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灸法全书 典藏精品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田从豁,臧俊岐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87481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113MB
- 文件页数:605页
- 主题词:灸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灸法全书 典藏精品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经络与腧穴40
第一章 经络概述40
第二章 十二经脉和腧穴40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40
(一)循行40
(二)病候40
(三)腧穴40
1中府40
2云门41
3天府42
4侠白42
5尺泽42
6孔最43
7列缺43
8经渠43
9太渊44
10鱼际44
11少商44
第二节 手阴明大肠经45
(一)循行45
(二)病候45
(三)腧穴46
1商阳46
2二间46
3三间46
4合谷47
5阳溪47
6偏历47
7温溜47
8下廉48
9上廉48
10手三里48
11曲池48
12肘髎49
13手五里49
14臂臑49
15肩髃49
16巨骨50
17天鼎50
18扶突50
19口禾髎50
20迎香50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51
(一)循行51
(二)病候51
(三)腧穴52
1承泣53
2四白53
3巨髎53
4地仓53
5大迎54
6颊车54
7下关54
8头维54
9人迎55
10水突55
11气舍55
12缺盆55
13气户55
14库房56
15屋翳56
16膺窗56
17乳中56
18乳根56
19不容57
20承满57
21梁门57
22关门57
23太乙58
24滑肉门58
25天枢58
26外陵59
27大巨59
28水道59
29归来60
30气冲60
31髀关60
32伏兔60
33阴市60
34梁丘61
35犊鼻61
36足三里61
37上巨虚62
38条口62
39下巨虚62
40丰隆62
41解溪62
42冲阳63
43陷谷63
44内庭63
45厉兑63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64
(一)循行64
(二)病候64
(三)腧穴65
1隐白65
2大都65
3太白65
4公孙65
5商丘66
6三阴交66
7漏谷66
8地机67
9阴陵泉67
10血海67
11箕门68
12冲门68
13府舍68
14腹结68
15大横69
16腹哀69
17食窦69
18天溪69
19胸乡70
20周荣70
21大包70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71
(一)循行71
(二)病候72
(三)腧穴72
1极泉72
2青灵72
3少海72
4灵道73
5通里73
6阴郄73
7神门73
8少府74
9少冲74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75
(一)循行75
(二)病候76
(三)腧穴76
1少泽76
2前谷76
3后溪77
4腕骨77
5阳谷77
6养老77
7支正78
8小海78
9肩贞78
10臑俞79
11天宗79
12秉风79
13曲垣80
14肩外俞80
15肩中俞80
16天窗80
17天容81
18颧髎81
19听宫81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82
(一)循行82
(二)病候82
(三)腧穴82
1睛明84
2攒竹84
3眉冲84
4曲差84
5五处85
6承光85
7通天85
8络却85
9玉枕86
10天柱86
11大杼86
12风门86
13肺俞87
14厥阴俞87
15心俞87
16督俞87
17膈俞87
18肝俞88
19胆俞88
20脾俞88
21胃俞88
22三焦俞89
23肾俞89
24气海俞89
25大肠俞89
26关元俞90
27小肠俞90
28膀胱俞90
29中膂俞90
30白环俞90
31上髎91
32次髎91
33中髎91
34下髎91
35会阳92
36承扶92
37殷门92
38浮郄92
39委阳92
40委中92
41附分93
42魄户93
43膏育俞93
44神堂93
45噫嘻93
46膈关94
47魂门94
48阳纲94
49意舍94
50胃仓95
51育门95
52志室95
53胞育95
54秩边96
55合阳96
56承筋96
57承山96
58飞扬97
59跗阳97
60昆仑97
61仆参98
62申脉98
63金门98
64京骨98
65束骨99
66通谷99
67至阴99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100
(一)循行100
(二)病候100
(三)腧穴100
1涌泉101
2然谷102
3太溪102
4大钟102
5水泉102
6照海103
7复溜103
8交信103
9筑宾103
10阴谷104
11横骨104
12大赫104
13气穴105
14四满105
15中注105
16育俞105
17商曲105
18石关106
19阴都106
20通谷(腹)106
21幽门106
22步廊107
