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 第5卷 第6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 第5卷 第6版
  • 成大先主编;王德夫,姬奎生,韩学铨,姜勇,李长顺,王雄耀,虞培清,成杰,谢京耀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6047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20页
  • 文件大小:393MB
  • 文件页数:1853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手册 第5卷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21篇 液压传动3

第1章 基础标准及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3

1基础标准3

1.1 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的公称压力系列3

1.2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3

1.3 液压缸、气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系列4

1.4 液压缸、气缸活塞行程系列4

1.5 液压元件的油口螺纹连接尺寸5

1.6 液压泵站油箱公称容量系列5

1.7 液压气动系统用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5

1.8 液压阀油口的标识5

2液压气动图形符号6

2.1 图形符号6

2.2 控制机构、能量控制和调节元件符号绘制规则13

3液压流体力学常用公式15

3.1 流体主要物理性质公式15

3.2 流体静力学公式16

3.3 流体动力学公式16

3.4 雷诺数、流态、压力损失公式17

3.5 小孔流量公式22

3.6 平行平板间的缝隙流公式23

3.7 环形缝隙流公式23

3.8 液压冲击公式24

第2章 液压系统设计25

1概述25

1.1 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型式25

1.2 液压系统的类型和特点25

1.3 液压传动与控制的优缺点26

1.4 液压开关系统逻辑设计法26

1.5 液压CAD的应用27

1.6 可靠性设计27

2液压系统设计29

2.1 明确设计要求29

2.2 确定液压执行元件29

2.3 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30

2.4 确定系统工作压力30

2.5 确定执行元件的控制和调速方案30

2.6 草拟液压系统原理图33

2.7 计算执行元件主要参数33

2.8 选择液压泵34

2.9 选择液压控制元件35

2.10 选择电动机35

2.11 选择、计算液压辅助件36

2.12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36

2.13 绘制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37

2.14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举例37

2.14.1 ZS-500型塑料注射成型液压机液压系统设计37

2.14.2 80MN水压机下料机械手液压系统设计49

第3章 液压基本回路57

1压力控制回路57

1.1 调压回路57

1.2 减压回路59

1.3 增压回路61

1.4 保压回路63

1.5 卸荷回路65

1.6 平衡回路68

1.7 制动回路70

2速度控制回路71

2.1 调速回路71

2.1.1 节流调速回路71

2.1.2 容积调速回路75

2.1.3 容积节流调速回路78

2.1.4 节能调速回路79

2.2 增速回路81

2.3 减速回路83

2.4 同步回路84

3方向控制回路88

4其他液压回路91

4.1 顺序动作回路91

4.2 缓冲回路94

4.3 锁紧回路95

4.4 油源回路97

第4章 液压工作介质99

1液压工作介质的类别、组别、产品符号和命名99

2液压油黏度分类100

3对液压工作介质的主要要求101

4常用液压工作介质的组成、特性和应用102

5液压工作介质的添加剂104

6液压工作介质的其他物理特性105

6.1 密度105

6.2 可压缩性和膨胀性105

7液压工作介质的质量指标106

7.1 液压油106

7.2 专用液压油(液)109

7.3 难燃液压液112

7.4 液力传动油(液)116

8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117

9液压工作介质的使用要点119

第5章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122

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分类与工作原理122

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123

3液压泵产品及选用指南126

3.1 齿轮泵126

3.1.1 CB型齿轮泵127

3.1.2 CB-F型齿轮泵129

3.1.3 CBG型齿轮泵132

3.1.4 CB※-E、CB※-F型齿轮泵136

3.1.5 三联齿轮泵141

3.1.6 P7600、P5100、P3100、P197、P257型高压齿轮泵(马达)145

3.1.7 恒流齿轮泵147

3.1.8 复合齿轮泵149

3.2 叶片泵产品及选用指南151

3.2.1 YB型、YB1型叶片泵152

3.2.2 YB-※车辆用叶片泵157

3.2.3 PFE系列柱销式叶片泵159

3.2.4 Y2B型双级叶片泵164

3.2.5 YB※型变量叶片泵166

3.3 柱塞泵(马达)产品及选用指南169

3.3.1 ※CY14-1B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171

3.3.2 ZB系列非通轴泵(马达)177

3.3.3 Z※B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182

3.3.4 A※V、A※F型斜轴式轴向柱塞泵(马达)184

3.3.5 JB-※型径向柱塞定量泵202

3.3.6 JB※型径向变量柱塞泵203

3.3.7 JBP径向柱塞泵205

3.3.8 A4VSO系列斜盘轴向柱塞泵207

4液压马达产品216

4.1 齿轮液压马达216

4.1.1 CM系列齿轮马达216

4.1.2 CM5系列齿轮马达218

4.1.3 BMS、BMT、BMV系列摆线液压马达219

4.2 叶片液压马达231

4.3 柱塞液压马达234

4.3.1 A6V变量马达234

4.3.2 A6VG变量马达239

4.3.3 A6VE内藏式变量马达242

4.3.4 ※JM、JM※系列曲轴连杆式径向柱塞液压马达244

4.3.5 DMQ系列径向柱塞马达254

4.3.6 NJM型内曲线径向柱塞马达255

4.3.7 QJM型、QKM型液压马达259

4.4 摆动液压马达278

第6章 液压缸281

1液压缸的分类281

2液压缸的主要参数282

3液压缸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计算283

4通用液压缸的典型结构287

5液压缸主要零部件设计288

5.1 缸筒288

5.2 活塞293

5.3 活塞杆296

5.4 活塞杆的导向套、密封装置和防尘圈299

5.5 中隔圈301

5.6 缓冲装置301

5.7 排气阀303

5.8 油口304

5.9 单向阀307

5.10 密封件、防尘圈的选用307

6液压缸的设计选用说明310

7液压缸的标准系列与产品312

7.1 工程用液压缸313

7.2 车辆用液压缸318

7.3 冶金设备用液压缸319

7.4 重载液压缸332

7.4.1 CD/CG250.CD/CG350系列重载液压缸332

7.4.2 带位移传感器的CD/CG250系列液压缸346

7.4.3 C25.D25系列高压重型液压缸347

7.4.4 CDH2/CGH2系列液压缸363

7.5 轻型拉杆式液压缸365

7.6 多级液压缸374

7.7 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377

