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
  • 赵鹏大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38744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矿产资源-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基本概念1

一、非传统矿产资源1

二、矿产勘查的非传统理论与方法2

三、非传统矿业2

四、非传统矿业经济2

第二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3

一、地球演化及地球圈层作用过程中地质异常形成演化与致矿机制3

二、成矿多样性——矿床谱系与新型矿产资源勘查理论及方法3

三、矿产资源物质流及其最有效利用理论与模式4

五、有机质与金属元素的耦合作用及其对金属富集的宏观与微观控制5

四、天然纳米矿物成因机制及其特殊性能的开发利用5

六、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因机制及分布规律6

第三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目的任务与科学目标6

第四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7

一、新类型8

二、新深度9

三、新用途10

四、新方法10

五、新工艺11

第五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紧迫性与重要性12

一、传统矿产资源形势严峻12

二、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在国外已受重视1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

第一节 分类现状与问题19

第二章 非传统矿产资源分类19

第二节 基于非传统矿产资源主要研究对象的分类21

一、新类型矿产资源22

二、新领域与新深度矿产资源22

三、新工艺型矿产资源22

四、新用途矿产资源23

第三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分类原则探讨24

一、潜在的工业意义或找矿意义24

二、易于识别的矿床(找矿)标志24

三、具有较强的动态意识24

第四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分类方案2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9

一、地球资源的前景观30

第一节 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地球资源观30

第三章 地球资源学:非传统矿产资源认知、发现和利用的理论基础30

二、地球资源的价值观31

三、地球资源的整体观32

第二节 地球资源概念及其分类32

一、基本概念32

二、地球资源分类33

第三节 地球岩矿物质资源的基本特征与产出规律36

一、区域不均衡性36

二、多样性36

三、时序演变性37

四、空间分带性39

五、多类型共(伴)生性40

二、岩矿物质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的基本原则42

一、研究目标与任务42

第四节地球岩矿物质资源勘查-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42

三、实现岩矿物质资源可持续供给的技术途径44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47

第四章“三联式”成矿预测:非传统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基础48

第一节 概述48

第二节 地质异常致矿理论与方法体系51

一、地质异常成矿预测:矿产定量预测与评价的新途径51

二、地质异常理论概述52

三、地质异常与成矿预测54

四、基于地质异常的成矿远景区圈定56

五、可靠性和精度评价57

第三节 成矿多样性及其表现形式58

第四节 矿床谱系及其研究分类59

一、矿床的时间谱系59

二、矿床的空间谱系62

第五节 “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基本框架65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67

第五章 地球物质流与无废矿业:非传统矿业理论与方法基础68

第一节 地球物质流与无废矿业基本概念68

一、物质流68

二、地球物质流69

三、矿产资源物质流的特点69

四、无废矿业的基本概念71

一、无废矿业的科学目标72

二、无废矿业的目的任务72

第二节 无废矿业的科学目标与目的任务72

第三节 无废矿业的研究内容与评价体系73

一、无废矿业的研究内容73

二、无废矿业的评价体系75

第四节 组织无废矿业的技术途径76

一、无废矿业的科学技术支持体系76

二、无废矿业的制度保障体系77

三、无废矿业的社会人文背景条件77

第五节 无废矿业的制约因素分析77

一、科技发展水平77

二、经济因素77

三、政策制约因素77

实例一: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综合利用与无废矿业生产规划78

第六节 实例分析78

四、管理因素78

实例二:黑龙江某地超基性岩体资源无废-少废勘查与评价79

一、现状与问题79

二、资源评价的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79

三、岩体结构及矿物质组成基本特征与变化规律80

四、岩体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岩矿物质资源概况与初步评价83

五、勘查-开发综合模式8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87

第六章 非传统矿业经济概述88

第一节 传统矿业的变化88

一、传统矿业的衰退89

二、传统矿业经济格局问题的凸现90

三、21世纪矿业经济面临的窘境95

第二节 新型矿业经济的呈现96

一、非传统矿业和新型矿业经济的发展97

二、矿业机制与政策98

第三节 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点——产业技术101

一、产业技术的作用101

二、中国矿业中的产业技术问题102

三、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发现——产业技术的突破10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04

