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塑料工程手册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塑料工程手册 上
  • 黄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445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4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12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塑料工程手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1 塑料及其发展概况3

上册3

第1篇 塑料材料3

2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10

3 我国的塑料工业11

4 塑料的应用12

5 发展与展望14

参考文献17

1 概述18

第2章 聚乙烯18

2 聚乙烯的合成19

3.1 大分子链结构20

3 聚乙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0

3.2 晶体结构与结晶度22

3.3 相对分子质量23

3.4 结构对性能的影响24

4 聚乙烯的性能25

5.1 性能28

5 低密度聚乙烯28

6.1 性能29

6 高密度聚乙烯29

5.2 成型加工29

5.3 用途29

7.1 性能30

7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30

6.2 成型加工30

6.3 用途30

8.1 性能32

8 中密度聚乙烯32

7.2 成型加工32

7.3 用途32

9.2 用途33

9.1 性能33

8.2 成型加工33

8.3 用途33

9 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33

11.1 性能34

11 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密度聚乙烯34

10 极低密度聚乙烯34

10.1 性能34

10.2 成型加工34

10.3 用途34

12.1 性能35

12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35

11.2 成型加工35

11.3 用途35

12.2 成型加工36

13.1 制备方法37

13 交联聚乙烯37

12.3 用途37

13.2 性能39

14 氯化聚乙烯40

13.4 用途40

13.3 成型加工40

14.1 性能41

15.1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2

15 乙烯共聚物42

14.2 成型加工42

14.3 用途42

15.2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44

15.3 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45

15.4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46

15.7 乙烯-丙烯共聚物47

15.6 乙烯-N-乙烯基咔唑共聚物47

15.5 丁基橡胶接枝的聚乙烯共聚物47

16.1 不同密度PE间的共混48

16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48

16.5 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49

16.4 与橡胶类物质的共混49

16.2 与氯化聚乙烯的共混49

16.3 与EVA的共混49

17.1 成型加工性能50

17 聚乙烯的成型加工50

17.2 成型加工方法51

3.2 结晶结构70

1 概述70

第3章 聚丙烯70

2 聚丙烯的合成71

3 聚砜结构与性能的关系72

3 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72

3.1 立体规整性72

3.3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73

4 聚丙烯塑料的性能74

5.2 丙烯共聚物78

5 聚丙烯的改性78

5.1 聚丙烯的交联78

5.3 增强(填充)聚丙烯81

5.4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84

6 聚丙烯的成型加工85

7 聚丙烯的应用87

1.1 聚氯乙烯工业发展概述103

第4章 聚氯乙烯103

1 概述103

2.1 聚氯乙烯的结构特征104

1.2 聚氯乙烯的制备及其发展方向104

2 聚氯乙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04

2.2 聚氯乙烯的性能105

3 悬浮法聚氯乙烯107

5 乳液法聚氯乙烯108

4 本体法聚氯乙烯108

7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氯乙烯110

6 溶液法聚氯乙烯110

9 氯化聚氯乙烯(过氯乙烯)111

8 交联聚氯乙烯111

10 聚偏二氯乙烯(PVDC)112

11.1 专用树脂113

11 聚氯乙烯的改性113

11.3 聚氯乙烯的接枝共聚114

11.2 氯乙烯的共聚114

12 聚氯乙烯常用添加剂115

11.4 聚氯乙烯合金115

12.1 稳定剂116

12.2 增塑剂119

12.3 润滑剂120

13.1 硬质聚氯乙烯配方设计121

12.4 其他添加剂121

13 聚氯乙烯配方设计121

13.2 软质聚氯乙烯配方设计129

14 聚氯乙烯的成型加工130

14.2 成型加工131

14.1 配料131

15 聚氯乙烯的应用138

1 概述161

第5章 聚苯乙烯161

3 聚苯乙烯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62

2 聚苯乙烯的合成162

4 聚苯乙烯塑料的性能163

5 聚苯乙烯的成型加工165

7.1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167

6 聚苯乙烯的应用167

7 聚苯乙烯的改性及其共聚物167

