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银行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曹龙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8577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银行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货币篇3
第一章 货币概述3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3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3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6
三、货币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7
四、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类型8
一、西方学者的说法10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10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12
三、我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14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1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21
一、价值尺度21
二、流通手段23
三、贮藏手段24
四、支付手段25
五、世界货币26
第四节 货币的作用27
一、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货币作用的评价27
二、我国货币作用的表现28
第二章 货币制度32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和构成要素32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32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33
一、银本位制36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36
二、金银复本位制37
三、金本位制39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1
第三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42
一、人民币是信用货币42
二、我国货币制度的内容43
三、一国两制下香港的货币制度44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46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46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46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51
四、区域性货币一体化52
第三章 货币流通57
第一节 货币流通概述57
一、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57
二、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58
三、货币流通的形式59
四、货币流通的渠道59
五、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标志62
第二节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64
一、金属货币流通及其规律64
二、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的关系65
三、纸币币值与货币数量67
四、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70
一、开放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特征72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流通72
二、最适度货币区理论73
三、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流通76
信用利率篇81
第四章 信用81
第一节 信用概述81
一、信用的涵义81
二、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81
三、信用的特征84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85
第二节 信用制度及其主要形式87
一、信用制度的一般描述87
二、信用的主要形式87
第三节 信用工具92
一、信用工具的涵义及其类型92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92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要求94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95
一、信贷资金的涵义96
第四节 信贷资金运动96
二、信贷资金的来源和运用97
三、信贷资金的运动99
四、信贷资金运动与信用风险防范100
五、个别部门货币资金的运动和整个经济的资金流量表103
第五章 利息与利率109
第一节 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109
一、利息的本质109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111
三、利率体系112
四、现值、利率与证券价格113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114
一、西方学者的利率决定因素理论115
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17
第三节 利率杠杆与运用120
一、利率杠杆的功能120
二、运用利率杠杆的客观经济条件122
三、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123
金融市场篇131
第六章 金融市场及其发展131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131
一、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131
二、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分类132
三、金融市场的要素135
四、金融市场的功能137
一、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138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138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39
三、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拓和发展143
第七章 各类金融市场147
第一节 货币市场147
一、货币市场的特征、交易主体和形式147
二、货币市场金融产品的开发、定价和营销148
三、货币市场的几大子市场150
第二节 资本市场156
一、股票市场156
二、债券市场160
三、投资基金162
四、风险投资165
第三节 外汇市场167
一、外汇和汇率167
二、外汇市场的交易活动168
第四节 黄金市场172
一、世界黄金交易概况172
二、黄金市场的交易174
第八章 国际金融市场178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及其特点178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形成条件178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新特点180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183
一、欧洲货币市场183
二、亚洲美元市场188
三、国际离岸金融市场191
一、国际资本流动概述193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193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机194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方式196
四、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98
五、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199
第四节 国际债券市场201
一、外国债券市场201
二、欧洲债券市场203
第一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209
一、中央银行209
第九章 金融机构的组成209
金融机构篇209
二、商业银行210
三、各类专业银行210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212
五、外资、合资金融机构214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217
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217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218
三、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221
四、现阶段我国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比较228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229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29
二、世界银行集团233
三、国际清算银行239
四、区域性金融机构240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44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244
第十章 商业银行244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245
三、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246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组织制度249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249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250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252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及其环境256
一、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256
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环境261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264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64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267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268
四、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269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272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272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272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273
三、中央银行的发展274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结构282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282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284
三、中央银行的结构289
第三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293
一、我国中央银行的历史进程293
二、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297
一、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理论305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305
货币供求篇305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305
二、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306
三、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307
四、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308
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309
一、我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309
二、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10
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311
四、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312
五、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313
六、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316
七、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318
第三节 货币需要量的测算318
一、权变法和规则法318
二、我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322
三、多项挂钩法和单项挂钩法323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内容329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329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329
二、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330
三、我国的货币供给理论337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338
一、货币出自银行338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341
三、流通中货币主要是由银行贷款渠道注入的342
四、对“贷款引出存款”质疑的解析343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346
一、现金运行机制346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348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349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355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决定356
一、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货币供给模型356
二、基础货币“质”和“量”的规定性357
三、基础货币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362
四、货币乘数365
第五节 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369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369
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371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373
第十四章 货币供求均衡376
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及其途径376
一、货币均衡的涵义376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377
三、货币失衡及其原因380
四、从货币失衡到货币均衡的调整383
第二节 国际收支均衡385
一、国际收支的涵义385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386
三、国际收支失衡和调节389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39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397
金融宏观调控篇397
第十五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397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398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399
四、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400
五、通货膨胀效应的不同评价403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407
一、通货膨胀的成因407
二、通货膨胀的治理412
一、通货紧缩的涵义416
第三节 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416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418
三、西方的通货紧缩理论419
第四节 通货紧缩的成因和治理421
一、通货紧缩的成因421
二、对我国目前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的分析422
三、通货紧缩的治理423
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427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427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427
第十六章 货币政策调控427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431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432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432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441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441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442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442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446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449
一、我国古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思想449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制度和货币政策的实践450
三、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的实践451
金融改革与发展篇459
第十七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459
第一节 金融发展、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459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459
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制464
三、金融深化的效应465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改革466
一、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和成效466
二、我国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468
三、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走势469
第十八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可持续发展472
第一节 金融创新472
一、金融创新及其理论472
二、金融创新的内容474
三、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475
四、我国的金融创新478
第二节 金融可持续发展481
一、金融资源与金融发展481
二、金融资源积累与金融可持续发展485
三、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条件488
四、我国金融的可持续发展489
参考书目493
热门推荐
- 1928746.html
- 2706691.html
- 3100448.html
- 3040810.html
- 1315644.html
- 2639784.html
- 1249678.html
- 965963.html
- 3640863.html
- 449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01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1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3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06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34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0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6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