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Pro/ENGINEER野火版4.0宝典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文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7093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43页
- 文件大小:191MB
- 文件页数:861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Pro/ENGINEER 4.0
PDF下载
下载说明
Pro/ENGINEER野火版4.0宝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ENGINEER导入1
1.1 Pro/ENGINEER功能模块简介1
1.2 Pro/ENGINEER软件的特点5
1.3 Pro/ENGINEER野火版4.0新功能简介5
1.4 Pro/ENGINEER野火版4.0的安装5
1.4.1 安装要求5
1.4.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6
1.4.3 安装方法与过程8
1.5 设置Pro/ENGINEER系统配置文件14
1.6 Pro/ENGINEER的启动15
1.7 Pro/ENGINEER野火版4.0用户界面15
1.7.1 用户界面简介15
1.7.2 用户界面的定制20
1.8 Pro/ENGINEER野火版4.0当前环境的设置22
1.9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24
1.10 设置Pro/ENGINEER工作目录24
1.11 小结25
第2章 二维草绘26
2.1 草绘环境中的主要术语26
2.2 进入草绘环境26
2.3 草绘工具按钮简介27
2.4 草绘环境中的下拉菜单29
2.5 草绘前的设置30
2.6 二维草图的绘制32
2.6.1 关于二维草图绘制32
2.6.2 绘制一般直线32
2.6.3 绘制相切直线33
2.6.4 绘制中心线33
2.6.5 绘制矩形33
2.6.6 绘制圆34
2.6.7 绘制椭圆34
2.6.8 绘制圆弧34
2.6.9 绘制圆锥弧35
2.6.10 绘制圆角35
2.6.11 绘制椭圆形圆角35
2.6.12 在草绘环境中创建坐标系35
2.6.13 创建轴点36
2.6.14 绘制点36
2.6.15 绘制样条曲线36
2.6.16 将一般图元变成构建图元36
2.6.17 在草图中创建文本37
2.6.18 使用以前保存过的图形创建当前草图38
2.6.19 调色板39
2.7 二维草图的编辑41
2.7.1 删除图元41
2.7.2 直线的操纵41
2.7.3 圆的操纵42
2.7.4 圆弧的操纵42
2.7.5 比例缩放和旋转图元42
2.7.6 复制图元43
2.7.7 镜像图元43
2.7.8 裁剪图元43
2.7.9 样条曲线的操纵44
2.7.10 设置线体46
2.8 草图的诊断48
2.8.1 着色的封闭环48
2.8.2 加亮开放端点48
2.8.3 重叠几何49
2.8.4 特征要求49
2.9 二维草图的尺寸标注50
2.9.1 关于二维草图的尺寸标注50
2.9.2 标注线段长度50
2.9.3 标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50
2.9.4 标注点和直线之间的距离50
2.9.5 标注两点间的距离51
2.9.6 标注对称尺寸51
2.9.7 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51
2.9.8 标注圆弧角度52
2.9.9 标注半径52
2.9.10 标注直径52
2.10 修改尺寸标注52
2.10.1 控制尺寸的显示52
2.10.2 移动尺寸53
2.10.3 修改尺寸值53
2.10.4 输入负尺寸54
2.10.5 修改尺寸值的小数位数54
2.10.6 替换尺寸54
2.10.7 将“弱”尺寸转换为“强”尺寸55
2.11 草图中的几何约束55
2.11.1 约束的显示55
2.11.2 约束的禁用、锁定与切换56
2.11.3 Pro/ENGINEER软件所支持的约束种类57
2.11.4 创建约束57
2.11.5 删除约束58
2.11.6 解决约束冲突58
2.12 锁定尺寸59
2.13 草绘范例60
2.13.1 草绘范例160
2.13.2 草绘范例264
2.13.3 草绘范例365
2.13.4 草绘范例467
2.14 小结68
第3章 零件设计69
3.1 Pro/ENGINEER零件建模的一般过程69
3.1.1 新建一个零件模型文件70
3.1.2 创建零件的基础特征71
3.1.3 添加其他特征84
3.1.4 保存模型文件91
3.2 打开Pro/ENGINEER文件93
