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 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智奎,毛立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984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05页
- 主题词:钢铁厂-工业企业管理-经验-莱芜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 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 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4
(一)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决策与赶超型发展的实现5
1.历史从这里开始(从1969年11月开始)5
2.艰苦创业筑钢铁长城(1970年1月至1982年12月)11
3.抓机遇成功实现转型(1983~1999年)19
4.实现跨越发展新辉煌(2000~2010年)27
5.新起点、新方向、新征程(从2011年起)40
(二)赶超型发展取得辉煌成就44
1.取得重大经济效益,跻身全国钢铁行业前列44
2.“特色”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彰显重要地位50
3.一些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钢铁工业领先地位52
4.闻名遐迩的“莱钢速度”和蜚声中外的莱钢品牌54
5.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承载社会责任,乐于奉献社会55
6.获得多项荣誉称号57
(三)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中国改革与发展视阈的思考59
1.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与中国道路的开拓60
2.历史性改革与发展大潮中的“莱钢道路”65
二 党的领导与党建创新在莱钢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76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76
1.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77
2.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证作用79
3.为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组织保证83
4.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89
(二)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90
1.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91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95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98
(三)勇于创新,探索创新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102
1.开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102
2.建设活动的理论创新104
3.建设活动的实践贡献108
(四)党的建设与党建创新的启示与思考111
1.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111
2.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112
3.党的建设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并抓到实处112
4.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创新114
5.正确处理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与党建创新的关系114
三 体制改革与大型钢铁国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创建116
(一)体制改革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治理模式的历程116
1.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莱钢及其体制与改革的必然性116
2.体制改革的理念、目标和基本思路117
3.体制改革的路径、方式选择与制度变革119
(二)企业体制改革与治理结构建设的成果137
1.“中国式企业治理结构难题”与莱钢的探索137
2.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140
3.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141
4.职代会建设及其职能142
5.集团的管控体系145
(三)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与治理模式的基本经验147
1.企业制度与治理模式147
2.企业体制改革的经验148
(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的启示与思考151
1.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现状的认识152
2.关于世界企业治理模式演进趋势的思考153
3.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历史地位155
四 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创新158
(一)企业管理体系的演进与重构158
1.统一计划调配管理理念与体制的建立和探索159
2.产能效益增长导向管理理念的建立和探索160
3.以学习型组织创建为突破口,提升企业品质和管理水平166
(二)全面管理创新及其成果171
1.内部管理创新的三大基石172
2.基础管理创新与管理基础的夯实177
3.关键环节的专业管理创新与提升180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全员素质183
5.规范权力运行的廉洁效能管理体系185
(三)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成效186
1.现代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187
2.企业经济效益管理效能显著提升190
3.经营管理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92
(四)企业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经验与启示194
1.经营管理和改革创新的经验194
2.对国有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的贡献与启示197
五 在“科技莱钢”的创建中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202
(一)实现赶超型技术进步和跨越式技术提升的“奇迹”202
1.率先迎接科学技术的春天203
2.抢机遇跃升至国内先进水平204
3.从消化吸收再创新迈向自主创新206
(二)全面创建“科技莱钢”的战略与举措207
1.准确定位科技发展,实施“技术支撑体系”208
2.建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汇聚创新合力209
3.优化激励机制,创设“141”首席研究员制度211
4.实行产销研一体化运行模式212
5.打造信息自动化“数字莱钢”213
6.营造群众性技术创新氛围,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14
(三)“科技莱钢”建设的发展成效与持续突破216
1.科技进步的发展硕果及其重要贡献217
2.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经验221
3.未来“科技莱钢”寻求持续突破224
(四)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启示和思考227
1.国有企业发展日益突出科技创新主题228
2.处理好自主创新与模仿、引进再创新的关系233
3.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坚持市场导向、追求利润目标的关系235
4.处理好技术创新与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关系236
六 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239
(一)后发工业化国家发展中的自觉行动239
(二)莱钢是中国推进循环经济的先行者243
1.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243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节点245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成效258
1.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特点258
2.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266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271
1.理念领先、领导重视是关键271
2.科学规划是前提272
3.科学管理是导向272
4.科学技术是支撑273
5.完善政策是保障273
6.全员参与是基础274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与思考275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75
2.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276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必然选择277
4.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277
5.政府的重要职责278
七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文莱钢创建281
(一)企业文化建设过程281
1.“艰苦创业”打造“生长钢铁的土地”282
2.“改革创新”凝练企业精神283
3.“学习、超越、领先”创造“莱钢速度”“莱钢奇迹”284
4.“共创、共进、共赢”导入融合创新286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288
1.倾力打造学习型企业文化288
2.以多种形式营造企业文化氛围293
3.融合创新促进企业文化发展295
4.建章立制落实企业文化职能管理298
5.多措并举建设廉洁文化300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302
1.强大的团队学习力302
2.卓越的职工执行力304
3.超强的企业凝聚力304
4.内生的企业创新力305
5.良好的企业影响力306
(四)在创建“人文莱钢”的过程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308
1.机制建设推进人文莱钢创建308
2.以人为本强化莱钢人文关怀311
3.创建“人文莱钢”促进人企和谐311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312
1.学习型企业文化提供发展的动力313
2.创新型企业文化打造领先的基础314
3.人本型企业文化成为精神支撑315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与思考315
1.重视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企业实践的关系316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317
3.打造国有企业文化的品牌318
八 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319
(一)经济效益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良性互动319
1.莱钢的建立就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开始319
2.重视经济效益与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320
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322
(二)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回报国家与社会324
1.共赢共享,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325
2.关键时刻伸援手,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稳定330
3.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彰显社会大爱333
4.诚信纳税,建设美好社会334
(三)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的企地关系335
1.改善城市环境,积极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335
2.珍惜土地,维护农民利益337
3.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338
4.关爱生命,关注未来,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339
5.带动莱芜经济社会发展340
(四)各界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342
1.莱芜市民与各界领导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342
2.媒体对莱钢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343
3.莱钢职工的自豪感345
(五)践行社会责任的经验与启示346
1.把社会责任内化为企业文化347
2.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347
3.依靠企地双方协同发展,创建和谐企地关系348
4.企业社会责任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349
5.国有企业是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引领者351
九 以人为本、共赢共享的和谐莱钢353
(一)共赢、共享的和谐莱钢353
1.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实现和谐莱钢的前提354
2.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355
3.合理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358
(二)以人为本的和谐莱钢360
1.职工的物质利益得到实现360
2.职工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364
3.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同样富有367
4.职工享有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375
(三)和谐莱钢建设的启示与思考377
1.坚持职工作为生产要素和主人的统一378
2.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380
3.坚持企业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382
参考文献385
后记393
热门推荐
- 3349515.html
- 3713788.html
- 3482008.html
- 2182555.html
- 3259124.html
- 1169795.html
- 210291.html
- 1699917.html
- 258456.html
- 3148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8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9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6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88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1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3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6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3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5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