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邹统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8517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26页
- 主题词:旅游点-旅游资源-资源开发-高等学校-教材;旅游点-管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1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1
第一节 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1
目录1
序:旅游研究十五载1
第一节 从集成转向创新,从传播走向咨询,从异域迈向本土1
一、集成的经历2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2
二、创新的尝试3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经营遭遇的挑战4
一、经济开发型景区: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5
二、资源保护型景区:开发与保护之争6
三、未来的构想:从旅游管理向休闲学与体验经济转移6
第二节 方法论:跨越大峡谷的桥梁7
二、交换分析法8
三、景点公司上市之争8
一、历史进化法8
三、功能主义方法9
四、比较分析方法9
一、周廷儒院士10
四、理论上的挑战10
第三节 研究旅途中的灯塔10
二、费孝通先生10
一、旅游体验论11
第三节 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旅游体验论与可持续发展观11
三、吴正平老师11
四、朱卓任(Chuck Y.Gee)院长12
五、周三多教授13
七、金元老者14
六、徐二明老师14
一、桑——蚕——丝哲学15
第四节 个人研究哲学15
二、自我否定机制与科研的“四化”16
二、可持续发展观16
四、服务天下之精神17
三、快乐体验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20
一、目标21
二、管理理念21
第四节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21
三、治理模式22
四、项目配置原则23
五、景区布局:最适人居环境理念26
六、资源管理方式:梯度开发、循环利用、合理加减26
七、社区参与和旅游扶贫:中国特色的景区功能29
八、景区服务:亲切感的源泉30
九、价值链管理31
十、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三种选择32
第一节 大众旅游开发34
一、背景34
第二章 旅游开发思想的演变34
二、大众旅游开发模式37
第二节 可持续旅游开发39
一、可持续发展39
二、可持续旅游41
第三节 体验旅游开发45
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45
二、体验旅游46
三、理论发展48
四、体验旅游开发模式50
一、可持续旅游概念产生的背景5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53
第三章 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53
二、可持续旅游的概念54
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54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结构55
一、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分析56
二、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57
三、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相互作用58
第三节 承载力管理59
一、旅游景区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59
二、旅游景区承载力效用分析60
三、旅游景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61
四、旅游景区承载力的确定64
一、旅游景区功能分区模式探讨65
第四节 功能分区65
二、同心圆式景区功能分区模式67
第五节 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68
一、公平性原则68
二、可持续性原则70
三、共同性原则72
第六节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73
一、加强宣传教育73
二、注重长远规划75
三、寻求多方支持78
四、依靠科学技术80
五、挖掘文化内涵81
六、健全法律体系84
第七节 生态旅游86
一、生态旅游的兴起86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88
三、生态旅游的内涵89
四、生态旅游的几种常见形式90
第四章 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93
第一节 旅游社会影响研究概述93
一、旅游影响研究的脉络93
二、旅游社会影响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94
三、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目标95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96
一、目的地的人口结构与职业96
二、对目的地文化和遗产的影响97
三、社会准则的改变99
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02
第三节 旅游对景区的社会影响机制102
一、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作用机制——社区居民102
二、居民对旅游的态度的“生命周期”104
三、影响居民对旅游态度的因素108
第四节 旅游景区开发的社会影响调控110
一、旅游承载力110
二、犯罪的预防112
三、文化的保护112
四、社区参与113
五、教育114
一、旅游的本质116
第一节 旅游体验的本质116
第五章 游客体验的塑造116
二、体验的含义117
三、体验的模式和真实性118
第二节 游客的心理需求120
一、两个自我120
二、“两求”心理121
第三节 游客体验的类型124
一、娱乐124
二、教育125
三、逃避126
四、审美127
第四节 体验的塑造与强化129
五、移情129
一、体验主题化130
二、以正面线索强化主题印象131
三、淘汰消极印象132
四、提供纪念品133
五、重视感观刺激134
第五节 景区项目设计原则134
一、差异性135
二、参与性135
三、真实性136
四、挑战性137
一、景区产品的概念138
第一节 产品的概念与类型138
第六章 旅游景区产品创新138
二、景区产品的类型140
第二节 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141
一、景区产品创新的理论基础141
二、景区产品创新的现实需求143
第三节 产品创新的方向和原则145
一、景区产品创新的方向145
二、景区产品创新的原则146
第四节 产品创新过程147
一、分析现状,确定问题147
一、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150
