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水 生命之“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小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8527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87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1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山水 生命之“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追求“高境界”和“自然”3
(一)境界高下3
(二)自然与否17
二、“境界”高下、“自然”与否根于“有序”28
(一)“自然”的实质是有序;“境界”的实质是有序度;“神”的实质是最高的有序度。所以,“境界”高下根于“有序”28
(二)有序度一般以“境界”表示,但“自然”既指有序,所以也往往用其代指有序度28
三、真正的“有序”为生命所独有。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30
(一)系统处于有序状态时,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这种协调有赖于各要素的自适应性。而自适应性只存在于生命。所以,真正的“有序”为生命所独有30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生命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是“气韵生动”与否。“气韵生动”虽有多种理解,但其基本含义就是直观的“生命力”感觉31
第二章 山水文化的原理,是以生命裁剪山水39
一、山水并非生命,即使山水代表生态系统,其层次也不可能达到可以“境界”评价的“精神”高度。那么,为什么山水文化的核心评价标准也是“境界”高下、“自然”与否呢?41
二、其原理就在于:山水文化是以生命,而且是人的生命裁剪山水41
三、山水文化以(追求“高境界”的)人的生命裁剪山水,所以,山水文化表现的不是山水之“景”,而是画家心中之“境”,也即“意境”41
(一)“意境”含义41
(二)“意境”说形成历史(附:从“传神”到“写意”)42
(三)表达“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附:布白(虚)]46
第三章 山水文化以生命裁剪山水的具体表现59
一、“自然”:山水首先要宜于人的生命6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渴望人能回归自然环境61
(二)但山水文化的“自然”,不是天然的自然环境,而是经过选择、经营的、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61
(三)有利于生命的自然环境,显然必须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主要基础是土地和水。所以,“山水”成了自然环境的代指61
(四)山水文化中“水”不可或缺,而且往往是布局的中心63
(五)山的生态系统是立体的,比平原更加完整,所以,山比平原更能代表自然环境64
(六)土厚载物、水丰土厚,生态系统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花鸟画虽然也写生态系统,但其水、土都不强调。所以,是山水画而不是花鸟画成为国画的代表64
(七)有树必有花草,相反则未必。所以,树木代表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因此,中国园林的植被以树木为主体,不像西方园林那样以花草为主体64
(八)“云无心而出岫”。人们尽情讴歌大自然,却往往忘了大自然是无目的的,并不是为了生命而运转64
(九)有利于生命还不够,自然环境还必须有利于人的生命,才能成为山水文化的“山水”65
(十)宜于人的生命的山水,人处其中必定感到“自然”。所以需:拙、朴、因、浑然69
(十一)这样,经过如此选择、经营,天然的自然环境,就变成了有利于人的生命的自然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更胜自然”73
(十二)山水有利于人的生命,我们反过来用这种作用结果来描绘山水,山水也就似乎有了人的生命75
二、境界79
(一)是山水画而不是花鸟画成为国画的代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者的体量、信息量大80
(二)俯视是山水画的主要视角,因为这一视角对山水把握最全面,信息量最大80
(三)忌刻板,宜变化。因为变化多则信息量大81
(四)笔画本身忌“直”,要“笔笔转去”,加大信息量84
(五)曲折。曲折是“变化”的一种。曲折还延长了“线”85
(六)隔景。隔景是“面”的“曲折”。隔景还增加了景观层次89
(七)假山、石头要“瘦、绉、漏、透”,这些特征都使表面积增大91
(八)大、多、深:信息量大94
(九)藏:“藏”者“幽”也,“幽”则让人联想到“深”96
(十)远法。北宋·郭熙首提“三远”。对于远法,其定义、种类、与透视法的关系等等均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远”的主旨,也即看事物要望远、眼界开阔98
(十一)园林建筑、树木等宜透宜漏,这样不致阻挡视线、减少信息量100
(十二)借景。“借”来信息量102
(十三)奇、险。奇:少见或未见过的信息,见到了。险:信息拓展至某种边缘状态105
(十四)高对比度:对比度越高,相关特性的可变范围就越大,信息量就越大108
(十五)国画使用毛笔,就是因其笔触能最大限度地生出变化来,信息量大112
(十六)国画更强调用笔而不是用墨,强调用笔力度、强调“骨法用笔”、强调“线”,就是要使画面表达的信息肯定113
(十七)从土山到石山的进化——叠石造山比土山容易出变化,信息量大117
(十八)山水画、园林与诗文、书法、印等结合。各具神韵,相辅为用。从而增加了信息量118
(十九)园林要素统一。统一即是有序,有序度高129
(二十)框景。框景的原理是人为地大幅度缩小视野,使人们得以在从容、自然的心态下更好地赏景。另外,有时框景还有选景含义139
(二十一)复道——使园景从平面丰富到空间,信息量增大143
(二十二)将“古”作雅:“古”增加了时间维度,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143
三、生意144
(一)生命的结构像个宝塔,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需要宽广厚实的基本生命功能的支撑。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就是生机、生命力,或称“生意”。表现特点是“动”144
(二)但由于山水文化的作者以文人为主,其社会地位偏高,对基本生命功能的关注就偏少。所以,山水的“生意”总是偏弱,生机不旺145
(三)但山水文化“生意”的补足,靠文人是不行的,需结合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最朴实、“生意”最满153
四、栖泊:所以,山水就成为人可寄托身心之所153
(一)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是以人的生命为尺度,对自然环境的剪裁。因此,它是生命栖泊的港湾153
(二)所以,古代文人,只要有可能,都会尽力实现其山水梦想154
热门推荐
- 1546010.html
- 107474.html
- 691696.html
- 3553146.html
- 2114288.html
- 2788917.html
- 746382.html
- 58495.html
- 1769765.html
- 5458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7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2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8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6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00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50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07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4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