3.3 拭除与删除Pro/ENGINEER文件94
3.3.1 拭除文件94
3.3.2 删除文件95
3.4 模型的显示控制96
3.4.1 模型的几种显示方式96
3.4.2 模型的移动、旋转与缩放97
3.4.3 模型的定向97
3.5 使用模型树101
3.5.1 关于模型树101
3.5.2 模型树界面介绍101
3.5.3 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101
3.5.4 模型搜索102
3.6 使用Pro/ENGINEER的层103
3.6.1 关于Pro/ENGINEER的层103
3.6.2 进入层的操作界面104
3.6.3 选取活动层对象104
3.6.4 创建新层105
3.6.5 在层中添加项目106
3.6.6 设置层的隐藏106
3.6.7 层树的显示与控制107
3.6.8 关于系统自动创建层107
3.6.9 将模型中层的显示状态与模型文件一起保存108
3.7 零件设置109
3.7.1 概述109
3.7.2 零件材料的设置109
3.7.3 零件单位的设置111
3.8 特征的编辑与编辑定义113
3.8.1 特征的编辑113
3.8.2 查看零件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115
3.8.3 删除特征116
3.8.4 特征的隐含与隐藏116
3.8.5 特征的编辑定义117
3.9 多级撤销/重做功能118
3.10 旋转特征119
3.10.1 关于旋转特征119
3.10.2 旋转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19
3.11 倒角特征121
3.11.1 关于倒角特征121
3.11.2 简单倒角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21
3.12 圆角特征123
3.12.1 关于圆角特征123
3.12.2 简单圆角的一般创建过程123
3.12.3 完全圆角的创建过程123
3.12.4 自动倒圆角124
3.13 孔特征126
3.13.1 关于孔特征126
3.13.2 孔特征(直孔)的一般创建过程126
3.13.3 螺孔的一般创建过程129
3.14 抽壳特征132
3.15 筋特征133
3.16 修饰特征135
3.16.1 螺纹修饰特征135
3.16.2 草绘修饰特征137
3.16.3 凹槽修饰特征138
3.17 一般的基准特征138
3.17.1 基准平面138
3.17.2 基准轴142
3.17.3 基准点144
3.17.4 坐标系147
3.17.5 基准曲线148
3.18 特征的重新排序及插入操作150
3.18.1 概述150
3.18.2 特征的重新排序操作150
3.18.3 特征的插入操作151
3.19 特征失败及其解决方法152
3.19.1 特征失败的出现152
3.19.2 特征失败的解决方法154
3.20 复制特征156
3.20.1 镜像复制157
3.20.2 平移复制159
3.20.3 旋转复制160
3.20.4新参照复制160
3.21 阵列特征162
3.21.1 矩形阵列162
3.21.2 “斜一字形”阵列164
3.21.3 “异形”阵列165
3.21.4 删除阵列166
3.21.5 环形阵列166
3.22 特征的成组167
3.23 扫描特征168
3.23.1 关于扫描特征168
3.23.2 扫描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68
3.24 混合特征172
3.24.1 关于混合特征172
3.24.2 混合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72
3.25 螺旋扫描特征175
3.25.1 关于螺旋扫描特征175
3.25.2 螺旋扫描特征的一般创建过程175
3.26 实体零件设计范例177
3.26.1 范例1——支架177
3.26.2 范例2——操纵杆181
3.26.3 范例3——油烟机的接油盒190
3.26.4 范例4——茶杯196
3.27 小结199
第4章 曲面设计200
4.1 概述200
4.2 一般曲面的创建200
4.2.1 平整曲面200
4.2.2 拉伸和旋转曲面201
4.2.3 曲面的网格显示203
4.2.4 边界曲面203
4.2.5 偏移曲面207
4.2.6 曲面的复制209
4.3 曲面的修剪211
4.3.1 一般的曲面修剪211
4.3.2 用面组或曲线修剪面组212
4.3.3 用“顶点倒圆角”选项修剪面组213
4.3.4 薄曲面的修剪213
4.4 曲面的合并与延伸操作214
4.4.1 曲面的合并214
4.4.2 曲面的延伸215
4.5 曲面面组的转化216
4.5.1 使用“实体化”命令创建实体216
4.5.2 使用“偏移”命令创建实体218
4.5.3 使用“加厚”命令创建实体218
4.6 曲面设计范例——肥皂盒的设计219
4.7 小结225
第5章 装配设计226
