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修复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口腔修复学
  • 姚江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5624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口腔矫形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口腔修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口腔修复学概论1

口腔修复学的定义1

口腔修复学的任务1

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1

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内容1

口腔修复的基本治疗过程1

口腔修复的基本技术2

口腔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

第二节 口腔修复学的起源与发展2

古代义齿修复的起源2

近代口腔修复学的产生与发展3

第二章 口腔修复生物力学基础6

第一节 生物力学和口腔修复生物力学6

生物力学和口腔修复生物力学的定义6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6

口腔修复生物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7

第二节 固定义齿生物力学7

固定义齿机械力学原理7

固定义齿表面的应力分析9

固定义齿基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析10

固定义齿基牙牙周组织的应力分析10

第三节 可摘义齿生物力学10

可摘义齿机械力学原理10

可摘局部义齿生物力学11

全口义齿生物力学13

第三章 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15

第一节 病史采集15

主诉15

系统病史15

口腔专科病史16

第二节 检查16

临床一般检查16

X线检查20

模型检查21

功能检查21

诊断与预后22

第三节 治疗计划23

第四节 修复前准备与处理23

修复前口腔的一般处理23

余留牙的保留与拔除24

矫正治疗24

咬合调整与选磨24

口腔粘膜病的治疗25

修复前外科处理25

第五节 病历记录26

第四章 牙体缺损修复29

第一节 概述29

牙体缺损的病因29

牙体缺损的影响31

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31

牙体缺损修复的种类32

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33

恢复形态与功能33

保存、保护牙体组织35

保证组织健康36

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40

第三节 固定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41

固位原理41

固位原理的应用43

第四节 牙体缺损修复各论46

嵌体46

硬质树脂嵌体50

铸造金属全冠51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54

瓷全冠60

铸造陶瓷全冠62

塑料暂时冠64

硬质树脂全冠66

金属烤塑全冠67

CAD/CAM冠68

桩冠69

部分冠——-3/4冠76

第五节 修复体的完成80

试合80

磨光、抛光81

粘固82

第六节 人造冠的设计与选择82

前牙83

后牙84

第七节 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87

疼痛87

食物嵌塞88

龈缘炎89

修复体松动、脱落89

修复体破裂、折断、穿孔89

塑料冠变色、磨损与脱落90

修复体的拆除90

第五章 固定义齿91

第一节 概述91

固定义齿的定义91

固定义齿的优缺点91

第二节 固定义齿的组成和类型91

固定义齿的组成91

固定义齿的类型92

第三节 固定义齿的适应证94

缺牙的数目94

缺牙的部位94

基牙的条件95

咬合关系95

缺牙区牙槽嵴95

年龄95

口腔卫生95

余留牙情况96

第四节 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96

牙周储备力96

牙周膜面积96

牙槽骨结构96

第五节 固定义齿的固位97

固位原理97

影响固定义齿固位的因素98

固定义齿的稳定性100

第六节 固定义齿的设计101

基牙的选择101

固位体的设计103

桥体的设计105

连接体的设计108

不同类型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设计109

第七节 固定义齿的制作111

烤瓷熔附金属固定桥111

金属与树脂联合固定桥113

第八节 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15

基牙疼痛116

龈炎116

固定义齿松动116

固定义齿破损117

第六章 全口义齿118

第一节 全口义齿修复有关的基本知识118

无牙颌的解剖标志118

无牙颌组织结构的特点122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124

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124

第二节 无牙颌的口腔检查和修复前的准备126

病史采集126

口腔检查127

修复前的外科处理128

全口义齿与种植全口义齿129

第三节 全口义齿的制作129

印模129

模型133

颌位关系记录134

上?架139

排牙142

平衡?149

全口义齿的试戴153

全口义齿的完成154

第四节 全口义齿的初戴156

义齿就位157

检查义齿的平稳度157

检查基托157

检查颌位关系157

检查咬合关系157

检查有无疼痛157

选磨158

戴牙指导159

第五节 复诊常见问题及处理159

疼痛160

固位不良161

发音障碍161

恶心162

咬唇、颊和舌162

咀嚼功能不良162

心理因素的影响162

第六节 全口义齿的修理162

基托折裂和折断162

人工牙折断或脱落163

全口义齿重衬164

第七节 即刻全口义齿165

即刻全口义齿的优缺点165

即刻全口义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65

即刻全口义齿的制作165

第八节 单颌全口义齿167

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要求167

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特点168

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168

第七章 可摘局部义齿170

第一节 概述170

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170

可摘局部义齿的非适应证171

第二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171

人工牙171

基托173

固位体175

连接体192

第三节 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197

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197

Applegate-Kennedy牙列缺损分类197

王征寿分类197

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199

第四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原则200

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基本原则200

基牙的选择201

义齿的固位和稳定201

义齿就位道的设计204

义齿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205

第五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设计205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的设计205

