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洪成,陈淑霞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206045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杨贤江(1895~1931)-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朽的革命人生,辉煌的教育成就 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序1
第一章 时代生平及教育活动1
第一节 幼童时代的求学活动1
一、进步思想的萌芽2
二、注意全面发展3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
第二节 一师的生活6
一、注意提升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7
二、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8
三、简朴有序、自觉服从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品质10
第三节 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13
一、杨贤江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历程14
二、杨贤江与国家主义派论争的焦点16
三、杨贤江与国家主义派斗争的重要意义21
第四节 革命的编辑家24
一、杨贤江的编辑生涯24
二、杨贤江的编辑思想25
第五节 旅居日本29
一、日本的流亡生涯30
二、杨贤江对日本的研究32
三、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建设的努力34
第六节 活跃在沪上教育界36
一、在上海的教育实践37
二、与国故派的斗争39
第七节 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者40
一、杨贤江的革命生涯40
二、杨贤江对青年革命人生观的指导46
第八节 介绍东西方各国的教育理论49
一、日本的教育49
二、美国的教育50
三、英国的教育52
四、德国的教育53
五、其他国家的教育53
第二章 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55
第一节 对形形色色近现代教育思想的反思与批判55
一、批判“教育神圣说”、“教育清高说”、“教育中正说”、“教育独立说”等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阐明教育的本质56
二、批判“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先教育后革命论”等改良主义的教育观,澄清教育的效能58
三、深刻批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剖析人类社会教育的特征61
第二节 介绍苏俄教育64
一、介绍苏俄教育的主要作品65
二、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苏俄教育67
三、转借日本,间接输入苏俄教育7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早期著作——《教育史ABC》、《新教育大纲》73
一、《教育史ABC》73
二、《新教育大纲》7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早期尝试82
一、杨贤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早期尝试的背景83
二、杨贤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主要贡献84
第三章 推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上)90
第一节 教育起源论90
一、教育产生的缘由:“实用”90
二、教育出现的时间:“自有人生,便有教育”91
三、教育起源时的内容及形式92
四、教育的本质93
第二节 教育本质论94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94
二、教育属性的演变及阶级社会教育的本质95
三、未来社会教育的本质99
第三节 教育目的论101
第四节 教育经济论104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104
二、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106
第四章 推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下)109
第一节 道德教育论109
一、德育的特征109
二、德育内容112
三、德育方法117
第二节 教与学的理论120
一、教学论121
二、课程论123
三、学习法124
四、教师观126
第三节 学校体育论134
一、体育的四大要素134
二、体育的功能136
三、体育的方法138
第四节 学校美育论142
一、美育的价值142
二、美育的实施144
第五节 劳技教育论146
一、劳动是人生存生活的需要146
二、劳动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147
第六节 心理教育论149
一、学习法指导150
二、青春期教育152
三、职业指导154
四、精神卫生指导156
第五章 “全人生指导理论”(上)158
第一节 “全人生指导理论”的内涵及其成因158
一、“全人生指导”的基本内涵158
二、“全人生指导”理论产生的原因160
第二节 青年研究的历程及思想特色166
一、研究的历程166
二、青年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168
第三节 研究青年的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174
一、“青年”的概念174
二、青年身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175
第四节 对青年全面关心、全面指导178
一、青年期教育万分重要179
二、旧中国的教育是“畸形的或蹩脚的教育”180
三、对青年要全面关心、全面指导181
第五节 现代人的培养目标185
一、“现代人”的基本内涵及其提出186
二、“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188
第六章 “全人生指导理论”(下)197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197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走上光明的人生大道197
二、培养高尚的道德,造就灿烂的人生201
第二节 获取丰富的知识,磨练健美的身心204
一、获取丰富的知识205
二、磨练健美的身心208
第三节 推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美感教育217
一、推行劳动技术教育217
二、实施美感教育222
第四节 闲暇教育与课外活动228
一、闲暇教育228
二、课外活动234
第五节 青年教育方法的探究238
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239
二、提高内在理论修养与进行实践锻炼相结合240
三、个别接触与团体训练相结合241
四、榜样示范与以身作则相结合244
第七章 杨贤江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改革246
第一节 杨贤江教育思想与学校整体改革246
一、教育本质论与学校整体改革246
二、杨贤江的教师观与学校整体改革251
三、杨贤江的学生观与学校整体改革255
第二节 杨贤江的教学论与当代教学改革261
一、对传统学校教育和教学模式的继承与批判261
二、学生的自学263
三、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264
四、教学的任务是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265
五、学习内容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要求266
六、教学过程是一个学、思、行的过程267
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268
八、教材观和课程观268
第三节 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与“全面发展”理论277
一、“全人生指导”与“全面发展277
二、对当代全面发展教育的启示和意义282
第四节 “全人生指导”与“素质教育”理论287
一、杨贤江对国民素质的忧虑与企盼287
二、批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288
三、中西方有关素质教育的历史演进289
四、“全人生指导”和“素质教育”的特征293
后记299
《纪念杨贤江诞辰110周年丛书》编后记301
热门推荐
- 1543072.html
- 2985105.html
- 2341819.html
- 1445382.html
- 2198724.html
- 2025061.html
- 317232.html
- 1867053.html
- 1725421.html
- 5962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2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0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9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3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6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8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4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