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亚文化与教育演进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群,陶双彬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ISBN:753823365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亚文化与教育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3
一、文化与亚文化、外来文化3
二、教育与教育演进12
第二节 先决条件:中国文化的开放机制与包容性15
一、民族融合与传统文化的形成16
二、大一统政策与文化开放机制18
第三节 融入与催生:影响中国教育演进的各种主要亚文化综述21
一、外来宗教文化22
二、西学25
三、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27
四、马克思主义学说28
第二章 宗教文化的传入与传统教育的发展与成熟31
第一节 佛教作为独立教育体系的发展34
一、佛教传入与佛教教育活动的出现35
二、佛教的兴起与经团教育、寺院教育的繁荣37
第二节 佛教在社会教育领域的作用40
一、佛教传入与佛教作为教育统治术41
二、佛教中国化后对普通民众的教化作用47
第三节 佛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58
一、四学馆中的佛教教育59
二、佛教寺院教育对书院教育的影响62
第四节 佛教与宋代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66
一、佛教信仰与理学虔信教育69
二、佛教修行与理学道德积累践行教育75
三、宗教体验与理学的“存诚”、“主敬”教育80
四、佛教禁欲主义与理学教育中对“欲”的认识83
第五节 外来宗教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进程的影响86
一、佛教对我国藏族地区教育进程的影响87
二、佛教对蒙古族地区教育进程的影响97
三、伊斯兰教传入与回族地区经堂教育的出现99
第六节 基督教对中国教育进程的影响103
一、基督教对中国社会教育的影响104
二、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教育的影响126
第三章 西学的传播与传统教育的裂变143
第一节 西学传播对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思潮的影响144
一、重视数学教育的思想倾向148
二、追求“会通”与“超胜”、鼓励创新的教育思想153
三、注重实践验证与科学实验的教育思想155
第二节 西学传播对教育制度近代化的影响161
一、早期欧美学校制度的介绍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的理论奠基162
二、西方近代学校制度的移植与晚清洋务学堂的设立167
三、西学传播与维新到新政时期的教育制度改革177
第三节 西学传播对教育内容近代化的影响190
一、教会学校西学课程的开设与西学的传播191
二、西学传播与洋务学堂课程设置193
三、西学传播与维新、新政时期课程设置197
第四节 西学传播与近代女子教育的演变201
一、教会学校与中国女子教育肇端201
二、以《申报》为例看西学传播对女子教育观念的影响205
三、西学传播与维新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208
四、西学传播与清末女子教育制度的确立210
第五节 西学传播与近代婴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212
一、传教士对中国婴幼儿教育的建议215
二、西学传播与维新教育家的婴幼儿教育思想218
三、西学传播与新政时期婴幼儿教育上的新变化225
第六节 西学传播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领域的新变化232
一、西学传播与社会教育思想的演变232
二、西学传播与近代中国报业的出现与发展236
三、西学传播与西书翻译及出版机构的发展240
四、西学传播与图书馆、博物院等公共教育设施的出现245
第四章 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传入与教育的现代化倾向257
第一节 进化论学说的流变与教育国民改造功能的凸显258
一、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教育思想263
二、梁启超的“新民”教育思想267
三、尚武与军国民教育思想271
第二节 西方现代民主思想的传播与教育民主化改革275
一、普及义务教育的倡行278
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的展开279
三、女子教育的推行280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282
第三节 西方现代科学的传播与科学教育思潮284
一、西方科学的传播与近代科学教育的萌芽285
二、西方现代科学的传播与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286
第四节 西方自由精神的传播与个性主义教育思潮290
一、西方自由精神的传播与近代自由主义的发端291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与个性主义教育的勃兴292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教育的新生30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契合304
一、知识分子的救国传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道路的选择304
二、民本思想传统与工农启蒙教育307
三、传统大同学说与共产主义理想311
四、和谐发展的教育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31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启蒙315
一、对教育与社会改造的辩证认识318
二、对教育本质的初步认识323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24
四、对新教育培养目标的认识327
第三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329
一、关于教育的上层建筑的本质330
二、关于教育的生活起源说331
三、教育与革命的关系332
四、对“新教育”理论的建构与描述333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与其它教育思潮的分化转轨336
一、社会主义学说与孙中山民生教育思想336
二、工读教育思潮的形成与转轨340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倾向34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346
一、教育为工农劳苦大众服务347
二、教育为民族救亡服务348
三、重视科学与科学教育349
结语353
一、文化开放、交融机制是教育繁荣的重要前提条件353
二、儒学借鉴宗教与其对新教育的启示356
三、重新认识西方文化对今日教育的影响359
四、加强教育相对独立性,突出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62
五、对外来文化的选择要力戒急功近利的做法364
六、对“教育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一致性的认识366
参考文献369
后记379
热门推荐
- 315072.html
- 2846275.html
- 3808037.html
- 464630.html
- 162298.html
- 278935.html
- 1344680.html
- 764875.html
- 3323393.html
- 12713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9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5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2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4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20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1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10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8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