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孙亮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18448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阶级-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重审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的话1
导言1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阶级”概念的阐释视角与原则9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9
一、政治哲学的两个向度10
二、“规范政治哲学”的颠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运思13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政治哲学话语建构21
第二节 拜物教批判27
一、“资本主义政治的特殊性”28
二、“资本主义政治的经济性”31
三、拜物教批判的阶级意识维度35
第三节 财产权批判38
一、财产权:从自由的确证到贫困的责难38
二、“历史地”考察财产权42
第二章 马克思文本语境中阶级概念的总体内涵46
第一节 “前”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谱系学考察46
一、古希腊时期的“阶级”观念48
二、近代时期的“阶级”观念52
第二节 阶级概念阐释的难度与形成要素59
一、难度60
二、形成的主客观因素63
第三节 “阶级人”与阶级概念的多重维度68
一、逻辑起点与真实主体68
二、“阶级”的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76
第四节 “深入历史的本质一度中”的阶级政治84
一、阶级斗争的存在论根基与实质85
二、经济的政治:阶级政治的建构89
三、常规与断裂处的阶级政治96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在当代的理论与现实境遇106
第一节 现实之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的社会影响107
一、协作、手工与现代工业107
二、社会存在: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111
第二节 形上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哲学转型117
一、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时代117
二、后形而上学转向中政治思维的挑战与变更122
第三节 历史之维:进步主义的“质疑”127
一、进步主义的确立及其当代“遭遇”129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进步”138
第四节 实践之维:从阶级革命到新社会运动142
一、“1968,五月风暴”:新旧社会运动的分水岭143
二、“新社会运动”的认知定位:基于六个特点的分析框架146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及其反思155
第一节 逃离“生产”的“阶级分析”:韦伯与伯恩施坦158
一、“生产”到“市场”:韦伯对阶级分析的语境置换158
二、社会主义仅仅是一种“规范”:伯恩施坦的政治规划166
第二节 基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解构”168
一、爱德华·汤普森的“社会一文化”的阶级观171
二、尼科斯·普兰查斯的“结构主义”的阶级观175
三、郝伯特·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的阶级观178
第三节 “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终结”180
一、继续远离“生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181
二、“话语解构”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188
三、从“对立”到“对抗”:消解阶级政治的“社会”概念192
第四节 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去阶级化的核心策略199
一、列宁的“政治优先性”开启201
二、葛兰西的“集体意志”的主体构造203
三、“偶然性逻辑”的确立与批判207
第五节 资本逻辑形态的嬗变:对“阶级解构”的一个反驳212
一、“中断手稿”的续写与反思213
二、社会冲突“场域化”与资本形态的“多元化”217
三、重返“阶级话语”的理论召唤219
第五章 勘定“去阶级化”的激进民主政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223
第一节 “去阶级化”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的构想223
一、基本判定224
二、激进民主构想对社群主义的批判229
第二节 激进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批判232
一、语境主义的批判233
二、透过维特根斯坦重审237
三、走向一种竞争性的多元民主240
第三节 “去阶级化”的规训统治与总体性批判245
一、“事物化”与规训的“物质形态”246
二、“物化”与规训的“观念形态”249
三、“总体性批判”与西方激进左翼的理论限度253
第四节 激进民主政治路向的再反思:一种建设性思路257
一、置于“实践智慧”语境的重审258
二、“政治解放”的价值重塑及其“理论功绩”261
三、汲取的不是结论而是其思考的能力265
第五节 走向人类解放:马克思的阶级政治的终极追求269
一、阶级革命:理性的构造抑或社会结构性的对立271
二、阶级解放:超越自由主义的人的自由实现之途275
结语280
主要参考书目284
后记291
热门推荐
- 3564280.html
- 3587012.html
- 645987.html
- 540674.html
- 2893391.html
- 3669598.html
- 1663697.html
- 1687288.html
- 2033299.html
- 7698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13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6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20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28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22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7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9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