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 综合报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 综合报告
  • 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海洋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6830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3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海洋资源-海洋调查-调查报告-河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 综合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河北海洋区域地理概况1

二、海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1

三、河北省海洋资源调查历史简述2

四、本次海洋资源调查主要结果概述4

五、海洋资源与环境状况评价13

六、海洋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5

七、调查与评价工作的特点与创新16

第一篇 海洋基础环境20

第一章 地质、地貌20

第一节 海岸与海岛地貌20

一、地貌类型、分布与特征20

二、现代岸滩动态变化与特征33

三、地貌资源利用分区36

第二节 工程地质37

一、区域稳定性37

二、工程地质分区38

第三节 浅海底质47

一、底质类型与分布特征47

二、沉积物粒度参数区域特征48

第二章 海岸带气候51

第一节 海岸带气候特征51

一、太阳辐射与日照51

二、气温52

三、降水54

四、风55

五、相对湿度和蒸发量56

第二节 海岸带灾害性天气57

一、暴雨57

二、大风58

三、冰雹59

四、雷暴59

五、风暴潮60

六、雾61

第三节 海岸带气候资源评价62

一、海岸带气候变化特征62

二、港口气候特征63

三、盐业生产气候条件与特征64

四、海岸带风能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65

第三章 陆地水文67

第一节 沿海河流水文情势67

一、沿海主要河流67

二、沿海地区蓄水洼淀与平原水库71

三、入海河流尾闾工程73

四、河流水质74

第二节 入海水量、沙量75

一、入海水量与分布特征75

二、入海沙量与分布特征77

第三节 入海径流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80

一、下游河道淤积80

二、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和海岸侵蚀81

三、生态环境恶化83

第四章 海洋水文85

第一节 海水温度86

一、时空变化总体特征86

二、实测海水温度特征87

第二节 盐度89

一、时空变化总体特征89

二、海域实测盐度特征90

第三节 波浪92

一、波要素的统计分析92

二、波浪特征分析96

第四节 潮汐97

一、潮汐特征97

二、海区实测潮位特征102

第五节 海流104

一、实测流的统计分析104

二、潮流状况110

三、余流112

四、潮流场数值模拟114

第六节 悬浮泥沙与沿岸泥沙运动120

一、悬浮泥沙含量及其分布规律120

二、断面输砂125

三、波浪沿岸输砂127

第五章 海水化学环境130

第一节 海水环境质量131

一、盐度、pH值、溶解氧和浊度的含量131

二、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石油类的含量132

三、营养盐的含量133

四、重金属的含量134

五、持久性有机物(PCBs)的含量135

六、海水环境质量评价135

第二节 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146

一、沉积物要素含量与分布特征146

二、虾池底泥要素含量及分布变化151

三、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154

第三节 海洋生物质量166

一、贝类体内污染物、贝毒残留量水平166

二、生物细菌学指标调查结果与评价179

三、海洋水产品健康(安全)风险评价184

第六章 污染源189

第一节 陆域污染源现状与评价189

一、陆域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189

二、陆域污染源评价195

第二节 陆域排污口的现状与评价198

一、陆域排污口的现状198

二、陆域排污口的评价202

第三节 入海河流水质现状与评价204

一、总体评价204

二、按季节评价205

三、按水系评价205

四、各市水质特点206

第四节 陆域污染物入海量状况206

一、陆域污染物入海量现状206

二、陆域污染物入海量评价207

三、陆域污染物入海量变化情况209

第五节 陆域污染物控制211

一、陆源污染物入海量变化趋势预测211

二、陆源污染物控制212

第七章 海洋与海岸带灾害214

第一节 海洋灾害214

一、赤潮灾害214

二、风暴潮216

三、海浪灾害218

四、海水入侵219

五、海岸侵蚀灾害220

六、海冰灾害224

七、海平面上升225

第二节 其他海岸带灾害226

一、土地盐渍化226

二、地震226

三、地面沉降228

四、物种入侵229

第三节 灾害分区特征与综合减灾对策231

一、分区特征231

二、综合减灾对策232

第八章 沿海地区行政区划及经济社会发展概况233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233

一、GDP规模、发展速度及结构233

二、经济发展水平235

第二节 沿海地区社会发展状况236

一、人口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236

二、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化水平241

三、沿海地区基础设施242

第三节 主要产业发展状况244

一、农业发展概况244

二、工业发展概况245

三、商业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245

四、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状况246

第四节 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评价253

一、国民经济总体评价253

二、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评价255

三、社会发展总体评价258

第二篇 海洋资源状况262

第九章 海岸带空间资源评价262

第一节 海岸带空间资源状况262

一、海岸带土地资源262

二、海岸线资源262

三、滩涂(潮间带)资源263

四、浅海资源265

五、海岛资源265

第二节 海岸带空间资源利用状况268

一、海岸带土地资源利用状况268

二、岸线资源利用状况270

三、行政管辖海域利用状况273

第三节 海岸带空间资源与开发利用评价278

一、海岸带空间资源评价278

二、海岸带空间资源利用评价280

三、海岸带空间资源利用潜力与开发利用方向282

第十章 水资源评价285

第一节 沿海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285

一、降水资源285

二、地表水资源量285

三、地下水资源量286

四、水资源总量287

五、水资源质量287

六、水资源可利用量288

七、水资源供需平衡291

八、水资源短缺的负面效应291

第二节 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预测293

一、工业需水预测293

二、城镇生活需水预测293

三、农村需水预测293

四、环境需水预测300

五、需水量合理性分析300

六、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301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302