7.7.1 UB型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377

7.7.2 UBZ重型齿条齿轮摆动液压缸385

7.8 同步分配器液压缸386

第7章 液压控制阀390

1液压控制阀的类型、结构原理及应用390

1.1 液压控制阀的类型390

1.2 液压控制阀的结构原理和应用392

2中、高压系列液压阀401

2.1 D型直动式溢流阀、遥控溢流阀401

2.2 B型先导溢流阀403

2.3 电磁溢流阀405

2.4 低噪声电磁溢流阀409

2.5 H型压力控制阀和HC型压力控制阀411

2.6 R型先导式减压阀和RC型单向减压阀414

2.7 RB型平衡阀416

2.8 BUC型卸荷溢流阀417

2.9 F(C)G型流量控制阀419

2.10 FH(C)型先导操作流量控制阀423

2.11 FB型溢流节流阀425

2.12 SR/SRC型节流阀428

2.13 叠加式(单向)节流阀431

2.14 Z型行程减速阀、ZC型单向行程减速阀433

2.15 UCF型行程流量控制阀435

2.16 针阀438

2.17 DSG-01/03电磁换向阀440

2.18 微小电流控制型电磁换向阀443

2.19 DSHG型电液换向阀444

2.20 DM型手动换向阀451

2.21 DC型凸轮操作换向阀457

2.22 C型单向阀461

2.23 CP型液控单向阀462

3高压液压控制阀464

3.1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464

3.2 DBT/DBWT型遥控溢流阀468

3.3 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电磁溢流阀(5X系列)469

3.4 DA/DAW型先导式卸荷溢流阀、电磁卸荷溢流阀473

3.5 DR型先导式减压阀477

3.6 DZ※DP型直动式顺序阀483

3.7 DZ型先导式顺序阀485

3.8 FD型平衡阀490

3.9 MG型节流阀、MK型单向节流阀496

3.10 DV型节流截止阀、DRV型单向节流截止阀497

3.11 MSA型调速阀499

3.12 2FRM型调速阀及Z4S型流向调整板500

3.13 S型单向阀504

3.14 SV/SL型液控单向阀506

3.15 WE型电磁换向阀510

3.16 WEH电液换向阀及WH液控换向阀516

3.17 WMM型手动换向阀528

3.18 WM型行程(滚轮)换向阀533

4叠加阀535

4.1 叠加阀型谱(一)535

4.2 叠加阀型谱(二)543

4.3 液压叠加阀安装面546

5插装阀547

5.1 Z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547

5.2 TJ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550

5.3 L系列二通插装阀及组件553

5.4 LD、LDS、LB、LBS型插装阀及组件569

5.5 二通插装阀安装连接尺寸573

6其他阀575

6.1 截止阀575

6.1.1 CJZQ型球芯截止阀575

6.1.2 YJZQ型高压球式截止阀577

6.2 压力表开关578

6.2.1 AF6型压力表开关578

6.2.2 MS2型六点压力表开关579

6.2.3 KF型压力表开关580

6.3 分流集流阀580

6.3.1 FL、FDL、FJL型分流集流阀580

6.3.2 3FL-L30※型分流阀582

6.3.3 3FJLK-L10-50H型可调分流集流阀582

6.3.4 3FJLZ-L20-130H型自调式分流集流阀583

6.4 ZFS型多路换向阀583

6.5 压力继电器585

6.5.1 HED型压力继电器585

6.5.2 S型压力继电器589

6.5.3 S※307型压力继电器590

第8章 液压辅助件及液压泵站591

1管件591

1.1 管路591

1.2 管接头593

1.2.1 金属管接头○形圈平面密封接头595

1.2.2 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605

1.2.3 卡套式管接头609

1.2.4 扩口式管接头635

1.2.5 软管接头651

1.2.6 快换接头658

1.2.7 旋转接头660

1.2.8 其他管件663

1.2.9 螺塞及其垫圈670

1.3 管夹675

1.3.1 钢管夹675

1.3.2 塑料管夹678

2蓄能器681

2.1 蓄能器的种类、特点和用途682

2.2 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684

2.3 蓄能器的计算685

2.3.1 蓄能用的蓄能器的计算685

2.3.2 其他用途蓄能器总容积V0的计算689

2.3.3 重锤式蓄能器设计计算691

2.3.4 非隔离式蓄能器计算692

2.4 蓄能器的选择692

2.5 蓄能器的产品及附件693

3冷却器698

3.1 冷却器的用途698

3.2 冷却器的种类和特点699

3.3 常用冷却回路的型式和特点700

3.4 冷却器的计算700

3.5 冷却器的选择701

3.6 冷却器的产品性能及规格尺寸702

3.7 冷却器用电磁水阀712

4过滤器713

4.1 过滤器的类型、特点与应用713

4.2 过滤器在系统中的安装与应用714

4.3 过滤器的计算715

4.4 过滤器的选择715

4.5 过滤器产品717

5油箱及其附件751

5.1 油箱的用途与分类751

5.2 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752

5.3 油箱的容量与计算752

5.4 油箱中油液的冷却与加热754

5.5 油箱及其附件的产品755

6液压泵站760

6.1 液压泵站的分类及特点760

6.2 BJHD系列液压泵站762

6.3 UZ系列微型液压站765

6.4 UP液压动力包767

第9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778

1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试压和调试778

1.1 液压元件的安装778

1.2 管路安装与清洗779

1.3 试压786

1.4 调试和试运转786

2液压传动系统的使用和维护787

2.1 液压系统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787

2.2 液压系统清洁度等级789

3液压传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790

3.1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及排除791

3.2 液压元件故障诊断及排除793

4拖链796

参考文献802

第22篇 液压控制803

第1章 控制理论基础805

1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805

1.1 反馈控制原理805

1.2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要求805

2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806

2.1 微分方程806

2.2 传递函数及方块图807

2.3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809

2.4 信号流图及梅逊增益公式810

2.4.1 信号流图和方块图的对应关系810

2.4.2 梅逊增益公式811

2.5 机、电、液系统中的典型环节812

2.6 频率特性813

2.6.1 频率特性的定义、求法及表示方法813

2.6.2 开环波德图、奈氏图和尼柯尔斯图的绘制814

2.7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和单位阶跃响应函数816

3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817

4线性反馈控制系统分析818

4.1 稳定性分析818

4.1.1 稳定性定义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818

4.1.2 稳定性准则818

4.1.3 稳定裕量820

4.2 控制系统动态品质分析821

4.2.1 时域分析法821

4.2.2 频率分析法824

4.2.3 控制系统波德图的绘制826

