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学导论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风笑天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436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社会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学导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1
一、社会学的定义1
二、社会学的观点3
三、社会学想象力4
四、社会学的主题5
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6
一、社会学与常识6
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7
三、社会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8
第三节 社会学的特点与应用11
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1
二、社会学的应用12
思考题13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和理论14
第一节 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本历程14
一、社会学的诞生及其背景14
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阶段15
三、社会学在世界范围的早期传播15
第二节 创立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观点16
一、奥古斯特·孔德的社会学观点16
二、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学观点16
三、爱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17
四、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观点17
五、乔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观点18
第三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18
一、结构功能理论18
二、社会冲突理论19
三、社会交换理论20
四、符号互动理论21
第四节 社会学在中国22
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22
二、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香港、台湾社会学状况23
三、197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社会学24
四、中国社会学的代表人物25
思考题26
第三章 社会27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27
一、社会的含义27
二、社会的性质29
第二节社会类型32
一、不同划分方式32
二、基本社会类型35
第三节 社会结构与运行36
一、社会构成要素36
二、社会结构39
三、社会运行与管理41
思考题43
第四章 文化44
第一节 理解文化概念44
一、“文化”的定义44
二、文化的特性45
三、文化的功能46
四、文化评价的几种态度47
第二节 文化的内容与结构48
一、文化的内容48
二、文化的逻辑结构50
三、文化的类别51
第三节 文化传播和文化变迁52
一、文化传播的模式52
二、文化传播的选择性53
三、文化变迁的原因53
四、文化变迁的方式与趋势54
思考题55
第五章 社会化56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56
一、什么是社会化56
二、社会化的意义57
三、社会化与自我58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59
一、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59
二、人有较高的学习能力60
三、人有语言的能力60
四、人有思维的能力61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61
一、学习基本生活技能62
二、学习基本社会规范62
三、内化价值观念63
四、培养社会角色63
第四节 社会化的因素64
一、家庭64
二、学校65
三、同辈群体66
四、大众传播媒介67
五、社区69
六、工作单位69
第五节 社会化的类型与特点70
一、社会化的主要类型70
二、社会化过程的特点71
第六节 基本社会化过程72
一、婴儿期72
二、幼儿期73
三、学龄初期73
四、少年期74
五、青年初期74
思考题75
第六章 社会角色76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含义76
一、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77
二、社会角色对应于一系列角色期望78
三、社会角色是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79
四、角色行为有赖于认知与实践能力79
五、角色是社会关系的基础80
第二节 社会角色的类别80
一、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80
二、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81
三、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际角色82
四、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83
第三节 社会角色的扮演84
一、角色认知84
二、角色互动85
三、角色扮演的前台与后台86
第四节 社会角色失调87
一、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88
二、角色失范与角色转移障碍89
思考题90
第七章 社会群体9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群体91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91
二、社会群体产生的基本原因93
三、社会群体的分类94
第二节 社会群体的结构和特性96
一、群体的规模96
二、群体的领导98
三、群体的一致性99
四、群体效率与群体决策100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102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含义102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102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104
思考题105
第八章 社会组织106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构成与特征106
一、组织的构成106
二、组织的特征108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类型及结构109
一、组织的类型109
二、组织的结构111
第三节 社会组织管理及相关理论113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113
二、组织管理的理论114
第四节 科层制及未来116
一、科层制的特点116
二、科层制的优点和弊端117
三、科层制的未来118
思考题120
第九章 社区121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121
一、社区的定义121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122
三、社区的分类123
第二节 农村社区124
一、农村社区的定义和产生124
二、农村社区的分类125
三、农村社区的特点126
第三节 城市社区127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127
二、城市社区的分类128
三、城市社区的空间结构129
四、城市社区的特点130
第四节 城市化132
一、城市化的概念132
二、城市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34
三、我国的城市化问题135
思考题136
第十章 社会互动137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概述137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137
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与角色139
三、非语言交流140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几种理论142
一、符号互动理论142
二、拟剧理论143
三、本土方法论144
四、交换理论145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方式146
一、竞争146
二、冲突147
三、合作148
四、顺应149
思考题150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151
第一节 什么是集体行为151
一、集体行为的定义与特征151
二、几种主要的集体行为152
第二节 集体行为的条件155
一、集体行为的社会条件156
二、集体行为的决定因素157
第三节 人群与集体行为159
一、人群的类型159
二、人群行为理论160
第四节 信息传播与集体行为162
一、闲话和谣言163
二、舆论164
思考题165
第十二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66
第一节 社会分层166
一、什么是社会分层166
二、分层制度170
三、社会分层的理论传统及其发展173
四、社会分层的功能177
第二节 社会流动178
一、社会流动及其类型178
二、社会流动的机制与功能180
三、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182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84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85
二、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186
思考题189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190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190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190
二、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191
三、社会问题的类型193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195
一、社会病态论195
二、社会解组论196
三、价值冲突论196
四、偏差行为论197
五、符号互动论197
六、社会整合论198
第三节 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199
一、人口问题199
二、贫困问题201
三、环境问题203
四、劳动就业问题206
五、社会公平问题207
思考题209
第十四章 社会控制210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控制210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210
二、社会控制的功能212
第二节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215
一、社会控制的类型215
二、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217
三、非强制性社会控制方式219
第三节 越轨222
一、越轨的含义和性质222
二、越轨的类型223
三、越轨的功能224
四、越轨的原因226
思考题227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228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述228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特点及功能228
二、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231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类型234
第二节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235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35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体系结构236
三、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完善238
第三节 社会工作及其构成要素240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与功能240
二、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242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244
第四节 社会工作方法与实务246
一、社会工作方法246
二、社会工作实务247
思考题250
第十六章社会制度251
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251
一、社会制度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51
二、社会制度的起源254
三、社会制度的特征255
四、社会制度的功能257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类型260
一、社会制度的类型划分260
二、五种基本类型的社会制度261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变革265
一、制度的生命周期265
二、制度变革及其原因266
三、当代中国制度的变革与创新267
思考题269
第十七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270
第一节 社会变迁及其理论解释270
一、社会变迁的内涵与类型270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解释272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276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276
二、社会现代化的内容278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281
一、现代化理论的内容281
二、后现代化理论283
三、后发现代化理论285
第四节 我国的现代化287
一、我国现代化进程287
二、我国现代化的特征290
思考题292
第十八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293
第一节 方法体系293
一、方法论293
二、研究方式294
三、具体方法和技术295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96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296
一、选择研究课题297
二、设计研究方案298
三、收集和处理资料299
四、分析和阐释结果299
第三节 调查研究方法300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300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301
三、问卷方法及其特点302
四、访问方法及其特点305
第四节 其他研究方法307
一、实验法307
二、观察法309
三、文献法310
思考题312
后记313
热门推荐
- 2574372.html
- 1896124.html
- 1738766.html
- 3334739.html
- 2969299.html
- 966985.html
- 3264920.html
- 287062.html
- 3190841.html
- 3613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3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3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2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35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42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9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