23神封107
24灵墟107
25神藏108
26彧中108
27俞府108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109
(一)循行109
(二)病候110
(三)腧穴110
1天池110
2天泉110
3曲泽111
4郄门111
5间使111
6内关111
7大陵112
8劳宫112
9中冲112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113
(一)循行113
(二)病候114
(三)腧穴114
1关冲114
2液门114
3中渚115
4阳池115
5外关115
6支沟116
7会宗116
8三阳络116
9四渎116
10天井117
11清冷渊117
12消泺117
13臑会117
14肩髎118
15天髎118
16天牖118
17翳风118
18瘈脉119
19颅息119
20角孙119
21耳门119
22耳和髎120
23丝竹空120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121
(一)循行121
(二)病候121
(三)腧穴121
1瞳子髎123
2听会123
3上关123
4颔厌123
5悬颅123
6悬厘124
7曲鬓124
8率谷124
9天冲125
10浮白125
11窍阴(头)125
12完骨126
13本神126
14阳白126
15临泣(头)126
16目窗127
17正营127
18承灵127
19脑空127
20风池128
21肩井128
22渊腋128
23辄筋128
24日月129
25京门129
26带脉129
27五枢130
28维道130
29居髎130
30环跳130
31风市131
32中渎131
33阳关(膝)131
34阳陵泉131
35阳交132
36外丘132
37光明132
38阳辅133
39悬钟133
40丘墟133
41临泣(足)133
42地五会134
43侠溪134
44窍阴(足)134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135
(一)循行135
(二)病候135
(三)腧穴136
1大敦136
2行间136
3太冲136
4中封137
5蠡沟137
6中都137
7膝关138
8曲泉138
9阴包138
10足五里139
11阴廉139
12急脉139
13章门139
14期门140
第三章 奇经八脉和腧穴142
第一节 督脉142
(一)循行142
(二)病候143
(三)腧穴143
1长强143
2腰俞143
3阳关(腰)143
4命门144
5悬枢144
6脊中144
7中枢144
8筋缩145
9至阳145
10灵台145
11神道145
12身柱145
13陶道146
14大椎146
15哑门146
16风府147
17脑户147
18强间147
19后顶147
20百会148
21前顶148
22囟会148
23上星148
24神庭148
25素髎149
26人中149
27兑端149
28龈交149
第二节 任脉150
(一)循行150
(二)病候150
(三)腧穴151
1会阴151
2曲骨151
3中极151
4关元152
5石门152
6气海152
7阴交152
8神阙153
9水分153
10下脘153
11建里153
12中脘153
13上脘154
14巨阙154
15鸠尾154
16中庭154
17膻中155
18玉堂155
19紫宫155
20华盖155
21璇玑156
22天突156
23廉泉156
24承浆156
第三节 冲脉157
(一)循行157
(二)病候157
(三)腧穴157
第四节 带脉158
(一)循行158
(二)病候158
(三)腧穴158
第五节 阳?脉159
(一)循行159
(二)病候159
(三)腧穴159
第六节 阴?脉160
(一)循行160
(二)病候160
(三)腧穴160
第七节 阳维脉161
(一)循行161
(二)病候161
(三)腧穴161
第八节 阴维脉162
(一)循行162
(二)病候162
(三)腧穴162
第四章 奇穴164
第一节 头颈部164
1四神聪164
2印堂164
3鱼腰165
4太阳165
5上明165
6球后165
7金津(左)玉液165
(右)165
8夹承浆166
9鼻通166
10牵正166
11聚泉166
12耳尖166
13翳明167
14安眠167
15上廉泉167
16百劳167
17崇骨167
第二节 躯干部168
1华佗夹脊穴168
2定喘168
3结核168
4胃脘下俞168
5痞根169
6腰眼169
7十七椎169
8腰奇169
9颈臂170
10三角灸170
11提托170
12子宫170
第三节 四肢部171
1肩前171
2肘尖171
3臂中171
4二白171
5中泉172
6腰痛点172
7落枕172
8中魁172
9大骨空172
10小骨空173
11十宣173
12环中173
13四强173
14百虫窝174
15鹤顶174
16膝眼174
17阑尾174
18胆囊174
19外踝尖175
20内踝尖175
21八风175
22八邪175
第二篇 灸治方法182
第一章 灸法概述182
第二章 灸法的应用182
第一节 灸法的种类182
(一)艾灸法182
1艾炷灸184
2艾卷灸195
3温灸200
(二)非艾灸法203
1敷灸203
2硫黄灸211
3黄蜡灸211
4灯火灸211
5桑枝灸212
6桃枝灸212
7麻叶灸213
8烟草灸213
9线香灸213
10火柴头灸213
11铝灸213
12药锭灸213
13药捻灸213
14药熏蒸气灸215
15电热灸215