4.3 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826

4.3.1 误差和误差传递函数826

4.3.2 稳态误差的计算827

4.3.3 改善系统稳态品质的主要方法828

5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828

5.1 校正方式和常用的校正装置828

5.1.1 校正方式828

5.1.2 常用的校正装置829

5.2 用期望特性法确定校正装置833

5.2.1 期望特性的绘制833

5.2.2 校正装置的确定834

5.3 用综合性能指标确定校正装置835

6非线性反馈控制系统836

6.1 概述836

6.2 描述函数的概念837

6.3 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840

6.3.1 稳定性分析840

6.3.2 振荡稳定性分析841

6.3.3 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841

6.3.4 非线性特性的利用841

6.3.5 非线性系统分析举例842

7控制系统的仿真842

7.1 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842

7.1.1 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842

7.1.2 仿真技术的应用844

7.2 连续系统离散相似法数字仿真844

7.2.1 离散相似法的原理844

7.2.2 连接矩阵及程序框图845

8线性离散控制系统847

8.1 概述847

8.1.1 信号的采样过程847

8.1.2 信号的复原848

8.1.3 数字控制系统的离散脉冲模型848

8.2 Z变换849

8.2.1 Z变换定义849

8.2.2 Z变换的基本性质851

8.2.3 Z反变换851

8.2.4 用Z变换求解差分方程852

8.3 脉冲传递函数852

8.3.1 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852

8.3.2 离散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853

8.4 离散控制系统分析853

8.4.1 稳定性分析853

8.4.2 过渡过程分析854

8.4.3 稳态误差分析855

第2章 液压控制概述856

1液压控制系统与液压传动系统的比较856

2电液伺服系统与电液比例系统的比较857

3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分类857

4液压伺服系统的几个重要概念858

5液压伺服系统的基本特性858

6液压伺服系统的优点、难点及应用859

第3章 液压控制元件、液压动力元件、伺服阀861

1液压控制元件861

1.1 液压控制元件概述861

1.1.1 液压控制元件的类型及特点861

1.1.2 液压控制阀的类型、原理及特点861

1.1.3 液压控制阀的静态特性及其阀系数的定义862

1.1.4 液压控制阀的液压源类型863

1.2 滑阀863

1.2.1 滑阀的种类及特征863

1.2.2 滑阀的静态特性及阀系数864

1.2.3 滑阀的力学特性866

1.2.4 滑阀的功率特性及效率868

1.2.5 滑阀的设计868

1.3 喷嘴挡板阀869

1.3.1 喷嘴挡板阀的种类、原理及应用869

1.3.2 喷嘴挡板阀的静态特性870

1.3.3 喷嘴挡板阀的力特性871

1.3.4 喷嘴挡板阀的设计871

1.3.5 喷嘴挡板阀用作先导级时的实际结构871

1.4 射流管阀和射流偏转板阀872

1.4.1 射流管阀的紊流淹没射流特征872

1.4.2 流量恢复系数与压力恢复系数873

1.4.3 射流管阀的静态特性及应用873

1.4.4 射流偏转板阀的特点及应用874

2液压动力元件875

2.1 液压动力元件的类型、特点及应用875

2.2 液压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及其负载匹配875

2.2.1 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875

2.2.2 负载特性及其等效876

2.2.3 阀控动力元件与负载特性的匹配878

2.3 液压动力元件的动态特性878

2.3.1 对称四通阀控制对称缸的动态特性878

2.3.2 对称四通阀控制不对称缸分析884

2.3.3 三通阀控制不对称缸的动态特性886

2.3.4 四通阀控制液压马达的动态特性887

2.3.5 泵控马达的动态特性889

2.4 动力元件的参数选择与计算891

3伺服阀892

3.1 伺服阀的组成及分类892

3.1.1 伺服阀的组成及反馈方式892

3.1.2 伺服阀的分类及输出特性893

3.1.3 电气-机械转换器的类型、原理及特点893

3.2 典型伺服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894

3.3 伺服阀的特性及性能参数898

3.3.1 流量伺服阀的特性及性能参数898

3.3.2 压力伺服阀的特性及性能参数901

3.4 伺服阀的选择、使用及维护903

3.5 伺服阀的试验904

3.5.1 试验的类型及项目905

3.5.2 标准试验条件905

3.5.3 试验回路及测试装置906

3.5.4 试验内容及方法906

第4章 液压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908

1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908

1.1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908

1.1.1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类型及特点908

1.1.2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方块图、传递函数及波德图908

1.1.3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稳定性计算910

1.1.4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闭环频率响应910

1.1.5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析及计算912

1.2 电液速度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913

1.2.1 电液速度伺服系统的类型及控制方式913

1.2.2 电液速度伺服系统的分析与校正914

1.3 电液力(压力)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916

1.3.1 电液力伺服系统的类型及特点916

1.3.2 电液驱动力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916

1.3.3 电液负载力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设计920

1.4 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步骤922

2机液伺服系统的设计计算926

2.1 机液伺服系统的类型及应用926

2.1.1 阀控机液伺服系统926

2.1.2 泵控机液伺服系统929

2.2 机液伺服机构的分析与设计930

3电液伺服油源的分析与设计931

3.1 对液压伺服油源的要求931

3.2 液压伺服油源的类型、特点及应用932

3.3 液压伺服油源的参数选择932

3.4 液压伺服油源特性分析933

3.4.1 定量泵—溢流阀油源933

3.4.2 恒压变量泵油源934

4液压伺服系统的污染控制935

4.1 液压污染控制的基础知识935

4.1.1 液压污染的定义与类型935

4.1.2 液压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935

4.1.3 固体颗粒污染物及其危害936

4.1.4 油液中的水污染、危害及脱水方法936

4.1.5 油液中的空气污染、危害及脱气方法937

4.1.6 油液污染度的测量方法及特点938

4.1.7 液压污染控制中的有关概念938