7.2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169

7.4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170

7.3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MS)170

7.5 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71

7.6 增强聚苯乙烯(FR-PS)173

8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74

2 ABS树脂的合成191

第6章 ABS塑料191

1 概述191

4 ABS树脂的性能192

3 ABS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92

5 A BS树脂的成型加工195

7.1 耐候性ABS196

6 ABS树脂的应用196

7 新型ABS树脂196

7.2 透明ABS199

7.4 ABS塑料合金201

7.3 阻燃ABS201

2.2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08

第7章 氟塑料208

1 概述208

2 聚四氟乙烯208

2.1 聚四氟乙烯的合成208

2.4 聚四氟乙烯的改性209

2.3 聚四氟乙烯的性能209

2.5 聚四氟乙烯的加工211

2.6 聚四氟乙烯的应用212

3.3 聚三氟氯乙烯的性能213

3 聚三氟氯乙烯213

3.1 聚三氟氯乙烯的合成213

3.2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13

3.4 聚三氟氯乙烯的改性214

3.6 聚三氟氯乙烯的应用215

3.5 聚三氟氯乙烯的成型加工215

4.5 聚全氟乙丙烯的成型加工216

4 聚全氟乙丙烯216

4.1 聚全氟乙丙烯的合成216

4.2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16

4.3 聚全氟乙丙烯的性能216

4.4 聚全氟乙丙烯的改性216

5.1 聚偏氟乙烯217

4.6 聚全氟乙丙烯的应用217

5 其他氟塑料217

5.3 聚氟乙烯218

5.2 氟塑料23-14218

5.5 氟塑料合金219

5.4 全氟磺酸树脂219

3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22

第8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22

1 概述222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合成222

4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能223

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改性227

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工227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应用227

7.2 珠光有机玻璃228

7.1 定向有机玻璃228

7.3 共聚改性229

7.4 甲基取代物233

附录 国内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部分生产厂及树脂类型235

参考文献236

2.1 均聚甲醛237

第9章 聚甲醛237

1 概述237

2 聚甲醛的合成237

3 聚甲醛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38

2.2 共聚甲醛238

4 聚甲醛的性能239

5.1 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247

5 聚甲醛的改性247

5.3 增韧聚甲醛249

5.2 填充耐磨聚甲醛249

6 聚甲醛的成型加工250

7 聚甲醛的应用252

附录 国内外聚甲醛部分生产厂及牌号253

参考文献259

2.1 酯交换法260

第10章 聚碳酸酯260

1 概述260

2 聚碳酸酯的合成260

3 双酚A型聚碳酸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61

2.2 光气化法261

4 聚碳酸酯的性能262

5.1 耐燃聚碳酸酯267

5 聚碳酸酯的改性267

5.2 聚碳酸酯合金268

5.3 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269

5.4 聚酯碳酸酯271

5.6 其他改性聚碳酸酯272

5.5 环状聚碳酸酯低聚物272

6 聚碳酸酯的成型加工273

7 聚碳酸酯的应用274

参考文献275

附录 国内外聚碳酸酯部分生产厂及牌号275

3 聚酰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276

第11章 聚酰胺276

1 概述276

2 聚酰胺的合成276

4 聚酰胺的性能278

5 聚酰胺6289

6 聚酰胺11290

9 聚酰胺66291

7 聚酰胺12291

8 聚酰胺13291

10 聚酰胺610292

12 聚酰胺1010293

11 聚酰胺612293

13 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294

14 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295

16 芳香族聚酰胺296

15 聚酰胺多元共聚物296

17 透明聚酰胺297

18 交联聚酯酰胺298

19 其他聚酰胺299

20 聚酰胺的改性300

21 聚酰胺的成型加工304

附录 国内外聚酰胺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07

22 聚酰胺的应用307

参考文献315

1 概述316

第12章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316

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构与性能317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合成317