16电子温针灸215
第二节 灸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216
(一)灸法的特点216
(二)灸法的应用范围217
(三)热证的灸法治疗问题217
第三节 灸法的补泻224
第四节 灸法注意事项224
附:“灸禁”参考资料224
第三篇 临床治验228
第一章 传染病228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228
(一)概述228
(二)选用穴位228
(三)灸治方法228
1艾卷温和灸228
2艾炷隔姜灸228
3葱豉糊敷灸228
4避瘟散敷灸229
5椒豉膏敷灸229
(四)经验辑要229
(五)参考资料230
(六)补充说明230
第二节 流行性腮腺炎231
(一)概述231
(二)选用穴位231
(三)灸治方法231
1灯火灸231
2火柴头灸231
(四)经验辑要232
(五)参考资料234
(六)补充说明234
第三节 肺结核235
(一)概述235
(二)选用穴位235
(三)灸治方法235
1艾卷温和灸235
2艾卷回旋灸235
3艾炷隔姜灸235
4艾炷隔蒜灸236
5艾炷直接灸236
6艾炷瘢痕灸236
7蒜泥艾炷长蛇灸236
8熏灸器灸236
9五倍子敷灸236
10肺痨膏敷灸236
11白芥子敷灸237
12蒜泥敷灸237
(四)经验辑要237
(五)参考资料240
(六)补充说明243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244
(一)概述244
(二)选用穴位244
(三)灸治方法244
1艾卷回旋灸244
2艾卷温和灸244
3艾炷隔蒜灸245
4艾炷隔姜灸245
5艾炷隔盐灸245
6针上加灸245
7吴茱萸敷灸245
8大黄敷灸245
(四)经验辑要245
(五)参考资料246
(六)补充说明248
第五节 疟疾249
(一)概述249
(二)选用穴位249
(三)灸治方法249
1艾卷温和灸249
2艾炷着肤灸249
3马齿苋敷灸249
4二甘散敷灸250
5巴豆霜敷灸250
6巴豆仁饼敷灸250
7白胡椒丸敷灸250
8白胡椒敷灸250
9毛茛叶敷灸250
(四)经验辑要250
(五)参考资料252
(六)补充说明253
第六节 血吸虫病254
(一)概述254
(二)选用穴位254
(三)灸治方法254
1艾卷温和灸254
2艾炷隔姜灸254
3艾炷隔蒜灸255
4艾炷瘢痕灸255
(四)经验辑要255
(五)参考资料258
(六)补充说明258
第二章 内科疾病260
第一节 支气管炎260
(一)概述260
(二)选用穴位260
(三)灸治方法260
1艾卷温和灸260
2艾炷隔蒜灸260
3艾炷隔姜灸260
4艾炷隔姜敷药灸261
5艾炷瘢痕灸261
6复方炙白芥子敷灸261
7复方公丁香敷灸261
8芥砒膏敷灸261
9三白膏敷灸261
10斑蟊敷灸261
11毛茛敷灸262
(四)经验辑要262
(五)参考资料265
(六)补充说明268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269
(一)概述269
(二)选用穴位269
(三)灸治方法269
1艾炷瘢痕灸269
2艾炷隔姜灸270
3艾炷隔蒜灸270
4艾卷温和灸270
5毛茛叶敷灸270
6白芥子敷灸270
7复方白芥子敷灸270
8复方炙白芥子敷灸271
9麝香大蒜敷灸271
10复方桃仁敷灸271
11热参总碱敷灸271
12硫甘三白敷灸271
(四)经验辑要272
(五)参考资料279
(六)补充说明280
第三节 支气管扩张281
(一)概述281
(二)选用穴位281
(三)灸治方法281
1艾卷回旋灸281
2艾炷隔姜灸281
3艾炷隔蒜灸281
4艾炷瘢痕灸281
5蒜泥敷灸282
6复方瓜蒌敷灸282
(四)经验辑要282
(五)参考资料283
(六)补充说明283
第四节 胃炎284
(一)概述284
(二)选用穴位284
(三)灸治方法284
1艾卷温和灸284
2艾卷回旋灸284
3艾炷隔姜灸285
4艾炷隔盐灸285
5艾炷无瘢痕灸285
6艾炷瘢痕灸285
7毛茛根敷灸285
8复方吴茱萸敷灸285
9胃痛糊敷灸286
10健脾膏敷灸286
11威灵仙叶敷灸286
12芥菜子敷灸286
13温盒灸286
14针上加灸286
(四)经验辑要286
(五)参考资料287
(六)补充说明288
第五节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89
(一)概述289
(二)选用穴位289
(三)灸治方法289
1艾卷温和灸289
2艾卷回旋灸289
3艾炷隔姜灸290
4艾炷隔盐灸290
5复方吴茱萸敷灸290
6毛茛根敷灸290
7威灵仙叶敷灸290
8胃痛膏敷灸290
9溃疡膏敷灸290
10温盒灸290
(四)经验辑要290
(五)参考资料291
(六)补充说明291
第六节 胃下垂292
(一)概述292
(二)选用穴位292
(三)灸治方法292
1艾卷温和灸292
2艾卷回旋灸292
3艾炷隔姜灸292
4艾炷瘢痕灸293
5毛茛根敷灸293
6蓖倍饼敷灸293
7针上加灸293
8温盒灸293
(四)经验辑要293
(五)参考资料294
(六)补充说明294
第七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295
(一)概述295
(二)选用穴位295
(三)灸治方法295
1艾卷温和灸295
2艾炷隔姜灸295
3艾炷隔盐灸295
4温盒灸296
5复方吴茱萸敷灸296
6止吐糊敷灸296
7灯火灸296
