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方技史 上 增订本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方技史 上 增订本
  • 赵洪联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ISBN:978754581474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2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90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技术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方技史 上 增订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版前言1

《增订本》出版前记1

第一编 先秦时期3

第一章 术数、方技溯源3

第一节 《墨子》首见术数、方技4

第二节 巫祝的祭祀13

第三节 巫卜的卜筮20

第四节 巫医和良医26

第二章 殷商时代的祭祀、占卜和历法初探32

第一节 殷人祭祀的对象、方法和目的33

第二节 殷商时期占、卜的初步研究52

第三节 殷代历法的两个问题60

第三章 阴阳、八卦和五行70

第一节 《周易》阴阳论70

第二节 八卦象数说75

第三节 《洪范》五行83

第四节 五行的造说86

第四章 早期“掌著天文”者97

第一节 史苏占筮97

第二节 卜偃星验102

第三节 梓慎、裨竈望气105

第四节 苌弘执数109

第五章 术数之说114

第一节 《五藏山经》的鸟兽“见”115

第二节 天文律历说123

第三节 九州分野说131

第四节 《吕氏春秋》的四时说139

第五节 《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145

第六章 方技之书151

第一节 《素问》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151

第二节 《灵枢》的“九宫八风”占157

第三节 《五十二病方》的祝由方165

第四节 《十问》的“接阴之道”173

第七章 先秦诸子养生说178

第一节 孔子的修身养生说179

第二节 孟子的养老养气说183

第三节 老子“道法自然”187

第四节 庄子论养生“若牧羊”193

第五节 荀子论修身养心198

第二编 秦汉三国时期205

第八章 方技的确立205

第一节 《史记》复出“方伎”一词206

第二节 《汉书》记西汉“言天者”211

第三节 《汉书》确立的《术数略》、《方技略》216

第四节 《后汉书》所立的《方术列传》221

第五节 《三国志·方技传》的合立228

第九章 汉易之变占法233

第一节 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234

第二节 京房的《京氏易传》242

第三节 扬雄的《太玄经》251

第四节 《易纬》的“八卦用事”260

第五节 郑玄的《周易注》268

第六节 虞翻的《易注》276

第十章 律历、天文、五行“三志”的著纪282

第一节 《史记》“三书”283

第二节 《汉书》的“三志”293

第三节 《后汉书》的“三志”302

第四节 三国时期律历、占候、浑天史料314

第十一章 两汉时期的方术之学322

第一节 《说苑》记载的术数323

第二节 《越绝书》记载的方术331

第三节 王充对“时俗”之说的批判338

第四节 王符论梦、卜、巫、相347

第十二章 医经和经方355

第一节 《素问》医论356

第二节 《灵枢》医论363

第三节 《难经》论“五行更相平”371

第四节 《神农本草经》分药“三品”376

第五节 张仲景“为百病立法”381

第六节 王叔和的《脉经》387

第十三章 两汉诸子论养生395

第一节 《淮南子》养生“本与末”说395

第二节 《文子》养生“九守”论400

第三节 两汉诸子论养生407

第四节 嵇康论养生和宅之吉凶413

第十四章 早期道教与道教方技420

第一节 方仙道的方士即方技之士420

第二节 汉代的巫蛊道425

第三节 《太平经》的道教医学429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的内、外丹说437

第十五章 早期传入的佛教方技447

第一节 《四十二章 经》传入的早期佛道448

第二节 安世高传入的两部小乘佛经452

第三节 支谶传入的《般舟三昧经》459

第四节 《佛医经》和《摩登伽经》463

第三编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475

第十六章 方技的异名475

第一节 《晋书》以“艺术”名方技传476

第二节 《七录》合术数、方伎为“术伎”481

第三节 《魏书》以“术艺”名方技传488

第四节 北齐为“方伎”,北周为“艺术”493

第五节 《隋书》的《艺术列传》501