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性能318

5 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319

6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改性321

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成型加工323

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应用327

附录 国内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28

参考文献332

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合成333

第13章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333

1 概述333

4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性能334

3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结构与性能334

5 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塑料335

6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改性338

6.2 共混改性339

6.1 共聚改性339

6.4 非析出型阻燃改性341

6.3 填充增强改性341

7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成型加工342

6.5 结构泡沫塑料342

8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应用345

附录 国内外PBT树脂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48

参考文献352

2.1 聚苯醚的聚合反应353

第14章 聚苯醚塑料353

1 概述353

2 聚苯醚的合成353

4 聚苯醚的性能354

2.2 改性聚苯醚的制备354

3 聚苯醚结构与性能的关系354

5.1 聚苯乙烯改性聚苯醚356

5 聚苯醚的改性356

5.2 聚苯醚的合金化358

6 聚苯醚的成型加工359

5.3 纤维增强聚苯醚359

7 聚苯醚的应用361

附录 国内外聚苯醚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62

参考文献369

2.1 双酚A型聚砜(PSU)370

第15章 聚砜类塑料370

1 概述370

2 聚砜类树脂的合成370

2.3 聚醚砜(PES)371

2.2 聚芳砜(PAS)371

4 双酚A型聚砜的性能373

5.1 玻璃纤维增强聚砜376

5 双酚A型聚砜的改性376

5.2 聚砜合金378

5.3 其他改性聚砜379

6 双酚A型聚砜的成型加工380

8.1 性能381

8 聚芳砜381

7 双酚A型聚砜的应用381

8.2 成型加工382

9.1 性能383

9 聚醚砜383

8.3 应用383

9.2 改性384

9.3 成型加工387

附录A 国内外聚砜(PSU)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88

9.4 应用388

附录B 国外聚醚砜(PES)部分生产厂及牌号390

参考文献391

4 聚乙烯醇的性能392

3 聚乙烯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392

第16章 聚乙烯醇树脂及其塑料392

1 概述392

2 聚乙烯醇的合成392

7 聚乙烯醇的应用394

6 聚乙烯醇的成型加工394

5 胶粘剂与涂料394

8.2 聚乙烯醇缩乙醛395

8.1 聚乙烯醇缩甲醛(PVFM)395

8 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及应用395

8.3 聚乙烯醇缩甲乙醛396

8.4 聚乙烯醇缩丁醛397

参考文献400

牌号400

附录 国内外聚乙烯醇部分生产厂及400

1 概述401

第17章 酚醛树脂及其塑料401

2.1 合成原理402

2 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固化402

2.2 树脂固化404

3.2 树脂固化405

3.1 合成原理405

3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固化405

4.2 已固化树脂的结构与性能406

4.1 未固化树脂的结构与性能406

4 酚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406