8暖脐膏敷灸296
9针上加灸296
10艾炷隔胡椒饼灸296
(四)经验辑要297
(五)参考资料297
(六)补充说明298
第八节 腹泻299
(一)概述299
(二)选用穴位299
(三)灸治方法299
1艾卷温和灸299
2艾卷回旋灸299
3温盒灸300
4艾炷隔姜灸300
5艾炷隔盐灸300
6艾卷隔盐灸300
7艾炷隔药灸300
8艾炷隔饼灸300
9艾炷隔胡椒饼灸300
10艾炷隔附子饼灸301
11复方吴茱萸敷灸301
12暖脐膏敷灸301
13丁香散敷灸301
14车桂散敷灸301
15针上加灸301
(四)经验辑要301
(五)参考资料305
(六)补充说明307
第九节 高血压308
(一)概述308
(二)选用穴位308
(三)灸治方法308
1艾炷瘢痕灸308
2艾炷无瘢痕灸308
3艾卷温和灸309
4温灸器灸309
5复方桃仁敷灸309
6复方吴茱萸敷灸309
7复方利眠宁敷灸309
8眩晕糊敷灸309
9针上加灸309
10复方附子膏敷灸310
11艾炷隔姜灸310
12吴茱萸敷灸310
(四)经验辑要310
(五)参考资料312
(六)补充说明312
第十节 中风313
(一)概述313
(二)选用穴位313
(三)灸治方法313
1艾卷温和灸313
2艾炷瘢痕灸313
3艾炷隔盐灸313
4艾炷隔姜灸314
5艾炷着肤灸314
6针上加灸314
7艾炷隔皂角糊灸314
8瘫痪饼敷灸314
9桃仁敷灸314
(四)经验辑要314
(五)参考资料315
(六)补充说明319
附:中风预防法319
(一)选用穴位319
(二)灸治方法319
1艾卷温和灸319
2艾炷瘢痕灸320
3艾炷隔盐灸320
4咸附子敷灸320
5复方附子敷灸320
(三)经验辑要320
(四)参考资料321
(五)补充说明321
第十一节 冠心病322
(一)概述322
(二)选用穴位322
(三)灸治方法322
1艾卷温和灸322
2艾炷无瘢痕灸322
3艾炷瘢痕灸323
4针上加灸323
5灯火灸323
6温灸器灸323
7活血止痛膏敷灸323
8川芎敷灸323
9温盒灸323
(四)经验辑要324
(五)参考资料325
(六)补充说明326
第十二节 血小板减少症327
(一)概述327
(二)选用穴位327
(三)灸治方法327
1艾炷隔姜灸327
2艾炷瘢痕灸327
3艾卷温和灸328
4针上加灸328
5复方吴茱萸敷灸328
(四)经验辑要328
(五)补充说明329
第十三节 尿潴留330
(一)概述330
(二)选用穴位330
(三)灸治方法330
1艾卷温和灸330
2艾卷回旋灸330
3艾卷雀啄灸331
4艾炷隔姜灸331
5甘遂敷灸331
6鲜青蒿敷灸331
7癃闭散敷灸331
8逐水散敷灸331
9葱椒敷灸331
10复方吴茱萸敷灸331
11葱矾敷灸332
12栀子敷灸332
13温盒灸332
14针上加灸332
(四)经验辑要332
(五)参考资料333
(六)补充说明334
第十四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335
(一)概述335
(二)选用穴位335
(三)灸治方法335
1艾卷温和灸335
2艾卷雀啄灸336
3艾卷回旋灸336
4温盒灸336
5艾炷隔姜灸336
6艾炷隔盐灸336
7艾炷着肤灸336
8艾炷瘢痕灸336
9艾火针衬垫灸336
10滑精膏敷灸336
11阳痿膏敷灸336
12针上加灸337
(四)经验辑要337
(五)参考资料339
(六)补充说明341
第十五节 精子缺乏症342
(一)概述342
(二)选用穴位342
(三)灸治方法342
1艾卷温和灸342
2温盒灸342
3艾炷隔姜灸342
4艾炷隔盐灸343
5针上加灸343
(四)经验辑要343
(五)参考资料344
(六)补充说明344
第十六节 风湿性关节炎345
(一)概述345
(二)选用穴位345
(三)灸治方法345
1艾卷温和灸345
2艾炷隔姜灸345
3艾炷隔盐灸346
4艾炷瘢痕灸346
5药物艾炷瘢痕灸346
6硫黄隔姜灸346
7艾火针衬垫灸346
8针上加灸346
9威灵仙叶敷灸346
10斑蝥敷灸346
11吴茱萸敷灸347
12姜乳敷灸347
13发泡散敷灸347
14复方川草乌敷灸347
15透骨草敷灸347
16铁梨寨敷灸347
17小茴香敷灸347
18灯火灸347
19荆防蒸气灸348
(四)经验辑要348
(五)参考资料349
(六)补充说明349
第十七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350
(一)概述350
(二)选用穴位350
(三)灸治方法350
1艾卷温和灸350
2艾卷雀啄灸350
3艾炷隔姜灸350
4艾炷瘢痕灸351
5药物艾炷瘢痕灸351
6硫黄隔姜灸351
7艾火针衬垫灸351
8针上加灸351
9威灵仙叶敷灸351
10斑蝥敷灸352
11吴茱萸敷灸352
12川槿皮敷灸352
13凤仙花敷灸352
14芙蓉叶敷灸352
15五倍子敷灸352
(四)经验辑要352
(五)参考资料354
(六)补充说明354
第十八节 颈椎综合征355
(一)概述355
(二)选用穴位355
(三)灸治方法355
1针上加灸355
2艾卷温和灸355
3温盒灸356
4艾炷隔姜灸356
5鹅透膏敷灸356
(四)经验辑要356
(五)补充说明357
第十九节 肩关节周围炎358
(一)概述358
(二)选用穴位358
(三)灸治方法358
1艾卷温和灸358
2艾卷回旋灸358
3艾炷隔姜灸359
4艾炷隔盐灸359
5艾火针衬垫灸359
6温灸器灸359
7电热针灸359
8针上加灸359
9斑蝥敷灸359
10肩痛膏敷灸359
11灯火灸360
