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审美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顾永芝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 ISBN:7534403251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审美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包忠文1
绪论1
一、美学的产生2
二、美学的对象3
三、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8
四、美学学习的意义11
五、美学学习的方法12
复习思考题14
第一章 审美活动15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含义、构成及其特点15
一、审美活动的含义15
二、审美活动的构成18
1.审美活动的要素18
2.审美活动的环节20
3.审美活动的类型20
三、审美活动的特点20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产生25
一、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25
二、审美活动产生的契机29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过程及其功能33
一、审美活动的过程33
二、审美活动的功能35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38
一、审美关系的含义38
二、审美关系的性质40
三、审美关系的特点41
复习思考题44
第二章 审美对象45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含义45
一、审美对象和美45
二、审美对象的多样性和统一性47
第二节 审美对象的产生根源49
一、对审美对象产生根源的历史探索49
二、审美对象的产生根源在社会实践51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本质54
一、问题的提出54
二、历史的回顾54
三、初步的探讨60
第四节 审美对象的特征65
一、客观性65
二、形象性66
三、感染性67
复习思考题68
第三章 审美范畴70
第一节 现实美70
一、现实美的含义71
二、现实美的价值71
第二节 社会美72
一、社会美的含义及其范畴72
二、社会美的特征73
三、人物美75
第三节 自然美81
一、自然美的含义及其范畴81
二、自然美的本质81
三、自然美的形态层次85
四、自然美的特征87
第四节 艺术美89
一、艺术美的含义89
二、艺术美的本质90
三、艺术美的特征92
四、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96
1.绘画美的特征97
2.雕塑美的特征98
3.工艺美的特征100
4.建筑美的特征101
5.书法美的特征104
6.音乐美的特征105
7.舞蹈美的特征109
8.文学美的特征111
9.戏剧美的特征112
10.影视美的特征115
第五节 形式美118
一、形式美的含义119
二、形式美的特征120
三、形式美的因素121
四、形式美的规律123
复习思考题129
第四章 审美形态130
第一节 美和丑130
一、美和丑的含义及其关系131
二、丑的审美化133
第二节 优美和崇高138
一、优美的含义及其特征138
二、崇高的含义及其特征142
三、优美与祟高的关系146
第三节 悲剧和喜剧146
一、悲剧的含义及其特征147
二、悲剧的本质150
三、悲剧的类型152
四、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155
五、喜剧的含义及其特征157
六、喜剧的本质160
七、喜剧的类型162
第四节 荒诞和中和166
一、荒诞的含义及其特征166
二、中和的含义及其特征168
复习思考题171
第五章 审美主体172
第一节 审美主体概述172
一、审美主体的含义172
二、审美主体的特点174
三、审美主体的素养175
第二节 审美意识177
一、审美意识的含义177
二、审美意识的本质178
三、审美意识的要素180
第三节 审美感受184
一、审美感受的含义184
二、审美感受的本质185
三、审美感受的特点188
复习思考题192
第六章 审美心理193
第一节 审美心理的含义及其特点193
一、审美心理的含义193
二、审美心理的特点197
第二节 审美感知201
一、审美感知的含义及其特点202
二、审美联觉和审美统觉210
三、审美错觉和审美幻觉214
四、审美直觉216
第三节 审美想象220
一、审美想象的基础220
二、审美想象的含义、本质及其特点223
三、审美想象的类型225
1.积极想象和消极想象226
2.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226
3.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227
4.联想和构想229
第四节 审美情感230
一、审美情感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231
二、审美移情和移情说236
三、审美距离和距离说238
第五节 审美思维240
一、审美思维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240
二、审美领悟的含义及其特点243
三、审美判断的含义及其特点244
复习思考题246
第七章 审美欣赏248
第一节 审美欣赏的实质248
一、审美欣赏的含义248
二、审美欣赏的特点251
三、审美欣赏的实质257
第二节 审美欣赏的过程260
一、准备阶段260
二、感知阶段262
三、体验阶段264
四、领悟阶段265
五、评价阶段266
第三节 审美欣赏的优化268
一、审美欣赏趣味的时代化268
二、审美欣赏视角的历史化270
三、审美欣赏知识的对应化272
四、审美欣赏标准的客观化274
复习思考题278
第八章 审美创造279
第一节 审美创造的实质279
一、审美创造的含义279
二、美的规律的含义280
三、审美创造的实质283
四、审美创造的条件284
第二节 审美创造过程286
一、审美创造动机287
二、审美创造构思290
三、审美创造表现291
四、审美创造效果293
第三节 审美创造范畴295
一、生产劳动美创造中的迪扎因296
二、人际关系美创造的真情化301
三、艺术美创造的典形化303
复习思考题310
第九章 审美教育311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311
一、审美教育的含义311
二、审美教育的性质312
三、审美教育的特点314
四、审美教育的任务319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原则326
一、协调性原则326
二、整体性原则328
三、诱导性原则330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途径331
一、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实施美育331
1.家庭美育331
2.学校美育333
3.社会美育335
二、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开展美育336
1.运用自然美实施美育337
2.运用社会美实施美育337
3.运用艺术美实施美育338
三、按照人的审美发展阶段实施美育339
1.胎儿美育339
2.幼儿美育340
3.少年美育340
4.青年美育341
5.成人美育341
6.老年美育342
复习思考题342
第十章 审美环境343
第一节 审美经济环境344
一、审美经济环境的含义344
二、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346
三、审美经济环境的内外联系350
第二节 审美科技环境351
一、审美科技环境的含义351
二、审美科技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352
三、审美科技环境的优化355
第三节 审美观念环境358
一、审美观念环境的含义358
二、审美观念环境的新貌360
三、审美观念环境的建设364
复习思考题371
主要参考书目录373
后记375
补记378
热门推荐
- 1372239.html
- 2517980.html
- 2789447.html
- 751950.html
- 1538177.html
- 1692706.html
- 1358751.html
- 785049.html
- 3873840.html
- 3666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39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74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9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64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5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75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27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