5.1 各种装配约束的概念226
5.2 装配模型创建的一般过程230
5.2.1 新建装配文件230
5.2.2 装配第一个元件230
5.2.3 装配第二个元件232
5.3 允许假设236
5.4 元件的复制239
5.5 元件的阵列240
5.6 修改装配体中的元件242
5.7 装配体中的层操作244
5.8 模型的测量与分析245
5.8.1 模型的测量245
5.8.2 模型的基本分析250
5.8.3 曲线与曲面的曲率分析254
5.9 模型的视图管理255
5.9.1 模型的定向视图255
5.9.2 模型的样式视图257
5.9.3 模型的剖截面258
5.9.4 模型的简化表示263
5.9.5 模型的分解视图(爆炸图)266
5.9.6 模型的组合视图270
5.10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271
5.10.1 概述271
5.10.2 在装配体中创建零件实例272
5.11 装配挠性元件274
5.12 元件的布尔运算277
5.12.1 合并元件277
5.12.2 切除元件279
5.12.3 创建相交元件280
5.12.4 创建镜像元件281
5.13 小结282
第6章 创建工程图283
6.1 工程图模块概述283
6.2 设置工程图环境284
6.3 新建工程图文件285
6.4 工程图视图288
6.4.1 基本视图288
6.4.2 移动视图291
6.4.3 删除视图292
6.4.4 视图的显示模式292
6.4.5 高级视图294
6.5 工程图尺寸299
6.5.1 概述299
6.5.2 被驱动尺寸300
6.5.3 草绘尺寸301
6.5.4 尺寸的编辑303
6.5.5 关于尺寸公差的显示设置310
6.6 工程图中的基准310
6.6.1 创建工程图基准310
6.6.2 工程图基准的拭除与删除313
6.7 形位公差313
6.8 表面粗糙度316
6.9 工程图中的注释317
6.10 打印工程图320
6.10.1 概述320
6.10.2 工程图打印的一般过程320
6.11 小结324
第7章 关系、族表及其他325
7.1 使用模型关系325
7.1.1 关于关系325
7.1.2 创建关系举例332
7.2 使用用户参数335
7.2.1 关于用户参数335
7.2.2 创建用户参数举例335
7.3 用户自定义特征336
7.3.1 关于用户自定义特征336
7.3.2 创建用户自定义特征337
7.3.3 放置用户自定义特征341
7.4 使用族表342
7.4.1 关于族表342
7.4.2 创建零件族表342
7.4.3 创建装配族表344
7.5 Pro/ENGINEER的映射键346
7.6 小结347
第8章 高级特征348
8.1 基准点的高级创建方法348
8.1.1 在曲面上创建基准点348
8.1.2 偏移曲面创建基准点349
8.1.3 在曲线与曲面相交处创建基准点350
8.1.4 在坐标系原点上创建基准点350
8.1.5 偏移坐标系创建基准点350
8.1.6 在三个曲面相交处创建基准点351
8.1.7 用两条曲线创建基准点352
8.1.8 偏移一点创建基准点352
8.1.9 创建域点353
8.2 坐标系的高级创建方法354
8.2.1 使用一个点和两个不相交的轴(边)创建坐标系354
8.2.2 使用两个相交的轴(边)创建坐标系354
8.2.3 创建偏距坐标系355
8.2.4 创建与屏幕正交的坐标系355
8.2.5 使用一个平面和两个轴(边)创建坐标系355
8.2.6 从文件创建偏距坐标系356
8.3 基准曲线的高级创建方法357
8.3.1 从文件创建基准曲线357
8.3.2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357
8.3.3 用方程创建基准曲线358
8.3.4 在两个曲面相交处创建基准曲线359
8.3.5 通过修剪创建基准曲线359
8.3.6 沿曲面创建偏移基准曲线360
8.3.7 垂直于曲面创建偏移基准曲线361
8.3.8 从曲面边界偏移创建基准曲线362
8.3.9 通过投影创建基准曲线363
8.3.10 创建包络曲线364
8.3.11 用二次投影创建基准曲线365
8.3.12 基准曲线的应用范例365
8.4 图形特征366
8.5 参照特征370
8.6 拔模特征370
8.6.1 关于拔模特征370
8.6.2 使用枢轴平面创建拔模特征371
8.6.3 使用草绘分割创建拔模特征374
8.6.4 使用枢轴曲线创建拔模特征375
8.6.5 拔模特征的延伸相交376
8.7 混合选项的高级应用378
8.8 扫描混合特征381
8.8.1 扫描混合特征创建的一般过程381
8.8.2 重定义扫描混合特征的轨迹和截面384
8.8.3 扫描混合的选项说明385
8.9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389
8.9.1 关于可变剖面扫描特征389
8.9.2 可变剖面扫描的选项说明390
8.9.3 用“垂直于轨迹”确定截面的法向391