Kennedy第二类牙列缺损的设计209

Kennedy第三类牙列缺损的设计210

Kennedy第四类牙列缺损的设计211

第六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技术和制作工艺213

修复前的准备213

制取印模214

确定颌位关系217

上?架217

模型设计218

模型预备220

铸造支架的制作221

弯制法制作支架和卡环221

排牙228

完成可摘局部义齿232

第七节 义齿戴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238

义齿就位困难238

基牙疼痛239

软组织疼痛239

固位、稳定不良239

义齿咀嚼功能差240

人工牙咬颊粘膜、咬舌240

食物嵌塞241

发音障碍241

咀嚼肌和颞下颌关节不适241

恶心和唾液增多241

戴义齿后的美观问题241

第八节 可摘局部义齿的修理241

人工牙、?支托及固位体的修理242

基托折裂、折断的修理243

义齿?低的处理244

重衬244

第九节 悬锁卡环可摘局部义齿244

组成245

适应证和禁忌证245

力学原理246

悬锁卡环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246

第八章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247

第一节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和优缺点247

组成247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优缺点249

第二节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原理249

圆锥形套筒冠的内冠角度与固位力250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力设计250

第三节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制作工艺251

修复前的准备251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的制作251

第九章 粘结修复254

第一节 粘结基本原理与口腔粘结修复材料254

粘结基本原理254

口腔粘结修复材料255

第二节 被粘结体粘结面的处理256

牙釉质粘结面的处理256

牙本质粘结面的处理257

金属粘结面的处理258

陶瓷粘结面的处理259

复合树脂粘结面的处理260

塑料粘结面的处理260

第三节 粘结贴面修复260

适应证与禁忌证260

修复前准备261

贴面修复的基牙预备261

贴面制作263

贴面修复的注意事项265

第四节 粘结固定义齿修复265

粘结固定义齿修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65

粘结固定义齿的优缺点266

粘结固定义齿的制作要点266

影响粘结固定义齿修复效果的因素269

粘结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269

第五节 粘结修复的其他临床应用270

外伤性断牙再接270

正畸性前牙人工断牙再接271

复合树脂桩核的制作272

第十章 覆盖义齿274

第一节 覆盖义齿修复的生理学基础274

牙齿与牙槽骨的相互依存关系274

牙齿与精细感觉的关系275

冠根比与义齿支持间的关系275

第二节 覆盖义齿修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76

适应证276

禁忌证276

第三节 覆盖义齿的优缺点277

覆盖义齿的优点277

覆盖义齿的缺点277

第四节 覆盖基牙的选择277

覆盖基牙的牙周状况277

覆盖基牙的牙体、牙髓278

覆盖基牙的数目278

覆盖基牙的位置选择278

第五节 覆盖基牙的制备279

短冠基牙及短冠顶盖的制备279

长冠基牙及长冠顶盖的制备280

第六节 覆盖义齿的制作282

覆盖义齿的制作282

即刻覆盖义齿的制作284

过渡性覆盖义齿的制作285

第七节 覆盖义齿的戴入及注意事项285

覆盖义齿的初戴285

覆盖义齿戴入后的注意事项286

第八节 潜没牙根覆盖义齿286

保存活髓潜没牙根覆盖义齿287

保留无活力潜没牙根的覆盖义齿288

第十一章 附着体可摘义齿289

第一节 附着体概述289

附着体的发展史289

附着体的定义289

附着体的组成290

附着体与义齿的连接方式290

附着体的分类291

附着体可摘义齿的优缺点292

第二节 附着体可摘义齿的适用范围293

固定-可摘义齿联合修复293

覆盖义齿修复293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293

牙周夹板293

第三节 常见的各类附着体293

冠内附着体294

冠外附着体295

杆式附着体296

按扣式附着体297

磁性附着体299

套筒冠301