4.2 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939

4.2.1 GB/T 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法》939

4.2.2 PALL污染度等级代号942

4.2.3 NAS 1638污染度等级标准942

4.2.4 SAE 749D污染度等级标准943

4.2.5 几种污染度等级对照表944

4.3 不同污染度等级油液的显微图像比较944

4.4 伺服阀的污染控制945

4.4.1 伺服阀的失效模式、后果及失效原因945

4.4.2 双喷嘴挡板伺服阀的典型结构及主要特征946

4.4.3 伺服阀对油液清洁度的要求948

4.5 液压伺服系统的全面污染控制948

4.5.1 系统清洁度的推荐等级代号948

4.5.2 过滤系统的设计951

4.5.3 液压元件、液压部件(装置)及管道的污染控制953

4.5.4 系统的循环冲洗954

4.5.5 过滤系统的日常检查及清洁度检验954

5伺服液压缸的设计计算955

5.1 伺服液压缸与传动液压缸的区别955

5.2 伺服液压缸的设计步骤955

5.3 伺服液压缸的设计要点956

6液压伺服系统设计实例956

6.1 液压压下系统的功能及控制原理957

6.2 设计任务及控制要求959

6.3 APC系统的控制模式及工作参数的计算960

6.4 APC系统的数学模型962

7液压伺服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测试964

8控制系统的工具软件MATLAB及其965

在仿真中的应用965

8.1 MATLAB仿真工具软件简介965

8.2 液压控制系统位置自动控制(APC)仿真实例966

8.2.1 建模步骤966

8.2.2 运行及设置969

第5章 电液比例系统的设计计算975

1概述975

1.1 电液比例系统的组成、原理、分类及特点975

1.2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978

1.3 电液比例阀体系的发展与应用特点978

2电-机械转换器979

2.1 常用电-机械转换器简要比较980

2.2 比例电磁铁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980

2.3 常用比例电磁铁的技术参数983

2.4 比例电磁铁使用注意事项984

3电液比例压力控制阀984

3.1 概述984

3.2 比例溢流阀的若干共性问题984

3.3 电液比例压力阀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986

3.4 典型比例压力阀的主要性能指标993

3.5 电液比例压力阀的性能993

3.6 电液比例压力控制回路及系统996

4电液比例流量控制阀1000

4.1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的分类1000

4.2 由节流型转变为调速型的基本途径1001

4.3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阀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1001

4.4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阀的性能1005

4.5 节流阀的特性1005

4.6 流量阀的特性1006

4.7 二通与三通流量阀工作原理与能耗对比1008

4.8 电液比例流量阀动态特性试验系统1010

4.9 电液比例流量控制回路及系统1010

4.10 电液比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阀1012

5电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阀1013

5.1 比例方向节流阀特性与选用1013

5.2 比例方向流量阀特性1016

6比例多路阀1019

6.1 概述1019

6.2 六通多路阀的微调特性1020

6.3 四通多路阀的负载补偿与负载适应1020

7电液比例方向流量控制阀典型结构和工作原理1023

8伺服比例阀1027

8.1 从比例阀到伺服比例阀1027

8.2 伺服比例阀1027

8.3 伺服比例阀产品特性示例1029

9电液比例流量控制的回路及系统1032

10 电液比例容积控制1035

10.1 变量泵的基本类型1036

10.2 基本电液变量泵的原理与特点1036

10.3 应用示例——塑料注射机系统1038

11电控器1040

11.1 电控器的基本构成1040

11.2 电控器的关键环节及其功能1041

11.3 两类基本放大器1043

11.4 放大器的设定信号选择1043

11.5 闭环比例放大器1044

12数字比例控制器及电液轴控制器1044

12.1 数字技术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技术优势1044

12.2 数字比例控制器1045

12.3 电液轴控制器1049

13电液控制系统设计的若干问题1054

13.1 三大类系统的界定1054

13.2 比例系统的合理考虑1054

13.3 比例节流阀系统的设计示例1054

第6章 伺服阀、比例阀及伺服缸主要产品简介1058

1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1058

1.1 国内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1058

1.1.1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1058

1.1.2 双喷嘴挡板电反馈式三级电液伺服阀1061

1.1.3 动圈式滑阀直接反馈式(YJ、SV、QDY4型)、滑阀直接位置反馈式(DQSF-I型)电液伺服阀1062

1.1.4 滑阀力综合式压力伺服阀(FF119)、P-Q型伺服阀(FF118)、双喷嘴挡板喷嘴压力反馈式压力阀(DYSF-3P)、射流管力反馈式伺服阀(CSDY系列、三线圈电余度DSDY、抗污染CSDK)1063

1.1.5 动圈式伺服阀(SV9、SVA9)1064

1.1.6 动圈式伺服阀(SVA8、SVA10)1064

1.1.7 直动式电液伺服阀(DDV阀)(FF133、QDYD-1-40、QDYD-1-100)、射流管式伺服阀(FF129、FF134)、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伺服阀YF1066

1.2 国外主要电液伺服阀产品1067

1.2.1 双喷嘴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1067

1.2.2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DOWTY、SM4)1068

1.2.3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伺服阀(DY型、PH76型)1069

1.2.4 双喷嘴力反馈伺服阀(SE型)、双喷嘴电反馈伺服阀(SE2E型)、射流偏转板力反馈伺服阀(BD型)1070

1.2.5 PARKER动圈(VCD)式电反馈直接驱动阀D1FP*S、D1FP、D3FP*3和D3FP系列伺服阀1071

1.2.6 ATOS公司DLHZO-T*和DLKZOR-T*型直动式比例伺服阀1073

1.2.7 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MOOGD761)和电反馈式电液伺服阀(MOOG D765)1076

1.2.8 直动电反馈式伺服阀(DDV)MOOG D633及D634系列1078

1.2.9 电反馈三级伺服阀MOOG D791和D792系列1079

1.2.10 EMG伺服阀SV1-101081

1.2.11 MOOG D661 ~D665系列电反馈伺服阀1083

1.2.12 伺服射流管电反馈高响应二级伺服阀MOOG D661 GC系列1086

1.2.13 MOOG D636和D637带数字电路和现场总线接口的直动式比例伺服阀1089

1.2.14 射流管力反馈伺服阀Abex和射流偏转板力反馈伺服阀MOOG26系列1093

1.2.15 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双喷嘴挡板机械(力)和/或电反馈二级伺服阀4WS(E)2EM6-2X、4WS(E)2EM(D)10-5X、4WS(E)2EM(D)16-2X和电反馈三级伺服阀 4WSE3EE1093

