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稻栽培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水稻栽培
  • 湖南农学院编;刘鑫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204·147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稻栽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水稻生产的概况1

二、我国水稻的分布4

第二章 稻的形态特征8

一、根8

二、茎10

三、叶12

四、穗和花14

五、谷粒和米粒16

第三章 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与分类17

一、我国栽培稻种的起源17

二、我国栽培稻种的分类19

第四章 稻的生长和发育25

一、稻的生育期25

(一)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25

(二)水稻生育期变化与品种“三性”的关系28

(三)品种生育期与积温的关系35

(四)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7

二、稻的生长发育过程39

(一)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39

(二)叶的生长42

(三)分蘖45

(四)茎的生长51

(五)根的生长54

(六)稻穗的发育57

(七)抽穗开花68

(八)结实成熟71

第五章 稻田栽培制和品种搭配74

一、稻田栽培的各种方式74

(一)复种与间作、混作、套作74

(二)轮作与连作76

二、湖南省稻田改制的过程及近况79

(一)稻田改制的过程79

(二)稻田复种制的类型80

(三)稻田改制的特点83

(一)用地与养地结合的必要性85

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辩证关系85

(二)用地与养地结合的可能性86

(三)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经验88

四、各种复种制的品种搭配90

(一)正确处理好有关品种搭配的局部与全局的关系90

(二)品种搭配方法91

第六章 稻田整地与施基肥96

一、水稻对土壤环境的要求96

(一)水稻生育与土壤水分96

(二)水稻生育与土壤养分98

二、稻田整地103

(一)整地的作用103

(二)稻田的深耕与土壤熟化105

三、基肥的施用108

(一)水稻吸收养分的一般情况108

(二)水稻的施肥量113

(三)基肥的比重和施用方法116

第七章 培育壮秧120

一、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21

(一)水分121

(二)温度122

(三)氧气123

(四)光照124

(一)种子准备125

二、育秧技术125

(二)浸种催芽127

(三)育秧131

(四)烂秧原因及其防止办法142

第八章 移栽与合理密植145

一、移栽145

(一)移栽期145

(二)移栽质量147

(三)划行拉绳插秧147

二、合理密植148

(一)合理密植的生理基础149

(二)水稻群体结构的调节及密植规格157

一、返青分蘖期的看苗诊断方法和田间管理161

第九章 早稻看苗诊断和田间管理161

(一)返青分蘖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62

(二)返青分蘖期的看苗诊断方法166

(三)返青分蘖期的田间管理172

二、幼穗发育期的看苗诊断方法和田间管理181

(一)幼穗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82

(二)幼穗发育期的田间诊断内容187

(三)幼穗分化发育期的田间管理192

三、抽穗结实期的看苗诊断和田间管理198

(一)开花结实的内、外条件与空秕粒形成的关系198

(二)抽穗结实期的田间诊断方法212

(三)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218

(一)气候条件222

第十章 连作晚稻栽培特点222

一、湖南省连作晚稻的自然条件222

(二)土壤条件224

二、连作晚稻的生育特点和品种特性226

(一)连作晚稻的生育特点226

(二)各类品种的主要特性227

(三)各类品种的安全齐穗期230

三、连作晚稻的主要栽培技术231

(一)适时播种,掌握秧龄231

(二)培育分蘖壮秧234

(三)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