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符号学丛书 论巴尔特 一个话语符号学的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符号学丛书 论巴尔特 一个话语符号学的考察
  • 宋颖责任编辑;(中国)韩蕾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9028324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33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巴特(Barthes, Roland 1915-1980)-符号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符号学丛书 论巴尔特 一个话语符号学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学术传统与轴心问题1

一、巴尔特“符号学”(semiologie)的学术传统定位2

二、从语言系统到话语:巴尔特符号学的演变历程8

三、巴尔特在法国符号学传统中的特殊地位12

四、巴尔特话语符号学在比较文学领域的应用实验设计15

第二节 本书的主体结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7

第三节 本书写作相关文献述评22

一、“巴尔特的/与话语符号学”研究的创新性23

二、“巴尔特的/与话语符号学”相关课题研究综述26

三、“巴尔特在/与中国”课题研究综述32

四、对巴尔特作品中译本的评析与翻译符号学反思38

第一章 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45

第一节 从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符号学出发46

一、语言系统与言语的取舍:索绪尔语言学的“阵地”定位46

二、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符号学与本维尼斯特的语义学48

三、巴尔特的“超语言学”设想对索绪尔的批判性继承与补进式发展51

第二节 雅各布森对索绪尔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及其对巴尔特的影响59

一、雅各布森对索绪尔语言系统与言语二分法的批判62

二、雅各布森的话语交流模式及其衍生模式67

三、雅各布森的失语症研究对索绪尔语言结构的深化72

四、雅各布森转换词研究与话语分类思想78

第三节 本维尼斯特的话语研究及其对巴尔特的影响84

一、从回归对言语活动的讨论走向话语语言学88

二、陈述、人称与时态:本维尼斯特话语研究的核心92

三、本维尼斯特对话语语言学、精神分析及符号学的通化99

第二章 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对象领域、基本内涵与模式演进109

第一节 从叙事话语结构分析看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理论雏形110

一、叙事话语结构分析与超语言学的关系112

二、叙事作品的语言系统与语言学语言系统之同质关系114

三、话语语言学模式下的叙事作品层级分析117

四、巴尔特叙事话语结构分析的内在逻辑演进126

第二节 文学/历史两种话语的分析标记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发展128

一、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模式下的文学与书写概念129

二、巴尔特对本维尼斯特“历史/话语”二分法的修订133

三、德里达对本维尼斯特的批判对巴尔特的影响138

第三节 话语语言学模型的完善标志着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成熟143

第四节 模型对照:巴尔特的旧修辞学批判与新修辞学实践150

一、巴尔特的旧修辞学研究的对象、目的与策略154

二、旧修辞学的历时面向与巴尔特的共时性话语实践160

三、旧修辞学的操作代码与巴尔特后设批评的理论体系171

第三章 巴尔特自我反射式的书写对话语符号学的实践反思181

第一节 巴尔特如何书写自我?论自传书写的新面向183

一、自传书写的焦点变化与巴尔特的语言学模型183

二、自传书写中的人称代词“我”消解生物“我”对书写的影响187

三、《罗兰·巴尔特自述》作为后设自传191

四、照片/镜子/灵魂:他者的发明194

第二节 巴尔特爱之言谈中的互文性与主体间性问题200

一、《爱的言谈——片段集》的文本特征与符号学阐释基础201

二、爱之言谈的话语主体与共时文本问题204

三、爱之言谈的双重主体:身体与语言的交谈与互化207

四、《爱的言谈——片段集》作为想象界文本:论话语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的互通(一)212

五、酷儿巴尔特的结构认同与符号壁龛困境:论话语符号学与精神分析的互通(二)217

第三节 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的几个特殊应用222

一、突破意义固着规约的“中性”话语理论与实践222

二、作家风格的语言学、生物学与话语符号学面向234

三、话语符号学视野中的城市话语分析238

第四章 作为方法论的话语符号学对比较文学的模构:案例分析242

第一节 话语符号学视域下的“巴尔特与中国”课题247

一、论断主体/言说主体?从形象学到话语符号学的转向248

二、一个传统的起点:巴尔特中国之行的历史文化背景252

三、对巴尔特言说中国之能力与表现的模态考察256

四、色情活动与政治文本:书写与躯体的整合266

五、《中国》/中国:安东尼奥尼与巴尔特的语义场269

六、个人私语:书写者风格与俗套话语之间的悖立274

第二节 他山之石:洛特曼的自我交流模式与巴尔特对他者和自我的再现281

一、重述洛特曼的文化交流模式282

二、巴尔特的他者书写与两种非语义符码287

三、作为特殊符码的文化记忆和想象290

四、巴尔特与卢梭的自传书写以及两种自主交流的模式293

五、巴尔特与洛特曼两个符号学模式的比较:再论语言学的地位问题295

结论 巴尔特的话语符号学:回顾与展望299

一、“话语符号学”的界定299

二、理论家与阅读者的对话:巴尔特的话语符号学理论系统作为一个建构的产物300

三、书写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反思302

四、巴尔特话语符号学在比较文学领域的应用价值303

五、巴尔特的话语符号学:法国符号学史上的集大成者与新领域开拓者304

附录一 罗兰·巴尔特话语符号学相关大事记306

附录二 2002年版《巴尔特全集》目录补丁307

致谢318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