1.3 电液伺服阀的外形及安装尺寸1100

1.3.1 FF101、YF12、MOOG30和DOWTY30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0

1.3.2 FF102、YF7、MOOG31、MOOG32、DOWTY31和DOWTY32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1

1.3.3 FF113、YFW10和MOOG72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2

1.3.4 FF106A、FF118和FF119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3

1.3.5 FF106、FF130、YF13、MOOG35和MOOG34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4

1.3.6 QDY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5

1.3.7 SFL型伺服阀外形和安装尺寸1106

1.3.8 FF131、YFW06、QYSF-3Q、DOWTY4551 4659和MOOG78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7

1.3.9 FF109和DYSF-3G-1 11型电反馈三级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8

1.3.10 SV(CSV)和SVA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09

1.3.11 YJ741、YJ742和YJ861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0

1.3.12 CSDY和Abex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1

1.3.13 FF129和FF134型伺服阀外形和安装尺寸1112

1.3.14 FF133、QDYD-1-40、QDYD-1-100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3

1.3.15 MOOG760、MOOG G761和MOOG G631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4

1.3.16 MOOG D633、D634系列直动式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5

1.3.17 MOOG D791和D792型电反馈三级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6

1.3.18 MOOG D662~665系列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7

1.3.19 博世力士乐电反馈三级阀4WSE3EE(16、25、32)尺寸1118

1.3.20 PARKER DY型电液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19

1.3.21 PARKER SE系列、PH76系列、BD系列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20

1.3.22 PARKER VCD直接驱动阀D1 FP*S、D1 FP、D3FP*3、D3FP外形及安装尺寸1122

1.3.23 MOOG D636、D637系列比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23

1.3.24 ATOS公司DLHZO和DLKZOR型比例伺服阀外形及安装尺寸1127

1.4 伺服放大器1129

1.4.1 YCF-6型伺服放大器1129

1.4.2 MOOG G122-202A1系列伺服放大器1130

1.4.3 MOOG G123-815缓冲放大器1132

1.4.4 MOOG G122-824PI伺服放大器1133

1.4.5 博世力士乐YT-SR1和VT-SR2系列伺服放大器1134

1.4.6 PARKER BD90/95系列伺服放大器1136

1.4.7 ATOS公司E-RI-TES、E-RI-LES型数字式集成电子放大器和E-RI-TE、E-RI-LE型模拟式集成电子放大器1138

2比例阀主要产品1142

2.1 国内比例阀主要产品1142

2.1.1 BQY-G型电液比例三通调速阀1142

2.1.2 BFS和BSL型比例方向流量阀1142

2.1.3 BY※型比例溢流阀1142

2.1.4 3BYL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1143

2.1.5 4BEY型比例方向阀1143

2.1.6 BY型比例溢流阀1144

2.1.7 BJY型比例减压阀1144

2.1.8 DYBL和DYBQ型比例节流阀1144

2.1.9 BPQ型比例压力流量复合阀1145

2.1.10 4B型比例方向阀1145

2.1.11 4WRA型电磁比例换向阀1146

2.1.12 4WRE型电磁比例换向阀1147

2.1.13 4WR ZH型电液比例方向阀1148

2.1.14 DBETR型比例压力溢流阀1150

2.1.15 DBE/DBEM型比例溢流阀1151

2.1.16 3DREP6三通比例压力控制阀1152

2.1.17 DRE/DREM型比例减压阀1152

2.1.18 ZFRE6型二通比例调速阀1153

2.1.19 ZFRE※型二通比例调速阀1155

2.1.20 ED型比例遥控溢流阀1156

2.1.21 EB型比例溢流阀1156

2.1.22 ERB型比例溢流减压阀1157

2.1.23 EF(C)G型比例(带单向阀)流量阀1157

2.1.24 EFB型比例溢流调速阀1158

2.2 国外电液伺服阀主要产品1159

2.2.1 BOSCH比例溢流阀(不带位移控制)1159

2.2.2 BOSCH比例溢流阀和线性比例溢流阀(带位移控制)1160

2.2.3 BOSCH NG6带集成放大器比例溢流阀1161

2.2.4 BOSCH NG10比例溢流阀和比例减压阀(带位移控制)1161

2.2.5 BOSCH NG6三通比例减压阀(不带/带位移控制)1162

2.2.6 BOSCH NG6、NG10比例节流阀(不带位移控制)1163

2.2.7 BOSCH NG6、NG10比例节流阀(带位移控制)1164

2.2.8 BOSCH NG10带集成放大器比例节流阀(带位移控制)1165

2.2.9 BOSCH比例流量阀(带位移控制及不带位移控制)1166

2.2.10 BOSCH不带位移传感器比例方向阀1168

2.2.11 BOSCH比例方向阀(带位移控制)1169

2.2.12 BOSCH带集成放大器比例方向阀1170

2.2.13 比例控制阀1171

2.2.14 插装式比例节流阀1175

2.2.15 BOSCH插头式比例放大器1176

2.2.16 BOSCH单通道/双通道盒式放大器1177

2.2.17 BOSCH模块式放大器11178

2.2.18 BOSCH模块式放大器21179

2.2.19 BOSCH单通道放大器(不带位移控制,带缓冲)1180

2.2.20 BOSCH双通道双工放大器1181

2.2.21 BOSCH不带缓冲的比例阀放大器1182

2.2.22 BOSCH带电压控制式缓冲的比例阀放大器1184

2.2.23 BOSCH功率放大器(带与不带缓冲电子放大器)1186

2.2.24 力士乐(REXROTH)DBET和DBETE型/5X系列比例溢流阀1189

2.2.25 力士乐(REXROTH)DBETR/1X系列比例溢流阀(带位置反馈)1191

2.2.26 力士乐(REXROTH)DBE(M)和DBE (M) E型系列比例溢流阀1194

2.2.27 力士乐(REXROTH)二位四通和三位四通比例方向阀1196

2.2.28 力士乐(REXROTH)4WRE,1X系列比例方向阀1197

2.2.29 力士乐(REXROTH)三位四通高频响4WRSE, 3X系列比例方向阀1201

2.2.30 力士乐(REXROTH)WRZ,WRZE和WRH 7X系列比例方向阀1204

2.2.31 力士乐(REXROTH)4WRTE,3X系列高频响比例方向阀1208

2.2.32 力士乐(REXROTH)VT-VSPA2-1,1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2

2.2.33 力士乐(REXROTH)VT5005~5008, 1 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3

2.2.34 力士乐(REXROTH)VT3000,3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5

2.2.35 力士乐(REXROTH)VT-VSPA1-1和VT-VSPA1 K-1,1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6

2.2.36 力士乐(REXROTH)VT2000,5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7

