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社会主义反思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市场社会主义反思
  • 张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3733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场社会主义反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回顾与反思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反市场传统3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3

(一)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3

(二)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8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13

第二节 反市场理论及其发展16

(一)消灭异化和人性的复归16

(二)消灭分工和人的自由发展18

(三)财富尺度的变化和交换价值的解体20

(四)破除商品拜物教和自由人的联合体23

(五)生产的社会化和有计划调节25

(六)对商品生产的若干保留28

第三节 反市场:从理论到实践30

第四节 分析与评论33

第二章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39

第一节 什么是市场社会主义39

第二节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42

第三节 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45

第四节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50

(一)计划经济与商品生产50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54

(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6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65

第五节 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兼容:中国的探索71

(一)等量劳动互换与等价交换72

(二)国有财产的信用化75

(三)重建个人所有制77

(四)承包经营责任制84

(五)法人社会主义86

第六节 理论的转向89

(一)拜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范围89

(二)布鲁斯:从马克思到市场92

(三)科尔内:通向自由经济之路94

第七节 分析与评论96

(一)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96

(二)市场化的进展与面临的矛盾99

(三)市场社会主义与混合经济102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105

第三章 第五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述评105

第二节 企业制度的模式109

(一)经理治理模式109

(二)工人自治模式115

(三)社会治理模式126

第三节 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130

第四节 对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失败的反思134

(一)理论意义及其局限139

第五节 分析与评论139

(二)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142

(三)平等与效率147

第四章 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评15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评152

第二节 “右派”的批评156

(一)米塞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计算问题156

(二)哈耶克:不幸的观念158

(三)科尔内:大路与小路162

(四)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164

(一)多布: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经济法则167

第三节 “左派”的批评167

(二)斯威齐和贝持兰:向社会主义过渡170

(三)曼德尔:为社会主义计划辩护172

(四)麦克纳利:反市场176

第四节 分析与评论178

第二篇 理念的重建18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183

第一节 生产力前提183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183

(二)生产社会化的理论与现实184

(三)从生产社会化到资本社会化189

(四)社会分工与社会联合192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194

(一)对所有制的定位:科学与迷信194

(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意义197

(三)国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199

第三节 分配制度203

(一)按劳分配的实质和意义203

(二)按劳分配的市场化205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208

(四)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平等与效率210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214

第四节 政治体制214

(二)市场化与民主化219

(三)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结构224

(四)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228

第五节 价值基础233

(一)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233

(二)评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236

(三)社会理性的逻辑241

(四)演进理性与构造理性244

第一节 问题的性质和由来248

第六章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248

第二节 公有制的一般属性2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结构254

(一)从业者实际使用生产资料255

(二)社会所有表现为国家所有258

(三)企业的存在及其性质260

(四)商品关系内生于社会主义公有制262

第四节 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264

(一)商品关系:两权分离的实质264

(二)资本市场:股份化与社会化274

(三)劳动力市场:劳动者自治与劳动力商品279

(四)激励、约束与效率284

第五节 公有制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实质289

(一)公有制关系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28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91

第七章 市场、国家与社会主义295

第一节 市场的本质295

(一)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结构295

(二)关于中性论的讨论300

(三)政府与市场303

(一)政府与市场的组合模式306

第二节 模式的选择306

(二)小政府还是强政府310

(三)凯恩斯主义的局限318

(四)政府主导下的二元经济模式322

第三节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327

(一)地方分权的意义与局限327

(二)当前的争论330

(三)集权与分权的重构334

第三篇 改革的实践337

(一)市场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与苏东的失败339

第八章 宪法制度与改革道路:中国的改革经验339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两条道路339

(二)渐进与激进的分野341

第二节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为什么成功344

(一)渐进式改革成功之谜344

(二)对中国经验的不同解释346

(三)改革的目标与改革的路径350

第三节 渐进式改革的主要经验355

(一)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355

(二)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357

(三)政治结构与经济发展358

(四)改革的理论与改革的实践360

(五)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361

(六)局部推进与整体协调363

(七)改革、发展与稳定365

(八)文化传统与改革的路径366

(九)中国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367

(十)小结369

第四节 渐进式改革的内在矛盾370

(一)双重体制的摩擦371

(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374

(三)渐进式改革的悖论376

(四)二元结构的一体化379

(五)增长与就业381

第九章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384

第一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总思路384

(一)国有企业改革绩效的评价384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症结何在388

(三)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重新审视394

(一)抓大放小与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调理399

第二节 完全的市场化模式:国有小企业的改革399

(二)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403

(三)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具体形式407

第三节 有限的市场化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11

(一)国有所有权的人格化412

(二)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417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421

结束语425

后记426

主要参考文献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