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必背医籍选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针灸必背医籍选
  • 管遵惠,管傲然,管薇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15218687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针灸学-古籍-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必背医籍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基础篇3

一、医学三字经3

医学源流第一3

中风第二3

虚痨第三4

咳嗽第四4

疟疾第五4

痢症第六4

心腹痛胸痹第七5

隔食反胃第八5

气喘第九5

血症第十6

水肿第十一6

胀满蛊胀第十二6

暑症第十三6

泄泻第十四7

眩晕第十五7

呕哕吐第十六7

癫狂痫第十七7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8

疝气第十九8

痰饮第二十8

消渴第二十一8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9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9

小儿第二十四10

二、十二经脉循行线10

三、十二经脉“是动、所生病”14

四、十四经经穴分寸歌17

五、《内经》选背24

第二卷 临证篇35

一、针灸补泻的原则(针灸治疗准则)35

二、针灸处方的基本准则35

三、特定穴35

四、十二经气血多少歌42

五、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43

六、四总穴歌43

七、千金十要穴歌43

八、管氏三十要穴歌43

九、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44

十、行针指要歌44

十一、回阳九针歌45

十二、经验特效穴歌45

十三、12个急证的针灸处方歌诀45

十四、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48

十五、骨度分寸定位法49

十六、九刺、五刺、十二刺(《灵枢·官针》)51

十七、禁针穴歌54

十八、禁灸穴歌54

十九、标幽赋55

二十、百症赋58

第三卷 医理篇63

一、《黄帝内经》选读(《素问》)63

上古天真论第一63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65

生气通天论第三66

金匮真言论第四68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69

阴阳离合论第六73

阴阳别论第七73

灵兰秘典论第八74

六节藏象论第九74

五藏生成第十76

五藏别论第十一77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78

移精变气论第十三79

汤液醪醴论第十四79

玉版论要第十五80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80

平人气象论第十八82

玉机真藏论第十九83

三部九候论第二十84

经脉别论第二十一84

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85

宣明五气第二十三85

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86

八正神明论第二十六87

通评虚实论第二十八87

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88

阳明脉解第三十89

热论第三十一89

评热病论第三十三90

逆调论第三十四91

咳论第三十八91

举痛论第三十九92

痹论第四十三93

痿论第四十四94

厥论第四十五94

奇病论第四十七95

刺禁论第五十二95

皮部论第五十六95

水热穴论第六十一95

调经论第六十二96

天元纪大论第六十六96

五运行大论第六十七97

六微旨大论第六十八98

气交变大论第六十九98

五常政大论第七十99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100

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100

著至教论第七十五102

疏五过论第七十七102

二、《黄帝内经》选读(《灵枢》)103

九针十二原第一103

本输第二106

小针解第三106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107

本神第八107

经脉第十108

经水第十二115

营气第十六115

脉度第十七115

营卫生会第十八115

癫狂第二十二116

口问第二十八117

师传第二十九117

决气第三十118

海论第三十三118

胀论第三十五119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119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120

本藏第四十七120

五色第四十九121

天年第五十四121

五味第五十六122

动输第六十二122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123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123

邪客第七十一124

九针论第七十八124

岁露论第七十九124

大惑论第八十124

痈疽第八十一125

三、《黄帝八十一难经》选读125

四、《伤寒论》选读134

序134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36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53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61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162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162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166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70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171

五、《金匮要略》选读171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171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7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173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173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173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174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175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175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76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177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178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179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17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180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180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181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181

六、《温热论》选读181

七、《温病条辨》选读183

上焦篇183

中焦篇186

下焦篇187

八、《神农本草经》选读188

上药(上品)189

中药(中品)191

下药(下品)194

九、《药性赋》195

寒性药195

热性药197

温性药198

平性药199

第四卷 传承篇205

一、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简介205

二、管氏针灸医学传承脉络209

三、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209

四、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主要科研成果214

五、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著作221

六、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226

参考书目2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