2.2.37 力士乐(REXROTH)VT5001至VT5004和VT5010,2X系列VT5003,4X系列电子放大器1218

3伺服液压缸1219

3.1 国内生产的伺服液压缸1219

3.1.1 优瑞纳斯的US系列伺服液压缸1219

3.1.2 海德科液压公司伺服液压缸1220

3.2 国外生产的伺服液压缸1222

3.2.1 力士乐(REXROTH)伺服液压缸1222

3.2.2 MOOG伺服液压缸1223

3.2.3 M085系列伺服液压缸1224

3.2.4 阿托斯(Atos)伺服液压缸1225

3.2.5 JBS系列伺服液压缸1228

3.2.6 各国液压、气动图形符号对照1228

参考文献1245

第23篇 气压传动1247

第1章 基础理论1249

1各国液压、气动符号对照1249

2气动技术特点与流体基本公式1261

2.1 气动基础理论的研究与气动技术特点1261

2.1.1 气动基础理论、气动技术的研究内容1261

2.1.2 气动技术的特点1261

2.1.3 气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的比较1262

2.1.4 气动系统的组成1263

2.1.5 气动系统各类元件的主要用途1264

2.2 空气的性质1265

2.2.1 空气的密度、比容、压力、温度、黏度、比热容、热导率1265

2.2.2 气体的状态变化1266

2.2.3 干空气与湿空气1267

2.2.4 压缩空气管道水分计算举例1268

2.3 空气热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规律1268

2.3.1 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1268

2.3.2 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二定律1268

2.3.3 空气的热力过程1270

2.3.4 开口系统能量平衡方程式1270

2.3.5 可压缩气体的定常管内流动1271

2.3.6 气体通过收缩喷嘴或小孔的流动1272

2.3.7 充、放气系统的热力学过程1273

2.3.8 气阻和气容的特性及计算1275

第2章 压缩空气站、管道网络及产品1277

1压缩空气设备的组成1277

1.1 空压机1277

1.2 后冷却器1279

1.3 主管道过滤器1280

1.4 主管道油水分离器1281

1.5 储气罐1282

1.6 干燥器1282

1.7 自动排水器1284

2空气管道网络的布局和尺寸配备1285

2.1 气动管道最大体积流量的计算因素1285

2.2 空气设备最大耗气均值的计算1285

2.3 气动管道网络的压力损失1285

2.3.1 影响气动管道网络的压力损失的主要因素1285

2.3.2 气动管道网络的压力损失的计算举例1286

2.4 泄漏的计算及检测1286

2.4.1 在不同压力下,泄漏孔与泄漏率的关系1286

2.4.2 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1287

2.4.3 泄漏率的计算及举例1287

2.4.4 泄漏检测系统1288

2.4.5 压缩空气的合理损耗1288

2.5 压缩空气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1289

2.5.1 压缩空气管道的网络布局1289

2.5.2 压缩空气应用原则1289

2.6 管道直径的计算及图表法1290

2.7 主管道与支管道的尺寸配置1291

3增压器1292

4压缩空气的质量等级1292

4.1 影响压缩空气质量的因素1292

4.2 净化车间的压缩空气质量等级1293

4.3 不同行业、设备对空气质量等级要求1293

5压缩空气站、增压器产品1294

5.1 环保冷媒冷冻式干燥器(SMC)1294

5.2 IDF系列冷冻式空气干燥器(SMC)1296

5.3 高温进气型(IDU)冷冻式空气干燥器(SMC)1298

5.4 DPA型增压器(Festo)1299

5.5 VBA型增压器(SMC)1301

第3章 压缩空气净化处理装置1303

1 空气净化处理概述1303

1.1 压缩空气处理1303

1.2 压缩空气要求的净化程度1303

1.3 压缩空气预处理1304

2过滤器1304

2.1 过滤器的分类与功能1304

2.2 除水滤灰过滤器1305

2.3 除油型过滤器(油雾分离器)1306

2.4 除臭过滤器1307

2.5 自动排水器1307

3油雾器1308

4减压阀1308

4.1 减压阀的分类1308

4.2 减压阀基本工作原理1309

4.3 减压阀的性能参数1311

4.4 减压阀的选择与使用1312

4.5 过滤减压阀1312

5溢流阀1313

5.1 溢流阀的功能1313

5.2 溢流阀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1313

5.2.1 溢流阀的分类1313

5.2.2 溢流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1313

6气源处理装置1315

6.1 GC系列三联件的结构、材质和特性(亚德客)1315

6.2 GFR系列过滤减压阀结构、尺寸及特性(亚德客)1317

6.3 QAC系列空气过滤组合三联件规格、尺寸及特性(上海新益)1318

6.4 QAC系列空气过滤组合(二联件)结构尺寸及产品型号(上海新益)1320

6.5 费斯托精密型减压阀1321

6.6 麦特沃克Skillair三联件(管道补偿)1324

6.7 不锈钢过滤器、调压阀、油雾器(Norgren公司)1325

6.8 不锈钢精密调压阀、过滤调压阀(Norgren公司)1326

第4章 气动执行元件及产品1328

1气动执行组件1328

1.1 气动执行组件的分类1328

1.1.1 气动执行组件分类表1328

1.1.2 气动执行组件的分类说明1329

1.2 普通气缸1331

1.2.1 普通气缸的工作原理1331

1.2.2 普通气缸性能分析1332

1.2.3 气缸设计、计算1336

1.2.4 普通气缸的安装形式1351

1.2.5 气动执行件的结构、原理1352

1.2.6 高速气缸与低速气缸1388

1.2.7 低摩擦气缸1389

1.2.8 耐超低温气缸与耐高温气缸1390

1.2.9 符合ISO标准的导向装置1390

1.2.10 无杆气缸1391

1.2.11 叶片式摆动气缸1397

1.2.12 液压缓冲器1399

1.2.13 气动肌肉1402

1.3 普通气缸应用注意事项1408

2气动产品的应用简介1408

2.1 防扭转气缸在叠板对齐工艺上的应用1408

2.2 气动产品在装配工艺上的应用1409

2.2.1 带导轨气缸/中型导向单元在轴承衬套装配工艺上的应用1409

2.2.2 三点式气爪/防扭转紧凑型气缸在轴类装配卡簧工艺上的应用1409

2.2.3 特殊轴向对中气缸/紧凑型气缸等在轴类套圈装配工艺上的应用1410

2.2.4 小型滑块驱动器/防扭转紧凑型气缸在内孔装配卡簧工艺上的应用1410

2.2.5 防扭转气缸、倍力气缸对需内芯插入部件进行的预加工工艺装配上的应用1411