一、节流302

二、开源303

三、海水利用303

四、水环境保护306

第十一章 海洋生物资源评价308

第一节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308

一、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308

二、浮游植物310

三、浮游动物313

四、鱼卵与仔鱼316

五、浅海大型底栖生物317

六、潮间带生物323

七、游泳动物332

第二节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状况345

一、海洋捕捞业345

二、海水增养殖业349

第三节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355

一、海洋生物资源与开发利用评价355

二、海洋渔业发展与生物资源保护对策363

第十二章 陆域生物资源评价367

第一节 植被资源评价367

一、植物种类与植被类型367

二、植被资源及其利用评价382

第二节 陆生脊椎动物资源及评价387

一、陆生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与生态分布387

二、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评价391

第十三章 滨海湿地资源评价399

第一节 湿地类型、面积与结构399

一、湿地类型399

二、湿地面积与结构399

第二节 湿地的分布与特征400

一、潮上带湿地400

二、潮间带湿地402

三、潮下带湿地405

四、人工湿地406

第三节 主要滨海湿地与保护状况408

一、北戴河沿海湿地409

二、昌黎黄金海岸七里海湿地410

三、滦河口湿地411

四、石臼坨月坨湿地411

五、唐海(南堡)湿地412

六、沧州南大港沼泽湿地413

七、沧州海兴沼泽湿地414

第四节 滨海湿地资源评价414

一、滨海湿地总体特征414

二、生物多样性评价415

第五节 湿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421

一、湿地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21

二、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对策422

第十四章 滨海旅游资源评价424

第一节 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特征424

一、旅游资源类型424

二、旅游资源分布特征437

第二节 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评价440

一、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440

二、滨海旅游资源单体评价442

三、滨海旅游资源总体评价443

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447

第三节 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449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449

二、开发旅游名牌产品,提高旅游业科技含量449

三、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旅游资源质量449

四、积极协调各方利益、理顺管理与开发体系450

五、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实现网络信息化450

第十五章 海洋油气资源评价451

第一节 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451

一、冀东油田451

二、大港油田452

三、渤海油田453

第二节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评价456

一、冀东油田456

二、大港油田458

三、渤海油田461

第三节 海洋油气资源及其利用评价463

一、总体评价463

二、主要举措464

第十六章 港址资源评价466

第一节 港址资源数量与类型466

一、港址资源数量与分布466

二、港址资源类型466

第二节 港址资源评价467

一、综合性港址资源评价467

二、河口港址资源评价470

三、港址资源特点472

第三节 港址资源开发利用状况473

一、综合性港口开发利用状况473

二、渔港开发利用状况475

三、港址资源开发利用评价475

四、合理开发利用港址资源的对策与建议479

第十七章 盐业资源评价480

第一节 海盐资源条件状况480

一、气候条件480

二、地形与土壤条件481

三、海水盐度481

四、卤水资源481

第二节 海盐资源利用状况482

一、沧州盐区482

二、唐山盐区482

三、沧州、唐山盐区比较483

第三节 海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484

一、盐业资源利用评价484

二、盐业生产评价486

第四节 海盐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与对策487

一、经济发展对盐业生产的需求分析487

二、海盐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489

第三篇 海洋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利用方向及保护对策第十八章 海洋资源区域评价492

第一节 区域海洋资源数量评价492

一、海洋资源数量与价值核算492

二、海洋资源数量组合特征评价493

第二节 区域海洋资源质量评价496

一、区域海洋资源质量评价496

二、海洋资源质量基本特征496

第三节 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498

一、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效率498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基本特征500

第四节 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503

一、河北省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特征504

二、秦皇岛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特征505

三、唐山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特征506

四、沧州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特征508

第十九章 海洋资源系统综合评价510

第一节 资源条件—利用—环境效应综合评价510

一、秦皇岛海洋资源条件—利用—环境效应特征511

二、唐山海洋资源条件—利用—环境效应特征511

三、沧州海洋资源条件—利用—环境效应特征511

第二节 海洋资源比较优势分析511

一、秦皇岛海洋资源比较优势512

二、唐山海洋资源比较优势513

三、沧州海洋资源比较优势513

四、河北省海洋资源比较优势514

第三节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514

一、河北省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特征514

二、秦皇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特征516

三、唐山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特征517

四、沧州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特征518

第二十章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0

第一节 河北省海洋资源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0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存在的问题520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1

第二节 秦皇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4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存在的问题524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4

第三节 唐山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6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存在的问题526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6

第四节 沧州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8

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与存在的问题528

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5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