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2版
  • 周淑贞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12010·048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二、气象学、气候学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2

三、气象学与气候学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4

四、气象学与气候学发展简史5

第一章 大气概述11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11

一、干洁空气11

二、大气中的水汽13

三、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14

四、大气污染14

第二节 大气的结构15

一、大气的高度15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16

第三节 主要气象要素20

一、气压20

二、气温22

三、湿度22

四、风24

第四节 大气的基本物理性状25

一、大气的基本物理性质25

二、状态方程26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30

第一节 太阳辐射30

一、辐射的基本知识30

二、太阳辐射34

第二节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40

一、地面、大气的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40

二、地面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42

第三节 大气的增温和冷却43

一、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43

二、空气的增热和冷却44

三、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51

四、大气稳定度54

第四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60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60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62

第五节 大气温度的空间分布63

一、气温的水平分布63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66

第三章 大气的水分70

第一节 蒸发和凝结70

一、水相变化70

二、饱和水汽压72

三、影响蒸发的因素75

四、湿度随时间的变化76

五、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77

第二节 地表面和大气中的凝结现象79

一、露和霜79

三、雾凇和雨凇80

三、雾80

四、云81

第三节 降水87

一、云滴增长的物理过程87

二、雨和雪的形成89

三、各类云的降水90

四、人工影响云雨91

五、降水分布92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96

第一节 气压的变化和分布96

一、气压随高度的变化96

二、气压系统101

三、气压的时间变化106

四、全球气压带109

第二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110

一、作用于空气的力110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水平运动118

三、摩擦层中空气的运动124

第三节 大气环流126

一、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127

二、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133

三、大气环流的变化137

第五章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141

第一节 气团和锋141

一、气团141

二、锋145

第二节 温带气旋和反气旋155

一、概述155

二、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156

三、锋面气旋的发生和发展156

四、气旋族158

五、冷性反气旋和寒潮159

第三节 中高纬度高空主要天气系统164

一、高空大型天气系统164

二、西风带中型扰动166

第四节 副热带高压168

一、结构169

二、天气特征170

三、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170

第五节 热带天气系统173

一、赤道辐合带173

二、东风波174

三、云团175

四、台风175

五、季风低压181

六、中层气旋181

第六节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182

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主要特征182

二、中小尺度系统简介183

三、龙卷185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187

第一节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187

一、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187

二、辐射差额与热量平衡193

第二节 大气环流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199

一、大气环流与热量输送200

二、大气环流与水分循环202

三、低、中、高纬度环流与气候204

第三节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208

一、海陆的冷热源作用与气温208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水分的影响213

三、海陆分布与周期性风系214

四、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218

第四节 洋流与气候223

一、世界洋流分布形势223

二、洋流对气温的影响225

三、洋流对降水和雾的影响228

第五节 地形与气候229

一、世界陆地地形229

二、地形与辐射230

三、地形与气温233

四、地形与地方性风240

五、地形与降水243

六、山脉是气候的分界246

第六节 冰雪覆盖与气候246

一、世界上冰雪覆盖概况247

二、冰雪覆盖与气温249

三、冰雪覆盖与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251

第七节 下垫面局部特性与小气候253

一、小气候的概念254

二、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254

三、小气候的一般特性257

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261

第一节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261

一、柯本气候分类法262

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264

三、气候分类法评议271

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274

一、赤道多雨气候274

二、热带海洋性气候275

三、热带干湿季气候276

四、热带季风气候277

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78

第三节 中纬度气候282

六、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282

七、副热带季风气候284

八、副热带湿润气候286

九、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287

十、温带海洋性气候288

十一、温带季风气候289

十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290

十三、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291

第四节 高纬度气候295

十四、副极地大陆性气候295

十五、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297

十六、极地冰原气候299

第五节 高地气候300

一、赤道高山气候举例300

二、热带、副热带高山气候举例301

三、中纬度内陆干旱区高山气候举例302

四、温带季风区山地气候举例306

附录:桑斯维特水分平衡气候分类法简介308

第八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气候的影响310

第一节 研究气候变化的方法310

一、历史文献气候记载的研究方法310

二、物候学方法312

三、生物学方法312

四、自然地理因子的方法316

五、同位素方法316

六、古代岩层、古生物化石和古土层的研究方法317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史实318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320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323

三、近代气候变化特征324

第三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27

一、太阳辐射的变化327

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的影响331

三、下垫面地理条件的变化333

四、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变化335

第四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36

一、改变下垫面性质引起的气候变化337

二、改变某些大气成分引起气候的变化340

三、人为热释放与气候变化342

四、城市气候3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