第五节 产品创新的方法与途径150
三、实施方案,评价修正150
二、收集意见,筛选方案150
二、景区产品开发的途径158
第六节 无锡太湖影视城的产品创新161
一、历史演变161
二、坚持特色的创新163
三、创新要提升文化164
四、创新要持续不断165
第七章 旅游景区选址与布局167
第一节 旅游景区的选址167
一、旅游景区选址的标准与条件167
二、中外旅游景区选址的实践169
一、土地利用规划程序170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程序与布局原则170
二、旅游景区布局原则171
第三节 风水:天人合一的最适人居环境理念173
一、风水的起源173
二、理想风水模式176
三、最适人居环境177
第四节 典型布局形式与原则179
一、几种典型布局形式179
二、聚集效应180
三、承载力的参数181
第五节 功能分区184
一、美国与加拿大分区管理的实践185
二、省市县旅游分区187
三、旅游度假区分区188
四、国家公园分区189
第八章 旅游景区营销191
第一节 概述191
一、影响旅游景区营销的因素191
二、旅游景区营销的实施193
第二节 旅游景区形象策划194
一、旅游景区形象的研究意义194
二、旅游景区感知形象的形成195
三、旅游景区形象的构成要素196
四、旅游景区形象策划198
一、开展品牌经营的意义207
第三节 旅游景区品牌塑造207
二、品牌的定位209
三、旅游景区品牌的推广211
四、旅游景区品牌的维护与管理213
五、旅游景区的品牌创新216
第四节 旅游景区节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219
一、节事活动的含义及作用219
二、我国旅游景区开发节事活动的现状221
三、旅游景区节事活动的组织和管理222
第九章 旅游景区规划229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相关概念229
二、旅游规划230
一、旅游景区规划的相关概念230
第二节 规划思想的演变与悖论233
一、规划思想的演变:从编制蓝图到动态系统规划233
二、规划的经济学诠释235
三、规划的悖论236
第三节 旅游景区规划流程237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的发展趋势242
一、传统规划与现代规划的差异243
二、可持续旅游规划244
三、旅游景区规划的生态设计伦理244
第五节 旅游景区要素规划246
一、旅游项目规划246
二、旅游设施配置247
三、娱乐活动安排251
第六节 区域、目的地与景点层次规划的差别252
一、区域旅游规划252
二、目的地层次的规划256
三、景点规划257
第十章 自然保护区开发与管理261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261
一、加拿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模式261
二、对中国保护区建设的启示263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264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264
二、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265
三、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体系266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与管理268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意义268
二、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划分与旅游开发269
三、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原则、问题及对策270
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保障措施273
一、政策保障273
二、人才保证273
三、资金保障274
四、管理保证274
第五节 外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经验借鉴275
一、美国自然保护区管理276
二、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区管理278
三、英国自然保护区管理281
四、法国的自然保护区及国家公园282
五、日本的自然保护区管理283
六、泰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管理283
第十一章 主题公园的经营与管理285
第一节 主题公园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285
一、定义和分类285
二、发展历程286
第二节 区位选择291
一、影响因素291
二、区位导向292
二、主题公园成败的关键因素294
第三节 主题确定和产品创新管理294
一、主题选择294
三、产品创新管理概念296
四、创新实践297
第四节 市场营销299
一、营销方式299
二、主题活动营销300
三、网络营销305
四、品牌营销管理306
第五节 经营策略的发展趋势307
一、旅游度假区的含义及其特征309
二、旅游度假区的类型309
第一节 旅游度假区的分类309
第十二章 旅游度假区开发与管理309
第二节 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历程310
一、温泉旅游度假区311
二、海滨旅游度假区温泉旅游度假区311
三、滑雪旅游度假区313
四、四季型旅游度假区313
第三节 旅游度假区的选址314
一、旅游度假区选址的资源条件314
二、旅游度假区选址的区位条件315
三、区位选择因素的权衡316
一、度假区的竞争优势来源317
第四节 旅游度假区开发与管理317
二、旅游度假区的经营与管理319
第五节 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320
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产生320
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初期出现的问题322
三、2001年后我国国家旅游度假区角色的转变323
第十三章 世界遗产管理体系325
第一节 世界遗产概述325
一、世界遗产的概念及评选标准325
二、世界遗产的特征327
第二节 世界遗产管理理念328
一、管理的目标任务328
二、管理的理念329
三、管理的基本方法331
第三节 世界遗产管理模式和经营体制332
一、管理模式332
二、经营体制336
第四节 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关系339
一、关于开发与保护的关系339
二、关于遗产地开发与保护的管理问题341
第五节 案例——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管理346
一、管理目标346
二、保护管理机构346
三、管理措施347
第一节 概述351
一、风景名胜区等级的划分及管辖351
第十四章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351
二、风景资源的功能352
三、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战略目标354
