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 上
  • 张俊彪,郭久麟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ISBN:978988823638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中华二十世纪文学简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3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概述3

第二章 中国二十世纪社会革命与文学发展10

第三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16

第四章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成就及其影响24

第二篇 中国二十世纪小说发展史37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概观37

第二章 中国小说的新里程碑44

第一节 小说功能观念的嬗变与鲁迅小说标示的方向44

第二节 郁达夫的个人化小说45

第三章 1920—1940年的小说洪流47

第一节 小说创作概况47

第二节 茅盾、老舍、巴金的小说创作51

第三节 沈从文的小说追求57

第四章 1940年代:现实主义河流的狭窄化60

第一节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创作的低谷60

第二节 解放区的通俗化小说63

第五章 1950—1978年代的小说流向67

第六章 新时期小说大潮73

第一节 现实主义思潮与小说家群落73

一、反思当代历史的作家群73

二、乡土小说家群99

三、知识青年小说家群116

四、蒋子龙等描写中国第一波变革的小说家群131

五、女性小说家群134

六、都市小说家群143

七、军旅小说家群151

第二节 探索小说写法的作家们154

第七章 九十年代的小说新变局162

第一节 社会变化与文学演变162

第二节 官场小说的兴起164

第三节 历史小说的繁盛168

第四节 写实小说的新潮头175

第五节 另类作家王小波、陈染185

第六节 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的成熟188

第八章 编辑与评论194

第三篇 中国二十世纪诗歌发展史199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诗歌发展概述199

第一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现实主义潮流199

第二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浪漫主义潮流202

第三节 二十世纪新诗的现代主义潮流203

第二章 新诗的奠基206

第一节 “诗界革命”概述206

第二节 新诗拓荒者——胡适208

第三节 新诗奠基者——郭沫若209

第四节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徐志摩210

第五节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冯至211

第六节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213

第七节 中国诗歌会诗人——蒲风215

第三章 新诗的拓展217

第一节 三十至四十年代诗歌发展概述217

第二节 伟大时代的歌手——艾青219

第三节 农民诗人——臧克家、田间221

第四节 新型叙事诗人——李季223

第五节 七月诗派的特色及其成就223

第六节 九时诗派的特色及其成就226

第四章 建国初期的诗歌230

第一节 老诗人的新作231

一、郭沫若231

二、胡风231

三、臧克家231

四、田间232

五、徐迟232

六、冯至233

七、何其芳233

第二节 新诗人的成长233

一、战火中涌现的诗人——未央、张永枚233

二、西南边陲的军旅诗人——公刘、白桦234

三、蜀中诗人——雁翼、梁上泉、傅仇235

四、和平建设时期的歌手——邵燕祥、张志民236

五、苏皖诗人——严阵、沙白237

第三节 杰出的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238

第四节 优秀的抒情诗人——闻捷、李瑛241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诗歌243

第六节 天安门诗歌245

第五章 新时期诗歌246

第一节 新诗的复苏——李瑛、雷抒雁、骆耕野、张学梦246

第二节 归来的诗人——艾青、公木、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249

第三节 朦胧诗人——舒婷、顾城、北岛、杨炼、江河252

第四节 新边塞诗人——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256

第五节 八十年代后期的诗潮与代表诗人258

一、后朦胧诗人——海子、骆一禾258

二、知识分子写作——西川、王家新260

三、第三代诗人——韩东、于坚、李亚伟260

四、女性写作——翟永明262

第六节 二十世纪的新古体诗263

一、毛泽东263

二、陈毅265

三、柳亚子265

四、赵朴初266

第四篇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史269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概述269

第二章 现代散文的期待274

第一节 晚清散文的文化基点274

第二节 梁启超与新文体——报章体277

第三节 辛亥时期的革命文体278

第四节 南社:文言向白话的过渡280

第三章 现代散文的崛起282

第一节 鲁迅:现代散文的奠基者282

一、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旗手282

二、鲁迅的杂文283

三、鲁迅的散文284

第二节 周作人:名士情怀及隐逸风格285

第三节 流派纷呈的散文态势286

一、朱自清等人的写实主义作品287

二、郁达夫等人的浪漫主义写作289

三、以冰心为代表的女性写作293

第四节 左联时期的多元并进294

一、左翼文学294

二、京派散文296

三、自由主义作家的散文297

第五节 沦陷区和上海“孤岛”的散文297

一、沦陷区的散文创作298

二、上海“孤岛”的散文创作299

第六节 “国统区”和“大后方”的作家群302

第七节 解放区的散文新风气304

第四章 现代散文的曲折发展307

第一节 朝鲜战地散文和农村乡土散文307

一、朝鲜战地散文307

二、社会建设散文308

三、农村乡土散文309

第二节 酿造生活的作家310

第三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312

第四节 对社会矛盾的多层探索314

第五章 新时期散文的突破与发展316

第一节 巴金的《随想录》及其冲击波316

第二节 由“说真话”到“写人生”318

第三节 民族文化精神的探求320

第四节 金克木、张中行、季羡林的学者情怀322

第五节 地域和乡土散文的多样风致324

第六节 女性心灵的广阔天地326

第七节 散文研究的多方开拓329

第五篇 中国二十世纪报告文学发展史333

第一章 中国二十世纪报告文学概述333

第一节 中国报告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333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主要成就与存在问题343

一、主要成就343

二、存在的问题347

第三节 中国报告文学的渊源349

第二章 中国报告文学的产生与发展353

第一节 梁启超等的报告文学354

一、叙写人生经历354

二、反映社会重大事件355

三、报道社会事件与人物的观感356

第二节 茅盾、朱自清、谢冰莹等的报告文学357

一、报告政治运动357

二、反映社会变革358

第三章 报告文学的繁荣360

第一节 阿英、茅盾等的报告文学361

一、早期的报告文学作品汇编361

二、茅盾对报告文学的奉献361

三、人物报告362

第二节 报告文学趋向成熟363

一、夏衍的丰碑363

二、宋之的的创新364

三、萧乾的花环364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繁荣365

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激烈鏖战的时代风云扩大了报告文学的视野365

二、报告文学追寻着红军的足迹在进步366

三、报告文学在谱写抗日战争军魂中发展367

四、报告文学从为抗日战争的英雄谱写赞美诗篇中走向繁荣368

五、报告文学在揭露鞭笞民族败类的卖国罪恶中日趋丰富精彩370

六、报告文学为抗日将领竖起了不倒的英雄丰碑370

七、报告文学暴露日本强盗的侵略本性371

八、报告文学揭示出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既合作又摩擦的实况371

第四节 评论家及代表作品372

第四章 报告文学落潮期的跌宕前进376

第一节 报告文学渐入低潮377

一、周立波的“五反”报告文学377

二、魏巍等的英雄报告文学377

三、社会问题报告文学379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沉寂380

一、报告文学的总体萎靡380

二、报告文学的几枝独秀381

第三节 评论家及其代表作383

第五章 报告文学的辉煌385

第一节 转型期的报告文学386

一、徐迟、陶斯亮的报告文学386

二、黄宗英、陈祖芬的报告文学388

三、理由的报告文学390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春天391

一、柯岩的报告文学391

二、乔迈的报告文学391

三、孟晓云的报告文学392

四、苏晓康的报告文学392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辉煌393

一、战争题材报告文学393

二、历史题材报告文学394

三、反思民主与法制的报告文学395

四、反映经济建设的报告文学395

五、反映社会问题的报告文学396

第四节 评论家及其作品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