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王向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8206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三个代表”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及其两次深刻变革1

(一)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内涵2

(二)正确认识党所处历史方位的重要意义7

(三)科学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两次深刻变革12

二、党的历史方位的深刻变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历史方位深刻变革的时代产物16

(二)对我国学术界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最有代表性观点的分析1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论证24

三、党的历史方位与党的历史使命35

(一)党的历史使命及其提出依据35

(二)全面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使命与历史方位深刻变革的关系40

(三)强化党的角色转化意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3

第二章 划时代的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9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深刻背景49

(一)当代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49

(二)当前国内工作的新发展57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6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历史地位7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7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7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85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是应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关键8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应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集中体现91

(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97

第三章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机制103

一、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03

(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依据103

(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主要理论特征107

(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现实含义115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124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12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133

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143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143

(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146

(三)是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50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纪宣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5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15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15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167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含了新的特征174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结构179

(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179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依据18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逻辑构成189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193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93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19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始终紧密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发展的理论203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206

一、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20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大规律”207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共产党执政规律21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214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17

二、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的指导思想220

(一)党的指导思想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2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23

(三)确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思想地位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22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23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辩证关系230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近期的奋斗目标235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238

第六章 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240

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240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形成241

(二)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249

(三)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257

二、党的建设理论的新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261

(一)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262

(二)充分认识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266

三、执政理念的新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72

(一)“四位一体”的新认识273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79

(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84

(四)积极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290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