第七章已勘查及已开发矿区资源再评价: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领域105

第一节已勘查及已开发矿区资源再评价的必要性与迫切性105

一、后续资源危机105

二、呆滞资源不少106

三、尾矿资源剧增106

一、观念更新与资源再评价的潜力107

四、遗漏资源普遍107

第二节 资源再评价及新资源发现的可行性与潜力分析107

二、理论创新与资源再评价的潜力108

三、勘查技术进步与资源再评价的潜力109

四、选冶新工艺研究与资源再评价的潜力109

第三节 资源再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10

第四节 资源再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技术途径111

一、资源再评价的基本原则111

二、资源再评价的技术途径113

第五节 实例分析:金沙江南段已勘查和已开发重晶石矿区资源再评价与找矿预测113

一、引言113

二、现状与问题113

四、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多样性分析114

三、研究思路与技术途径114

五、成矿谱系与找矿模式117

六、矿(床)体预测与评价122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25

第八章 沉积建造中铂族矿产资源发现之探索127

第一节 黑色页岩建造中的贵金属矿产评价研究现状127

一、黑色页岩建造的时空分布127

二、黑色页岩建造贵金属矿化特征128

三、几点基本认识130

第二节 滇东Pt-Pd-Cu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分析131

一、昆阳群黑色岩系特征及含矿(Pt、Pd)性分析133

二、寒武系黑色岩系特征及含矿(Pt、Pd)性分析137

三、峨眉山玄武岩建造特征及含矿(Pt、Pd)性分析141

四、滇东含矿(Pt、Pd、Cu)建造含矿性统计分析144

第三节 滇东Pt、Pd地球化学编图及异常评价149

一、滇东Pt、Pd地球化学填图149

二、Pt、Pd地球化学异常评价150

三、Pt、Pd等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的统计分析156

第四节 滇东PGE-Cu资源潜力综合评价158

一、滇东重、磁及遥感异常特征158

二、滇东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163

三、资源评价中的证据权法165

四、靶区定量圈定与评价167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71

第九章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勘查问题173

第一节 天然气水合物的基本概念173

一、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史175

第二节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意义175

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176

三、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意义179

第三节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模式184

一、碳氢气体的捕获类型184

二、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模式185

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环境及成矿机制187

第四节 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标志及勘查技术188

一、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地质标志189

二、地球物理标志与勘查技术190

三、地球化学识别标志195

四、新一代卫星遥感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的应用196

一、天然气水合物海洋钻探技术198

五、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生物标志198

第五节 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与开发技术198

二、天然气水合物采样方法202

三、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技术204

四、天然气水合物全球开发计划205

第六节 中国近海及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209

一、西太平洋及中国近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209

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210

三、东海及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217

四、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水合物形成条件及潜力219

五、台湾海域219

六、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区水合物成矿远景区220

一、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基本概念及预测的途径222

第七节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预测222

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预测及评价方法223

三、全球主要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带的资源评价226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29

第十章 人工矿床形成与评价基础233

第一节 国内外“人工矿床”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33

一、国外研究现状233

二、国内研究利用现状234

三、国内外废石及尾矿利用发展趋势235

第二节 人工矿床的地质资源评价235

一、云锡公司尾矿库型人工矿床资源调查235

二、人工矿床四维模拟与定量评价(三维空间及时间变化)235

二、尾矿库型人工矿床的开发条件239

一、人工矿床的开发特点239

第三节 人工矿床的开发技术评价239

三、人工矿床开发方案拟定及技术基础参数的选定241

第四节 人工矿床的经济评价245

一、尾矿开发利用的成本构成245

二、精锡成本影响因素分析246

三、提高经济效益最佳途径246

四、经济社会效益评价246

第五节 人工矿床环境评价247

一、尾矿库型人工矿床环境评价的基本问题247

二、人工矿床环境评价方法248

三、个旧矿区环境影响评价250

四、结论253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2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