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学明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4113054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20世纪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引论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的现代演进1
第一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14
第一节 民族性与现代性:观察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双重视角14
一、问题的提出:民族性与现代性14
二、什么是民族性?什么是文学的民族性?17
三、什么是现代性?什么是文学的现代性?24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多重内涵35
一、民族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性36
二、民族主义:政治层面的民族性41
三、民族文学:审美层面的民族性47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多元风貌52
一、文学精神的现代重建52
二、文体形式的现代开拓62
三、文本意识的现代觉醒68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现代演进的内在张力75
一、守成与革新:文学观念的新旧分歧76
二、互补与同构:政治对文学的外部冲撞80
三、高雅与通俗:接受主体的审美差异86
第二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双重变奏91
引言91
第一节 民族性退守与现代性觉醒——20—30年代人文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96
一、五四文学与人文主义精神98
二、传统文化与人文主义的冲撞103
三、30年代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108
第二节 现代性张扬与民族性回归——30—4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的激荡115
一、民族主义——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缘起115
二、启蒙与救亡: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学的现代主题119
三、现代性张扬:民族主义在抗战文学中的激情显现123
四、抗战文学与民族性回归129
第三节 民族性喧哗与现代性沉寂——50—70年代社会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学的整合134
一、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渊源134
二、政治革命对50—70年代中国文学的整合137
三、民族性喧哗: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表征145
四、现代性沉寂:政治革命思潮对文学主题的覆盖149
第四节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建构——8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学的多元风貌154
一、朦胧诗:现代主义的文学先声155
二、现代派小说的多元流向160
三、寻根文学:民族文学的现代重建169
第三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重建的艺术实践177
第一节 鲁迅:面向世界的民族作家177
一、启蒙主义:鲁迅创作的文艺思想178
二、悲观主义:鲁迅文学活动的哲学底蕴183
三、拿来主义:鲁迅小说的艺术风貌187
第二节 老舍与沈从文:民族文学重建的艺术大师195
一、民族文化的浸润与滋养196
二、民族生活的风俗画师199
三、民族精神的理性反思202
四、民族文学的审美创造206
第三节 曹禺:《雷雨》现代性主题的多重内涵211
一、新与旧:人道主义与专制主义的激情碰撞212
二、情与欲:精神分析学说的巧妙融入214
三、生与死:现代生命哲学的独特思考217
第四节 张爱玲: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再论张爱玲的小说艺术221
一、无法抹去的传统印记221
二、不可抵御的现代诱惑226
三、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229
第五节 韩少功:民族历史的语言承载——《马桥词典》对民族苦难的文化反思234
一、马桥方言中的儒家文化235
二、马桥方言中的道家文化237
三、马桥方言中的佛教文化239
四、马桥方言中的文化融合241
第六节 喧哗与骚动——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的现代性追求244
一、文学理念的现代性:现实主义精神的恢复245
二、文体审美的现代性:大学生诗歌的审美意象250
三、文学活动的现代性:走向民间的诗歌运动255
参考文献261
后记266
热门推荐
- 2444062.html
- 2968607.html
- 547066.html
- 3636442.html
- 3904829.html
- 1758815.html
- 3497847.html
- 805645.html
- 234785.html
- 31196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7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0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5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0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9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4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7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