12艾炷瘢痕灸360
13阳燧锭灸360
(四)经验辑要360
(五)参考资料363
(六)补充说明363
第二十节 增生性脊椎炎364
(一)概述364
(二)选用穴位364
(三)灸治方法364
1艾卷回旋灸364
2温盒灸364
3针上加灸365
4艾炷隔姜灸365
5鹅透膏敷灸365
6药饼灸365
(四)经验辑要365
(五)补充说明366
第二十一节 硬皮病367
(一)概述367
(二)选用穴位367
(三)灸治方法367
1艾卷温和灸367
2艾炷隔姜灸367
3艾炷隔附子饼灸367
4丁桂散敷灸368
(四)经验辑要368
第二十二节 断肠草中毒369
(一)概述369
(二)选用穴位369
(三)灸治方法369
1艾炷隔姜灸369
2艾炷隔蒜灸369
3艾卷温和灸370
(四)经验辑要370
(五)参考资料370
(六)补充说明370
第二十三节 休克371
(一)概述371
(二)选用穴位371
(三)灸治方法371
1艾炷着肤灸371
2艾炷隔棉灸371
3艾炷隔盐灸371
4食盐熨灸372
5艾卷温和灸372
(四)经验辑要372
(五)参考资料373
(六)补充说明374
第二十四节 白血病375
(一)概述375
(二)选用穴位375
(三)灸治方法375
1艾炷瘢痕灸375
2艾炷隔姜灸375
3消痞散敷灸376
(四)经验辑要376
(五)补充说明376
第三章 外科疾病378
第一节 落枕378
(一)概述378
(二)选用穴位378
(三)灸治方法378
1艾卷温和灸378
2艾卷雀啄灸378
3艾卷回旋灸378
4艾炷隔姜灸379
5温盒灸379
6蓖麻叶敷灸379
(四)经验辑要379
(五)参考资料380
(六)补充说明380
第二节 腱鞘炎381
(一)概述381
(二)选用穴位381
(三)灸治方法381
1艾卷温和灸381
2艾炷隔姜灸381
3艾炷着肤灸381
4隔姜硫黄灸382
5灯火灸382
6复方干姜敷灸382
(四)经验辑要382
(五)参考资料383
(六)补充说明383
第三节 腱鞘囊肿384
(一)概述384
(二)选用穴位384
(三)灸治方法384
1艾炷隔姜灸384
2艾炷无瘢痕灸384
3隔姜硫黄灸384
4艾卷温和灸384
5针上加灸385
(四)经验辑要385
(五)补充说明385
第四节 扭挫伤386
(一)概述386
(二)选用穴位386
(三)灸治方法386
1艾炷隔姜灸386
2艾炷隔椒醋饼灸386
3隔姜硫黄灸387
4艾炷瘢痕灸387
5艾炷无瘢痕灸387
6艾卷温和灸387
7针上加灸387
8斑蝥敷灸387
(四)经验辑要387
(五)参考资料388
(六)补充说明388
第五节 鸡眼389
(一)概述389
(二)选用穴位389
(三)灸治方法389
1艾炷着肤灸389
2艾卷温和灸390
3蓖麻子灸390
4灯火灸390
5蜈乌敷灸390
6茉莉花茶敷灸390
7鸦胆子敷灸390
(四)经验辑要390
(五)参考资料391
(六)补充说明391
第六节 痔疮392
(一)概述392
(二)选用穴位392
(三)灸治方法392
1艾炷隔姜灸392
2艾卷温和灸392
3艾卷雀啄灸393
4艾炷瘢痕灸393
5艾炷着肤灸393
6威灵仙叶敷灸393
7枸杞根蒸气灸393
(四)经验辑要393
(五)参考资料394
(六)补充说明395
第七节 直肠脱垂396
(一)概述396
(二)选用穴位396
(三)灸治方法396
1艾卷温和灸396
2艾卷雀啄灸396
3艾炷隔姜灸396
4艾炷隔盐灸396
5蓖麻仁敷灸397
6五倍子蒸气灸397
(四)经验辑要397
(五)参考资料397
(六)补充说明398
第八节 睾丸炎399
(一)概述399
(二)选用穴位399
(三)灸治方法399
1艾炷着肤灸399
2艾炷隔蒜灸400
3艾炷隔附子灸400
4艾炷隔葱灸400
5艾卷温和灸400
6蓖麻子仁敷灸400
(四)经验辑要400
(五)参考资料401
(六)补充说明403
第九节 鞘膜积液404
(一)概述404
(二)选用穴位404
(三)灸治方法404
1桃杏膏敷灸404
2艾炷着肤灸404
3艾炷隔蒜灸404
4艾炷隔附子灸404
5艾炷隔葱灸405
6艾卷温和灸405
7艾炷隔姜灸405
(四)经验辑要405
(五)参考资料405
(六)补充说明405
第十节 急性乳腺炎406
(一)概述406
(二)选用穴位406
(三)灸治方法406
1艾卷温和灸406
2艾卷隔葱灸406
3艾炷隔蒜灸406
4艾炷隔姜灸407
5针上加灸407
6温盒灸407
7葱白敷灸407
8蒜泥敷灸407
9艾炷隔豆豉饼灸407
10泥鳅土豆敷灸407
11蒲公萸敷灸408
12仙人掌敷灸408
13葱白蒸气灸408
(四)经验辑要408
(五)参考资料410
(六)补充说明410
第十一节 急性阑尾炎411
(一)概述411
(二)选用穴位411
(三)灸治方法411
1艾卷温和灸411
2艾卷雀啄灸411
3艾炷着肤灸411
4芒硝冰片敷灸411
5复方大黄敷灸412
6石膏桐油敷灸412
(四)经验辑要412
(五)参考资料413
(六)补充说明413
第十二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14
(一)概述414
(二)选用穴位414
(三)灸治方法414
1艾卷温和灸414
2艾卷雀啄灸414
3艾炷隔姜灸414
4艾火针衬垫灸415
5针上加灸415
6硫黄隔姜灸415
7艾炷隔蒜灸415
(四)经验辑要415
(五)参考资料416
(六)补充说明416
第十三节 颈淋巴结结核417
(一)概述417
(二)选用穴位417
(三)灸治方法417
1艾炷瘢痕灸417
2艾卷温和灸417
