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
  • 齐凤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710202527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6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十世纪的中国版画研究&齐凤阁1

理论篇12

《近代木刻选集》(一)小引&鲁迅12

《木刻纪程》小引&鲁迅13

鲁迅致陈烟桥信(1934年3月28日)&鲁迅14

鲁迅致李桦(1935年6月16日)&鲁迅15

《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鲁迅16

木刻在国难期中的估价&李桦17

青年木刻家对于木刻应有的认识&唐英伟19

国防艺术与木刻&蒋锡金21

木刻的现实问题&唐英伟22

十年来中国木刻运动的总检讨&李桦 新波 建庵 冰兄 温涛24

试论木刻的民族形式&李桦36

木刻的民族形式散论&讷维39

民族形式在木刻创作上&王琦41

木刻艺术今后发展的方向&杨嘉昌44

略谈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气质&野夫54

全国木刻展&徐悲鸿56

《抗战八年木刻选集》序&叶圣陶57

我的印象—看木刻展之后&冯雪峰58

论中国新木刻—《北方木刻》序&郭沫若60

作为武器的艺术—中国木刻&[美国]爱泼斯坦(王琦译)62

建立“木刻批评”制度&张怀江65

论当前木刻创作诸问题&力群67

对于发展和提高木刻创作的意见&江丰71

谈版画的欣赏价值&王琦73

从“清规戒律”里解放出来&王琦76

从“版画太板”谈起&野夫78

谈版画的魅惑力&力群80

版画应该是版画&王琦83

谈版画与政治&力群85

版画三题&马克89

版画艺术的文化选择&邓启耀93

版画需要增强专业素质&宋源文97

我对木刻艺术的几点思考&徐冰100

对复数性绘画的新探索与再认识&徐冰103

有感《对复数性绘画的新探索与再认识》并与徐冰商榷&冯笪105

复数意识纵横谈&高学冠107

克服模仿性 摆脱复制意识—版画艺术前景浅析&陈曦光111

试论版画中的技艺美与造型美&陈一文114

用物质材料去思考—兼论版画创作的物质实践性&李向伟117

形式的生命&曹琼德123

版画构成的基本观念&邬继德125

广开思路&彦涵128

版画艺术之“板”与“活”—在版画变革中的思考&江碧波131

关于版画理论建设的思考&齐凤阁134

冲出版画创作的困境&王林137

严峻的时刻—关于版画创作现状的思索&李以泰139

对版画创作现状的思考—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版画评选有感&李忠翔143

文化交流中的思考&赵宗藻146

地方性、民族性及个性—一次探讨性的对话&李习勤148

版画语言的概括性之我见&陈九如151

浅谈当今版画的创作意识&刘天舒154

版画本质的限定与超限定因素&李全民158

媒介与创造—论丝网版画语言的构建&安滨161

试论铜版画创作中的灵变性&黄少垠167

关于版画特性与制作的一点思考&孔国桥170

略论版画媒材与艺术个性&靳保平174

20世纪中国版画的语境转换&齐凤阁176

跨越世纪的门槛—当下版画的问题与思考&尚辉186

关于版画的文化使命的思考&宋源文195

论版画的当代性&齐凤阁199

史料篇204

《中国版画史图录》自序&郑振铎204

《中国古代木刻画选集》序&郑振铎211

谈徽派版画&周芜213

关于“京剧版画”&王树村219

富有创造精神的十竹斋版画艺术&吴俊发222

现代木刻版画的先行者李叔同和丰子恺&毕克官225

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许广平227

关于版画的一些回忆&[日本]内山完造(孙浩元译)233

中国初期木刻与我—中国近代木刻的黎明期&[日本]内山嘉吉(朱伯雄译)235

记“一八艺社”&汪占非243

记“野穗社”&陈烟桥245

木铃木刻研究会的经过&力群247

忆“MK木刻研究会”&张望250

回忆“现代版画会”&李桦256

发刊的话&唐英伟263

第一次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纪事&唐可264

早期木刻运动在四川&鄷中铁266

抗日战争初期武汉、桂林两地的木刻运动&刘建庵271

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回忆片段&丁正献执笔273

抗战时期的浙江木刻运动&金逢孙 夏子颐277

回忆延安木刻运动&江丰281

回忆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胡一川284

延安木刻在国统区&王琦287

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木刻运动&邹雅290

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年画和木刻运动&彦涵295

版画活动在新四军&杨涵298

晋察冀敌后木刻运动&徐灵304

抗日战争后期木刻艺术在贵州的传播&陈耀寰308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木刻运动史料&李桦311

在迎接上海解放的日子里&邵克萍332

从“中国木刻研究会”到“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王琦334

中国木刻研究会章程341

木刻工作者在今天的任务—“抗战八年木刻展”告全国木刻同志&中华全国木刻协会343

江苏古今版画艺术简述&李树勤346

开创性的群体创作实践—纪念北大荒版画三十周年&晁楣350

简说台湾木版年画&王树村355

台湾版画简况&吴步乃357

台湾的现代版画及其展望&[日本]吕清夫(赵经寰译)360

十青版画会—台湾版画中坚&杨展业363

香港版画发展概况&梅创基365

古代中国和日本版画的交流&李平凡367

中国现代版画与中日版画交流&李平凡371

丝网版画的摇篮—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丝网版画工作室&李树声377

“三版”春秋&赵瑞椿379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为三、四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颁奖383

中国版画家协会为五、六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颁发“鲁迅版画奖”384

中国版画家协会为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颁奖386

技法篇390

关于木刻的水墨拓印法&李桦390

木刻的水墨套印技法&黄永玉392

“傅拓”在木刻中的应用&贺鸣声395

三合板木刻的水印技法&李平凡397

水、色、纸的奥秘—谈谈水印木刻的几种特殊印法和效果&黄丕谟400

论套色木刻的特点与色彩&力群402

也谈套色木刻的色彩&张新予407

套色木刻色彩漫谈&晁楣409

论木刻的黑白&王413

黑白纵横谈&英若识416

略谈黑白木刻的灰调的表现性&陈小文425

简论版画素描&广军427

论刀法&力群430

再谈刀法&赵延年432

套色油印木刻技法概述&陆放436

油印套色木刻“肌理”初探&林之耀439

薄油彩印版画技法&范元和442

谈丝漏版画的技法&韦智仁444

丝网版画技法&广军 张桂林446

丝网版摄影制版法&赵经寰451

纸版画技法初探&倪建明454

凹凸纸版画技法初探&陈强456

谈拓彩版画&张白波458

PS版胶印版画技术研究&陈晋容460

石版画技法研究&李宏仁463

凹版版画的制版方法和媒介物的应用&魏谦468

综合版试析&史济鸿473

教学篇477

版画教学的回顾与展望&李桦477

版画教学的经验与改革设想&宋源文482

对于版画教学结构的几点看法&叶公贤485

论版画教学&张树云488

从金蝉脱壳所想到的—谈教学中如何发挥同学个性和能动性&江碧波492

进修班和大专班的版画教学&张佩义495

发展中的木刻教学&谭权书499

铜版画教学探索&王维新502

版画创作教学五题&谢梓文507

版画创作教学&周建夫510

版画专业中的人体速写&吴长江514

创作教学随想&宋源文517

版画的色彩教学&庞涛519

版画系色彩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安滨522

版画系的素描教学&甘正伦524

版画黑白构成教学初探&李以泰530

版画教学与创造性思维&代大权535

版画本科创作课教学应强调素质教育&陈九如539

培养创造激情—版画毕业创作教学谈&陈琦542

版画篇目&张新英编545

编后记&齐凤阁5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