第六节 《旧唐书》的《方伎列传》504

第十七章 易学的延续512

第一节 干宝的《周易干氏注》513

第二节 关朗的《关氏易传》518

第三节 萧吉的《五行大义》528

第四节 孔颖达的《周易正义》538

第十八章 “三志”的变化547

第一节 《晋书》“三志”的天体新说547

第二节 《宋书》“三志”以续后汉“三志”554

第三节 《南齐书》作天文、五行“二志”560

第四节 《魏书》“三志”的变化562

第五节 《五代史志》中的“三志”566

第六节 新旧《唐书》“三志”的比较572

第十九章 阴阳术数579

第一节 《宅经》的阴阳义理579

第二节 《葬书》的风水说586

第三节 赵蕤《长短经》的相术592

第四节 《太乙金镜式经》的太乙术599

第五节 李虚中《命书》的推命术606

第六节 《唐开元占经》的星占术612

第二十章 医家和医著620

第一节 皇甫谧的《甲乙经》620

第二节 陈延之的《小品方》627

第三节 《诸病源候论》的“风病”论632

第四节 孙思邈《千金翼方》中的《禁经》640

第五节 王冰所补的“运气七篇”646

第二十一章 养生说、导引法655

第一节 《素女经》、《玄女经》的“交接之道”655

第二节 《列子》的“养生”、“送死”说664

第三节 《太清道林摄生论》的日常养生说670

第四节 《诸病源候论》的“养生方导引法”677

第二十二章 道教方技685

第一节 魏华存的“黄庭”之说685

第二节 葛洪的金丹之说692

第三节 陶弘景的“养性”术697

第四节 司马承祯的“修真之道”702

第五节 钟离权、吕岩的内丹学说706

第二十三章 佛教方技714

第一节 帛尸梨蜜多罗传入的《灌顶经》715

第二节 佛经中的“医方明”720

第三节 鸠摩罗什的《禅秘要法经》730

第四节 佛经中的“契印”737

第五节 那连提耶舍传入的《日藏分》、《月藏分》742

第六节 不空传入的《宿曜经》747

第四编 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时期757

第二十四章 方技的沉淀757

第一节 五代方技史料汇补758

第二节 《宋史·方技列传》“皆以巫医为宗”763

第三节 辽、金、元史的《方技(伎)列传》768

第四节 《明史》的《方伎列传》774

第五节 《清史稿》方技的终结779

第二十五章 易之“图”、“数”说786

第一节 周敦颐的《太极图》787

第二节 邵雍的“元会运世”792

第三节 司马光的《潜虚》“八图”798

第四节 张行成《易通变》的《先天图》807

第五节 朱熹论卜筮占法814

第六节 程大昌的“易之原”论821

第七节 张理的《易象图说》826

第八节 焦循《易图略》的“五图”838

第二十六章 “三志”的延续848

第一节 《新五代史》的《司天考》848

第二节 《宋史》的“大三志”854

第三节 辽、金、元史的“三志”862

第四节 《明史》“三志”始载西学872

第五节 《清史稿》的新“三志”877

第二十七章 术数之流885

第一节 徐子平的四柱法886

第二节 《遁甲符应经》的遁甲术893

第三节 《六壬大全》的六壬术900

第四节 张尔岐的《风角书》907

第五节 李光地的《星历考原》910

第六节 《演禽通纂》的演禽法919

第七节 《河洛真数》的“真数”、“化工”论928

第八节 陈士元的《梦占逸旨》935

第二十八章 方家之论944

第一节 庞安时的《伤寒总病论》945

第二节 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949

第三节 杜清碧的《敖氏伤寒金镜录》956

第四节 张三锡的《四诊法》963

第五节 张太素的《太素脉秘诀》969

第六节 周学海的《读医随笔》976

第二十九章 养生家的理论和方法983

第一节 蒲处贯的《保生要录》984

第二节 《圣济经》的“食饮”之道989

第三节 刘词的《混俗颐生录》993

第四节 高濂的《遵生八笺》998

第五节 曹庭栋的《老老恒言》1006

第三十章 道教外丹术1011

第一节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的外丹术1011

第二节 《云笈七签》的“真铅”、“真汞”论1021

第三十一章 道教内丹功法1029

第一节 张伯端的“下手工夫”1029

第二节 丘处机的“三成之法”1036

第三节 李道纯的“渐法三乘”1040

第四节 张三丰的“浅近”功夫1046

第五节 陆西星的“阴阳双修”1050

第六节 刘一明的“八法”、“九要”1056

第三十二章 宋初传入的佛教密法1063

第一节 法贤传入的四部大乘密经1064

第二节 法天传入的《妙臂菩萨所问经》1072

第三节 施护传入的几部陀罗尼经1078

第四节 法护传入的两部大乘密经1082

第三十三章 藏传佛教密法1088

第一节 无垢光的“大圆满”次第修法1088

第二节 白莲花的“大手印瑜珈”密法1094

第三节 珀玛迦尔波的《明行道六成就法》1098

第四节 克主的“无上瑜伽”密法1103

结束语11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