3艾炷隔蒜灸418
4蒜泥敷灸418
5艾炷直接灸418
6药物艾卷温和灸418
7磁石敷灸418
8乌蛇皮敷灸418
9灯火灸418
(四)经验辑要419
(五)参考资料421
(六)补充说明423
第十四节 骨结核424
(一)概述424
(二)选用穴位424
(三)灸治方法424
1隔姜硫黄灸424
2复方荆防蒸气灸(八仙逍遥汤)425
3复方海桐皮蒸气灸425
4艾炷瘢痕灸425
5艾炷隔蒜灸425
6艾炷隔姜灸425
7艾卷温和灸425
8蜡灸425
(四)经验辑要425
(五)参考资料426
(六)补充说明426
第四章 妇产科疾病428
第一节 痛经428
(一)概述428
(二)选用穴位428
(三)灸治方法428
1艾卷温和灸428
2温盒灸428
3艾炷隔姜灸428
4针上加灸428
5灯火灸429
6痛经膏敷灸429
7调经糊敷灸429
(四)经验辑要429
(五)参考资料430
(六)补充说明430
第二节 闭经431
(一)概述431
(二)选用穴位431
(三)灸治方法431
1艾卷温和灸431
2艾炷隔姜灸431
3艾炷无瘢痕灸432
4艾炷隔胡椒饼灸432
(四)经验辑要432
(五)参考资料432
(六)补充说明432
第三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433
(一)概述433
(二)选用穴位433
(三)灸治方法433
1艾卷温和灸433
2艾卷雀啄灸433
3艾卷回旋灸433
4艾炷无瘢痕灸433
5灯火灸434
6艾炷隔盐姜灸434
(四)经验辑要434
(五)参考资料434
(六)补充说明435
第四节 白带过多436
(一)概述436
(二)选用穴位436
(三)灸治方法436
1艾卷温和灸436
2艾卷雀啄灸436
3艾卷回旋艾436
4白带膏丸敷灸436
(四)经验辑要437
(五)参考资料437
(六)补充说明437
第五节 子宫脱垂438
(一)概述438
(二)选用穴位438
(三)灸治方法438
1艾卷温和灸438
2艾炷隔姜灸438
3艾炷隔盐灸439
4温灸器灸439
5温筒灸439
6蒸气灸439
(四)经验辑要439
(五)参考资料440
(六)补充说明440
第六节 不孕症441
(一)概述441
(二)选用穴位441
(三)灸治方法441
1艾炷着肤灸441
2艾炷瘢痕灸441
3艾炷隔盐灸441
4艾卷温和灸442
5艾炷隔姜灸442
(四)经验辑要442
(五)参考资料443
(六)补充说明443
第七节 习惯性流产444
(一)概述444
(二)选用穴位444
(三)灸治方法444
1艾卷温和灸444
2艾炷隔姜灸444
3艾炷隔盐灸444
(四)经验辑要444
(五)参考资料445
(六)补充说明445
第八节 妊娠呕吐446
(一)概述446
(二)选用穴位446
(三)灸治方法446
1药物艾卷温和灸446
2艾卷温和灸446
3艾卷雀啄灸446
4艾炷隔姜灸446
(四)经验辑要447
(五)参考资料447
(六)补充说明447
第九节 胎位不正448
(一)概述448
(二)选用穴位448
(三)灸治方法448
1艾卷温和灸448
2艾炷无瘢痕灸448
(四)经验辑要448
(五)参考资料452
(六)补充说明452
第十节 产后宫缩痛453
(一)概述453
(二)选用穴位453
(三)灸治方法453
1艾卷温和灸453
2艾炷隔姜灸453
3针上加灸453
4温盒灸453
(四)经验辑要454
(五)参考资料454
(六)补充说明454
第十一节 乳汁不足455
(一)概述455
(二)选用穴位455
(三)灸治方法455
1艾卷温和灸455
2艾炷隔姜灸455
3艾卷隔葱灸455
(四)经验辑要455
(五)参考资料456
(六)补充说明456
第五章 儿科疾病458
第一节 小儿口腔炎458
(一)概述458
(二)选用穴位458
(三)灸治方法458
1吴茱萸敷灸458
2连萸散敷灸458
3萸桂糊敷灸458
4细辛敷灸458
5皂角敷灸459
6生半夏敷灸459
7生香附敷灸459
8二石糊敷灸459
9二明巴豆膏敷灸459
10艾卷雀啄灸459
(四)经验辑要459
(五)参考资料460
(六)补充说明460
第二节 小儿流涎症461
(一)概述461
(二)选用穴位461
(三)灸治方法461
1天南星敷灸461
2艾卷温和灸461
(四)经验辑要462
(五)参考资料462
(六)补充说明462
第三节 小儿夜啼症463
(一)概述463
(二)选用穴位463
(三)灸治方法463
1黑丑敷灸463
2朱砂敷灸463
3艾炷无瘢痕灸463
4艾卷雀啄灸464
(四)经验辑要464
(五)参考资料464
(六)补充说明464
第四节 小儿腹泻465
(一)概述465
(二)选用穴位465
(三)灸治方法465
1艾卷温和灸465
2艾卷回旋灸466
3艾炷无瘢痕灸466
4艾炷隔姜灸466
5艾炷隔盐灸466
6艾炷隔胡椒饼灸466
7艾炷隔肉豆蔻饼灸466
8灯火灸466
9五倍子膏敷灸466
10丁桂散敷灸466
11车桂散敷灸467
12干桂散敷灸467
13白胡椒敷灸467
14硫黄敷灸467
15吴茱萸籽敷灸467
16代针丸敷灸467
17苍藁散敷灸467
18颠倒苦苍散敷灸467
19朴硝敷灸(即朴硝罨法)467
20苍术敷灸(即苍术封脐法)468
21桂术散敷灸468
(四)经验辑要468
(五)参考资料470
(六)补充说明471
第五节 小儿营养不良472
(一)概述472
(二)选用穴位472
(三)灸治方法472
1疳积散敷灸472
2疳积膏敷灸472
3皮硝敷灸473
4疳积草敷灸473
5艾卷温和灸473
6艾炷隔姜灸473
(四)经验辑要473
