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启超和中国现代文化思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易鑫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982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梁启超和中国现代文化思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上编 梁启超思想漫论3
第一章 梁启超的文化性格3
一、文化性格略论3
二、梁启超的文化性格特点5
(一)“学而不厌”地追求新思潮6
(二)梁启超的应变观8
(三)梁启超关爱后学不护短10
(四)梁启超的英雄观12
(五)梁启超的宗教观16
(六)梁启超的成败观21
(七)梁启超的生死观31
第二章康、梁师徒俩的矛盾关系35
一、学海堂的高才,十七岁的举人36
二、梁举人居然拜康秀才为师了38
三、万木草堂讲学的创新意义40
四、康、梁学术上的分歧43
五、保皇派内部的革命倾向46
六、在复辟和反复辟斗争中53
七、寿文和祭文69
第三章 梁启超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矛盾关系73
一、“如实知见”画出历史运动整体印象73
(一)孙中山论“三民主义”76
(二)孙中山驳“瓜分说”“幼稚说”“躐等说”77
(三)孙中山论中国“不会被瓜分”“地价法问题”“五权分立”宪法等问题78
(四)胡汉民论“民报”六大主义80
(五)陈天华论不学“日本君主立宪”80
(六)朱执信论“满洲不能立宪”81
二、梁启超驳议之一——《开明专制论》82
三、梁启超驳议之二——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91
第四章 梁启超和袁世凯的矛盾关系97
一、归国和设想97
二、在“政党政治”潮流中浮沉107
三、“倒袁”斗争的前后122
第五章“依据西学,批判中学”思维逻辑的历史功过143
一、首倡者——严复143
二、梁启超的推广运用和发挥150
三、“依据西学,批判中学”思维逻辑的历史功过162
第六章 梁启超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徘徊169
一、“政才”“艺才”与振兴国家民族的关系169
二、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及中国学术的弊病172
三、梁启超“欧游”和回归中国文化180
第七章 梁启超的民主主义思想192
一、“西学”滋长了梁启超的民主主义思想192
二、民主主义的历史观195
三、民主主义的社会批评203
第八章 梁启超对中国民族性的探讨210
一、地域和中国民族性的关系210
二、中国民族性在民族融合中显示出优点和不足214
第九章 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223
一、从时事变幻中揭露中国国民性弱点223
二、从专制制度、内乱等方面揭露中国国民性弱点232
三、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国民性优点240
第十章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和关爱后学247
一、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几个要点247
(一)为学首在立志247
(二)教育的宗旨和道德标准247
(三)“官学”体制和学问的矛盾249
(四)“美式教育”和“精神饥荒”252
(五)“趣味教育和教育趣味”254
二、热心办教育 关爱后学256
第十一章 梁启超学术研究的内容和特点274
一、更新研究方法 获取新的认识275
二、对中国文化思想的综合性研究285
(一)从源头上揭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弊病286
(二)对上古至秦统一中国历史变迁作了综合考察288
(三)《儒家哲学》对儒家思想演变的总结分析297
三、《儒家哲学》给我们的启发329
(一)儒家思想有哪些可取的成分?329
(二)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主要贡献330
(三)秦汉以后儒学演变的模式338
四、对先秦诸子政治思想的综合研究339
五、对中国文化思想的综合研究349
六、解开中国古代思想被扭曲的“扣”351
(一)二十世纪以来“解扣”的意向351
(二)几位大师的“尧舜禅让”说和驳议354
(三)顾颉刚“解扣”的理论主张364
(四)“禅让”说是怎么产生的?365
(五)“禅让”说和中国文化思想370
第十二章 梁启超和“诗界革命”379
一、“诗界革命”的实践和理论主张379
二、对《尝试集》和白话诗的评论382
第十三章 梁启超和“小说革命”387
一、“小说革命”的背景387
二、梁启超的“小说革命”主张390
三、梁启超的社会批评和晚清小说的关系398
第十四章 梁启超的散文402
一、梁启超的散文主张402
二、梁启超散文发展状况405
(一)《变法通议》前后的散文405
(二)《自由书》及其他散文409
(三)《新民说》及其他散文416
(四)“倒袁”文章和《欧游心影录》425
下编 梁启超对后继者的影响433
第十五章 五四文化革命和梁启超433
一、梁启超倡导的文化革新和五四文学革命联系紧密434
二、关于文学形式的革新436
三、关于文学内容的更新437
第十六章 胡适和梁启超445
一、少年胡适崇拜梁启超和后来的学术道路445
二、胡适投师后,梁、胡的交谊448
第十七章 鲁迅和梁启超459
一、对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现状的分析459
二、关于“破坏主义”460
三、关于外来“新名词”被曲解和利用的问题461
四、关于“希望”和“失望”463
五、如何看清现实人生的“真实”问题465
六、关于“通悟”和导致偏狭见解465
七、《药》里夏瑜的话的含义467
八、关于中国民族性国民性缺点的探讨及《阿Q正传》468
九、鲁迅“批孔反儒”略论473
第十八章 毛泽东和梁启超477
一、少年毛泽东崇拜梁启超477
二、毛泽东著作掩映了梁启超影响的痕迹480
三、毛泽东诗词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佳作484
后记491
热门推荐
- 2115323.html
- 812261.html
- 3271075.html
- 3667690.html
- 2736781.html
- 2903729.html
- 3636466.html
- 733212.html
- 1261509.html
- 1596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6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60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7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4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52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6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81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3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