5.1 共聚改性407

5 酚醛树脂的改性及新型酚醛树脂407

5.2 交联改性410

5.3 共混改性412

5.4 新型酚醛树脂413

6.1 酚醛模塑料组成、命名及制备416

6 酚醛模塑料416

6.2 酚醛模塑粉418

6.3 纤维增强酚醛模塑料421

7 酚醛层压塑料425

8 酚醛复合材料426

附录 国内酚醛模塑粉新老牌号对照表429

参考文献430

1 概述431

第18章 氨基树脂及其塑料431

2.1 脲醛树脂432

2 氨基树脂的合成432

2.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434

2.3 其他氨基树脂435

3.2 脲醛模塑料436

3.1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436

3 脲醛塑料(UF)436

3.4 脲醛塑料的应用438

3.3 脲醛模塑料的成型加工438

3.5 脲醛泡沫塑料439

4.1 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441

4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441

3.6 脲醛层压塑料441

4.2 三聚氰胺甲醛(MF)模塑料的成型加工442

4.4 三聚氰胺酚醛塑料443

4.3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的应用443

参考文献444

附录 国内外氨基塑料部分生产厂及牌号444

1 概述445

第19章 聚氨酯树脂及其塑料445

2.1 原料446

2 聚氨酯树脂的合成446

2.2 基本反应448

3 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450

2.3 合成方法450

4 低密度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451

4.1 软质块状泡沫塑料452

5.1 半硬质泡沫塑料453

5 高密度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453

4.2 模塑软质泡沫塑料453

6.1 低密度硬质泡沫塑料454

6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454

5.2 整皮模塑泡沫塑料454

5.3 微孔弹性体454

7.1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弹性体455

7 聚氨酯弹性体455

6.2 高密度硬质泡沫塑料455

6.3 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455

7.4 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456

7.3 浇铸型聚氨酯弹性体456

7.2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456

附录 国内外聚氨酯部分生产厂及牌号457

9.2 产品测试标准457

8 聚氨酯纤维457

9 聚氨酯原料和产品的测试标准457

9.1 原料分析标准457

参考文献460

1 概述461

第20章 环氧树脂及其塑料461

2 双酚A型环氧树脂463

3 其他双酚型环氧树脂467

4 酚醛环氧树脂及其他多酚型环氧树脂469

5 其他缩水甘油型环氧树脂471

6 环氧化烯烃化合物478

7.1 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类型及固化的基本原理481

7 环氧树脂的固化及常用固化剂481

7.2 环氧树脂常用的固化剂及其特点483

8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496

9 环氧树脂常用的添加剂497

10 环氧塑料的应用500

参考文献501

2.1 通用型不饱和聚酯502

2 不饱和聚酯的主要品种及合成502

第21章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塑料502

1 概述502

2.4 耐化学性不饱和聚酯503

2.3 光稳定性不饱和聚酯503

2.2 韧性不饱和聚酯503

2.5 自熄性不饱和聚酯505

2.7 烯丙酯树脂506

2.6 低毒、低发烟性难燃不饱和聚酯506

2.8 低收缩性不饱和聚酯507

2.1 0松香不饱和聚酯508

2.9 二甲苯不饱和聚酯508

2.1 1其他类型不饱和聚酯510

3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模塑料的组成与性能的关系511

4 不饱和聚酯的性能512

5.1 不饱和聚酯增强塑料514

5 不饱和聚酯增强塑料及常用增强剂514

5.2 常用增强剂515

6.1 成型方法及工艺516