(五)参考资料474
(六)补充说明474
第六节 遗尿症475
(一)概述475
(二)选用穴位475
(三)灸治方法475
1艾卷温和灸475
2艾炷无瘢痕灸475
3艾炷隔姜灸476
4艾炷隔盐灸476
5温盒灸476
6针上加灸476
7艾火针衬垫灸476
8五倍子敷灸476
9遗尿膏敷灸476
10桑螵蛸敷灸476
11硫黄敷灸477
12三白硫甘敷灸477
(四)经验辑要477
(五)参考资料478
(六)补充说明478
第六章 神经精神科疾病480
第一节 头痛480
(一)概述480
(二)选用穴位480
(三)灸治方法480
1艾卷温和灸480
2艾卷雀啄灸481
3艾炷隔蒜灸481
4艾炷隔姜灸481
5灯火灸481
6薄荷叶敷灸481
7生姜敷灸481
8决明子敷灸482
9蓖麻仁敷灸482
10山豆根敷灸482
11雄黄敷灸482
(四)经验辑要482
(五)参考资料483
(六)补充说明484
第二节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85
(一)概述485
(二)选用穴位485
(三)灸治方法485
1艾卷温和灸485
2艾卷雀啄灸485
3艾炷隔姜灸485
4艾炷隔蒜灸486
5艾炷隔蒜泥灸486
6针上加灸486
7苇管器灸486
8蛋壳苇管器灸486
9蓖麻仁敷灸486
10蓖麻仁朱砂敷灸486
11蓖麻仁松香(牵正膏)敷灸486
12马钱子敷灸487
13鹅不食草敷灸487
14复方川乌敷灸487
15鲜姜泥敷灸487
16天南星敷灸487
17芥末糊敷灸(即针挑加芥末糊外敷法)487
18皂角敷灸487
19鳝鱼血敷灸488
(四)经验辑要488
(五)参考资料490
(六)补充说明491
第三节 膈肌痉挛492
(一)概述492
(二)选用穴位492
(三)灸治方法492
1艾卷温和灸492
2艾炷着肤灸492
3艾炷隔姜灸492
4灯火灸492
5针上加灸493
6乌附子敷灸(虚呃散)493
7丁香敷灸493
(四)经验辑要493
(五)参考资料494
(六)补充说明494
第四节 坐骨神经痛495
(一)概述495
(二)选用穴位495
(三)灸治方法495
1艾卷温和灸495
2艾炷隔姜灸495
3硫黄隔姜灸496
4艾火针衬垫灸496
5温盒灸496
6针上加灸496
7斑蝥敷灸496
8吴茱萸敷灸496
9荆防蒸气灸496
(四)经验辑要496
(五)参考资料497
(六)补充说明497
第五节 失眠症498
(一)概述498
(二)选用穴位498
(三)灸治方法498
1艾卷温和灸498
2艾炷隔姜灸499
3针上加灸499
4珍珠层粉敷灸499
(四)经验辑要499
(五)参考资料500
(六)补充说明500
第六节 癫痫501
(一)概述501
(二)选用穴位501
(三)灸治方法501
1艾卷温和灸501
2艾炷隔姜灸502
3艾炷瘢痕灸502
4灯火灸502
5阳燧锭灸502
6苯妥英钠敷灸502
7芫花敷灸502
8艾炷隔定痫糊灸503
(四)经验辑要503
(五)参考资料504
(六)补充说明506
第七章 眼、口腔、耳鼻喉科疾病508
第一节 急性结膜炎508
(一)概述508
(二)选用穴位508
(三)灸治方法508
1艾卷温和灸508
2艾卷雀啄灸508
3毛茛草敷灸508
4代赭石敷灸508
(四)经验辑要509
(五)参考资料509
(六)补充说明509
第二节 麦粒肿510
(一)概述510
(二)选用穴位510
(三)灸治方法510
1艾炷着肤灸510
2艾卷温和灸510
3灯火灸510
4双天膏敷灸510
5生地黄敷灸511
(四)经验辑要511
(五)参考资料511
(六)补充说明511
第三节 牙痛512
(一)概述512
(二)选用穴位512
(三)灸治方法512
1艾炷隔蒜灸512
2艾炷隔姜灸512
3艾炷着肤灸512
4艾卷雀啄灸512
5生附子敷灸513
6灯火灸513
(四)经验辑要513
(五)参考资料513
(六)补充说明514
第四节 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515
(一)概述515
(二)选用穴位515
(三)灸治方法515
1艾卷温和灸515
2艾卷回旋灸515
3艾炷隔姜灸515
4针上加灸516
(四)经验辑要516
(五)补充说明516
第五节 耳鸣517
(一)概述517
(二)选用穴位517
(三)灸治方法517
1艾炷隔苍术灸517
2艾炷隔姜灸517
(四)经验辑要518
(五)参考资料518
(六)补充说明518
第六节 内耳眩晕症519
(一)概述519
(二)选用穴位519
(三)灸治方法519
1艾炷着肤灸519
2艾炷隔姜灸520
3针上加灸520
(四)经验辑要520
(五)参考资料521
(六)补充说明521
第七节 化脓性中耳炎522
(一)概述522
(二)选用穴位522
(三)灸治方法522
1艾卷温和灸522
2艾卷雀啄灸522
(四)经验辑要523
(五)参考资料523
(六)补充说明523
第八节 变应性鼻炎524
(一)概述524
(二)选用穴位524
(三)灸治方法524
1艾卷温和灸524
2艾炷隔姜灸524
3斑蝥敷灸524
(四)经验辑要525
(五)参考资料525
(六)补充说明525
第九节 鼻出血526
(一)概述526
(二)选用穴位526
(三)灸治方法526
1艾卷温和灸526
2艾卷雀啄灸526
3艾炷隔姜灸526
4艾炷着肤灸527
5灯火灸527
6鼻衄饼敷灸527
(四)经验辑要527
(五)参考资料527
(六)补充说明528
第十节 急性扁桃体炎529
(一)概述529
(二)选用穴位529
(三)灸治方法529
1灯火灸529