螺钉式附着体301

第四节 附着体的放置302

附着体的放置间隙302

附着体的放置方法303

第五节 附着体可摘义齿制作的前期步骤304

临床检查与设计304

制作暂时性义齿305

第六节 附着体可摘义齿的制作305

冠内和冠外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305

杆式附着体可摘义齿308

按扣式附着体可摘义齿315

磁性附着体可摘义齿316

第七节 附着体可摘义齿戴用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317

软组织疼痛317

义齿固位不良317

基托不密合318

第八节 附着体可摘义齿的修理318

附着体的更换318

附着体的修理319

第十二章 种植义齿321

第一节 种植义齿的组成和结构321

牙种植体321

上部结构及其辅助部件326

上部结构与基桩的连接327

第二节 种植义齿的种类328

按固位方式分类328

按缺牙数目和修复方式分类329

第三节 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原则330

种植义齿的适用范围330

种植义齿的修复设计原则330

外科手术前的修复设计332

第四节 局部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333

局部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分类设计333

局部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制作要点335

第五节 全颌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设计和制作337

全颌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分类设计337

全颌种植义齿上部结构的制作要点340

第六节 种植义齿修复的并发症及其防治342

组织并发症343

机械性并发症344

功能性并发症345

第七节 种植义齿的口腔卫生维护347

口腔卫生的随访检查347

口腔卫生的自我维护347

种植义齿的洁刮治保健348

第十三章 颌面缺损修复349

第一节 颌面缺损的影响349

咀嚼功能方面349

吞咽功能方面349

吮吸功能方面350

语音功能方面350

呼吸功能方面350

面部容貌方面350

精神心理方面350

第二节 颌面缺损修复治疗的适应证、目的与原则350

修复治疗的适应证350

修复的目的351

修复治疗的原则351

第三节 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352

颌骨缺损修复治疗352

面部缺损修复治疗358

种植体颌面缺损修复治疗362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363

第一节 牙周病修复治疗适应证与治疗原则363

适应证363

治疗原则364

第二节 牙周病修复治疗方法366

调?366

夹板固定368

第十五章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修复治疗372

第一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概述、病因与临床表现372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检查372

一般检查372

X线检查373

制取模型检查374

功能检查374

其他检查374

第三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374

治疗目的与原则374

治疗方法374

第十六章 铸造技术379

第一节 熔模379

嵌体、冠熔模的制作379

固定桥熔模的制作382

铸造支架熔模的制作383

第二节 铸型389

包埋前的准备389

包埋方法390

烘烤及焙烧391

第三节 铸造392

热源392

铸造方法393

熔解合金时应注意的问题393

第四节 铸件的清理与磨光393

铸件的冷却393

铸件的清理394

铸件的打磨和抛光394

第五节 铸造缺陷及原因394

铸造不全394

铸件变形395

铸件表面缺陷395

第十七章 磨光、抛光技术396

基本原理与意义396

磨光、抛光的工具396

磨光、抛光的方法399

常见问题及分析401

第十八章 研磨技术402

第一节 概述402

研磨的意义402

研磨的适用范围402

第二节 平行研磨仪402

平行研磨仪的组成402

平行研磨仪的功能403

平行研磨仪的性能403

第三节 研磨器械404

转移杆404

研磨工具的类型404

铰刀刀刃的工作角度407

研磨工具的齿形408

研磨工具的使用方法409

第四节 研磨方法和注意事项411

研磨方法411

研磨的注意事项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