6 不饱和聚酯的成型加工516

6.2 不饱和聚酯的固化518

6.3 片状模塑料(SMC)和团状模塑料(BMC)520

7 不饱和聚酯的应用521

附录 国内外不饱和聚酯部分生产厂及牌号522

参考文献523

1 概述524

第22章 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塑料524

3 聚酰亚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526

2.2 酰亚胺化526

2 聚酰亚胺的合成526

2.1 缩聚反应526

4 聚酰亚胺的性能531

6.1 不熔型聚酰亚胺536

6 聚酰亚胺的主要品种536

5 聚酰亚胺的成型加工536

6.2 可熔型聚酰亚胺539

6.3 加成型聚酰亚胺541

6.4 改性聚酰亚胺546

附录 国内外聚酰亚胺部分生产厂及牌号550

参考文献551

2.2 硅醇缩聚反应552

2.1 单体水解反应552

第23章 有机硅树脂及其塑料552

1 概述552

2 有机硅的合成552

2.3 有机硅树脂的制备553

3.1 聚硅氧烷的分子结构554

3 有机硅结构与性能的关系554

4.1 硅树脂的分类556

4 有机硅树脂的分类及性能556

3.2 聚硅氧烷的结构与性能556

4.2 硅树脂的性能557

5.1 环氧改性有机硅561

5 有机硅树脂的改性561

5.2 聚酯改性有机硅562

6.1 有机硅模塑粉563

6 有机硅塑料563

5.3 其他改性有机硅563

6.2 有机硅模压塑料565

6.3 有机硅层压塑料566

6.4 有机硅泡沫塑料567

附录 国内外有机硅树脂部分生产厂及牌号568

参考文献570

2.1 结构特点571

2 高性能工程塑料结构与性能571

第24章 高性能工程塑料571

1 概述571

3.1 聚芳酯572

3 高性能工程塑料主要品种572

2.2 性能概要572

3.2 聚苯酯574

3.3 热致液晶聚合物575

3.4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578

3.5 聚苯硫醚579

3.6 聚芳醚酮582

3.7 聚苯酰胺584

3.8 聚苯醚腈585

3.1 0聚醚砜586

3.9 聚砜586

3.1 2聚酰亚胺587

3.1 1聚芳砜587

3.1 4聚酰胺酰亚胺588

3.1 3聚醚酰亚胺588

参考文献589

1.1 糠醇树脂590

1 呋喃树脂590

第25章 其他树脂与塑料590

1.3 糠酮醛树脂591

1.2 糠酮树脂591

1.5 糠酚醛树脂592

1.4 糠脲树脂592

2.1 硝酸纤维素593

2 纤维素塑料593

2.2 醋酸纤维素595

2.3 醋酸丙酸纤维素597

2.4 醋酸丁酸纤维素599

2.7 甲基纤维素600

2.6 醋酸琥珀酸纤维素600

2.5 醋酸-邻苯二甲酸纤维素600

2.8 乙基纤维素601

2.1 1羟乙基纤维素602

2.1 0苄基氰乙基纤维素602

2.9 氰乙基纤维素602

2.1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03

2.1 2羧甲基羟乙基纤维素603

3 聚邻(间)苯二甲酸二烯丙酯604

2.1 5羧甲基纤维素604

2.1 4苯基纤维素604

4 酪素塑料608

参考文献609

5 聚马来酸酐609

1.2 制备方法610

1.1 定义和分类610

第26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610

1 概述610

1.3 发展简史611

2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612

1.4 共混改性目的612

2.1 相容性的热力学理论614

2.2 相容性的判据616

2.3 工艺相容性621

2.4 测定相容性的方法622

2.5 增容剂625

2.6 改善相容性的方法627

3.1 接枝共聚物共混物628

3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628

3.2 嵌段共聚物共混物629

3.3 互穿网络型聚合物630

3.4 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基本因素631

4.1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分散状态633

4 聚合物共混物的流变性能633

4.2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粘度634

4.3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弹性效应637

5.1 性能与组成的一般关系638

5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638

5.2 力学性能639

5.3 热性能643