2艾炷着肤灸529
3黄连敷灸530
(四)经验辑要530
(五)参考资料530
(六)补充说明530
第十一节 鼻窦炎531
(一)概述531
(二)选用穴位531
(三)灸治方法531
1艾炷隔蒜灸531
2青苔塞鼻敷灸531
3鼻渊散吹鼻法532
(四)经验辑要532
(五)补充说明532
第八章 皮肤科疾病534
第一节 荨麻疹534
(一)概述534
(二)选用穴位534
(三)灸治方法534
1艾炷隔姜灸534
2艾卷温和灸534
3针上加灸534
4灯火灸535
5荆芥穗敷灸535
(四)经验辑要535
(五)参考资料535
(六)补充说明535
第二节 神经性皮炎536
(一)概述536
(二)选用穴位536
(三)灸治方法536
1艾炷着肤灸536
2药锭(丹药)灸法536
3药物艾卷温和灸537
4蒜泥敷灸537
(四)经验辑要537
(五)参考资料538
(六)补充说明538
第三节 湿疹539
(一)概述539
(二)选用穴位539
(三)灸治方法539
1艾卷温和灸539
2药物艾卷温和灸539
3灯火灸540
4蒸气灸540
(四)经验辑要540
(五)参考资料540
(六)补充说明540
第四节 银屑病541
(一)概述541
(二)选用穴位541
(三)灸治方法541
1艾炷隔蒜泥灸541
2艾卷隔蒜泥温和灸541
3药物艾卷温和灸541
4蒜泥敷灸542
5灯火灸542
(四)经验辑要542
(五)参考资料542
(六)补充说明542
第五节 寻常疣543
(一)概述543
(二)选用穴位543
(三)灸治方法543
1艾炷着肤灸543
2灯火灸543
3线香灸543
4鸦胆子仁敷灸544
(四)经验辑要544
(五)参考资料544
(六)补充说明544
第六节 白癜风545
(一)概述545
(二)选用穴位545
(三)灸治方法545
1艾卷温和灸545
2艾炷隔姜灸545
3梅花针加艾卷回旋灸545
(四)经验辑要546
(五)补充说明546
第七节 毛囊炎547
(一)概述547
(二)选用穴位547
(三)灸治方法547
1艾炷隔蒜灸547
2艾炷着肤灸547
3线香灸548
4艾熏器灸548
(四)经验辑要548
(五)参考资料549
(六)补充说明549
第八节 冻伤550
(一)概述550
(二)选用穴位550
(三)灸治方法550
1艾炷隔姜灸550
2艾卷温和灸550
3生姜敷灸550
4大黄敷灸550
5山楂敷灸550
6芒硝敷灸551
7青麦苗敷灸551
8棉籽蒸气灸551
(四)经验辑要551
(五)参考资料551
(六)补充说明551
第九节 斑秃552
(一)概述552
(二)选用穴位552
(三)灸治方法552
1艾炷着肤灸(无瘢痕灸)552
2艾炷隔姜灸552
3艾卷温和灸553
4梅花针配生姜、温和灸553
(四)经验辑要553
(五)补充说明553
第四篇 保健灸法与灸法实验研究558
第一章 保健灸法558
第一节 保健灸概说558
第二节 保健灸常用穴位及方法558
(一)神阙灸558
1神阙隔姜灸558
2神阙隔盐灸558
3神阙炼脐法558
(二)足三里灸559
1足三里瘢痕灸559
2足三里温和灸560
(三)气海灸560
1气海温和灸560
2气海隔姜灸560
3气海附子灸560
(四)关元灸560
(五)大椎灸561
(六)风门灸561
(七)身柱灸561
(八)膏育灸561
(九)涌泉灸562
1涌泉隔姜灸562
2涌泉无瘢痕灸562
3涌泉温和灸562
(十)三阴交灸562
1三阴交艾卷温和灸563
2三阴交艾炷隔姜灸563
3三阴交艾炷无疤痕灸563
(十一)百会灸563
1百会艾卷温和灸564
2百会艾炷隔姜灸564
3百会艾炷无疤痕灸564
(十二)中脘灸564
1中脘艾卷温和灸565
2中脘艾炷隔姜灸565
3中脘艾炷瘢痕灸565
4中脘艾炷隔姜灸565
第三节 女子卵巢保养灸法567
(一)选用穴位567
(二)灸治方法567
1艾卷温盒灸567
2艾卷温和灸567
第四节 男子肾保养灸法568
(一)选用穴位568
(二)灸治方法568
1艾卷温盒灸568
2艾卷温和灸568
第二章 灸法实验研究569
热门推荐
- 2338435.html
- 3242726.html
- 1567940.html
- 3569167.html
- 2723557.html
- 1489407.html
- 3451798.html
- 3469834.html
- 3614451.html
- 3754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3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2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3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8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9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02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2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6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6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