类别244
货币是价值尺度246
货币是流通手段249
货币是支付手段252
货币是社会主义积累和劳动人民储蓄的手段254
利用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黄金256
货币的一切职能的统一258
三 社会主义国家通货稳定性的保证25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成本、赢利和经济核算263
一 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263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63
价格接近价值的客观必然性264
社会价值是价格的经济基础267
二 价格政策的经济本质272
国民经济产品价格的种类273
价格背离价值的原因275
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价格水平的差异277
三 成本及其与价值的联系279
成本的经济本质279
成本的构成281
降低成本的因素(途径)283
四 社会主义生产的赢利286
赢利的经济内容286
提高生产赢利的因素289
赢利和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290
五 社会主义企业内的经济核算293
经济核算的客观必要性293
经济核算的最重要特征295
集体农庄中的经济核算30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农业中的级差地租305
一 大土地私有权垄断的消灭和绝对地租的废除305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307
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形成的一般前提307
级差地租的形式314
级差地租的取得320
国营农场、采掘工业、林业、水利事业、城市建筑用地的地租问题328
三 集体农庄实物收入和货币收入的分配33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335
一 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335
二 国营企业的工资和集体农庄(合作社)的劳动报酬342
国营企业的工资342
工资等级制346
工资形式和工资制度349
职员的固定工资349
集体农庄(合作社)中的按劳分配351
三 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增加35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通357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流通的实质357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流通的实质和意义359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通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通的根本区别和前者对于后者的优越性361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流通的形式363
国营商业364
合作社营商业367
集体农庄(农民)商业368
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370
公共饮食业371
三 商品流通费。商业机构和企业的利润372
追加流通费和纯粹流通费372
商业机构和企业的利润与商业加价376
四 日用品的零售价格377
零售价格的种类377
社会主义国家在零售价格方面的政策378
五 社会主义各国商业的发展情况380
社会产品的流通382
生产基金382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企业生产基金的循环和周转382
一 生产基金的概念382
二 生产基金的循环384
循环的概念384
生产时间388
流通时间391
流通和生产的相互联系392
三 生产基金的周转392
固定基金周转的概况394
四 固定基金394
固定基金的构成396
固定基金使用效果397
五 固定基金的损耗398
固定基金的无形磨损399
固定基金的折旧401
六 固定基金的再生产402
小修理和大修理402
基本建设404
流动基金周转的概述405
七 流动基金405
八 流通领域基金407
九 流动资金409
概念的定义409
流动资金的成分和结构411
流动资金的周转率41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414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414
再生产的概念414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基本特征416
二 社会总产品是再生产的物质成果422
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产品423
创造社会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425
社会产品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426
三 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的比例(对比)430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的比例(对比)431
社会主义积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个部类之间的比例(对比)434
四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经济必然性437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客观必然性437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和社会生产两个部类之间的比例440
五 社会总产品在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实现446
社会产品运动和实现的经济形式447
社会产品各部分按价值和按实物形式的补偿448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451
一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概念451
二 国民收入的创造453
创造国民收入的劳动455
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和速度456
三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458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458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459
货币形式的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462
国民收入分配的改进463
四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使用(支出)464
积累基金465
消费基金466
国民收入使用过程的改进470
五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创造、分配和使用的计划性470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472
财政的实质472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政和国家预算472
财政体系474
二 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预算的内容475
国家预算的实质475
苏联的预算体系478
三 国家预算收入479
来自国营企业的收入479
合作社营企业所得税482
居民收入税的征收484
国家信用的一般概念487
储蓄事业487
四 国家信用487
国家公债488
五 国营保险490
六 国家预算支出491
对国民经济的拨款492
对社会文化设施的拨款493
国家管理费和国防费494
一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和银行的必要性和作用496
信用的经济基础496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用和货币流通496
银行的作用和职能498
信用的形式、种类和对象500
社会主义经济中结算的原则503
利息及其意义505
二 信用系统的结构506
苏联国家银行及其任务508
苏联全联盟基本建设投资拨款银行。基本建设投资拨款的原则511
苏联对外贸易银行512
三 货币流通513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流通的规律513
货币流通的计划和调节516
信用和现金出纳的计划518
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的含金量519
银行券和国库券之间的统一和区别520
外汇垄断521
四 苏联巩固货币单位和改变价格标准的措施522
五 社会主义国家货币信用制度的特征和优越性523
第三篇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528
第二十章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528
一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528
新的社会发展规律性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中的确立532
二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规律性532
社会主义各国共同发展水平的趋于平衡535
三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各国的经济合作539
社会主义国际分工539
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合作的形成540
第二十一章 两个世界体系的和平共处和经济竞赛548
一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处和经济竞赛的必然性548
两个体系的和平共处548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经济竞赛的必然性554
二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的性质556
三 两个世界体系经济竞赛的前景563
第四篇 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和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的经济规律性570
第二十二章 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570
一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570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发展中的两个阶段570
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573
二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575
三 在向共产主义过渡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579
向单一的共产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过渡的规律性579
共产主义劳动及其形成途径582
阶级和社会差别的消灭584
商品货币关系的消失587
向共产主义的生活资料的分配过渡588
四 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需要590
建立儿童社会教育和居民生活服务机构的体系590
为文化部门建立物质基础593
五 国家、党和人民群众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594
国家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594
党和人民群众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596
六 社会主义国家大致同时过渡到共产主义599
热门推荐
- 1294928.html
- 162127.html
- 1481571.html
- 316770.html
- 201110.html
- 3467045.html
- 1460779.html
- 2490524.html
- 3890349.html
- 6026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8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81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02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3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3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4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28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7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