2.2.6 标准气缸/倍力气缸在木梯横挡的装配工艺的应用1411

2.3 夹紧工艺应用1412

2.3.1 倍力气缸/放大曲柄机构对工件的夹紧工艺的应用1412

2.3.2 膜片气缸对平面形工件的夹紧工艺的应用1412

2.3.3 防扭转紧凑型气缸配合液压系统的多头夹紧系统的应用1413

2.3.4 摆动夹紧气缸对工件的夹紧工艺的应用1413

2.4 气动产品在送料(包括储存、蓄料)等工艺上的应用1414

2.4.1 多位气缸对多通道工件输入槽的分配送料应用1414

2.4.2 止动气缸对前一站储存站的缓冲蓄料应用1414

2.4.3 双活塞气缸对工件的抓取和输送1415

2.4.4 中间耳轴型标准气缸在自动化车床的供料应用1415

2.4.5 标准气缸在螺纹滚压机供料上的应用1416

2.4.6 带后耳轴的标准气缸在涂胶机供料上的应用1416

2.4.7 标准气缸在圆杆供料装置上的应用1416

2.4.8 无杆气缸/双活塞气缸/平行气爪/阻挡气缸在底部凹陷工件上抓取供料的应用1417

2.4.9 叶片式摆动气缸在供料装置分配送料上的应用1417

2.4.10 抗扭转紧凑型气缸实行步进送料1417

2.4.11 叶片式摆动气缸(180°)对片状工件的正反面翻转工艺的应用1418

2.4.12 平行气爪的应用1418

2.5 气动产品在冲压工艺上的应用1418

2.6 气动产品在钻孔/切刻工艺上的应用1419

2.6.1 无杆气缸/直线坐标气缸在钻孔机上的应用1419

2.6.2 液压缓冲器等气动组件在钻孔机上的应用1419

2.6.3 带液压缓冲器的直线单元在管子端面倒角机上的应用1419

2.6.4 倍力气缸在薄壁管切割机上的应用1420

2.6.5 无杆气缸在薄膜流水线上高速切割工艺的应用1420

2.7 气动产品在专用设备工艺上的应用1421

2.7.1 紧凑型气缸/倍力气缸在金属板材弯曲成形上的应用1421

2.7.2 抽吸率升降可调整的合金焊接机上应用1421

2.7.3 双齿轮齿条/扁平气缸在涂胶设备上的应用1422

2.7.4 普通气缸配置滑轮的平衡吊应用1422

2.8 气动肌肉的应用1423

2.8.1 气动肌肉作为专用夹具的应用1423

2.8.2 气动肌肉在机械提升设备上的应用1423

2.8.3 气动肌肉在轴承装/卸工艺上的应用1424

2.9 真空/比例伺服/测量工艺的应用1424

2.9.1 止动气缸在输送线上的应用1424

2.9.2 多位气缸/电动伺服轴完成二维工件的抓取应用1425

2.9.3 直线坐标气缸(多位功能)/带棘轮分度摆动气缸在二维工件的抓取应用1425

2.9.4 直线组合摆动气缸/伺服定位轴在光盘机供料系统上的应用1425

2.9.5 气动软停止在生产线上快速喂料1426

2.9.6 真空吸盘在板料分列输送装置上应用1426

2.9.7 真空吸盘/摆动气缸/无杆气缸对板料旋转输送上的应用1426

2.9.8 特殊吸盘/直线组合摆动气缸缓冲压机供料上的应用1427

2.9.9 气障(气动传感器)/摆动气缸在气动钻头断裂监测系统上的应用1427

2.9.10 利用喷嘴挡板感测工件位置的应用1428

2.9.11 带导轨无杆气缸在滚珠直径测量设备上的应用1428

2.9.12 倍力气缸在传送带上的张紧/跑偏工艺上的应用1429

2.10 带导轨无杆气缸/叶片摆动气缸在包装上的应用1429

3导向驱动装置1430

3.1 模块化驱动1430

3.2 抓取和放置驱动1431

3.2.1 二维小型抓取放置驱动1432

3.2.2 二维中型/大型抓取放置驱动1433

3.2.3 二维线性门架驱动1433

3.2.4 三维悬臂轴驱动1434

3.2.5 三维门架驱动1435

3.3 气动驱动与电动驱动的比较1436

4气爪1437

4.1 气爪的分类1437

4.2 影响气爪选择的一些因素及与工件的选配1437

4.3 气爪夹紧力计算1439

4.4 气爪夹紧力计算举例1440

4.5 气爪选择时应注意事项1443

4.6 比例气爪1443

5气马达1446

5.1 气马达的结构、原理和特性1446

5.2 气马达的特点1449

5.3 气马达的选择与使用1449

6气动执行组件产品介绍1450

6.1 小型圆形气缸(Φ8~25mm)1450

6.1.1 ISO 6432标准气缸(Φ8~25mm)连接界面的标准尺寸1450

6.1.2 ISO 6432标准小形圆形气缸1452

6.1.3 非ISO标准小型圆形气缸1456

6.2 紧凑型气缸1459

6.2.1 ISO 21287标准紧凑型气缸(Φ20~100mm)连接界面尺寸1459

6.2.2 ISO 21287标准紧凑型气缸(Φ32~125mm)1461

6.2.3 国产非ISO标准紧凑型气缸(Φ12~100mm)1463

6.3 ISO 15552标准普通型气缸1470

6.3.1 ISO 15552标准普通型气缸(Φ32~320mm)1470

6.3.2 ISO 15552标准气缸(Φ32~125mm)1472

6.3.3 国内外ISO 15552标准气缸制造厂商名录1476

6.3.4 非ISO标准普通型气缸(Φ32~125mm)1479

第5章 方向控制阀、流体阀、流量控制阀及阀岛1485

1方向控制阀1485

1.1 方向控制阀的分类1485

1.2 方向控制阀的工作原理1491

1.3 电磁换向阀主要技术参数1493

1.4 方向控制阀的选用方法1499

1.5 气控换向阀1500

1.6 机控换向阀1502

1.7 人力控制阀1504

1.8 压电阀1506

1.9 单方向控制型阀1506

2流体阀1508

3Namar阀1511

4流量控制阀1514

5阀岛1516

5.1 阀岛的定义及概述1516

5.2 网络及控制技术1520

5.3 现场总线的类型1520

5.4 阀岛的分类1524

5.5 阀岛的结构及特性(以坚固的模块型结构的阀岛为例)1527

5.6 Festo阀岛及CPV阀岛1530

5.6.1 Festo阀岛概述1530

5.6.2 CPV阀岛简介1532

5.7 CPV直接安装型阀岛使用设定1538

5.8 Metal Work阀岛1542

5.9 Norgren阀岛1543

5.10 SMC阀岛1544

5.11 阀岛选择的注意事项1547

6几种电磁阀产品介绍1547

6.1 国内常见的二位三通电磁阀1547

6.2 国内常见的二位五通、三位五通电磁阀1550

6.3 QDC系列电控换向阀1557

6.4 符合ISO 5599标准的电磁换向阀1566

6.5 二位二通直动式流体阀1572

6.6 二位二通高温、高压电磁阀1573

6.7 二位二通角座阀1575

第6章 电-气比例/伺服系统及产品1578

1概论1578

1.1 气动断续控制与气动连续控制区别1578

1.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1579

1.3 气动比例阀的分类1579

2电-气比例/伺服控制阀的组成1580

2.1 可动部件驱动机构(电-机械转换器)1580

3几种电-气比例/伺服阀1585

4电-气比例/伺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1587

4.1 电-气比例/伺服系统的组成1587

4.2 电-气比例/伺服系统的原理1589

5几种气动比例/伺服阀的介绍1590

5.1 Festo MPPE气动压力比例阀(PWM型)1590

