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术语解码 比较美学与艺术批评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术语解码 比较美学与艺术批评
  • 支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0422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比较美学-研究;艺术评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术语解码 比较美学与艺术批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当代美学1

第一节 朦胧1

一、词源学追溯1

二、文本中心论3

三、文本语义结构的多重性6

四、朦胧:从隐喻、张力、悖论、反讽到多层结构9

第二节 仿像13

一、大背景解说13

二、“仿像”与“表征危机”15

三、“仿像”对“真实”的逼真再现和精确复制17

四、“仿像先行”与“超真实”20

五、“仿像”文化与“超美学”23

结语28

第三节 符号自指29

一、结构主义与新批评29

二、语言活动六因素与符号自指32

三、对“语言学帝国主义”的反抗36

第四节 文学性38

一、概说38

二、形象性39

三、情感性43

四、审美性47

五、符号性52

结语57

第五节 艺术生产57

一、背景解说57

二、艺术性质的变化及其表现59

三、艺术性质变化之因——后现代境遇61

第六节 反本质主义64

一、关于“反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建构还是解构?64

二、关于中国文艺学知识生产的根本问题:“本质主义”还是“威权主义”?70

三、关于“知识社会学”方法:知识还是碎片?72

第二章 东方美学79

第一节 东方美学79

一、东方美学的概念及其文化学背景80

二、东西方文论与文化的根本差异84

三、东方美学话语的异质性特征与东方美学话语的重建87

第二节 内游93

一、概说93

二、“内游”作为审美体验的实质94

三、“内游”说的理论渊源及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96

第三节 神韵98

一、“含蓄蕴藉”的意境论99

二、“清远简淡”的风格论101

三、“伫兴而就”的创作论103

第四节 格调104

一、“温柔敦厚,斯为极则”的政教观104

二、气势恢宏、雄健浑厚的风格观106

三、注重格律声调的文学技巧观107

第五节 性灵108

一、“诗由情生”的抒情表现论109

二、“诗成于天”的天才与灵感的创作论110

第六节 肌理112

一、“言之有物”的义理内容113

二、“言有序”的诗歌文理方法114

第七节 失语症116

一、“失语症”的提出及其理论前提与两重内涵116

二、“失语症”的展开及其相关争论120

三、“失语症”理论背景及其所切中的深层次理论问题127

第八节 创造性遵从主义132

一、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文献的熟悉度:创造性遵从主义之一133

二、知识结构的体系性与系统化:创造性遵从主义之二136

三、文艺学知识生产的民族化:创造性遵从主义之三141

四、文艺学知识生产的世界感:创造性遵从主义之四144

第三章 比较美学147

第一节 第三次危机147

一、对比较文学进行的“系统性”限制148

二、对比较文学的“文学性”限制149

三、“跨文化”限制和“西方中心主义”、“新殖民主义”倾向150

第二节 双向阐发153

一、双向阐发的概念153

二、双向阐发的五种研究范式157

三、双向阐发的研究原则164

第三节 异同比较167

一、异同比较的特征167

二、异同比较的方法170

第四节 对话理论177

一、对话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178

二、不同话语与共同话题179

三、不同话语与共同语境182

四、话语互译中的对话186

五、范畴交错与杂语共生189

第五节 话语融汇192

一、话语融汇的内涵192

二、话语融汇的五种途径与具体方法193

第六节 话语变异205

一、语境变迁与功能变异206

二、结构本体与作家研究210

三、具体化与接受美学214

第七节 仿真叙事217

一、仿真叙事与中西语境218

二、表征危机:中国新时期文学“真实观”的历史变动221

三、“去现实主义”写作:仿真叙事的基本特征224

第四章 艺术批评227

第一节 灾难文学227

一、灾难写作的危机227

二、灾难写作危机的原因231

三、命运书写:西方后形而上学思想的启示233

第二节 巴金批评史237

一、政治批判238

二、人文批评239

三、审美批评241

四、文化批评243

第三节 新纪实小说251

一、历史还原252

二、元叙述255

三、文体混杂257

第四节 生存感觉批评259

一、语言不是手艺:对中国当代美术“纯化语言”论的反抗260

二、“生存感觉”与“语言敏感”:栗宪庭美术批评的两个维度264

第五节 漫画美学272

一、材料方面273

二、媒介方面274

第六节 后古典绘画276

第七节 哲性空间油画278

第八节 超风景绘画281

参考文献288

后记3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