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
  • 沈国舫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750840684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3

第一篇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研究综合报告3

第一章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成就、现状与发展趋势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成就3

第二节 生态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6

第二章 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作用11

第一节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作用11

第二节 植被建设与保护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作用15

第三章 生态环境用水20

第一节 生态环境用水的界定20

第二节 生态环境用水现状估算21

第三节 生态环境用水量预测23

第四章 不同类型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25

第一节 黄河中上游地区25

第二节 长江中上游地区26

第四节 南方丘陵红壤区27

第三节 “三北”风沙区27

参考文献28

第五节 北方土石山区28

第六节 东北黑土漫岗区29

第七节 青藏高原冻土区29

第八节 草原区29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31

第一节 问题31

第二节 建议33

第二篇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利用45

第一章 水资源概况45

第一节 水资源的数量与特点45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与供需现状47

第三节 水资源的供需预测49

第四节 水资源的供需分析50

第五节 水质污染的状况51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分布52

第二章 水土流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52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特点与土壤流失量53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55

第三章 水土流失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影响57

第一节 蚕食耕地57

第二节 淤积水利设施57

第三节 淤积河道58

第四节 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60

第四章 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62

第一节 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阶段62

第二节 水土保持措施的分区布局62

第三节 水土保持的主要成就和特点64

第五章 水土保持在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作用68

第一节 削减洪峰和缓滞洪水68

第二节 减少河流泥沙和冲沙用水73

第三节 拦蓄降水和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78

第四节 减少少量河川径流81

第六章 问题与建议84

第一节 问题84

第二节 建议85

参考文献94

第三篇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利用97

第一章 水资源概况97

第一节 水资源的数量与特点98

第二节 水资源供需的现状100

第三节 2010年水资源供需的发展趋势102

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与发展趋势103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类型与分布103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面积与侵蚀量103

第三节 水土流失的分区104

第四节 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107

第三章 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110

第一节 降低水源涵养能力110

第二节 淤积水利设施111

第三节 加剧洪涝灾害112

第四节 影响航运113

第四章 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115

第一节 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115

第二节 试点小流域的治理116

第三节 重点防治工程118

第四节 预防监督管理122

第五章 水土保持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作用124

第一节 涵养水源和调节径流124

第二节 减少侵蚀泥沙和减轻泥沙淤积危害129

第三节 提高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132

第四节 增强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136

第五节 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38

第六章 问题与建议140

第一节 问题140

第二节 建议142

参考文献145

第四篇 海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利用149

第一章 水资源概况149

第一节 水资源的数量与特点149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151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152

第二章 水土流失现状154

第一节 水土流失的类型154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分布155

第三章 水土流失对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影响158

第一节 加剧了洪涝灾害158

第二节 加剧了干旱灾害158

第三节 淤积了河床和水库159

第四节 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160

第五节 加剧了风沙灾害160

第一节 水土保持的发展阶段与措施布局162

第四章 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就162

第二节 治理的成就与效益166

第五章 水土保持在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作用170

第一节 提高降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170

第二节 缓洪减洪171

第三节 减少河川径流174

第四节 保护和改善水质177

第五节 减少河流泥沙178

第六节 提高对洪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181

第六章 问题与建议183

第一节 问题183

第二节 建议185

参考文献187

第五篇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191

第一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就191

第一节 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191

第二节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成就194

第三节 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益198

第二章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水资源保护利用中的作用200

第一节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200

第二节 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224

第三节 沙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227

第四节 沿海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229

第三章 不同类型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模式231

第一节 山丘区以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231

第三节 平原地区以农田林网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234

第二节 “三北”地区以风沙综合防治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234

第四节 沿海地区以海岸防护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235

第四章 问题与建议237

第一节 问题237

第二节 建议238

参考文献243

附件一 参加《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研究的专家名单245

附件二 《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课题各专题研究报告目录及编写人名单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