5.5 光学性能644

5.4 耐氧化、老化性能644

5.6 透气性和可渗性645

6.1 聚乙烯共混改性646

6 主要工业产品646

5.7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ESCR)646

5.8 润滑与磨耗性能646

6.2 聚丙烯共混改性651

6.3 聚氯乙烯共混改性653

6.4 聚苯乙烯共混改性659

6.5 聚碳酸酯共混改性660

6.7 聚酰胺的共混改性661

6.6 PET与PBT的共混改性661

6.8 其他聚合物的共混改性662

参考文献672

2 废旧塑料的来源673

1 概述673

第27章 废旧塑料的回收与利用673

4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方式674

3 废旧塑料的处理方法674

5.1 简易鉴别法675

5 废旧塑料的鉴别与分离675

5.2 废旧塑料的分离676

6.2 粉碎682

6.1 清洗682

6 废旧塑料的清洗与粉碎682

7.1 配料原则及计算685

7 废旧塑料的利用与造粒685

7.2 造粒686

8.1 化学再生688

8 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688

8.2 复合再生690

参考文献691

1 概述692

第28章 塑料常用助剂692

2.2 分类和性能693

2.1 作用和要求693

2 增塑剂693

3.1 热稳定剂705

3 稳定剂705

3.2 光稳定剂709

5.1 物理发泡剂730

5 发泡剂730

3.3 抗氧剂730

4 阻燃剂730

5.2 化学发泡剂732

6 抗静电剂736

5.3 发泡助剂736

7 润滑剂739

8 着色剂743

8.1 无机颜料744

8.2 有机颜料和染料746

9 交联剂750

8.3 使用方法750

10.2 钛酸酯偶联剂758

10.1 硅烷偶联剂758

10 偶联剂758

11.2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759

11.1 玻璃纤维759

10.3 有机铬偶联剂759

10.4 锆类偶联剂759

11 增强剂759

11.4 碳化硅纤维770

11.5 氧化铝纤维770

11.3 硼纤维770

11.7 聚酰胺纤维771

11.6 晶须771

12 填充剂773

11.8 聚乙烯纤维773

参考文献778

2 填充母料779

1 概述779

第29章 塑料母料779

2.1 塑料的填充机理780

2.3 表面处理基本原理781

2.2 填料改性及表面处理781

2.5 填充母料的组成782

2.4 填充母料的结构模型782

2.6 填充母料的制备788

3 色母料789

2.7 填充母料的检测789

3.2 聚烯烃色母料的组成791

3.1 聚烯烃色母粒791

3.3 色母粒的制造794

3.4 色母粒的检测796

3.5 其他树脂色母粒797

4.2 塑料的燃烧过程799

4.1 塑料的可燃性799

4 阻燃母料799

4.4 阻燃剂的阻燃效应800

4.3 塑料的阻燃方法800

4.5 阻燃剂的种类801

4.6 阻燃母料的组成802

5 抗静电母料803

4.7 阻燃母料的制造803

5.2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804

5.1 导电高分子材料804

5.3 添加型抗静电剂的选用原则805

5.4 炭黑添加型导电高分子材料807

5.5 抗静电母料的制备809

6.1 填充型多功能母料810

6 多功能母料810

6.3 磁声音、图像、数字记录母料811

6.2 增强导电型多功能母料811

参考文献812

7 其他母料812

2.1 热降解813

2 热环境老化813

第30章 塑料老化与稳定813

1 概述813

1.1 塑料老化的定义813

1.2 影响塑料老化的因素813

2.2 热氧化降解814

3.1 光氧老化机理816

3 光氧环境老化816

3.2 防止光老化的方法817

4.2 不同塑料耐腐蚀性能820

4.1 耐腐性及其评定标准820

4 化学介质老化820

4.3 耐腐塑料的选用823

5.1 臭氧老化824

5 其他老化及环境实验824

5.2 水解老化826

5.3 生物老化827

5.6 环境实验830

5.5 环境应力开裂830

5.4 电晕老化830

参考文献831

1.2 塑料组成和结构特点832

1.1 塑料性能特点832

第31章 塑料性能表征与测试832

1 概述832

1.3 塑料性能测试特点834

2.1 强度和刚度835

2 力学性能835

2.2 硬度837

2.3 韧性838

2.5 耐疲劳性839

2.4 蠕变和应力松弛839

2.6 摩擦和磨损性能840

3.1 热导率841

3 热学性能841

3.2 线膨胀系数842

3.3 比热容843

4.1 几个特征性温度844

4 耐热性及耐寒性844

4.2 短时耐热性845