5.2 Festo MPPES气动压力比例阀(比例电磁铁型)1592

5.3 Festo MPYE比例流量伺服阀(比例电磁铁型)1597

5.4 SMC IT600压力比例阀(喷嘴挡板型)1599

5.5 SMC ITV1000/2000/3000先导式电气比例阀(PWM型)1600

5.6 NORGREN VP22系列二位三通比例阀1605

5.7 SMC ITV 2090/209真空用电气比例阀(PWM型)1607

5.8 HOERBIGER PRE压电式比例阀1610

第7章 真空元件1613

1真空系统的概述1613

2真空发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616

2.1 单级真空发生器及多级真空发生器的技术特性1617

2.2 普通真空发生器及带喷射开关真空发生器的技术特性1618

2.3 省气式组合真空发生器的原理及技术参数1618

2.4 真空发生器的选择步骤1620

3真空吸盘1620

3.1 真空吸盘的分类及应用1620

3.2 真空吸盘的材质特性及工件材质对真空度的影响1621

3.3 真空吸盘运动时力的分析及计算、举例1621

4真空辅件1624

4.1 真空减压阀1624

4.2 真空安全阀1625

4.3 真空过滤器1626

4.4 真空顺序阀1626

4.5 真空压力开关1626

4.6 真空压力表1630

4.7 真空高度补偿器/角度补偿器1631

5真空元件选用注意事项1631

第8章 传感器1632

1传感器的概述1632

1.1 传感器概述1632

1.2 气动领域中常见传感器的分类说明1632

1.3 数字量传感器、模拟量传感器1633

2气缸位置传感器1635

3电感式传感器1637

4电容式传感器1643

5光电传感器1644

6压力传感器1652

7流量传感器1654

8传感器的产品介绍1657

8.1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SIEN-M12(Festo)1657

8.2 18D型机械式气动压力开关(Norgren)1659

8.3 ISE30/ZSE30系列高精度数字压力开关(SMC公司)1661

8.4 SFE系列流量传感器(Festo)1664

第9章 气动辅件1668

1气管的分类1668

1.1 软管1668

1.2 硬管1673

1.3 影响气管损坏的环境因素1674

1.4 气管使用注意事项1674

2螺纹与接头1675

2.1 螺纹的种类1675

2.2 公制螺纹、G螺纹与R螺纹的连接匹配1676

2.3 接头的分类及介绍1676

2.3.1 快插接头简介1677

2.3.2 倒钩接头1694

2.3.3 快拧接头1697

2.3.4 卡套接头1700

2.3.5 快速接头1702

2.3.6 多管对接式接头1703

3消声器1703

3.1 概述1703

3.2 消声器的消声原理1704

3.3 消声器分类1704

3.4 消声器选用注意事项1705

4储气罐1705

第10章 气动技术节能1706

1气源系统配置及改造1707

2气动系统设计优化及元件选择1708

3泄漏检测、维修及建立状态监视系统1716

第11章 模块化电/气混合驱动技术1717

1电驱动与气驱动特性比较1717

2模块化电驱动运动模式分类1718

2.1 抓取和放置系统1718

2.2 直线式门架(二维直线门架)1719

2.3 悬臂式驱动轴(三维系统)1719

2.4 三维门架(三维系统)1720

2.5 三角架电子轴系统(三维系统)1721

3电缸1723

3.1 有杆电缸1723

3.2 无杆电缸1725

3.3 电缸产品1727

4步进电机与伺服电机1727

5伺服电机控制器与步进电机控制器1734

5.1 伺服电机控制器1734

5.2 步进电机控制器1735

5.3 电机控制器1737

5.4 电机控制器1737

6气驱动与和电驱动的模块化连接1737

6.1 气驱动和电驱动的模块化连接方法1737

6.2 各种气/电驱动器相互连接图1739

7模块化多轴系统的连接1741

7.1 多轴模块化系统的连接图(双轴平面门架图)1741

7.2 框架的连接1742

7.3 连接组件1744

7.4 多轴模块化驱动系统的选用原则1748

第12章 气动系统1749

1气动基本回路1749

1.1 换向回路1749

1.2 速度控制回路1750

1.3 压力、力矩与力控制回路1751

1.4 位置控制回路1754

2典型应用回路1755

2.1 同步回路1755

2.2 延时回路1757

2.3 自动往复回路1757

2.4 防止启动飞出回路1758

2.5 防止落下回路1759

2.6 缓冲回路1759

2.7 真空回路1760

2.8 其他回路1760

2.9 应用举例1761

3气动系统的常用控制方法及设计1765

3.1 气动顺序控制系统1765

3.1.1 顺序控制的定义1765

3.1.2 顺序控制系统的组成1765

3.1.3 顺序控制器的种类1765

3.2 继电器控制系统1766

3.2.1 概述1766

3.2.2 常用继电器控制电路1766

3.2.3 典型的继电器控制气动回路1768

3.2.4 气动程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1772

3.3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1775

3.3.1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1776

3.3.2 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1776

3.3.3 可编程控制器常用编程指令1777

3.3.4 控制系统设计步骤1779

3.3.5 控制系统设计举例1780

第13章 气动相关技术标准及资料1781

1气动相关技术标准1781

2IP防护等级1786

3关于净化车间及相关受控环境空气等级标准及说明1787

4关于静电的标准及说明1790

5关于防爆的标准及说明1793

5.1 目前的标准1793

5.2 关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简介1793

5.3 关于“爆炸性环境第14部分:场所分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简介1799

5.3.1 “危险场所分类”中的几个主题1799

5.3.2 正确划分爆炸性环境的三个区域1799

5.4 ATEX94/9/EC指令和ATEX1999/92/EC指令1799

6食品包装行业相关标准及说明1804

7用于电子显像管及喷漆行业的不含铜及聚四氟乙烯的产品1808

8气缸行程误差表1809

9美国、欧洲、日本、德国对“阀开关时间测试”的比较1809

10流量转换表1810

第14章 气动系统的维护及故障处理1811

1维护保养1811

2维护工作内容1812

3故障诊断与对策1813

4常见故障及其对策1815

参考文献18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