8.9.4 用“垂直于投影”确定截面的法向392
8.9.5 用“恒定法向”确定截面的法向392
8.9.6 使用X轨迹线393
8.9.7 使用轨迹线控制特征的形状394
8.9.8 可变剖面扫描特征应用举例394
8.10 轴特征396
8.11 唇特征397
8.12 法兰特征401
8.13 环形槽特征402
8.14 耳特征402
8.15 槽特征404
8.16 环形折弯特征404
8.17 管道特征408
8.18 特征阵列的高级应用409
8.18.1 填充阵列409
8.18.2 表阵列411
8.19 小结412
第9章 特征的变形413
9.1 特征的扭曲413
9.1.1 扭曲操控板413
9.1.2 变换操作414
9.1.3 扭曲操作415
9.1.4 骨架操作416
9.1.5 拉伸操作417
9.1.6 折弯操作418
9.1.7 扭转操作419
9.1.8 雕刻操作420
9.2 实体自由形状421
9.3 局部推拉变形422
9.4 剖面圆顶变形423
9.5 半径圆顶变形425
9.6 小结426
第10章 ISDX曲面造型427
10.1 ISDX曲面造型基础427
10.1.1 关于ISDX曲面造型427
10.1.2 ISDX曲面造型用户界面428
10.1.3 ISDX曲面造型入门431
10.2 ISDX曲线的创建435
10.2.1 ISDX曲线的类型435
10.2.2 ISDX曲线上点的类型443
10.3 编辑ISDX曲线446
10.3.1 ISDX曲线的曲率图446
10.3.2 编辑ISDX曲线上的点447
10.3.3 在ISDX曲线上添加点457
10.3.4 删除ISDX曲线457
10.3.5 删除ISDX曲线上的点457
10.3.6 分割ISDX曲线458
10.3.7 组合ISDX曲线458
10.3.8 延伸ISDX曲线459
10.3.9 ISDX曲线的复制和移动460
10.4 ISDX曲面创建与编辑462
10.4.1 ISDX曲面的创建462
10.4.2 ISDX曲面的编辑463
10.4.3 ISDX曲面的连接467
10.4.4 ISDX曲面的修剪470
10.5 ISDX曲面设计范例1——充电器下盖471
10.6 ISDX曲面设计范例2——自行车座488
10.7 小结494
第11章 钣金设计495
11.1 钣金设计概述495
11.2 钣金设计用户界面495
11.3 进入钣金设计环境498
11.4 创建钣金壁499
11.4.1 钣金壁概述499
11.4.2 创建第一钣金壁499
11.4.3 创建附加钣金壁506
11.4.4 止裂槽516
11.4.5 钣金壁的延伸519
11.4.6 钣金壁的合并519
11.5 钣金的折弯522
11.6 钣金展平529
11.6.1 钣金展平概述529
11.6.2 规则展平方式530
11.7 钣金的折弯回去532
11.7.1 关于钣金折弯回去532
11.7.2 钣金折弯回去的一般操作过程533
11.8 钣金的平整形态534
11.9 钣金的切削535
11.9.1 钣金切削与实体切削的区别535
11.9.2 钣金切削的一般创建过程536
11.10 钣金成形特征537
11.10.1 成形特征概述537
11.10.2 以模具方式创建成形特征538
11.10.3 以模具方式创建带排除面的成形特征541
11.10.4 平整成形543
11.11 创建钣金的工程图544
11.11.1 钣金工程图概述544
11.11.2 钣金工程图创建范例545
11.12 钣金综合范例——暖气罩550
11.13 小结561
第12章 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562
12.1 概述562
12.1.1 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简述562
12.1.2 外观与渲染的主要术语563
12.1.3 外观与渲染的操作菜单564
12.2 模型的外观564
12.2.1 “外观编辑器”对话框564
12.2.2 “基本”外观566
12.2.3 “映射”外观569
12.2.4 “高级”外观573
12.2.5 模型外观的保存与修改573
12.2.6 关于系统图形库574
12.3 设置模型的透视图575
12.4 设置光源576
12.5 设置房间580
12.6 模型的渲染581
12.6.1 渲染概述581
12.6.2 PhotoRender和Photolux渲染器583
12.6.3 外观处理及渲染举例586
12.6.4 贴图应用举例592
12.7 小结596
第13章 机构模块与运动仿真597
13.1 概述597
13.1.1 机构模块关键术语597
13.1.2 进入机构模块597
13.1.3 机构模块菜单及按钮598
13.1.4 建立一个机构装置并进行运动仿真的一般过程600
13.2 连接类型600
13.2.1 连接600
13.2.2 销钉(Pin)接头602
13.2.3 圆柱(Cylinder)接头602
13.2.4 滑动杆(Slider)接头603
