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学原理 循环经济的另一种解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谭根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5517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学原理 循环经济的另一种解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产品循环运动4
第一章 产品循环运动的动力:人的需要4
第一节 人5
第二节 人的需要26
第三节 产品循环运动的动力:人的需要32
第二章 产品循环运动的基础:环境要素35
第一节 环境要素36
第二节 环境要素是产品循环运动的基础42
第三节 环境要素与人44
第三章 产品循环运动的简单模式48
第一节 产品的运动路线48
第二节 产品循环运动的构成要素53
第三节 环境要素转化为产品的具体方式56
第四节 一个简单的产品循环运动模式60
第四章 企业存在的内在逻辑62
第一节 企业存在的基础:产品循环运动63
第二节 企业是“要素转换器”69
第三节 企业的规模73
第四节 企业的产生、变化与死亡77
第五章 国民经济的构成81
第一节 产业链与企业83
第二节 国民经济、产业网与产业链88
第三节 产业链的变化与经济改革91
第六章 产品循环运动规模的衡量96
第一节 流量法98
第二节 存量法101
第三节 混合法103
第七章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品循环运动107
第一节 全球化情况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品循环运动108
第二节 区域化情况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品循环运动113
第三节 一般情况下的产品循环运动114
第二部分 货币循环运动124
第八章 货币循环运动的动力:要求权的一般化与具体化124
第一节 需要、要求权与需求127
第二节 要求权的一般化132
第三节 货币循环运动的动力:要求权的一般化和要求权的退化137
第九章 货币循环运动的基础:信用144
第一节 信用145
第二节 信用是货币循环运动的前提149
第三节 信用是货币循环运动的基础156
第十章 货币可能存在的方式160
第一节 由各种具体的产品作为货币的载体161
第二节 由某种或某几种金属作为货币的载体163
第三节 由某种符号作为货币的载体165
第四节 衍生货币167
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存在的内在逻辑169
第一节 金融机构存在的基础171
第二节 金融机构存在的前提176
第三节 金融机构存在的条件177
第十二章 货币循环运动的简单模式180
第一节 货币运动的路线181
第二节 货币循环运动的构成要素185
第三节 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的具体方式188
第十三章 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191
第一节 金融机构与金融链193
第二节 金融链与金融网196
第三节 金融网、金融体系与金融体制改革198
第十四章 货币循环运动规模的衡量200
第一节 流量法200
第二节 存量法203
第三节 混合法204
第十五章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币循环运动206
第一节 国家货币、集合的国家货币、世界货币207
第二节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货币循环运动212
第三节 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衍生职能213
第三部分 经济循环运动221
第十六章 经济循环运动的动力:人221
第一节 人与权利222
第二节 权利与所有制227
第三节 组织人与制度231
第四节 人是经济循环运动的动力235
第一节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产品或产品载体239
第十七章 经济循环运动的基础:自然界239
第二节 自然界为经济循环运动提供空间和环境241
第十八章 经济循环运动的构成要素243
第一节 人、科技及管理水平、制度244
第二节 环境要素、产品、生产资料250
第三节 货币252
第十九章 经济循环运动的运动模式258
第一节 闭路经济循环259
第二节 开路经济循环运动263
第二十章 经济循环运动的层次267
第一节 所有制268
第二节 分配与再分配272
第三节 供需与价格277
第四节 资产282
第二十一章 经济循环运动规模的衡量287
第一节 流量法287
第二节 存量法292
第三节 混合法294
第二十二章 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循环运动297
第一节 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循环运动的前提298
第二节 国家之间经济循环运动的原因300
第三节 国家之间的生产活动304
第四节 国家之间的分配活动307
后记310
热门推荐
- 3308606.html
- 530398.html
- 1471282.html
- 401506.html
- 2323326.html
- 1711430.html
- 201332.html
- 772395.html
- 2336905.html
- 1131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2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00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22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3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3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6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70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77119.html