第二节 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354
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355
二、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356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357
四、规划战略目标358
五、规划理念与技术路线358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361
一、经营的目标与功能361
二、风景名胜区产权问题361
三、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利用363
四、统一管理365
第四节 资源保护367
一、风景名胜区保护的一般理念368
二、自然资源的保护369
三、人文资源的保护371
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373
第十五章 森林公园开发与管理376
第一节 森林公园性质与功能376
一、森林公园的概念376
二、森林公园的性质377
三、森林公园的功能378
一、森林公园开发规划原则380
第二节 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管理380
二、森林公园开发规划的内容383
第三节 森林公园的组织管理387
一、组织机构的模式388
二、森林公园组织设置中的问题389
三、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管理391
第四节 森林公园产品开发与资源保护393
一、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393
二、森林旅游对资源的影响394
三、森林公园的资源保护397
附:《森林公园管理办法》400
一、文物资源的范围及其分类403
第一节 历史文物景区概况403
第十六章 历史文物景区管理体系403
二、历史文物类景区的分类405
三、我国文物类景区的发展现状407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发与管理409
一、我国的历史文物管理体系409
二、历史文物景区的开发管理413
第三节 博物馆的管理419
一、博物馆经营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419
二、博物馆的市场开发421
三、博物馆的展示422
四、博物馆的宣传促销423
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及分类424
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与管理424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425
三、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管理427
第十七章 国外旅游景区管理的经验借鉴430
第一节 美国的国家公园——以黄石公园为例430
一、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430
二、美国的国家公园管理局432
三、黄石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综述433
第二节 日本的自然公园——以广岛中央森林公园为例439
一、日本的公园分类体系439
二、日本的《自然公园法》440
三、广岛中央森林公园443
四、对日本自然公园的评价445
第三节 西班牙的毕堡——一个建筑带动一个城市的复兴446
一、背景资料446
二、创造性的衔接:“古根汉姆毕堡”之建筑447
三、建筑推销城市447
四、毕堡——成功的城市旅游经济复兴模式448
第四节 南非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旅游业造就的社区受益体系450
一、南非旅游业概况450
二、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概况451
三、尼加拉私人狩猎保护区使当地社区受益451
第五节 厄瓜多尔的生态旅游——以加拉帕哥斯群岛为例452
一、厄瓜多尔——生态旅游的先行者452
二、加拉帕哥斯群岛生态旅游模式453
一、巴厘岛概况458
第六节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游度假的天堂458
二、巴厘岛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分析459
第七节 尼泊尔的国家公园——以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为例461
一、蓬勃发展的国际旅游业461
二、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462
第八节 肯尼亚旅游业的发展经验——以马赛马拉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为例464
一、肯尼亚旅游业发展概况464
二、肯尼亚的经验:发展以当地居民(社区)为出发点的生态旅游464
三、马赛马拉保护区实例466
四、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分析467
第一节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三个阶段470
一、粗放开发阶段470
第十八章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经验及教训470
二、规划开发阶段471
三、创新开发阶段472
第二节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474
一、管理体制的局限性474
二、环境污染与破坏475
三、市场定位泛化479
四、景区开发与管理中的认识误区480
五、景区安全隐患482
第三节 中国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中的争议483
一、旅游景区公司上市的争议483
二、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争议486
后记490
热门推荐
- 2826932.html
- 3511763.html
- 2316011.html
- 3256211.html
- 905358.html
- 1607159.html
- 1904527.html
- 121723.html
- 164273.html
- 3192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06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4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43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6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9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3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4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