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勒石与勾描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6108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画像石-绘画风格-研究-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勒石与勾描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上篇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研究的考古学基础11
第一章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考古学陈述11
第一节 唐代石椁的考古发现11
第二节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图像13
一、李寿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631年)14
二、郑仁泰墓石椁人物图像(664年)18
三、李晦墓石椁图像(689年)19
四、契苾明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696年)21
五、永泰公主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06年)22
六、懿德太子墓石椁线刻图像(706年)26
七、章怀太子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06年)27
八、韦泂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08年)30
九、韦询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08年)32
十、韦顼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18年)33
十一、韦氏无名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08—718年)35
十二、薛儆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21年)36
十三、秦守一墓石椁人物图像(724年)40
十四、阿史那怀道十娃夫妇墓石椁人物图像(727年)41
十五、武惠妃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37年)42
十六、杨思勖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40年)42
十七、李宪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42年)43
十八、王贤妃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46年)47
十九、武令璋墓石椁人物线刻图像(748年)49
第二章 唐代石椁与创作主体59
第一节 唐代石椁的形制59
一、唐代墓葬类型与石椁的基本形制59
二、李晦墓石椁的特例形制66
第二节 唐代石椁的消费主体72
一、唐代石椁墓墓主72
二、韦氏家族73
第三节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创作者78
一、样本作者78
二、勒石作者86
下篇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99
第三章 勒石与勾描99
第一节 “白画”“样本”与“勒石”99
第二节 石线刻的材料与技法104
一、石线刻对石材的要求104
二、石刻线画的勒石技法105
三、懿德墓石椁线刻的起样材料分析110
四、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综合性技法111
第四章 造型法则117
第一节 唐代石椁人物线刻造型的类型化特征117
第二节 唐代石椁线刻人物与审美风尚122
一、从秀骨清像到面短而艳122
二、丰肥妍美125
第三节 佛造像对唐石椁线刻人物造型的影响127
一、佛画入华127
二、佛造像量度、仪轨对唐石椁线刻人物造型的影响133
第四节 唐墓石椁线刻人物的脸部造型138
第五节 唐墓石椁线刻人物的眼形程式141
一、征神见貌141
二、媔目142
三、三白眼145
四、宦官的眼形148
五、传统眼形程式的流变149
第六节 凸胸特例150
第七节 侍女髻式158
一、初唐髻式158
二、盛唐髻式161
三、假髻163
第八节 幞头165
一、幞头源起166
二、唐代幞头168
三、女式幞头171
第九节 女装172
一、红裙妒杀石榴花172
二、罗披掩丹虹174
三、半臂偏袒赙红罗177
第十节 唐墓中的宦官形象179
第五章 技法与观念199
第一节 从现实形象向绘画造型的转换199
第二节 从“列女图”到唐代士女画204
一、士女画成立之社会背景204
二、士女画之创立207
三、士女画的结构形式211
第三节 唐代线形的特征213
一、“密体”与“疏体”213
二、线形张力的转化214
第四节 空间秩序217
一、图与底217
二、图形的张力219
三、游观的视点220
第六章 形式风格227
第一节 结构性线群227
一、视觉经验的转变227
二、结构性线群的显现239
三、结构线群的成熟240
第二节 装饰性线群247
一、装饰性线群的从属性247
二、装饰性线群表意性的转变251
第三节 重构线群253
一、主观秩序的回归253
二、折线的骨架功能255
三、中国式形体观念258
第七章 线型程式267
第一节 “铁线描”268
一、“铁线描”的程式化268
二、“铁线描”的精致化272
第二节 行笔方式的转变273
一、“莼菜条”的线型特征273
二、线型对比278
结论281
附录284
一、李寿墓石椁侍女手持物分析284
二、李寿墓石椁乐舞图考述292
三、韦氏无名石椁天王图像296
插图目录303
主要参考文献321
历史文献321
考古资料322
研究著述323
热门推荐
- 42463.html
- 3719903.html
- 1839216.html
- 2117893.html
- 2056568.html
- 621893.html
- 2443333.html
- 1570727.html
- 3866285.html
- 32433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0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4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9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3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3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6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4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07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