4.3 最高连续使用温度846

4.4 脆化温度848

5.1 相对介电常数849

5 电性能849

5.2 介质损耗因数850

5.3 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851

5.5 耐电弧性852

5.4 介电强度852

5.7 湿度、温度、电场频率对塑料电性能的影响853

5.6 耐电弧径迹性853

7.1 耐化学药品、溶剂及各种油脂性能854

7 化学性能854

6 光学性能854

6.1 透光率854

6.2 雾度854

8.1 老化的环境因素856

8 自然老化性能856

7.2 耐溶剂应力开裂性856

7.3 耐环境应力开裂性856

8.2 老化性能试验858

9.1 塑料的燃烧860

9 燃烧与阻燃性能860

9.2 燃烧性能表征与试验861

10.1 扩散与渗透性的物理意义863

10 扩散与渗透性能863

10.2 渗透性能表征与测试864

11.2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865

11.1 表面张力与表面自由能865

11 表面粘附性能865

11.3 塑料材料的表面粘附性866

12.1 吸水性867

12 其他性能867

12.2 收缩性868

12.3 密度869

13.1 熔体流动速率870

13 塑料供料表征870

参考文献871

13.3 体积系数871

13.2 拉西格流动性871

1.2 组分的分离与纯化872

1.1 鉴别前的准备工作872

第32章 塑料鉴别872

1 概述872

2 密度法873

1.3 塑料添加剂的鉴别873

3 燃烧实验875

4 溶解性试验877

5.1 红外光谱法879

5 现代测试技术879

5.3 核磁共振882

5.2 裂解气相色谱882

5.4 热分析883

5.5 X射线衍射法884

参考文献885

5.6 化学用电子能谱885

2 设计内容889

1 塑料特性与用途889

第2篇 塑料制品设计889

第1章 塑件应用及设计方法889

4 设计步骤890

3.3 初步设计890

3 设计准备890

3.1 设计思想890

3.2 市场调查890

4.1 功能设计891

4.2 材料选用892

4.3 结构设计893

4.4 尺寸设计894

4.5 塑件表面质量898

4.7 制样及绘图899

4.6 性能估算899

5.2 质量与价格兼顾900

5.1 不断更新产品结构900

4.8 试生产及定型900

5 设计师责任900

参考文献901

1.1 应力-应变902

1 应变特性902

第2章 塑料力学特性902

1.2 弹性模量903

2.1 屈服条件905

2 屈服特性905

2.2 屈服失效906

2.3 影响屈服的因素907

3.1 线性粘弹性908

3 蠕变断裂908

2.4 拉伸比908

3.2 粘弹性模型910

3.3 叠加原理912

3.4 蠕变失效913

4 松弛失效914

5 蠕变回复915

参考文献917

1 设计过程及特点918

第3章 塑件结构设计918

2.1 柱体设计922

2 构件设计实例922

2.2 悬臂梁设计923

2.3 叶片轮设计925

2.4 弹簧设计926

2.5 管件设计927

2.6 容器设计931

参考文献933

1.1 夹芯板刚性分析934

1 夹芯板设计934

第4章 塑件刚性设计934

1.2 技术性能指标935

1.3 材料选用936

1.4 夹芯板设计938

1.5 夹芯板的制造942

2.1 波纹板特征944

2 波纹板设计944

2.2 屋顶设计945

3 曲面结构设计946

4.1 增强方法947

4 纤维增强设计947

4.2 长纤维增强949

4.3 短纤维增强952

参考文献954

1.1 交变应力与持久极限955

1 疲劳强度955

第5章 动态载荷分析955

1.4 疲劳寿命计算956

1.3 疲劳机理956

1.2 疲劳试验及影响因素956

1.5 疲劳强度计算957

2.1 滞后热效应959

2 力学致热959

2.2 动态热力学分析960

2.3 防止热软化的方法961

2.4 塑件热平衡计算962

3 减振特性963

3.1 塑料的阻尼特性964

3.2 减振计算965

3.3 阻尼特性的影响967

3.4 抗振设计实例969

4.1 冲击试验与冲击强度976

4 冲击载荷976

4.2 影响冲击性能的因素977

4.4 抗冲保护计算978

4.3 半波正弦脉冲载荷978

参考文献980

1.2 形态981

1.1 造型981

第6章 制品造型设计981

1 造型形态美学981

1.3 形态的知觉和心理989

1.4 造型与错视艺术992

1.5 色彩错觉1004

2.1 造型美学要素1007

2 造型美学与法则1007

2.2 造型美学法则1008

3.1 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1019

3 产品造型设计1019

3.2 产品设计的要素和方法1021

3.3 产品造型的设计处理1030