13.2.5 平面(Planar)接头604
13.2.6 球(Ball)接头604
13.2.7 轴承(Bearing)接头605
13.2.8 刚性(Rigid)接头605
13.2.9 焊接(Weld)接头606
13.3 主体607
13.4 拖移608
13.5 运动仿真范例611
13.5.1 装配一个机构装置——四连杆机构611
13.5.2 运动轴设置614
13.5.3 定义伺服电动机615
13.5.4 修复失败的装配619
13.5.5 机构的运行及分析620
13.5.6 结果回放与动态干涉检查622
13.5.7 测量624
13.5.8 轨迹曲线625
13.6 小结626
第14章 动画模块627
14.1 概述627
14.2 动画创建的一般过程628
14.2.1 进入动画模块628
14.2.2 创建动画628
14.2.3 建立事件636
14.2.4 建立时间与视图间的关系637
14.2.5 建立时间与显示间的关系638
14.2.6 建立时间与透明间的关系639
14.3 动画综合练习640
14.4 小结644
第15章 行为建模模块645
15.1 行为建模功能概述645
15.2 分析特征646
15.2.1 分析特征概述646
15.2.2 测量分析特征——Measure647
15.2.3 模型分析特征——Model Analysis648
15.2.4曲 线分析——Curve Analysis651
15.2.5 曲面分析——Surface Analysis652
15.2.6 关系——Relation655
15.2.7 电子表格分析——Excel Analysis657
15.2.8 用户定义分析——UDA659
15.2.9 运动分析——Motion Analysis663
15.3 敏感度分析663
15.3.1 概述663
15.3.2 举例说明664
15.4 可行性研究与最优化分析665
15.4.1 概述665
15.4.2 可行性研究666
15.4.3 优化设计670
15.5 多目标设计研究671
15.5.1 概述671
15.5.2 曲柄模型示例672
15.6 小结678
第16章 模具设计679
16.1 模具设计概述679
16.2 模具创建的一般过程680
16.2.1 新建模具制造模型681
16.2.2 建立模具模型682
16.2.3 设置收缩率687
16.2.4 创建模具分型曲面688
16.2.5 构建模具元件的体积块690
16.2.6 抽取模具元件692
16.2.7 生成浇注件693
16.2.8 定义模具开启694
16.3 在模具中创建浇注系统696
16.4 带型芯的模具设计707
16.5 采用“阴影法”进行模具设计717
16.6 一模多穴的模具设计722
16.7 小结738
第17章 数控加工739
17.1 数控加工概述739
17.1.1 关于数控机床739
17.1.2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740
17.1.3 Pro/ENGINEER数控加工操作界面744
17.1.4 Pro/ENGINEER数控加工流程745
17.2 数控加工的一般过程746
17.2.1 新建数控制造模型文件746
17.2.2 建立制造模型746
17.2.3 制造设置750
17.2.4 设置加工方法759
17.2.5 演示刀具轨迹765
17.2.6 加工仿真767
17.2.7 切减材料767
17.2.8 遮蔽体积块768
17.2.9 后置处理768
17.3 铣削加工772
17.3.1 轮廓铣削772
17.3.2 平面铣削775
17.3.3 曲面铣削780
17.3.4 腔槽加工784
17.3.5 螺纹铣削787
17.3.6 孔加工794
17.4 车削加工797
17.4.1 区域车削797
17.4.2 轮廓车削801
17.4.3 腔槽车削804
17.4.4 螺纹车削807
17.5 数控加工综合范例1809
17.6 数控加工综合范例2826
17.7 小结843
热门推荐
- 190426.html
- 1725260.html
- 405632.html
- 1507328.html
- 319586.html
- 2843731.html
- 2555023.html
- 2334513.html
- 3267179.html
- 762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1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0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04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9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62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