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玄学与六朝文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魏晋玄学与六朝文论
  • 黄应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4685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8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玄学-影响-古典文学-文学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玄学与六朝文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1

绪论 玄学影响文论的桥梁——清谈一、清谈与言、笔之分3

二、清谈与文学批评7

三、清谈与玄学教养10

上篇 魏晋玄学与文学的自觉17

第一章 儒道调和派玄学与文学调和论17

一、调和派玄学的调和17

1.王何派玄学的调和:道本儒末19

2.向郭派玄学的调和:儒道并举28

二、文论中的调和36

1.六朝文体论的调和色彩36

2.“文质彬彬”说的调和色彩39

三、两种调和彼此作用的方式51

1.复杂性之一:文论家对玄学影响的明确拒斥51

2.复杂性之二:言不尽意论对文论的影响54

第二章 儒道分离派玄学(一)与“吟咏情性”文学观62

一、嵇阮派的任性纵情62

1.嵇阮早年对名教的推崇63

2.嵇阮对名教的非毁65

3.嵇阮的任性纵情论67

二、文论“吟咏情性”观与玄学任情性派79

1.诗笔之分和六朝诗论对文章艺术性质的自觉80

2.嵇阮派玄学对文学自觉的影响89

第三章 儒道分离派玄学(二)与“形式主义”文论99

一、“形式主义”文论99

1.“形式主义”释义:文采主义99

2.文笔之分对文章审美性质的自觉102

3.南朝文论中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意义106

二、元康玄学与“形式主义”文论117

1.元康玄学的基本风貌118

2.元康放达派的享乐主义思想(《列子·杨朱》篇)125

3.元康玄学对形式主义文论的可能影响133

中篇 魏晋玄学与《文心雕龙》145

第四章 王弼《易》学与《文心雕龙》145

一、王弼《易》学的特点及其影响《文心》的事实145

二、王弼《易》学与《文心》的结构150

1.王弼大衍义与《文心》篇目安排152

2.王弼《易》学与《文心》论文方法156

三、王弼《易》学与《文心》之“道”167

1.《文心》之“道”167

2.王弼之“道”174

3.《文心》之“道”源于王弼之“道”177

第五章 言不尽意论与《隐秀》之“隐”180

一、“隐”的释义180

1.“隐”:一种审美性质(一种文采)182

2.“隐”:文章意义的表里叠置而形成的一种美187

二、言不尽意论与“隐”192

1.文论史上受言不尽意影响的另外两种情形193

2.言不尽意论影响“隐”的独特性196

第六章 虚静无为说与《文心雕龙》201

一、虚静与神思201

1.“神思”释义:作者创作时的整个心理(思维)活动201

2.《神思》篇的虚静说源自道家玄学208

3.从老庄虚静说到刘勰虚静说210

二、无为与养气216

1.《养气》篇“养气”释义216

2.《养气》之途:无为219

3.玄学与《文心》“养气”说221

下篇 魏晋玄学与六朝乐论、画论231

第七章 审美本体论之辨——评嵇康的《声无哀乐论》231

一、玄学化的音乐观232

1.第一层次的“声无哀乐”233

2.第二层次的“声无哀乐”236

3.第三层次的“声无哀乐”238

4.“声无哀乐”论与玄学(庄学)243

二、审美本体论之辨245

1.嵇康问题的审美本体论性质245

2.辨析“声”与“哀乐”的条件247

3.嵇康观点的审美本体论启示250

三、形式美与内容美之别254

1.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分254

2.《声无哀乐论》对区分两种美的启示261

第八章 魏晋玄学与六朝山水画论266

一、玄学—隐逸—山水266

二、玄学与山水画272

1.宗炳、王微与隐逸272

2.宗炳、王微写形(求“形似”)的山水画观念275

3.“写形”山水画的起因:山水与道的外在关联280

主要参考书目286

后记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