参考文献1041

1.1 避免侧面凸凹1042

1 注塑件与模压件设计1042

第7章 塑件工艺设计1042

1.2 脱模斜度1044

1.3 塑件壁厚1047

1.4 加强肋1049

1.5 圆角1052

1.6 支承面1053

1.7 孔的设计1054

1.8 凸台与角撑1059

1.9 边缘、平面与拱底1060

1.1 0螺纹设计1061

1.1 1花纹设计1065

1.1 2文字、标记与符号1067

1.1 3嵌件设计1071

1.1 4塑件尺寸精度1083

1.1 5其他注塑件设计1094

2 挤塑型材设计1098

2.1 管件设计1099

2.2 异型材设计1112

3.1 几何形状设计1122

3 中空吹塑制品设计1122

3.2 结构特性设计1123

3.3 考虑塑料特性设计1126

4.2 外观设计1131

4.1 几何形状1131

4 热成型制品设计1131

4.5 片材厚度1132

4.4 凹槽设计1132

4.3 脱模斜度1132

5.1 形状设计1133

5 旋转成型制品设计1133

4.6 转角与大平面设计1133

4.7 热成型与尺寸精度1133

5.5 壁厚与增强1134

5.4 合模线1134

5.2 外观设计1134

5.3 脱模斜度1134

6.2 反应注射成型制品设计1135

6.1 浇铸成型制品设计1135

5.6 圆角半径1135

5.7 尺寸精度1135

6 浇铸与其他成型制品设计1135

6.5 涂膜制品设计1137

6.4 搪塑成型制品设计1137

6.3 浸渍成型制品设计1137

参考文献1139

1.1 螺纹联接1140

1 可拆联接设计1140

第8章 塑件联接与密封设计1140

1.2 卡夹联接1144

1.3 铰链和扣环联接1147

1.4 压力装配联接1150

2.1 影响熔接强度的因素1152

2 熔接1152

2.2 熔接强度计算1155

3 粘接1157

3.1 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1158

4.1 聚四氟乙烯密封圈1160

4 密封件应用及设计1160

3.2 粘接强度计算1160

4.2 O形橡胶密封圈1163

参考文献1169

1.1 影响摩擦的因素1170

1 塑料的摩擦和磨损性能1170

第9章 塑料轴承与齿轮设计1170

1.2 影响磨损的因素1173

2.1 轴承材料1175

2 塑料轴承设计1175

2.2 轴承类型1177

2.3 参量设计1178

2.4 橡胶轴承1180

3.1 齿轮模塑成型1181

3 塑料齿轮设计1181

3.2 齿轮几何参数计算1182

3.3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1184

3.4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1187

3.5 齿轮摩擦和磨损1189

3.6 齿轮材料的选择1190

参考文献1192

1.1 介电性能1193

1 塑件的电学性能1193

第10章 电工塑件设计1193

1.2 导电性能1196

1.3 耐压性能1197

2.1 接插件技术性能1198

2 接插件1198

2.2 接插件用塑料1199

3.2 性能要求1201

3.1 工艺过程1201

3 印制线路板1201

4.1 电缆用塑料材料1205

4 线缆包覆层设计1205

4.2 电缆绝缘层厚度计算1210

4.3 电缆料的使用要求1211

参考文献1212

1.1 透光性与透明性1213

1 塑料的光学性质1213

第11章 光学塑件设计1213

1.2 折射与反射性1214

1.4 持久性与稳定性1217

1.3 光弹性1217

2 光管效应及其应用1218

4.1 镜片制造1220

4 光学领域其他应用1220

3 透镜与菲涅尔透镜1220

5 光学塑料材料1221

4.4 其他应用1221

4.2 光栅复制1221

4.3 光盘制造1221

参考文献1224

1.2 泡沫塑料类型1225

1.1 泡沫塑料应用1225

第12章 泡沫塑料制品设计1225

1 泡沫塑料的应用及类型1225

2.1 材料功能1226

2 包装制品设计1226

2.2 材料选用1227

2.3 设计考虑1228

3.1 材料性能1231

3 绝热与建筑制品设计1231

3.2 常用材料品种1233

3.3 应用范围考虑1235

4.3 车厢内装饰1236

4.2 密封垫与密封条1236

4 交通运输用制品设计1236

4.1 坐垫与垫材1236

4.5 附件和结构件1237

4.4 绝热和隔音1237

5.1 材料要求1238

5 海运海洋制品设计1238

5.2 应用范围1239

7.1 军事技术方面的应用1240

7 军用与航空航天制品设计1240

6 日用与医用制品设计1240

6.1 家具及日常生活应用1240

6.2 医疗技术应用1240

7.2 航空航天技术中的应用1241

参考文献1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